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俊
信息技术支撑是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展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项目式教学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对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特定的学习项目,使学生在思考、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教学过程。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展现学习成果。小学是教师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将项目式教学引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观察求证的良好习惯。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辅助项目式教学的前置性
项目式教学中的前置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正式开展项目前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对项目式教学的最终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项目式教学的开展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认识和能力,需要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在确定了学习项目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以帮助学生发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前置性学习中发挥着辅助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能帮助学生优化自主学习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所需的数学资料,理解重点概念与定理。
(二)有利于增强项目式教学的个性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班教学的模式往往限制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在项目式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帮助。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项目提出不同的见解,发掘个性化的数学问题。另外,在项目式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以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此时,信息技术就能为学生提供帮助,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认识。
(三)有利于打破项目式教学的空间限制
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常常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将教学活动放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使学习内容、课堂信息等的传播更加便利,能帮助教师随时随地传递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能实现“移动性”学习,在教室之外的地点完成学习活动。所以,信息技术打破了项目式教学的时空限制,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信息设备、通信软件分享给学生项目资料,同时借助网络跟踪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
(四)有利于强化学生在项目中的交流
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项目式教学的成果。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对数学问题展开探究。但是,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很多小学生难以通过单独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背景下,学生需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研究中的难题。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交流途径,强化学生在课堂外的交流。在课下,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利用QQ、微信等平台,交流自己对学习项目的看法,商讨学习项目的实施方案。所以,信息技术能使学生通过線上、线下两种方式展开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强化学生在项目中的交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自主能力未能展现
学生自主学习是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点话题,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自身素养的需要。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束缚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造成了教师长期以讲解为主的局面。在一节课中,学生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听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教材上的内容,然而由于缺少自主思考、消化的时间,许多学生并不能通过聆听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当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保留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子”,更加倾向于“填鸭式”教学,这不利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课堂教学素材局限于课本
信息设备“走”进课堂提升了课堂的信息化程度,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课堂中的信息技术既包括具体的电脑、电子白板设备,也包括无形的互联网资源。但是,教学现状显示,教师往往只发挥了信息设备的作用,未能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虽然互联网中融合了众多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将教材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设计依据,不太注重知识拓展延伸,致使教学范围受限。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形成是因为教师将升学考试作为教育指向,而未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缺乏一定的趣味
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将表现出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目前,一些教师对趣味活动、趣味课堂存在着偏见,认为趣味活动会破坏严肃的教学氛围,容易在课堂纪律方面造成一些问题。所以,这些教师只向学生展示自己严肃的一面,努力维护着严肃的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管理学生,但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课堂上,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和活动大都是枯燥无味的,而且活动形式、教学步骤大同小异。久而久之,数学课堂便毫无新鲜感。
(四)教学活动未能体现实践性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是相对全面的教学模式,能落实直接经验传授与间接经验传授相统一的一般教学原则。但是,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时,往往只完成理论教学活动,不会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探究,致使数学教学呈现出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发展趋势。数学课堂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误区,许多教师都认为实践教学只属于包含实验教学任务的学科,所以不认为小学数学具有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由此一来,学生往往不具备观察探索的意识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五)学生学习的效果未能呈现
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上,时刻把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但不注重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此情况下,教师难以充分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不利于抓住学生薄弱之处、实施精准教学。究其原因,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评价意识,没有认识到检测、评价、反思的价值。另外,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后,没有及时进行检测,从而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利于取得进步。
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项目式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需求进行项目设计
