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4-01-24 16:30:02 来源:网友投稿

陆芙琼

摘    要:英语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完整而丰富的阅读体验,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在阅读环节设计导读单、组织合作学习,在思考环节区分事实与观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在表达环节开展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个性化表达,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读思达”教学法

一、引言

整本书阅读是指阅读内容完整、有思想逻辑体系的书,它根据学生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不同,可以是10页以内、50词左右的绘本阅读,也可以是上百页、3万词左右的英文文学名著导读[1]。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具有高度综合性、情境性的特点,能使学生获得更完整而丰富的阅读体验,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然而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常常重语言知识轻意义建构,缺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阅读活动,无法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也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读思达”是“阅读、思考、表达”的简称,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3]。该教学法认为,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达。学生只有经过这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环节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加工,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能力转化为素养。笔者基于“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写”的思路,尝试探讨“读思达”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有效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读思达”教学法在整本書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下文以Kids Speak Out(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阅读为例,阐述“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Kids Speak Out选自《多维阅读》第十二级,属于议论文。它共有四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均由标题、提出问题、表述正反观点、阐述理由、提供建议等内容组成,关注以下四个与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其一,足球教练的儿子在足球队表现欠佳,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足球队?其二,一个女孩多次收到一个家境殷实女孩的邀请,是否应该更换好友?其三,一些学生对花生过敏,学校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午餐食用花生酱?其四,母亲要求男孩在午餐时间照顾刚上学的弟弟,男孩是否有这个义务和责任?一方面,Kids Speak Out引导读者善于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现象,勇于提出问题;另一方面,Kids Speak Out鼓励读者学会辨析主要人物的观点和理由的合理性、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形成独立的见解,培养审辨思维。

(一)阅读环节,以读促思

阅读过程是信息、语言与认知的输入过程,阅读的质量决定思考和表达的深度。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进而获取与梳理关键信息,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促进深度思考。

1.设计导读单,促进课前自主阅读

导读单是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前,教师基于学生学情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任务单。借助导读单,教师不仅可以节约课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有策略的自主阅读,进而提高课堂阅读活动的效率。在这一环节,笔者基于四个话题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导读单,帮助学生获取与梳理文本事实性信息,为课内分享活动作准备。

2.组织合作学习,指导课内分享活动

分享活动是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可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享活动,学生使用语言传递课前准备的成果,互相输入各种信息,为课堂进一步活动积累语言或文化资源[4]。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可视化的信息结构图,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主阅读的内容,内化和输出事实性信息。在这一环节,笔者首先检查学生完成表1中Task 1的情况。然后,笔者让学生阅读“Coach’s Pet”,并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鱼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斜体部分为所填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建立文体图式,为下一步的小组分享作铺垫。

接着,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根据导读单表达其余章节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完成各个章节的鱼图,巩固结构化知识,学会学习,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笔者提供语言支架“Hello, everybody! Our presentation is about the problem ...”“... gives a supporting / an opposing opinion. In his / her opinion, ...”“He / She gives … reasons for his / her opinion. Firstly, ...”和“He / She also gives suggestions ...”,让各个小组进行组间分享和汇报。上述语言支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点—理由—建议”表达结构框架,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促进学生形成语言图式,为思考和表达环节作铺垫。

(二)思考环节,以思促说

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5]。整本书阅读的目的之一便是引发思考,启智增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思结合,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内容特点,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达到“以思促说”的目的。

1.区分事实与观点,探究议论文的内容特点

事实是指已经发生或客观存在的事件或信息,可以通过证据、统计数据、文件等进行证明。观点是对某一个主题的个人看法或判断,受一个人的态度、经历、价值观等影响,无法通过具体证据来验证。事实和观点是议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笔者首先提出问题“What’s a fact?”和“What’s an opinion?”,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事实和观点的内涵。然后,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Fact or Opinion”,帮助学生感知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最后,笔者呈现书中关于事实和观点的句子,让学生加以区分(详见表2),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文论证的方法和内容表达的特点,建立内容图式,学会辨析主要人物的观点和理由的合理性,发展逻辑思维,为表达环节作铺垫。

2.设计开放性问题,思考语篇深层内涵

思考源于问题,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6]。教师通过设计分析性、综合性和评价性等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内容和主题的思考,实现深度阅读的目的。在这一环节,笔者针对每一个章节提出两个分析性或评价性问题,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评价语篇的内容和观点,推断语篇的深层内涵,进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表达环节,以说促写

表达是“读思达”教学法的归宿和提升[7]。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內容和话题,开展口头表达活动,促进学生内化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围绕身边的现象开展读写结合的表达活动,即通过语言、内容和思维相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结构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1.基于文本话题,开展口头表达活动

读后口头表达活动应基于文本的话题,即教师应坚持学用结合,围绕文本的话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口头表达活动,推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环节,笔者提出问题“Which problem are you most interested in?”“What’s your own opinion on the problem?”和“Can you think of more reasons and suggestions?”,并呈现语言支架“I’m most interested in problem ... I agree / disagree ... I think ...”“First of all / Secondly / Also / Besides ...”“I think he / she should / can / may ...”与评价标准(详见表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立场,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审辨思维和创新思维,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书面表达活动

书面表达活动是读后输出语言和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本书阅读的书面表达活动中,教师应坚持学创结合,基于文本话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在这一环节,笔者首先让学生以四人一组完成任务“Everyone thinks of a problem (unfair, upset) in your life and describes it in oral. Each group chooses one problem worth discussing and writes down the problem description (heading & specific content)”,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现象,勇于提出问题。然后,笔者让每个小组轮流描述一个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思考,进而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借助鱼图呈现观点和理由。这一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关联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真实探究、真实做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教学反思

“读思达”教学法符合语言“输入—内化—输出”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教师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其一,选材阶段注重语篇的关联性和育人性。教师不仅应结合教材单元学习的主题,选择开拓和深化教材主题的书籍,而且也要注重书籍的教育价值、文本的语言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文本类型四个要素[8]。

其二,阅读阶段注重活动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是指教师应遵循“整进整出”的设计原则,避免活动碎片化。整进是指在阅读环节,学生与文本的每一次接触与对话都是一次完整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主题的过程中实现意义的建构;整出是指在表达环节,教师应基于书本主题,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输出活动。差异性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基于学生学情,设计不同认知层次的活动。

其三,思考阶段注重思维的外显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目标之一。整本书篇幅长、内容多,学生获取和处理的信息量大,教师要合理运用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和脉络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同时,教师还应基于布卢姆的认知层次分类,设计具有分析性、评价性和创造性的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从表层理解进入深度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其四,表达阶段注重任务的迁移性和挑战性。整本书阅读的表达环节是阅读的衍生和拓展,是有意义的认知输出。迁移性是指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应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即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挑战性是指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不能局限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还应聚焦意义探究、真实问题解决与高阶思维能力养成,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个性化表达的心智习惯,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参考文献:

[1][8]张金秀.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3.

[2]蔡琼,张金秀.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49-53.

[3][6][7]余文森.论“读思达”教学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1(4):50-57.

[4]鲁子问.中学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4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

猜你喜欢读思达教学法初中英语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3期)2022-05-10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天津教育·下(2022年4期)2022-05-10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2期)2022-04-08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12期)2021-04-08“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0年2期)2020-04-09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1期)2020-01-11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新课程·中旬(2019年10期)2019-12-30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考试周刊(2019年99期)2019-02-03

推荐访问:本书 教学法 探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