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光发电有限公司 王冬冬
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电力行业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无功优化技术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10kV 配电网运行阶段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人为因素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导致电网运行的能耗不断增加。而应用无功补偿技术能够对电网运行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同时,在无功优化的应用阶段,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能够为10kV配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因而达到远程投切的控制目标。
2.1 无功补偿原理
无功补偿即指将补偿元件、设备等安装在配电网当中,例如内置补偿电容器,作为电动机或者变压器等设备运行电能供应设备,无功补偿所属配电网是系统之内的重点结构。对于补偿装置妥善利用,可以限制电网电压传输阶段的无功功率。整体而言,电网输出功率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有功功率,具体是将光、机械等能量转化消耗电能;
二是无功功率,当电网运行不必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能源类型,由此产生的功率就为无功功率。例如,当电能被转化,变为电磁能时,使电网内部元件和设备工作[1]。
2.2 无功补偿作用
在电网自控系统当中,应用无功补偿旨在补偿功率,提升电网内的功率因数,抑制无功功率出现导致电网、变压器等出现损耗。无功补偿为调节供电模式有效方法。电网系统内,无功补偿处于自控系统内应用效果显著,要求工作人员遴选补偿设备,只有科学配置,才能够控制设备对于电网运行产生的影响,能够不断提高配电质量。若在无功补偿过程,没有按照供电量配置装置流程操作,必然会影响电网稳定运行,也难以保证电压稳定,达到用户用电需求。
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能够将电能质量不断提高,将配电网中的设备潜能激发,若有功数值始终保持恒定状态的时候,无功值就会不断减小,此时,电网内部存在的有功功率增加,可见,补偿设备安装在电路当中后,能够实现线路功率的补偿,从而控制发电机的无功功率产生概率,控制用户电费成本,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3 常用补偿方式
2.3.1 低压补偿
所谓低压补偿就是在配电网系统当中安装低压电容器,利用电压开关,将电容器和低压母线相连,组合成投切装置,通过无功补偿,结合用电需求调节电网电压。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这种补偿方式虽然能够整体调节电容器,但是也存在不同程度弊端,即电容器的调整难以分批进行。
同时,应用低压补偿还可将电网运行电量消耗量有效控制,通过弥补的方式,让电网电压处于稳态运行。由于低压补偿的操作相对简单,工程建设涉及的工量较小,便于后期维护,能够确保无功平衡,因此可以将配变的利用率有效提升,控制电网线损问题。
除此之外,低压补偿的应用成本较低,因此属于应用广泛的补偿方案。在实际应用环节,需要根据配电网具体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以维持电压状态稳定[2]。
2.3.2 变电站补偿
为消除10kV 配电网内无功不平衡现象,管理者可以依托变电站对于补偿装置进行集中设置,用科学方式整改线路。同时,10kV 配电网运行阶段,运用集中补偿还可选择配电站母线,在其一侧设置补偿电容,实现集中补偿目标。此装置的应用可以按照补偿需求,将电容器和补偿器并联,为无功补偿的顺利应用提供支撑。
同时,补偿装置属于关键零件,在自控系统应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装置运行需求,搭配高精度配件、零件等,才可以保证补偿效果。变电站内使用集中补偿方案也有弊端存在,由于用户用电需求不断提升,加上环保观念逐渐增强,变电站的改造补偿装置应用成效逐渐变弱,原有补偿方式可能难以适应变电站节能运行需求。在设备运行阶段也存在各类问题,不利于节能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解决配电网当中线路损耗问题,必须将电网功率改良。
2.3.3 终端补偿
终端补偿就是在用户终端以分散的形式设置补偿装置,该补偿模式决定着用户对电网的使用体验,应用过程可以在线路末端采取补偿措施。应用终端补偿能够降低电量损耗,使电压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注意,无功补偿的运用必须根据变压器运行需求,判断补偿装置容量。
2.3.4 杆上补偿
杆上补偿指的是将电容器安装在室外杆塔上,还可重新设置杆塔,选择补偿措施。该方法的应用可将配电网功率因数全面调整,控制线路损耗。与以上几种补偿方式对比,这种模式操作更加便利,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性能。
3.1 系统架构
当前,10kV配电网运行阶段,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变电站应用“SCADA”这类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线路参数的优化,补偿电容器。在控制阶段,通过对电容器的切换控制,达到自动化的补偿效果。
