焦红波, 程立名, 李孝林, 李慧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相较于一般的建设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除具备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等特征外,伴随的水库移民搬迁已成为关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综合效益的最大问题[1]。究其原因,政府主导的非自愿性搬迁不仅会迫使移民剥离其原有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更会改变移民的生计方式[2]。据统计,我国至今已建水库(水电站)98 000余座,水库移民达2 486万人次[3],故保障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恢复与社会效益平衡,对库区及地方的社会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受“重工程,轻移民”思想的影响,加之征地法规的不完善与补偿安置的不规范,早期的水库移民工作遗留了许多问题尚待解决[4]。因此,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努力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目标尤为必要。为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水利部等部门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通知》《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相应地,学术界亦从各方面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展了相关研究。
纵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既有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下述内容。一是后期扶持方式的研究,张付梅等[5]对后期扶持方式进行了深度探索,研究表明,现金直补和项目扶持两者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使库区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二是后期扶持资金管理的研究,杨晓俊等[6]指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过度分散的根源在于资金总量小、扶持对象多,因而不能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并建议有关部门要提前引导移民村组做好项目规划布局、统筹资金相对集中安排,不搞平均主义。三是后期扶持监测评估的研究,熊艳等[7]针对传统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的分析手段单一、成果利用缺少反馈机制、人力财力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互联网+监测评估”的应用模式,实现了监测评估现场工作与后台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金晶等[8]以江苏省水库移民为例,通过梳理后扶项目实施管理的框架体系和规范流程,对监测评估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为提高后续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效率提供借鉴。此外,随着移民安置政策的不断实践,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逐渐向移民安置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转移。HUANG L等[9]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重新安置者的现有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使我国的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体系更加完善。WANG X J等[10]基于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特点,具体探讨了水库移民安置后期配套项目的管理方法,为推动相关配套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参考。黄洪坤等[11]利用多元有序的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水库移民在住房情况、耕地情况、收入水平、社会环境等指标影响下对后扶政策的满意度,直观反映了政策实施的效果。柴继安等[12]根据现阶段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重难点,提出了解决水库移民相关问题的几项措施,推进开发性移民建设行稳致远。
然而,尽管学术界认可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13],但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领域的文献综述较少,尤其是缺少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文献归纳与总结。相比传统人工归纳式的文献综述,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文献综述可快速对特定时间范围内科学研究的海量文献进行定量分析[14-15],能够科学地展现科学研究的热点变迁并对研究前沿做出准确预测,可克服传统文献综述易出现的主观性和偏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回顾国内1993—2021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并进行综述,主要目的如下:①识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热点;
②探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演进脉络;
③甄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前沿;
④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把握未来研究方向,精准助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基于Java环境开发的新一代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广泛用于科学研究的领域分析、 前沿分析和科研评价等,在文献计量分析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16]。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发文量统计、机构/作者合作共现、关键词共现与聚类以及关键词突变等可视化操作,并结合人工归纳揭示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发展进程,最后依据关键词频次分析近年的研究热点并预测研究趋势。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检索的文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水库移民后扶”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年10月2日,收集到了1993—2020年全年度的完整数据以及2021年的部分数据(1月1日—10月2日),共得到初始文献965篇。在剔除会议和报纸等非研究性记录及重复文献后,最终筛选出503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
