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洱源白族丧葬习俗及其价值探析

洱源白族丧葬习俗及其价值探析

时间:2024-01-15 10: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杨成会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文化管理研究生教育中心,云南昆明 650221)

洱源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洱源县总面积2 614 km2,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温暖宜人。洱源有汉、白、彝、回、傈僳等24 个民族,白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1.5%,洱源是一个以白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县[1]。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观念被白族人民普遍接受,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体现在生前的赡养,也表现在死后的葬礼中。洱源白族丧葬仪式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在佛教影响下,当地盛行火葬;
明清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开始实行土葬,并延续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通过不断的传承和改进,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仪式流程。

1.1 洱源白族丧葬仪式程序

丧葬仪式具有层次性,所以对于亡者因性别、年龄等不同而造成的丧葬仪式差异则通过访谈进行补充说明。依据时间发生顺序,可以大致将洱源白族的葬礼程序分为出殡前、出殡时、出殡后三个阶段。

(1)出殡前:送终—入殓—守灵—堂祭;

(2)出殡时:“出白”—宾客吊唁—起灵—送葬—下葬;

(3)出殡后:“压土”—脱孝。

丧葬仪礼展演的背景是一种介于生死之间的时空,它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将亡者由“此岸”送达“彼岸”的过程[2],即将亡者从社会中剥离至特殊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亡者回到社会重新获得新的角色和地位。

1.2 “过渡礼仪”下洱源白族丧葬仪式分析

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仪式:出生作为一个人生命开始的仪式,葬礼作为一个人生命终结的仪式。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将“过渡礼仪”分为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3 个阶段来加以阐释[3]。分隔阶段指与原有社会状态相分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边缘阶段,属于中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既与第一阶段没有联系,又还未步入第三阶段;
聚合阶段,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状态或获得新的身份,通过一定的仪式将亡者从社会中剥离至特殊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亡者回到社会重新获得新的角色和地位。本文运用过渡礼仪对洱源白族丧葬仪式进行分析,将洱源白族的葬礼分为分隔阶段、边缘阶段和聚合阶段,并通过3个阶段中所发生的事件,对洱源白族丧葬仪式所蕴含的信仰及其意义进行诠释[4]。

1.2.1 分离阶段

葬礼中的分离阶段是指亡者脱离生命状态的过程,以白族的观念来看就是死者灵魂脱离肉体的过程[5]。主要表现有:白族老人生命垂危时,老人的亲戚朋友会携带一些猪肉或一包白糖去探望老人,宽慰老人不要担心,家庭子女都已长大成人,会扛起家里的重担,同时也会告知老人的家人,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满足老人的心愿。临终前,会把老人连同床铺转移到堂屋中,家里人要日夜守候在老人的床前。弥留之际,儿子要把老人抱在怀中,将老人身体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胸膛上,让老人在自己的怀抱中咽下最后一口气,称为“接气”(白族话称之为“等欺”)[6]。老人断气后,亲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块碎银(一般是一元硬币)放入亡者口中,俗称“银气”,寓意亡者会“得气”而去。“喂钱”之后,为亡者清洗身体、穿戴寿衣、整理仪表等,称为“开光”,寓意让亡者干干净净“上路”。家里女性长辈则会去本主庙里向本主宣告亡者去世的消息。将亡者生前喜欢的物品烧掉,并在门口放鞭炮,这些行为具有亡者跟现实世界割断联系的象征意义。白族自古以来重视“寿终正寝”,将老人转移到堂屋,说明老人在堂屋内渡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放鞭炮是给村里传递老人已经死亡的信号;
向本主宣告亡者的逝去、向亡者娘家报丧、通知娘家丧事的安排、见亡者最后一面等,都代表着亡者与生前的社会关系的终结。

1.2.2 边缘阶段

“丧葬礼仪中的边缘期最初的标志是尸体或棺椁在死者房间、房前过道或其他地方或长或短之停留,即停灵。”此时的“棺材”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空间,这个空间里,肉体已经死亡,但灵魂还在漂浮,未进入真正的新世界。亡者的身份介于亲人和祖先之间,生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来帮助亡者灵魂进入阴间,回归到祖先一列,这一阶段是整个葬礼的核心。

