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三重诠释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三重诠释

时间:2024-01-15 1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沈 江 平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3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5—46页。。同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3)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这为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知识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和传播中国声音的基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以及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促使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大课题纳入实质进程。新时代,我们要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思考并解答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准确把握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理应有自己的理论学术,更应有自主的学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源于当代社会发展实践和重大理论问题的现实需求,也是自身知识体系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体现。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以“中国”作为理论场域、以“中国知识”的系统化、学理化加工并使之成为“自主的知识体系”。说到底,这个知识体系根植于中国大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同时兼具世界胸怀,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知识学习、理论创造和调查研究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性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要素构成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内涵的关键支撑点,有待于对其深入发掘和把握。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归根到底源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仅在于人们意识到需要一个知识体系,更为关键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党中央提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某个领导者或某些理论家凭空臆想,而是国内外现实发展需要新的知识体系来予以概括、总结和书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努力借助西方知识体系认识自己、解释自己、宣传自己,但存在有理说不清、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状况。然而,中国的实践发展日益超出西方知识体系的解读框架和解释能力,形成一个具有稳定价值内核和丰富呈现形态且适应中国自身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已蓄势待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有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辟一条追求最广大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径,必然需要一个竖立其上、蕴含其间、互相支撑的系统化、自主化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及示范效应使社会主义的自我界定逐渐由“他指”转向“自指”,“自我确证”已然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知识体系中的“自指”不再需要借助过去在“否定”资本主义中来确证,而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就来确证自我。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种现实实践和话语转换的土壤中得以孕育、生长和形成。在回应时代诉求、展现时代智慧和呈现时代特质中,不断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步伐。应该看到,我们理论界的知识更新经常与实践发展不同步,往往是落后于实践发展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能产生创造力和吸引力。波澜壮阔的中国实践需要全新的知识体系来认识和阐释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这是中国发展使然,是世界发展使然。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如何理解?首先要对知识、知识体系、中国自主这三个关键词做出准确解读。知识是什么?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以普遍必然性为本质特征的传统知识观的基础,其间经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交锋、康德独断性的先天主体性的批判,直至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反心理主义的斗争,人类始终维护着对知识的普遍必然的本质的判断与探索。知识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自身、自然和社会所形成的确定性、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当然,作为认识初级阶段的经验,需要逐步深化进而向知识转化。知识本质上是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理念、思维、行为、方式、方法集成产品,或者说是经验的系统固化。基于获取方式不同,知识被划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近代以来,科学的分化使得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可以纳入哲学知识系统中。人类知识总体上是随社会发展进步而逐渐积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知识体系与分散零碎的知识不同,而是知识的抽象的体系化的有机存在。它是对特定领域、特定专业知识总和展开阐发的概括性术语,通常由学科、学术和话语三大基本系统组成,呈现为模块化、系统化和理性化。对于一种文明而言,知识的基本组成、思想内核和知识方法构成其知识体系的核心元素。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存在有其内在规律,不是单纯凭人的主观意志就可以建构的,往往是人类不断适应事物发展规律并付出努力而逐步形成知识体系。至于“中国自主”则表明我们建构的知识体系是“中国的”,既不是外国的,也不是古代的。这个知识体系扎根于中国大地,孕育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动和生产活动,致力于塑造中华文明的理念旨趣、内涵机理、制度载体和行为范式。其知识产权属于当代中国,是一种体系化存在且蕴含普遍价值的知识集成,既源于中国又属于人类的知识谱系。具体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要独立自主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经验的系统。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在新的境况中发展创新的概况和阐发,有着异于西方知识体系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自主性形塑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之魂,开放包容性是其主要发展动力。具体说来,自主性是中国自主的首要前提,没有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无从谈起,就谈不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体系长期控制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话语权,单一现代性就成为这种知识体系的核心理念。中国在包括知识体系在内的诸多方面无疑落后于西方且受制于西方知识体系。而独立寻求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失落证明,中国理应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发展与自身知识体系应相向而行。这种知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赓续中华文明,对中国实践发展的科学总结和展示。开放包容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所谓“开放的”,是在坚持自主性的基础上,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定是借鉴、吸取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不断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
所谓“包容的”,是指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包容和吸纳不同实践经验,进而把这些经验提升为普遍性的可重复、可复制的知识。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汉唐盛世到毛泽东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不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诉求日益迫切以及西方知识体系诠释中国实践的局限愈加明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势在必行。然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并非要隔断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学习乃至借鉴、吸收。于此,通过对当代中国经验、中国价值、中国意义的提炼,在文明互鉴、开放包容中,才能建构出一个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广泛认同性和强烈感召力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本国实践和理论诉求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得以形成的根本动因。同时,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有不能脱离于这个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知识这个大家庭。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扎根、服务于中国的同时,理应对人类知识采取开放的态度以丰富完善自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1页。强调主体性和中国特色并非要闭关自守,以民族性消解世界性,将中国和世界隔离起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贯穿于“共同—特色”框架中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具有自身特色,同样具有人类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只有切实理解和把握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内涵着力点,才能在实践中有效推进其建构和落实。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水之源”“木之本”。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对自然科学的创新能力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摆脱“卡被子”和“学徒”的不利境况。