年度发文数量作为学界对后期扶持领域关注度的直观表征,体现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领域的发展历程。而对发文机构及作者进行统计排名,可深度展现其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并为后续后期扶持工作开展提供理论补充。故本研究从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发文作者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年发文量分析
如图1所示,基于年度发文量统计数据可将后期扶持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1993—2006年,有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文献较少,说明该阶段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相关研究不太重视,正处于初步摸索时期。2006—2013年,文献数量激增,并在2013年达到峰值(44篇)。究其原因,为妥善解决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2006年国务院以第471号令修订的方式颁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面研究的增长。2013年后,发文量呈先激增后下降的趋势,表明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使早期遗留的水库移民问题已妥善解决,移民生计得到有效恢复,该政策实施效果已获得相关学者的认可,学者的研究重心逐渐向推动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17]。
图1 1993-2021年后期扶持研究年度发文量
2.2 发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1993—2021年开展后期扶持研究的发文机构及其发文量进行统计,能够反映出后期扶持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见表1。表中AVE(Average Cited Frequency)指相应机构发表的有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所有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即总被引频次/机构发文量,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文机构的学术水平、论文质量以及被使用和被重视的程度,可用于表征发文机构的学术影响力[18]。
表1 后期扶持研究高产机构信息统计
由表1可知,河海大学(AVE=11.69次)和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AVE=11.13次)的AVE值较高,表明这些机构在后期扶持研究领域的地位较高。其次,图2所示的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可大致反映各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合作强度。其中节点大小代表各机构的发文量,连线粗细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连线越粗合作程度越高),颜色代表不同的年份。据图2可知,华北电力大学位居此领域各机构发文量的榜首(发文量=36篇),其次是河海大学(发文量=31篇),可见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高校。但图谱的密度(Density)仅为0.002,表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不集中,关系结构不紧密,即各机构间的学术探讨有待加强。
图2 后期扶持研究发文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
2.3 发文作者分布
表2 后期扶持研究高产核心作者信息统计
为进一步评估其学术贡献,本研究同时采用了作者H指数和作者所有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AVE)。H指数指作者的N篇文献至少有h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其余N-h篇分别被引用了至多h次,该指标可用于反映发文作者的学术成就[19]。由表2可知,施国庆和郑瑞强的H指数较高,分别为36、19。最后,为显示学者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还统计了高产作者发表的有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所有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其中,左萍和郑瑞强的AVE较高,分别为12.5、12次,同时施国庆(AVE=11.94次)、杨涛(AVE=11.75次)等也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人员。
3.1 研究热点分析
3.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作为文献的核心内涵与论述重点,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其频次越高,代表该科研主题越受研究人员关注。故运用CiteSpace软件探测1993—2021年后期扶持研究领域的前十大关键词,可更好地考察我国在后期扶持方面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领域前十大关键词及其频次、中心性见表3。由表3可知,关键词频次较高的是后期扶持(频次245次)、监测评估(频次49次),凸显了检索时段内的研究热点。此外,关键词共现产生的中介中心性测量的是该节点的位置重要性,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通常被认为是连接不同研究热点的关键枢纽。由表3可知,“大中型水库”(中心性0.65)、“后期扶持”(中心性0.59)、“移民安置区”(中心性0.29)等系列术语是当前后期扶持研究的关键节点,与其他关键词关系紧密。
表3 后期扶持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及其中心性统计
3.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仅通过关键词频次分析,不足以显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因此利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直观地显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领域的研究焦点与趋势[20]。CiteSpace软件在聚类标签的提取上提供了3种标签来源:标题、关键词、摘要。为反映聚类的全面性与唯一性,生成具有类内相似性和类间相似性的高质量聚类,本研究采用了陈超美教授推荐的Log-Likelihood Rate(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21]。同时对各聚类群组中LLR值较大的前3个标签词进行统计,以体现后期扶持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热点及内容[22],详见表4。在LLR算法下,得到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其中包含479个节点(Nodes),806条连线(Links),15个模块,分别是#0 后期扶持、#1 水库移民、#2 经济发展规划、#3 人均收入、#4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5 普兰店区、#6 产业扶持方式、#7 实施效果、#8 指标体系、#9 水库移民管理、#10 后扶项目、#11 建议、#12 三峡水库、#13 三峡工程、#14 农村水库移民。此外,聚类模块值(Q)越大,表示网络的聚类效果越好;