亡者刚刚去世,家里人要痛哭,诉说自己的不孝和亡者对家庭的贡献,表现出对亡者深深的不舍之情。棺柩停放在堂屋中间的高凳上,前面放置一张桌子,摆放饭菜、干兰、香椿、水果、茶、酒等贡品,希望亡者的灵魂吃饱上路;
尾部放置一盏长明灯,寓意照亮通往阴间的路;
两侧铺上稻草和草席,直系、旁系的女性亲属跪坐两侧,腰间系上细草绳,男性则跪坐在堂屋之外,普通宾客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堂屋内,棺柩停放期间儿女昼夜守灵。送丧前一天下午要举行“堂祭”,洞经会成员在“叫礼”先生带领下,在灵堂前面念《开咽喉经》等祭文,寓意给逝者开通冥路。“堂祭”时孝子孝眷跪拜在灵柩周围,唢呐队伍演奏洞经音乐,丧事中洞经音乐主要目的是祭奠亡者和迎接宾客,通常由拉二胡、弹三弦、拉中胡、打锣、打大钵、吹唢呐的成员组成。在此期间,村里老人来亡者家帮忙“剪纸”,丧葬剪纸样式有衣服饰品、花朵、金银元宝等,这些用于送葬路上抛撒,也作为棺木入土时的陪葬。

出殡当天早上,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由家族中辈分最大的男性长辈作为主丧官,于上午8 点左右带领孝子将孝伞、引魂幡插在村子主路口上,对引魂幡三叩九拜,放鞭炮。由竹篾和白纸扎成的引魂幡是葬礼的必备工具,白族人将引魂幡称为“帛神”,认为亡者的灵魂会附着在引魂幡上,因此祭奠给引魂幡的祭品跟家里祭祀祖先的祭品是一样的,即一些普通的茶水和便饭,说明引魂幡和亡者的关系非常密切[7]。

祭祀结束后,引魂幡树立在路口,成为葬礼的符号。出殡前在院子中间搭建一个平台,将灵牌放置在平台中央,举行绕灵仪式。念经先生为亡者念经超度,孝男拄哭丧棒围绕灵牌缓慢行走,孝女跪拜在堂屋中。绕灵结束后开始“点神签”仪式,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签点官”。孝子向灵牌磕头,“签点官”用针刺破孝子左手中指,将血挤入碗内,用一只新毛笔沾上孝子的血把灵牌上的“本主”的“主”上一点和“神位”的“神”字一竖补充完整。起灵前,孝子孝眷对抬棺人磕头跪拜,感谢他们为抬棺所做的贡献,希望他们能把棺柩安全抬送到墓地。抬棺人对灵柩三拜九叩后开始“缴龙”,用绳索固定好灵柩,防止抬棺途中灵柩滑落,之所以称为“龙”,一是直呼“死”不吉利,二是希望亡者能像龙一样腾云驾雾,有个好的结果。所有仪式结束后唢呐队伍吹奏《离别歌》,示意送葬开始。

主事官安排专人给大孝子打孝伞,大孝子头带着“丧灵冠”,双手拄哭丧棒,弯腰九十度背上牌位,在亲友搀扶下面对灵柩退走,其余孝子孝眷及送葬的亲友紧随棺后哭丧。如果送葬途中遇到桥,需要孝男躺在桥上,灵柩从身上抬过,称为“背棺”。洱源白族葬礼的转折与某个特殊位置有关,这个位置可能是村子附近的一棵树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这个位置称为“辞客处”或“谢客处”。到此处后抬棺队伍停住不前,孝子孝眷走上前跪伏在棺柩两侧。主事官走上前对孝子孝眷高声宣告“叩谢莲池会,叩谢洞经会,叩谢乐师,叩谢远亲候客,叩谢抬棺弟兄”,抬棺人员齐声高呼“叩谢主事总理”。随后主事官将灵柩前的“倒头饭”摔地,孝子扛着“引路幡”上前带路,抬棺人紧随其后,把棺柩送上山入土。随后,大孝子背灵牌,孝女将孝布从头上解下来,孝衣脱下,送葬队伍就此返回。白族墓地讲究风水,按照风水先生提前测算的时刻放棺,放棺时与逝者属相相克的人员一律回避。下葬时孝子用孝帽清扫墓底的土块,寓意让亡者干干净净地下葬,同时希望亡者能够保佑后世子孙为人品行端正,没有瑕疵污点。