如果中国的知识体系还滞留于简单“模仿”“盲从”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知识体系的状态,而没有批判吸收进而反思超越并创新,我们就无法构建起真正属于本民族的自主的知识体系,那么我们的知识体系就不可能有自主自立的蕴含当代中国精神、中国气质的推动创新的力量。不用说难以为实现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为人类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更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和领会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重大意义之所在。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4·25讲话中厘清了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两者关系,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深厚的思想理论和成熟的知识体系支撑。简言之,一个完备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能够有效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建设。“用中国哲学的范畴来分析,中国知识体系是‘体’,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则是‘用’。体立则用明,无其体则无其用。无无用之体,无其用则体亦弗显。”(7)高瑞泉:《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光明日报》2020年7月31日。显然,“体”“用”关系形象地诠释了自主的知识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两者关系,知识体系是基础前提,借助三大体系的具体表达进而孵化出哲学社会科学。也就是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孕育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它不是中国历史文化母版简单承袭,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模板的简单套用,不是再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知识体系,也不是翻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知识体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创新发展原有知识体系的产物。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对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探寻现代化进程的系统化的理论话语呈现,更是对自身知识体系和西方知识体系的超越。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需要伟大理论且适宜伟大理论产生的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呼唤伟大的理论。统筹伟大复兴战略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属于本民族且具有民族思维特质,进而引领民族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以解答中国发展和人类进程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建构更加自主的知识体系深入总结中国经验、概括和凝练中国实践,使之更加学理化和系统化,发展、完善、丰富诸学科的范畴、概念、理论体系,从而创立具有民族风范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奠定前提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利于“两个结合”的推进和落实。“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好“两个结合”,必然能够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寻求实现“两个结合”的有效路径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据重要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植根于中华文明,尤其是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伟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阐发。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其理论体系中的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相关阐述构成了建构的根本依循。比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运动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等等。对此,需要将中国智慧、中国元素融会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中,源于并创新地提出诸如“两类矛盾学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概念、范畴、理论,进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依靠优秀传统思想精华的发掘和贯通,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性、价值追求、人格修养、社会理想、政治理念等精髓传承和转化为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知识资源。中国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儒释道河流、宋明理学及其道法自然、仁者爱人、忧患意识、理性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其中蕴含的朴素辩证法、唯物论、实践论等宝贵遗产与马克思主义形成共鸣、共振,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把握中国思想的直接现实,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华,形成以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根植中国的学术体系和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为核心构件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由是观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推进和落实“两个结合”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供给世界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然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经验的规律性、学理化呈现,解决的当然主要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具有共性且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客观而言,当今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大量全球性问题不断衍生,孕育于中国大地且又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显然不会囿于一国之地。从学理层面而言,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科学道路。以其为指导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着眼于中国特色思维特质又兼具人类普遍性的思维范式,进而构建出立足于中国文化、历史、国情又具有共有逻辑表达、话语呈现、问题意识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现代化的“唯西化”逻辑,通过中国自身的发展证明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其他既希望发展又期待维护独立的民族国家提供了多样选择。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建设发展经验为一体的学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必然蕴含着对人类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的经验总结和学理表达,其示范效应和世界意义呼之欲出。从国际而言,疫情时代和西方之乱暴露出了西方社会从制度到体系的根本弊端,其发展模式陷入不可逆转的困境。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思维和道路来推动人类的整体进步。无疑,映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思维、价值旨趣等具有共通性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成为国人亟须完成的重大课题。以上诸种情况说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始于中国但又不仅仅服务中国,还要为整个人类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性知识产品。所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在学科、学术和话语上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阐发,更为重要的是既要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要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供给智慧。质言之,建构出来的自主知识体系不只是民族的、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全球的,不仅解决中国问题还要解决世界问题。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认识到“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8)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5页。。显然,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推动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并发挥其作用,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同时,在于国际知识体系交融互动中进一步增强知识自信、理论自信,在以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发展推动本民族社会发展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以自身的知识体系的成就贡献于国际知识体系的发展,赢得世界对本民族知识体系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发展实践的尊重与肯定。正所谓“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0页。。正因为如此,我们唯有在深刻领悟和把握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意义的前提下,才能在实践中有效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特点。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页。这一重要思想同样适用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什么人的立场问题。进一步而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终究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使命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就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和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融汇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无法回避外来知识体系的碰撞与交流,建构之路坚持民族性就不能排斥世界性,坚持自主性并不意味着走向封闭性。