在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中,项目设计是首要环节,决定着后续教学活动实施的可行性。新课改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关键作用。当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联系课时内容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由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而针对学生急需强化的能力素养设计项目。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对学生答题时的出错率、易错方向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区分图形”方面的不足,进而结合学生丰富几何知识、增强空间想象力的需求,设计“探索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涵盖关系”的学习项目,提出“如何用图形展现这五个概念的大小关系”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借助数学概念、图形性质等几何知识完成项目,完善学生对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设备制作思维导图,将这几个数学概念的涵盖关系体现在思维导图中,以启发学生思维。这样,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能为以后在几何知识方面的深度奠定基础。
(二)联系生活案例丰富项目来源
学习项目的开展需要项目背景、数学知识、案例素材等的支持,这正是项目式教学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表现。目前,教师选择教学素材的主要途径是课本。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库中搜集项目所需的知识素材,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数学课外知识引入课内,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在网络资源中,生活案例是学生最熟悉的内容,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数学与生活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学习项目中加入生活案例,增强项目的综合性。比如,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联系生活设计“绘制某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的学习项目,提出“怎样通过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分别展现男生、女生喜欢某些运动项目的人数”的问题。然后,教师通过互联网查找某小学的相关统计数据,将男生、女生喜欢乒乓球、跑步、足球等运动的人数列成统计表,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数据。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实践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要求学生调查本班级学生的运动喜好。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使其根据这些数据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该项目,学生能提升数据分析素养,增强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能力。
(三)通过数学游戏提升项目乐趣
当前,小学生与项目式教学的接触比较少,对项目式教学的认识也比较匮乏。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活动吸引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注意,培养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在学习项目中加入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数学游戏,使游戏成为学习项目的一部分,借助游戏活动推动学生参与项目。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比如,教学“可能性”时,教师设计“探究从箱子中摸球的可能性”的学习项目,解决“已知箱子中放有一个篮球、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分别求在不放回的情况下和放回的情况下,第二次摸到的球与第一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可能性”的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通過信息设备进行游戏,让学生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从箱子中摸球,观察并记录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根据记录的游戏数据分析问题中的两种事件的可能性,共同探究可能性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转转盘”等游戏引入课堂。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能形成发散性思维,也会逐渐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方式。
(四)借助情境演示完成实践项目
信息设备的先进功能使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直观地认识某些数学现象创造了条件。在完成学习项目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理解难题、操作难题。此时,情境演示的方式相较于口头阐述的方式更有说服力。所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实践项目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模拟实践过程,创设图像情境,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设备演示某些现实中不具备操作条件的实践项目,确保项目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设计“利用三角形拼组四边形”的学习项目,提出“用三角形可以拼组哪些四边形”的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深思。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七巧板尝试着拼组四边形。在学生完成拼组任务后,教师先让各小组学生依次展示拼组好的四边形,推动学生交流项目成果,随后通过信息设备演示“三角形拼组四边形”的所有方式,使学生根据演示内容学习自己遗漏的几种拼组方式。在项目成果展示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实时投影技术,用手机拍摄学生七巧板的过程,并将拍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以供其他同学观看。这样,教师能借助信息技术完善项目成果,学生则能借助实践项目增强实践探究的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抓住学生未掌握好的知识点,以此确定之后的教学内容。只有针对学生的不足展开教学,教师才能保证每堂课的有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工具,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在项目式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基于学习项目,利用“互联网+”智慧软件分别设计前测题和后测题,收集学生在学习前与学习后的能力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项目学习的成效,发现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精准教学。比如,教学“乘加乘减”时,教师可以设计“3×3+2=”“4×3-1=”等前测题,让学生作答并收集“正确率”等数据。然后,教师可以设计“分析乘加的算理”的学习项目,创设“有四个盒子,前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都有3颗球,最后一个盒子有2颗球”的情境,提出“一共有多少颗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完成学习项目后,教师可以设计“5×5+4=”“6×5+8=”等后测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在得到相关数据后,教师一方面可以对比两次测试的数据,了解学生项目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后测题的数据,针对易错题展开深度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又对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帮助,有利于丰富项目数据、完善项目过程。笔者联系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内容,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帮助。今后,教师应加强学习,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项目式教学开展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以充分展示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优势。
猜你喜欢探究信息技术数学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天津教育·下(2022年4期)2022-05-10巧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8期)2022-05-07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2年2期)2022-05-05设问引导探究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5-24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34期)2021-05-19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错在哪里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7期)2008-06-15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初中生·作文(2004年6期)20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