当其取值大于0.3,便意味着得到的聚类结果是显著的。聚类平均轮廓值(S)越大,代表网络的同质性越高,聚类越合理;
当其取值大于0.5即可认为聚类的效果是合理的。本研究中Q=0.862 2,S=0.524 4,故聚类效果较好[23]。同时,由于不少标签之间具有较强同质性(S=0.524 4),可将水库移民后扶研究文献的聚类进行人工归纳,归纳结果见表4。
图3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
表4 后期扶持研究的关键词聚类标签
1)由于聚类#0已成为聚类#9的一项长期工作[24],故可将聚类#0归纳入聚类#9,以聚类#9对水库移民管理内容进行总结。
2)水库移民作为后期扶持工作的受益主体,构建响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检验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首要任务[25],故聚类#1可人工归纳至聚类#8,以聚类#8对水库移民发展现状展开评价。
3)聚类#2与聚类#3均围绕保障搬迁移民生产生活、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展开,但聚类#2依据LLR算法提取出的“人均纯收入”这一标签词与聚类#3类似,故本研究将聚类#3人工归纳至聚类#2,以聚类#2作为衡量移民经济发展能力、确定移民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26]。
4)项目扶持作为后期扶持政策提升移民收入的主要帮扶手段,对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发挥重要作用[27]。但聚类#10依据LLR算法提取出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这一标签词已包含聚类#4,故可将聚类#4归纳为聚类#10,以聚类#10对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创新与管理进行分析。
5)围绕后期扶持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移民返贫监测的研究包含了聚类#5和聚类#11,但聚类#11依据LLR算法提取出的“普兰店区管理体系”这一标签词与聚类#5类似,故本研究将普兰店区的项目管理情况作为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管理的典型案例,以期为后续项目的实施提出可行性建议[28]。
6)围绕移民工程实施效果开展的研究主体包括聚类#7、聚类#12和聚类#13,但聚类#7依据LLR算法提取出的“三峡水库”这一标签词已包含聚类#12和#13,故本研究以聚类#7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以三峡工程为代表性案例,具体检查移民工作的实施情况[29]。
综上,本次研究一共提取了8个聚类标签概括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热点及其内容,并梳理各聚类标签在该主题的代表性文献为其提供理论支撑[30],分别为:#2 经济发展规划、#6 产业扶持方式、#7 实施效果、#8 指标体系、#9 水库移民管理、#10 后扶项目、#11 建议、#14 农村水库移民。
聚类#2“经济发展规划”中LLR值较大的前3个聚类标签词为“经济发展规划”“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与国家颁布的移民安置条例密切相关。该条例执行以来,各库区、移民安置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把帮助贫困人口稳步脱贫致富、减少移民搬迁后产生新的贫困体作为首要目标[39],并明确建设项目责任主体,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确保移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程珊珊等[40]提出以人为本,加快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以满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基础,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就业机会与人才,拓宽移民就业道路,为发展农村经济、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水库移民进行经济发展规划也是重建移民生产体系、重组社会关系网络并培育移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41]。
聚类#6“产业扶持方式”中LLR值较大的前3个聚类标签词为“产业扶持方式”“后期扶持项目”“绩效评价”。究其原因,《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使产业扶持已成为助力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移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在内的三大任务,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后期扶持工作重点[42]。产业转型升级要以移民村为主体,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二、三产业融合为路径,增强移民发展内生动力[43]。赵元科等[44]实证分析得出生态旅游、物流供应链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移民的就业质量,而开展移民技能培训、移民返农生产等措施对其经济增长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鼓励移民转入非农产业已成为改善其生计的良好路径。但产业扶持也有其“暗面”存在,如王韬等[45]通过对6种后期扶持方式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实施的产业扶持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少,加之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项目设施并未有效助力移民生产恢复,故后续项目建设要有效整合资金并集中使用,切实发挥产业扶持项目的最大效益。
聚类#7“实施效果”中LLR值较大的前3个聚类标签词为“美丽家园”“综合评价”“三峡水库”,该聚类的研究焦点在于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美丽家园建设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考察。美丽家园建设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移民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环境的现实要求,要以“建一个新村,育一方人民”为标准。江小青等[46]在重庆开县系统调查了安置区移民样本户的生活安置情况,从居住条件、生产设施、人均收入、消费状况等方面对安置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移民的安置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为美丽家园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项目扶持息息相关,通过梳理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的优缺点,将有助于探索加快移民生计发展的有效路径。故本研究以三峡工程为典型案例全面分析了助力移民经济发展的要素,发现以移民生产发展要求为导向实施项目并缩段项目建设周期将有效加快移民经济发展[29]。