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有其根本遵循和价值取向,离不开建构者的世界观、方法论等要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亦是如此。从理论的科学性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理论体系的伟大认识工具。从价值立场而言,“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底色,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终究是为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说到底,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中国学者绝不能以西方的知识体系为圭臬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要贯彻好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思想。“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丢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12)《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62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发展的源头活水。尽管诞生于17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仍然是引领时代的思想旗帜。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的规定性和必然性表现。不能丢掉“老祖宗”,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不能丢掉“老祖宗”,不仅是指经实践检验过的基本原理不能丢掉,也指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态度不能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要立足于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好“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什么人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只有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方能在更好地推进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有新发现、有新创造,进行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思潮,建构出新时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并用之解决问题。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展现的是中国和中华民族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和精神高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予以正确解决的过程。不言而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能痴迷于所谓概念、术语、名词及体系的书斋式话语游戏。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正在于他们没有停留在纯哲学领域,而是由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关注现实,突破思辨哲学传统,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来实现本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作为“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的观念化呈现的知识体系,是和它的时代和时代重大问题相联系的。知识体系同时代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同特定时代的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联系。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知识体系的原有“优势”在世界新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被削弱,在面对治理赤字、生态恶化、财富鸿沟、恐怖主义等世界性问题时乏术可陈,无法有效解决“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之问。遑论解答中国之题,况且我们也不能任其来作答。那么,建构一个在解决中国之题基础上并能够回答“世界之问”“人类之问”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迫在眉睫。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贴近实践、贴近生活,心怀“国之大者”,围绕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梦想和中国经验,形成真学问、真知识,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中,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我们自主的知识体系已初见成效,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其本质内涵就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可以预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回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一定能够构建出完备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在中国与世界辩证互动中推进。发轫于中国这片热土,服务于中国实践需求,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应有之义。21世纪,国与国之间交流交往大势不可逆转。中国与世界互相“不可分割”的趋势日益显现。由此来建构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其视野不能止步于一国之域,还要有世界眼光和情怀。由此可见,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要借助深入认识中国文化、中国问题来更好地认知世界,又要通过认识其他国家文化、其他国家问题来更好理解中国。“闭门造车”“独善其身”行不通,在中国与世界的辩证互动中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必经之路。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叙事,民族性、主体性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本特质,而原创性、时代性、世界性也不可或缺。但民族性是以不排斥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前提,融会吸收各种资源,将民族性融进世界性中,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路。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中国问题,才有能力去破解世界之题;
把中国实践总结好,才有经验为解决世界之题提供可供借鉴思路和办法。因为不同民族和国家都会面临诸多共同的社会发展问题,各个国家的知识体系在认识和解决这些共同面临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从方法、概念、范畴、逻辑结构、思维方式以及对社会运动规律的揭示呈现等视域,必然存在诸多共通点,存有互相比较、借鉴吸收、批判升华的可能性。因此,要在充分彰显中国叙事的基础上,在汲取借鉴西方知识体系中逐步走出其理论桎梏,使中国叙事愈加契合人类发展诉求,增强理论的自主性和本土化意识,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在中国与世界的辩证互动中,既努力达成在解决自身问题基础上寻求为解决世界性难题出谋划策,又遵循知识体系一定具有问题和范式的共同规范性的世界视野,创建出具有中国底蕴又具有世界意义的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于中国且为世界发展汇入中国力量。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的需要,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需要,是让世界更好理解读懂中国的需要,也是中国更好融入贡献世界的需要,当然也是中国知识体系真正屹立于世界知识体系之林的需要。当前,中国正迈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以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中,不仅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鲜活生动、生生不息的知识源泉,也为其供给了强大发展动力和广阔发展空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在于系统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经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也为世界上那些致力于追去独立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简言之,我们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既紧紧立足于本国实际,致力于解决本民族发展问题,又通过学理化、系统化的一般性知识体系建构,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自身的贡献。

任何一种话语体系的建构必然是围绕核心概念的辩证运行而展开,昭示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持之以恒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逻辑之中,孕育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之中。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融汇科学概念体系、完整理论框架、鲜明理论特征和创新话语体系构成的理论体系,理应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治理反差日益凸显出西方的知识体系故步自封和后继无力的现实,迫切需要中国为世界治理提供新的知识体系范式。在回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推动构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谱系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既是知识体系自身发展规律使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历史赋予中国的大国担当。从中国看中国和从世界看中国,在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互动中,形成对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为全面、更为科学的把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供给应有的支撑。

猜你喜欢社会科学哲学建构《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2022年1期)2022-02-16《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期)2021-12-29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9期)2021-01-04菱的哲学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建构游戏玩不够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6年12期)2017-05-24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新课程研究(2016年21期)2016-02-28社会科学总论全国新书目(2009年24期)2009-07-17

推荐访问:中国 诠释 自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