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简论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简论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24-01-15 10: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李春花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在现如今的中小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最为主要与关键的教学目标。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小学校推进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自然就要承担起融合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观念、信念、情感、思想及意志品质上的德育。但就目前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体育与德育分化现象尤为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导致中小学体育呈现出单一化、陈旧化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中小学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新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加强德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持续探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机渗透德育的路径与策略势在必行。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时间长,德育更具延续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唯一一个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时间更长,教学也更具连贯性。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便能借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这一特殊性,使德育伴随学生的一生,实现更具延续性的德育渗透。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形式多样化,德育更具多元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广泛性、多样化的特点,体育运动方式也更为多元、丰富。在任意一种体育运动中,都有着极强的思想性。如田径运动凝聚着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与精神,拔河运动体现着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情感与思想,跳高运动彰显着超越自我、勇于拼搏的意志与思想,等等。每一种体育运动都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联系着。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合与渗透德育便可借助体育运动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更多元、更综合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在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竞争性,德育更具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组成。其中,竞技性体育运动对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生成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而这正是当前德育的主要培养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这一学科特性,无疑为德育的有机融合与有效渗透提供了有利契机。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实践性,德育更具实效性

对尚处于发展阶段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其思想意识与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体现在口头上,而是直接表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与实际行动上。区别于其他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体育学科的实践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向学生进行德育时,便可根据学生实际反映出的言行举止,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与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紧密把握德育时机,提升德育针对性

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渗透与融合德育的关键在于把握教学的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灵活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一方面,教师言行举止的作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发挥着极为重要与关键的示范作用,学生能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知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从而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要重视自身重要作用,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良好的教师形象与仪表感染学生,用文明、简练的教学用语影响学生,以此深化学生对仪表美的认识,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多采用大班授课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会让学生直接上升到人际交往关系上,因此,为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品格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紧密把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时机。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公正、平等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赖与关注,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度分析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
第二,教师要积极组织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借助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协同发展;
第三,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袒护学生的缺点,而是要秉承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引导学生改正,以此更好地塑造学生为人处世的正确观念。

2.课程教学中的教育时机

首先,建立可行的课堂常规。以严格的课堂纪律、考勤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做好课前备课。有组织、有计划地布置课前场地,提升课程教学秩序性与规范性,促使学生形成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再次,指导学生布置场地、使用器材、归还器材。以此为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促使学生在切身实践中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最后,分组教学和不分组轮换教学。在分组教学中,让学生互帮互助,认真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在不分组轮换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互相谦让,培养学生互相尊重、懂礼貌的文明行为。

3.体育教材中的教育时机

第一,爱国教育。组织学生观看2008 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录像、2022 年冬奥会比赛视频集锦,以及各种反映我国体育事业成就的录像、广播、书籍等,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形成为祖国体育事业发展而运动的终生体育意识。

第二,健康教育。结合各类体育运动,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及生命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康运动、安全锻炼的体育运动意识。

(二)有效利用体育教学活动,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素质

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涉及许多运动项目与体育活动,这便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可替代的德育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时,可充分挖掘与开发各类体育运动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意志上、精神上及品格上的培养。

1.在田径运动中,磨炼学生坚强意志

意志是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我国社会经济及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今天,当代中小学生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优越,并且,受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学生在家庭中往往备受家长的宠爱与呵护,这就使得多数中小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往往会出现软弱、退缩的消极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与社会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带去消极影响。因此,为更好地磨炼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意志,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渗透中,可利用田径运动中的耐久跑、长跑等运动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坚强意志。

例如,可采用分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体能与身体素质将学生合理划分成A,B,C 三个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距离的耐久跑运动。首先,为基础较为薄弱的C 层学生布置跑1 km 的任务,为基础中等的B 层学生布置跑1.5 km 的任务,为基础较好的A 层学生布置跑2 km 的任务,并细致观察学生的跑步情况,鼓励学生坚持跑完全程,完成任务。其次,深度分析不同层次学生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宽容对待一贯刻苦认真偶尔不适的学生,并让学生悉心调理好身体状态,待恢复后再进行锻炼;
对于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学生,则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运动情况,指导学生正确的体力分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技巧后再重新尝试;
对于意志薄弱的学生,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德育,并让其克服困难再次挑战,突破自我。以此有效改善学生意志薄弱的问题,从而在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耐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2.在球类运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促使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品质与基本素质。但由于当代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深受家长的呵护宠爱,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常常我行我素、自私傲慢,缺乏与他人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对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德育中,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球类运动比赛,借助球类运动的集体性与竞争性特点,让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活动的方式,深入理解与体会“团结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合作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并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与正确的良性竞争思想。

例如,在“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组建足球队。让本班学生与其他班学生展开公平比赛,学生充当裁判员,客观公正地对待己方的失误与对方的犯规。在学生团结合作取得比赛胜利后,学生便更为地深入体会与感受到比赛的胜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与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
即便学生未获得比赛的胜利,也会吸取失败经验,学会紧密地联系彼此,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3.在跳跃运动中,锤炼学生坚韧性格

较强的心理素质更有助于学生应对坎坷与困难,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与影响。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可灵活应用跳跃运动塑造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坚韧性格,以此更好地推动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例如,在撑杆跳运动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动作与身体素质都是合格的,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撑杆跳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可在实际的体育运动锻炼中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先组织学生从低难度的低杆跳做起,一点点过渡到高杆跳,以此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信心与成就感,促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形成勇敢果断、坚韧自强的品格意志。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与融合德育,不仅是促进与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教育举措,同样也是塑造中小学生高尚思想品德,促进其实现综合成长、全面发展的主要教学路径。因此,新时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利用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殊性,持续不断地开发与挖掘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并要加强教研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积极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灵活合理地应用多种现代化、高效化的教学手段与技巧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有效提升课程中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在彰显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推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现。

猜你喜欢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德育德育要在“善”处留白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教育文汇(综合版)(2020年4期)2020-06-15体育运动疯狂英语·新策略(2019年12期)2020-01-04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6期)2018-05-14呆呆和朵朵(13)故事作文·低年级(2016年1期)2016-09-10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11期)2014-05-10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推荐访问:德育 在中 学生进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