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璐慧
关键词: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4 — 0042 — 05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新时代以来“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其中,“伟大自我革命”指的就是党的自我革命、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专业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党员干部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应做到在政治上保持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在实战中精准发力、有效作为。因此,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成为党员干部走好新的赶考路的基本功课。
一、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的辩证逻辑
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作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越是风华正茂,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理论旗帜;一百年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重大课题。如何治理好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袤、国情复杂、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结底,靠的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终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而履职能力主要指的就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政治担当、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推进国家治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一)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把稳治理方向的关键所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主线就是讲政治,这是保证政党团结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走进基层、走向群众、走入实际,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其中,政治判断力是前提,政治领悟力是关键,政治执行力是根本,这三者构成了政治能力的基本要素。只有具备明辨是非的政治判断力、敏锐准确的政治领悟力、强大有效的政治执行力,才能正确辨别政治端倪,学深悟透重大部署,让方针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保证红色江山不变色,为民初心不变质。
政治判断力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考验,是对“是什么”的回答。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应变能力,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在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时的定力,考验的是党员干部能否对歪风邪路敢于直面说不。要想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党员干部不仅需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更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斗争本领和丰富的阅历见识。
政治领悟力是对党员干部政治自觉的考验,是对“为什么”的回答。考验的是党员干部能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考验的是党员干部能否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考验的是党员干部能否将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开花结果。政治领悟力关系到中央政策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问题,只有提升政治领悟力,党员干部看待问题才会更准,对症下药,办事效率才会更高,事半功倍。
政治执行力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考验,是对“怎么办”的回答。考验的是党员干部是否心怀“国之大者”,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度、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履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保持政治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当中的决策部署,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二)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是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疫情全球化、防疫常态化的影响,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越来越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本领。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自我革命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防止病毒侵袭的免疫力,主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由此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基层组织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细胞体”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群众工作的一线人员,基层党员干部的专业能力更是关系到能否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落实好,能否把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利益问题处理好、协调好等实际问题。
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是适应我国发展节奏的应有之义。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的新课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与此同时,如何防止返贫致贫、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党员干部发挥专业能力的实践舞台。
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是解决“想作为但不会为”现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各级党员干部中深入贯彻落实,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干事局面,但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部分党员干部无从下手、无可奈何,出现“想作为但不会为”的现象。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培训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助力党员干部提高“布局”能力,掌握“干事”方法,着力打造一支想作为有担当、有作为能担当的党员干部铁军。
(三)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政治能力”作为首要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发挥起到了旗帜引领的作用,关系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变没变质、政治立场坚不坚定、政治素养扎不扎实。党旗指向哪里,党员干部就要扎根在哪里,党中央号召什么,党员干部就要宣传落实什么。如果党员干部只顾埋头苦干、“低头拉车”,却不会“抬头看路”,那必然会“栽跟头”“走弯路”。所以,只有提升政治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理清路子、开好方子,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效转化为一线工作的实际方案,才能有效开创工作新局面。
而专业能力关系到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具体工作时能不能干、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具备高强的专业能力是保障党员干部更好发挥政治能力的有效手段。运用专业思维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领导干部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掌握专业的应急处突能力有助于党员干部及时化解急危重风险事件。如果党员干部空有一腔理想抱负却无计可施,面对复杂问题一头雾水、手足无措,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仅仅停滞在口号和文本中,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无法得到落实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不会成功。因此,只有深入一线、沉下基层,会干事、能干事,在坚定政治方向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当前党员干部能力提升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回顾建党百年来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依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也暴露出不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 “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2]。建党以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已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还面临着红色传承淡化薄弱、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
(一)红色传承淡化薄弱
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部署工作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模糊重点现象,落实工作时“雷声大、雨点小”的“秀场”干部等,本质原因在于铁军精神传承不到位,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网络,红色教育缺乏外输内化。
首先,如今,“80后”“90后”逐渐成为青年党员干部队伍的主力,他们并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部分党员干部未能在具体细微的实际工作中贯彻发扬革命精神;其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鱼龙混杂,历史虚无主义的战场逐渐转到线上,一些“高级黑”“低级红”反复出现,加大了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难度;再者,近年来随着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多元化,各地区红色旅游基地成为各层级党员干部进行主题教育的胜地,但是依旧有一些党员干部以“学习红色文化”之名行“吃喝玩乐”之实,对于红色文化“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走马观花,更无法谈及传承问题,红色文化的输出力度仍较小,导致部分地区红色文化印记实际上逐渐弱化。
(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依旧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趋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指向性更强、专业性突出、理念更新的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原因在于党员干部的思维模式有待转换更新,专业与岗位的适配度较低,以及专业能力提升速度不及发展速度等。
一是党员干部的思维模式有待转换更新。发展大局离不开创新性思维,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往往淹没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因循守旧,疲于思考,怠于创新。二是党员干部的擅长专业与实际岗位适配性较低。在实际岗位上,党员干部干的跟学的不一致,缺的跟补的不一致,仅仅靠时间和经验来补足岗位所需专业能力,这样无疑浪费了宝贵的成长时间。三是专业能力提升程度远远不及发展速度。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往往是短期集中的,但是当今发展格局的变化却是瞬息万变的,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境,党员干部需要“渔”而不是“鱼”,需要提升的是解决问题、破解困境的能力,而不是暂时的缓解问题的方案和政绩。
(三)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目的无疑是实现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双提升”,但是,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培训前培训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八小时外两个样的现象,“双提升”变成了“双不变”,造成培训资源浪费,培训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培训与工作分身乏术,未能正视培训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等。
