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晶晶 姚蕾 张萍
1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信阳 464000;
2 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信阳 464000;
3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医保科,信阳 464000
肺结核、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疾病,糖尿病者多伴随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紊乱,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加重肺结核感染[1]。同时肺结核感染又会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加重血糖水平紊乱,还会引起急性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2-3]。且两者均需长期规范用药、调节生活习惯,但常规护理对患者出院后干预有限,部分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不断降低,不利于病情好转。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管理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全程管理模式,以医院为主导,联合多方力量,对患者治疗阶段可能涉及的不同场所进行干预,以通过强化外界干预促进患者病情好转[4-6]。目前该模式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关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旨在探讨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管理策略的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3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5 例。对照组中男34 例,女31 例;
年龄33~76(53.61±6.28)岁;
糖尿病类型:1 型16 例,2 型49 例;
肺结核种类:原发型24 例,继发型41 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 例,高中及中专22 例,大学及以上24 例。观察组中男33 例,女32 例;
年龄32~75(54.33±7.02)岁;
糖尿病类型:1 型14 例,2 型51 例;
肺结核种类:原发型21 例,继发型44 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 例,中学及中专25 例,大学及以上23 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
本研究通过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02154)。
2.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经痰涂片检查确诊为结核菌感染,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7]诊断标准;
均伴有糖尿病;
对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孕期、哺乳期女性;
合并视听功能障碍者;
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3.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连续干预6个月。
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手段与注意事项,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2)饮食与运动指导:指导患者丰富食物种类,保持低糖、中蛋白、高热量、中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饮食;
增加日常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3~5 次,每次30~60 min,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3)心理干预:语言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正视疾病,通过合理治疗可稳定病症。(4)出院及随访:嘱患者定期入院复查,居家护理中规范服用抗结核、降血糖等药物,每日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每周电话随访1次。
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
3.2.1.建立一体化管理团队 由临床主治医生、护士长、医院护理人员、社区医生、社区护工等组成,小组成员需通过组内学习、集体讲座培训共同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并协助制定护理执行方案。
3.2.2.实施一体化护理 (1)一体化护理-社区。①组建三方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医院、社区、家庭建立线上交流共享平台,以医院为主导,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建立档案,上传患者检查结果、诊断结果、治疗及护理方案等,社区可查阅、上传病情内容,家庭可查阅诊疗相关内容。②构建双向转诊制度。于患者就诊本院时建立个人档案,上传患者病情相关资料,根据患者居住地就近安排社区服务点,于患者出院前与社区服务点联系,提前为患者安排接待的社区医生及护工,患者后续基础检查可在社区医院进行,由社区主治医生上传相关诊断结果。③定期知识宣教。线上:于三方平台中开设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专项栏目,由管理团队协作制作并上传疾病相关内容,包括疾病起因、诱发因素、治疗方案、各类食物营养物质含量、适合运动的方式及强度等,以图文版、PPT 版、动画版、真人讲解版方式进行知识宣教,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每日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推送平台中的知识讲解内容。线下:定期对社区医生及护工进行培训,联合社区每月1 次举办知识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可通过专家讲解、现场答疑、有奖竞答等形式传递健康知识。(2)一体化护理-家庭。①共同制定健康计划:于患者出院前,和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出院后用药、饮食、运动执行计划,以纸质版形式呈现,指导家属将其粘贴于患者床头。②共同制定动态监测模式:指导患者及家属准备日记本,嘱家属监督并协助患者于每日早晨空腹前、三餐后2 h、睡前测量血糖,并记录于笔记中;
嘱家属每日观察并询问患者运动情况,记录于笔记中,包括有无运动、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等;
指导家属每周将患者日记记录情况拍照发送于微信群中,完成每周的病情自我管理打卡活动,由专职护理人员查阅每位患者的执行情况,并给予表扬、督促、鼓励或建议等评价,公布于微信群中。鼓励家属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与患者共同运动,监督并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自我监护的各项内容。
3.2.3.延续跟踪随访 (1)电话随访。每周1 次电话随访,并将患者计划执行情况、血糖情况、心理状态等信息上传三方平台。(2)入户随访。每月1 次入户随访,通过面对面沟通,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正向心理引导。对线上活动参与度较低者、微信群中未完成打卡活动或计划完成度较低者,增加入户随访次数为每月2~3 次,通过多次、深入交流,了解患者每日计划实际执行情况,采用语言指导、正反病例列举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习心理暗示、情绪转移、减少不良应激源等方式调节情绪。随访工作由负责患者病情的社区护工进行,无特殊原因不更换护工。
4.观察指标
(1)病情相关指标。于干预前、干预6 个月后指导患者进行胸片检查、痰结核菌培养试验,统计痰培养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痰培养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其中胸片检查显示病灶吸收为好转,病灶播散为未好转,统计病灶好转率(病灶好转率=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同时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2 mmol/L者为正常,反之为异常。(2)消极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焦 虑 自 评 量 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评估患者的消极情绪水平,SAS量表满分100分,50分以下为正常,反之为存在焦虑情绪;