坟墓是死亡的一个象征符号,当尸体被埋入坟墓时,白族人对于尸体的尽孝义务已经结束,但并不是宣告着亡者祭奠的结束,而是在以后的一系列仪式中对亡者的灵魂给予尊重。

1.2.3 聚合阶段

“死亡不仅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它也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它在转变的同时,也在再生;
在摧毁掉旧身体的同时也在形成新身体,借助一些必要的仪式,灵魂与这个新身体的结合通常会产生比过去更高级的存在形式。”[8]白族人深信因果轮回,善恶有报。一个人在阳间去世后,会以另一个方式在阴间世界生存。家人在阳间的行为会影响到阴间灵魂的存在,阴间灵魂亦会对家人的行为作出回应,因此人们通过多种仪式来维持阴阳两界的沟通,使得阴阳两界的发展能够符合人们的未来预期。丧礼结束第二天上午,孝子孝眷带上一颗鸭蛋,埋入坟前的土里,俗称“压土”。“鸭”的白族话发音为“安”,埋入“鸭蛋”,既希望亡者在阴间能够得到安宁,也希望亡者的灵魂可以保佑阳间的家宅平安。孝子孝眷与家族长辈在本主庙会合,一系列仪式后脱去孝衣、孝帽,与长辈一起跪拜庙宇中的本主,感谢本主的庇护,让这场葬礼得以顺利结束。

聚合阶段,家人通过香火、食物供奉向祖先祈福求平安,祖先则通过享受家人的供奉来被寄予“庇佑后世”的期望。仪式结束,亡者和生者的身份发生转变,生与死的隔离被彻底打破,亡者从亲人成为祖先,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对家庭的影响由此开始。

2.1 文化传承功能

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靠拢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或多或少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来增减自己的内容,白族文化也正是在变化中愈加丰富并得以发展,以此来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9]。一般情况下,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父母60 岁的时候,儿女要为父母提前做好棺材,棺材内放置寿衣、寿褥等,俗称“寿房”;
为高龄的老人挖好墓穴,墓穴内放置木炭、瓦片、长明灯等,俗称“打喜井”,“喜井”打好后,主人家会大宴宾客,这些被认为是儿女孝心的表现[10]。虽然洱源民间传统丧葬仪式充满迷信色彩,但我们可以从上述对繁杂而隆重的丧葬仪式的描述中看出,孝和善贯穿整个过程。洱源白族的丧葬仪式代表着一种民族身份,只有本民族的人才会举行如此规模的丧葬仪式,参与仪式的人可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己的民族身份意识,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11]。

2.2 社会教化功能

丧葬习俗的最终目的和实际意义在于“怀念死者与教育生者”[12]。洱源白族的丧葬仪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代表意义已经超过仪式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葬礼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场所之一,在葬礼上可以听到人们对亡者生前行为、品德的评价,还可以了解到家族其他成员等,既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也教育后辈要尊重长辈。参加葬礼的人,每一个都直面死亡,现代社会许多人漠视生命,以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但参加一场白族葬礼,会看到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许多家庭还会把孩子带去参加葬礼,通过环境教育,有意或者无意地传递“善人得善终”的观念,告诫他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2.3 社会团结功能

亡者的离去,亡者生前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被打破,丧葬仪式则是家庭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的起点。亡者去世,其子女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赶回来尽孝,送亡者最后一程,否则会被认为不孝,这时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另外,举办一场葬礼,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得前往吊唁,他们中一部分人成为这场葬礼的帮手。亲戚在丧事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死者家属沉在悲伤中时,丧礼所需东西采买、灵堂布置,人员分工等多需要亲戚来主持帮办,一场葬礼把家庭同亲属联系起来,这有益于亲属关系的强化。当然,“远亲不如近邻”的人际交往在丧事中也有体现。当某一家举办葬礼时,邻居会把桌椅凳子、锅碗瓢盆等都借过来,供亡者家办事使用。同时,邻居家的成员也会全部到场,竭尽全力投入葬礼中,既是对生者的安慰,也意味着送死者“最后一程”。因此,一次葬礼的举办,把家庭成员、亲属、邻里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合了社会关系,加强了家族凝聚力。

一次完备的丧礼活动可以说是对民族文化的集中概括,它从多方面充分向人们展示了该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文化观念[13]。洱源白族的丧葬仪式不仅只是一个风俗,仪式所代表的含义已经超过了仪式本身,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丧葬仪式所体现的观念,对于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教化、社会的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丧葬仪式是一个人生命终止的最后阶段,也是送别其在人间的最后仪式,是对生者的告慰,也是对死者的尊重,寄托着对其美好的祝福,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家庭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纽带。

猜你喜欢洱源亡者孝子久病为何无“孝子”?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滑轮特区文学·诗(2021年6期)2021-12-22遇见最美洱源大理文化(2019年4期)2019-05-10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阅读七选五时代英语·高一(2018年7期)2018-11-30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孝顺的定义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4期)2018-05-14“亡者”归来卷宗(2016年1期)2016-03-21洱源“雀之灵”的故乡绽放上海云南画报(2015年10期)2015-12-02孝子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亡者”复活还真相检察风云(2014年22期)2014-05-05

推荐访问:白族 洱源 丧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