首先,一些党员干部的专题培训与实际工作同时进行,导致分身乏术。尤其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紧俏,党员干部难以抽身集中精力参加专题培训,错过了长本事、长才干的优质课堂。其次,一些党员干部未能正视培训目标,把专题集中培训当作“没有工作的假期”,课堂的知识流于形式,教授的本领成为书本上的理论,仅仅将“结业”作为培训的最终目标,失去了培训的根本意义。最后,一些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把党性教育当作宣传口号,把党史学习当作机械任务,陷入事务主义,难以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到了关键时刻依旧无法“靠得住”。
三、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专业能力的路径探寻
当前,《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別是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由此看来,大力锻造一支“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形成激情澎湃、勇立潮头干事创业氛围,号召党员干部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实现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双提升”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因此,应从深化思想淬炼、加强政治历练、强化实践锻炼、补足专业训练等四个方面来打磨党员干部队伍,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
(一)深化思想淬炼,大兴学习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3]。学习是为了深化思想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逻辑,增强斗争本领,科学执政,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兴学习之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推进全党上下常态化学习体制机制,培养素质高、政治强、作风硬的党员干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是要学原理,练好内功。在我党百年历史中,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飞跃,这是党的领导人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尊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地位的实践成果。在新发展阶段,党员干部更要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充分运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好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是要学历史,提升修养。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伟大建党精神震撼人心。党员干部应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经验,善于传承伟大精神,善于对标对表铁军精神检视自我,时常守望初心激励自我,时常回顾历史总结教训,时常剖析现实自我反思。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铁军精神传下去,年轻党员干部要积极扮演好“承”的角色。
三是要学人民,坚定信念。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向人民群众学习,学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向就是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党员干部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在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安排时,多问人民群众同意不同意。尤其是面临当前复杂的执政环境,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4]。
(二)加强政治历练,经受是非考验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提高政治判断力,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提高政治领悟力,要对党忠诚、注重实际;提高政治执行力,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提高政治判断力,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政治观察和辨别问题,保持政治思维和问题意识,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党员干部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善于运用辩证法考虑看待问题,准确把握网络这个变量,精准识别舆论信息,弘扬主旋律。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自觉抵御政治风险,有效化解舆论影响。
提高政治领悟力,要对党忠诚、注重实际。政治领悟力需要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淬炼而成。党员干部要打牢信仰根基,在政治历练中时常考验自己,在政策文件上常常深刻领会,在人民群众中经常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不断充电赋能,才能在政治实践中真正提高政治领悟力。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要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工作,准确把握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区域发展与服务大局、市情省情与国情世情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置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来规划,将加强党的领导放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之中来考量。
提高政治执行力,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政治执行力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际检验。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无论职务高低,兢兢业业履责尽责,不折不扣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要敢担当、能担当、担得起责任。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剖析问题,能够解决问题,强化底线意识,严守规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工作。党员干部要提升能力素养,贯彻落实也是一门学问,要在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找准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在人民群众各种需求交叉时首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各类风险重叠时最先化解最重大的风险。
(三)强化实践锻炼,深入基层磨砺
基层工作是切实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前线,也是考验党员干部的最大考场,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专业能力的实践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基层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一线战场,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战场,但是基层工作却是复杂而艰巨、繁琐又艰苦的,锤炼党员干部善为能为的“硬本领”已然成为实际基层工作的迫切需要。
首先,要锤炼党员干部斗争本领。随着近年来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逐渐优化,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化、思维新的新鲜血液逐渐加入到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但是刚出校门的年轻党员干部往往理论厚实经验薄弱,有学历缺阅历、有笔砚没经验。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将高高在上的理论殿堂变为田间地头的实践农场,发扬斗争精神,注重实际、实事求是,虚心请教农民“老师”,贴近车间工人谈话调查,深入一线、沉下基层,获取一手调查研究数据,制定有理有据可靠的地方政策。
其次,要以正确的选人导向引领能力提升。选人用人历来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构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将政治定力强、专业水平高、综合素养好的党员干部下派到乡村基层,才能有效赢得民心。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打破“地方官”的思想束缚,英雄不问出处,任人唯贤,让人才资源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最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是最有利于年轻党员干部的成长环境。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除文山会海的不良风气,鼓励年轻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集中精力干事創业。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听取群众意见,综合考量党员干部成长的每一步,引导有担当、有作为的党员干部走到重要岗位。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划清红色政治底线,保证党员干部不逾矩,又要时刻关注关心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生活变化,掌握党员干部个人的特质与擅长。
(四)补足专业训练,练就过硬本领
党员干部专业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的能力问题,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必然趋势。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要求党员干部队伍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提高实战水平。
一是博专结合,适应发展大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员干部的专业能力也应该涵盖一切。但是,针对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专业能力也有着差异化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要学习西方哲学、西方经济学,要博采众长,择优实践,因“岗”制宜。
二是分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的党员干部,应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分类,完善个人履历档案,将专业学习经历作为考量分类培养的重要参照物,实现精细化干部培养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专业能力提升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是融会贯通,做出科学研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学习,不仅要“学”,关键在“习”。党员干部应注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牢牢掌握理论方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灵活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社会风险时,党员干部更要第一时间做好公共应急预案,做好群众工作。
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双提升”是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扛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使命担当,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的意志、是否具备担当能力的问题。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党员干部应尽快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王懂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8).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8:326.
[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02).
[4]刘先春,李金玲.提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着力点[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1,44(01).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04 — 08
猜你喜欢专业化党员干部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教育家(2022年19期)2022-05-13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2年2期)2022-04-21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4期)2022-04-14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4期)2021-04-14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年12期)2021-01-02党员干部之“三不”新长征(2019年1期)2019-09-10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廉政文化研究(2019年6期)2019-03-27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12期)2018-01-12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12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