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南
(辽宁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19。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使命、初心任务的最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无我”的精神境界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9。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真正缔造者,人在社会中具有能动作用,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56。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占有主体地位,发挥首创精神,既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又创造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同时,人民群众还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从而推动社会制度更替。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只是个旁观者,它什么也没有做,更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创造并拥有这一切并为之而反抗斗争的,并不是所谓的‘历史’,而是不断创造历史的、现实的人。”[3]11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在阐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后,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进步终将造福于人民,“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787。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而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为使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带领人民进行坚决的斗争,让人民群众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社会的公正。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正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200多年的蓬勃发展中牢牢占据思想的制高点、道义的制高点,这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在中华大地上,重民思想古已有之,诸多先贤哲人都强调“民”在国运兴衰中的重要作用。《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97,就是最初的民本思想。周朝之后,萌发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确保长治久安,纷纷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探讨国家治乱与民心的关系,“民惟邦本”的思想开始广为流传。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论断正式确立了民本思想,《荀子》中“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62的政治比喻,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典型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除了强调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得民心才可稳根基之外,还包含着利民、富民的主张。“夫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7]655,就是讲治理国家的重要规律是以“利民”为根本,要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始终捍卫人民权益,继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8]11这充分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思想的传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民思想、利民思想、富民思想相通,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始终践行民本思想。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炼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拓展人民至上的新境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求自由、求解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民族求独立、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捍卫人民群众利益,领导并依靠人民群众推进革命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逐步开始奠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9]226。在此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民生。这一时期,“三个有利于”从社会、国家、人民的层面统筹兼顾,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满足社会大众文化要求、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方向与根本准则。“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宗旨,厚植人民情怀,始终确保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民生短板,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光辉历程证明,党的理论、路线和行动什么时候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紧密、融合的深入,什么时候就会取得光荣与胜利,反之则会陷入被动。只有做到“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73,才能取得事业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因此,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0]66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忘使命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于治国理政一切行动当中,牢牢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
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凝聚人民中蕴含的集体智慧和活力,全面调动其无限创造性。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先后推倒“三座大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掀起改革开放浪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舞台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斗中,人民群众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历史和事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就来自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
要以人民为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1]62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大量的真知灼见。把人民当作主体,就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坚持求真务实,通过调查获得“发言权”。既加强顶层设计,又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听取人民意愿,了解社会期盼,吸纳经验建议,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合力,共同推进各项事业,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让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二)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党百年奋斗屡创奇迹的成功密码。1840年,中华民族深陷危机,无数先进分子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种种主义和思潮屡屡败阵之时,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国革命事业获得了最优秀的意识形态武器。从此,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勇毅前行,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富裕、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世界奋斗前进。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2]98治国的道理,无外乎使人民富足。发展的任务,一刻也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0]66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接续奋斗,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终目标就在于富民强国。
(三)把人民当作尺度,坚持人民至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至上,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将人民当作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满意当作评价任何事情的最高尺度。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9]285为人民服务的好与不好,百姓心中有尺度。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幸福富裕,是否有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评价我们工作对错的标准。”[13]2可见,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标准、人民的尺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厚植为民情怀。从情感上更接近于民众,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强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努力和坚持的目标。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要以“我将无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务实为民,造福于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努力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经得起任何困难风险的考验,时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1949年,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前夕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比喻。为了答出好成绩,毛泽东指出:“我们探索出的民主新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来监督政府,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14]611历史证明,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厚植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70多年过去,党领导中国人民,再次踏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途。新一轮的赶考之路上,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就需要敢于自我革命,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接受群众监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惟有思民众之所望,言百姓之所嘱,方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人民提交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以鲜明的价值底色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时代之问,在党的光辉事业的伟大探索中,不断谱写坚持人民至上最为生动的篇章。
(一)赓续传承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5]102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赓续传承初心使命,切实做到根植人民、造福人民。
首先,要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成就伟大事业,关键在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持续焕发强大的战斗力、提升生命力、增强感召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谱写着践行初心使命的宏伟篇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勇于自我革命,使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理想信念,增强使命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继续不断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党的自我革命力量推进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民群众由衷爱戴的、竭诚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其次,要不断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努力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要避免精神懈怠,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与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历史主动,发现自身不足,从多个方面不断强化自身本领,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要时刻强化理论学习,坚持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不断强化使命担当,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本领,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软实力。
最后,要把为了人民群众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新时代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征程中,党的事业发展还将面临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成就。要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群众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首先,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夯实社会物质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应对各方面压力挑战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实现人民群众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破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并带动全社会各方面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下大力气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抓住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注入新动力。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仍显不足。为此,要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要切实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充分挖掘农村脱贫地区和城市脱贫群体的内生增长动能。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布局,以保护和改善民生环境为根本,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改善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能力。
最后,要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来推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物质财富与人的精神世界同步发展、协调统一的富裕,物质富足、精神丰富是显著特征,人的精神层面是否“富裕”是衡量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准,社会精神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极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为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呈现多元化特征,特别是在不良社会思潮影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也出现功利化、空虚化、物质化等现象。因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来解决人民精神世界的问题,通过弘扬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贯彻文化精神创造引导,以文化涵育人的精神世界,打造多渠道、多形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业,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获得感,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情感认同,提升全体人民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凝聚起助力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磅礴精神力量。
(三)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根本在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16]260。坚持人民至上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生动体现。
党的领导是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前提。唯有党统筹全局,协调四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正确发动人民群众,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找准发展的目标。新长征路上,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保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维护好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是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要逐步健全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发展全过程民主的治理体系,筑牢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之基,真正地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反映到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具体方针政策上来,反映到社会不同层面的工作中去,牢牢抓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好地改善人民民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彰显中国式民主的显著优势。
努力提升中国式民主的话语表达是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环节。马克思认为,基于人民本位的民主是民主的真正意义。每个国家都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推进民主建设的权利,我国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当今世界呈现出“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打着所谓“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价值观围攻。因此,我们要注重凝练中国民主实践的宝贵经验,深化规律性认知,加强民主理念的中国表达,戳破西方民主的“神话”,向世界阐释中国式民主的特质与优势,站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为世界上更多国家提供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总之,回首艰苦光荣的过去,把握日新月异的现在,期待美好宏伟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团结奋斗的历史主动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情感、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
猜你喜欢民主中国共产党群众《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2年4期)2022-03-26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多让群众咧嘴笑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9期)2018-05-14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12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