控制系统的框架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无功补偿自动化系统框架设计
由图1可知,变电站所有馈线都与不同的补偿器进行同步运行,设置独立补偿器。在系统运行阶段,相互交换信息,根据线路运行需求,借助上位机,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并对补偿器进行协调。
3.2 投切控制
在10kV 配电网运行时,受到馈线端的功率因数影响,电网运况可以实时反馈。无功补偿自控系统设计,选择补偿电容器后,确认其在线路当中补偿位置,计算补偿量。同时,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在计算时,借助变压器功率参数,获取准确的功率因数值。10kV配电网的运行,将馈线首端位置功率因数视为补偿电容,以此作为系统投切造作设定的关键因数。
综合考虑成本、电网结构等因素影响,大多还需依托无功功率,辅助补偿电容的投切操作。一旦出现特殊情形,可能不能及时、精准得到馈线首端因数,此时需要借助电压对补偿电容的投切加以控制。在投切参数的选择方面,需要重点考虑馈线端的功率电压、无功功率,实现无功补偿的自动化系统内补偿电容的自动投切控制目标。
3.3 系统应用
3.3.1 确认补偿点和补偿容量
10kV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无功补偿点、补偿容量十分重要,合理确认能够控制线路损耗问题。在10kV 配电网当中,线路损耗主要指的是无功电流损耗,也指有功电流产生损耗。而无功损耗来自配电线路,也有无功损耗率损耗。以上损耗需要依托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限制无功电流损耗问题。将补偿装置设置在配电线路中,获得补偿点、补偿容量值等、达到补偿目标。
同时,控制线路补偿点数量、容量等设置,还能预防过度补偿问题的出现,达到预期的补偿需求。当借助非节点补偿算法形式寻找较为优化的补偿方案。结果显示,将最佳的补偿位置、补偿容量确认后,不会增加无功补偿成本,还能够将非节点位置补偿充分利用,逐渐提高电网管理水平,控制线损[3]。
确认10kV 配电网当中无功补偿位置时,以自动化控制实现作为最终目标,遵循“就地平衡”之原则完成设备安装,从而降低主干线当中无线电流值。以系统控制对10kV 配电网采取无功补偿,科学配置补偿容量,保证在最佳位置安装电容器,从而改善电网的电压环境,实现降低线损的目的。
3.3.2 补偿参数确认和管理要求
补偿参数确认和管理要求为:第一,要求泄露比距>24mm/kV;
第二,选择“单星型”的界限模式,注意中点不可接地;
第三,注意在投切开关的选择上,接触器使用高压真空型;
第四,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参数设定10.5kV时,保证其工作电压低于12kV;
第五,选择放电电阻类型电容器安装,此类装置可实现对剩余电压的调节,调节电压<50V,放电过程可以在10min 之内完成;
第六,电流互感器选择开启式,型号为LZKW-10;
第七,应用电容器保护措施时,保证过流、过电压等为断开状态,测量精度<0.5%。
此外,注意补偿设备运维管理,运管措施运用直接决定补偿效果。10kV配电网内有补偿设备安装时,应该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全面分析装置应用环境,依据参数、设置等,制定投切方案,实现自控操作,提高装置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3.3 调整补偿电压
当和系统并联的补偿电容器被切除之后,能够将变压器的负载端电压值改变,重新投入电容器还会将负载侧的电压质量有效提高。
借助电容器调整负载侧电压值,在投入电容器的使用前,需要对负载的功率因数进行重新设置,功率因数使用cosφ0,用U20代表负载电压。cosφ0接入电容之后,功率提高因数使用cosφ+表示,负载侧的电压增加使用U2+表示,按照如下公式(1)进行计算:
电源电压是U1,U2N表示变压器负载额定电压,变压器位置电源侧电的压分接值为Ux。若电容器被切除,就可以对负载侧电压进行调整。最初操作前,用U20表示负载端的电压,cosφ0代表功率因数。切除电容后,同cosφ表示功率因数降值,U1表示负载电压降值,此时就能够将负载侧电压的降低值计算出来,依托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完成补偿电压的调整[4]。
针对10kV 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自控系统设计,首要内容就是按照无功补偿方式,制定补偿方案,合理设计无功优化自控系统结构,选择投切方法,科学设定补偿参数,调整补偿电压,保证系统应用效益,发挥无功优化应用价值,降低配电网当中的线路损耗,提高配电质量。
猜你喜欢投切功率因数电容器一种新型的拓扑识别设备通信电源技术(2021年23期)2021-05-25电容器的实验教学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研究与实践测控技术(2018年9期)2018-11-25低压电力电容器过零投切开关的设计武夷学院学报(2017年12期)2017-03-14云广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异常投切策略优化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电子制作(2016年1期)2016-11-07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通信电源技术(2016年6期)2016-04-20基于电容器投切的电网谐波阻抗测量电测与仪表(2016年9期)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