聚类#8“指标体系”中LLR值较大的前3个聚类标签词为“水库移民”“风险评价”“监测评估”。水库移民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均存在风险干扰的可能,故为保障移民发展稳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移民生产安置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必不可少。陈少妹等[4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释了移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机制,并指出目前移民的社会稳定风险有扩大的趋势,需综合采用多学科的视角丰富移民风险理论体系。彭峰等[48]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实证发现忽视区域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是当前阻碍移民就业渠道拓宽的首要因素,故为降低水库移民的生计风险,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提升移民劳动力与市场的融合度至关重要。此外,后期扶持政策要紧密依靠互联网建立政府-移民风险管理联动机制,为移民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及风险反馈平台[49]。
聚类#9“水库移民管理”和聚类#10“后扶项目”的研究重心聚焦于水库移民及扶持项目的管理制度设计,旨在提供实施产业扶持项目和制定管理措施为移民经济增长提供动能。水库移民社区以其外来性质的搬迁安置而区别于一般农村社区,故其管理措施的制定应以监测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精准破解社区发展难题,并从发展资源、发展需求、发展动力等方面形成长效发展机制[50]。同时,文岩等[51]指出一些老干部因执行老旧管理制度,导致项目建设后期涉及的变更较多、投入成本上升,且延缓了移民受益时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管理部门相互交流、分工合作、完善机制,让移民充分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并实时监督项目建设进度。只有转变移民后扶管理的方向和思路、充分发挥村镇主观能动性,将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开展顺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产业项目,才能切实满足移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52]。
聚类#11“建议”主要针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存在的建设管理问题提出建议并倡议加快移民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建立。由于水库移民项目范围广、任务艰,故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日益迫切。其中,普兰店区为解决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管理难度大这一问题,严控项目验收时点、严抓全程监管主线、严建收益-管护制度,拓宽了项目建设管理的分析路径[28]。随着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移民帮扶的重心已逐渐向巩固拓展移民脱贫成果、监测移民返贫风险转移,以期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想把巩固成果落到实处,必须将形式合理的方案转变为实质合理的政策,切实为移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转变[53-54]。
聚类#14“农村水库移民”主要关注移民搬迁后的幸福感,强调对后期扶持工作开展稽察审计以保障工作质量。移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提升移民幸福感的外部因素至关重要。孙海兵等[55]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征地补偿对移民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增强征地补偿力度来改善移民生产与经济状况的建议。此外,稽察审计是检验后期扶持工作是否开展到位的重要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有序地开展稽察审计工作能督促各地移民管理部门自查自纠,推进后期扶持工作平稳前进,对提升移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56]。
综合关键词频次、中心性、聚类分析与人工归纳的结果,本研究识别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四大热点:后期扶持方式及经济发展规划、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水库移民的动态管理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此外,三峡工程于2021年转入了正常运行期[57],但仍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难、巩固移民扶贫成果艰等众多难题,在库区发展问题中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故三峡问题需得到更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以确保三峡工程运行安全、三峡移民经济稳定[58]。
3.2 研究前沿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的核心表征,其兴衰可追踪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并揭示科学研究领域知识分布的内在联系。故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提供的突变检测(Burst detection)功能识别在某一时间段内词频出现快速增长的突现词,并描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将CiteSpace软件中的Time Slicing设置为1993—2021年,Node Types选择Keyword,其余保持默认参数设置,可得到移民后期扶持研究领域突现强度排名前20的关键词,见图4。其中,红色加粗段表示该关键词突现的时段。
图4 1993—2021年后期扶持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由图4可知,移民安置区(突现强度为4.07,突现年份为2018—2019年)、乡村振兴(突现强度为3.45,突现年份为2020—2021年)和绩效评价(突现强度为2.29,突现年份为2017—2021年)等关键词在近年激增,且突现强度较大。因此,可将其视为现阶段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前沿。究其原因,当前安置区移民脱贫巩固工作成效显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相互衔接配合以提升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今后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故从源头上实现资源整合,加快开展后期扶持创新工作,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59]。而开展绩效评价可有效识别移民工作中的缺陷,已成为完善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环节[60]。
3.3 研究演进脉络分析
通过分析关键词在某一阶段的突现情况,可以判定水库移民后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和演进趋势[61]。由图4可知,各阶段出现激增的关键词有:后期扶持政策、移民安置、监测评估、综合评价、建议、绩效评价、乡村振兴等。基于此,本研究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演进历程分为后期扶持政策的完善(1993—2007年)、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2008—2015年)和后期扶持政策的评价(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
3.3.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完善阶段
后期扶持政策的确立,为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保护移民权益、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62]。但由于扶持标准偏低、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等多种原因,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普遍较差,故该阶段将注重后期扶持政策的完善与发展,加快后期扶持工作从政策文本转向常态化实践。2006年,国务院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进行了修订,在继续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基础上完善了移民扶持方式。至此,新政策的工作目标已确立为:逐步建立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使广大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工作目标的确立,为后续的政策实施提供了靶向支持,提高了解决当下移民生计恢复问题的积极性。
3.3.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阶段
由图4可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阶段的研究以移民安置、项目扶持、监测评估、综合评价为主,并指出为全面解决我国水库移民安置区的遗留问题,要从产业扶持方面入手制定帮扶措施和配套文件,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库区发展动力,以提高扶持标准、落实对口支援[63];
此外,该阶段为检验后期扶持工作实施扶持效果开展了监测评估工作,以期优化扶持方式使移民生计发展稳定。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故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可减少库区闲散人员,提高移民生产活力。同时,利用独特的优势资源来深化农作物产业链也有助于拉动移民经济[64]。此外,开展项目扶持的目的不仅局限于改善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移民幸福感。故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时,要全面了解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直补资金发放情况、居住条件、交通医疗保障等,旨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移民社会网络提供保障。
3.3.3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评价阶段
不同于其他国家对水库移民只进行市场化的一次性补偿,中国政府为从传统的补偿性移民困境中探索开发性的生计转变道路,开启了高质量的后期扶持工作。尤其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已初见成效。故2016年后,为实现后期扶持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要以美丽家园建设为途径、为目的,着力打造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收入稳定增长的移民新村。这既是弥补水利工程建设引发的移民发展性创伤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解决当下移民的生计恢复问题。
4.1 研究结论
水库移民工作涉及移民搬迁安置、补偿扶持、经济发展、社会关系重组等多方面内容[65]。但既有研究大多针对特定时期的移民问题进行研究,缺少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整体综述,因而开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发展脉络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来源收集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揭示了该领域的整体情况,得出下述主要结论:发文的高产作者以张春美、施国庆为代表;
高产机构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研究热点涉及后期扶持方式及经济发展规划、后扶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水库移民的动态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等较多方面;
现阶段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研究前沿为安置区移民、乡村振兴和绩效评价。
4.2 研究启示
近年来,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从国情出发采取开发性的移民后期扶持方针,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一移民工作主线[66],以明确后期扶持政策为引领,以促库区发展为动力,以监督检查为抓手,以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不断激发移民群众经济创新活力,实现了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融合。但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后扶工作仍然任重道远。①移民办公室人员配备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对一些偏远的移民安置点关注度不够,导致移民基本权益没有保障、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库区经济发展缓慢。②无论是就地后靠还是外迁安置,移民生活水平都与原有生活水平相差较大。且现有的“以失定补”的补偿方式并不能将移民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计算在内,导致移民不平衡心态演变成积怨情绪,库区信访案件不断,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63,67]。③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户口应为农业户口,对转入非农业户口的移民不再进行后期扶持,但目前的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不利于开展新建水库人口核定工作,水库移民身份难以界定[68]。
因此,在后续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移民办公室组织机构,对水库移民进行常态化管理,使移民不因安置区位置偏远而被忽视,推动搬迁移民与移民办公室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是坚持使移民参与到产业扶持建设中,切实满足移民居住环境、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家园建设,增强水库移民造血功能[69],实现库区与全体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三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健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推动科学管理与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