SDS量表满分为100分,53分以下为正常,反之为存在抑郁情绪;
两量表均为自评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测试者消极情绪越明显。(3)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小组参照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10],并结合肺结核患者用药及生活习惯,增加药物服用情况、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复查情况3 个方面共6 个项目,编撰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综合评定量表》,此量表共17 项目,采用0~7 分评分法,总分119 分,用以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量表为自评量表,评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4)自我效能。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11]评估,量表为自评量表,共10 个条目,采用1~4 分评估,总分10~40 分,评分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5)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74)[12]评估,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4 个方面74 个条目,各维度均为百分制,独立评分后取均值为量表总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6)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13]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量表为自评量表,共19个项目,采用1~5分由差到优评估,总分19~95 分,分为5 个等级,95 分、76~94 分、57~75 分、38~56 分、37 分及以下分别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病情相关指标比较(表1)
表1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关指标比较[例(%)]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正常率、胸片检查显示病灶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消极情绪比较(表2)
表2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消极情绪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消极情绪评分比较(分,±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前50.24±4.58 49.97±5.16 0.316 0.753干预后32.45±5.17a 37.94±5.33a 5.961<0.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前51.32±5.06 50.97±6.82 0.332 0.740干预后29.62±6.98a 33.94±5.94a 3.800<0.001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自我管理能力、GSES及GQOL-74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GSES及GQOL-74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GSES及GQOL-74评分比较(分,±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
GSES为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QOL-74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5 6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前87.54±7.28 87.62±6.19 0.068 0.946干预后99.98±5.03a 93.58±6.58a 6.230<0.001 GSES评分干预前21.85±3.25 22.03±3.46 0.306 0.760干预后32.69±4.25a 27.68±4.38a 6.618<0.001 GQOL-74评分干预前68.94±5.25 69.15±5.43 0.224 0.823干预后88.58±4.29a 79.85±5.68a 9.888<0.001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GSES、GQOL-74 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GSES、GQOL-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4.护理满意度比较(表4)
表4 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09)。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同时服用抗结核与降压类药物,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服药主动性,且患者需长期服药,居家护理时间较长,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与其服药、运动等自我管理水平密切相关[14-16]。
已有研究证明,通过加强家庭或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7-18]。但临床尚缺乏关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研究。本研究将社区、家庭纳入干预主体,构建一体化管理策略,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析原因为,本研究将社区、家庭进行有效调控,可发挥多方面、多途径的干预效果,对患者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尤其通过构建三方平台、双向转诊制度、定期知识宣教,可因地制宜为患者提供便利且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其不断获取健康知识,同时联合家庭进行监督与陪护,有助于提高计划执行度,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感[19-20]。夏章等[21]研究指出,实施自我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生理健康得分较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表示患者可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合理饮食、规范药物使用、规律运动等,这对改善血糖水平具有显著作用[22]。同时,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对肺结核病症能否好转具有重要影响,若血糖控制不佳,会降低抗结核药物的效果,易复发,导致机体耐药性增加,降低治愈率[23-24]。可见,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行为养成→病情指标改善,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情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与病情好转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是因为本研究联合社区进行针对性入户随访,可通过面对面、一对一深入交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指导,帮助其采用合理方式调节情绪;
此外,联合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鼓励和陪伴,可帮助患者获得家庭支持和温暖,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5-27]。而生理与心理健康地改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8]。邓辉等[29]研究也证实,社区-医院-家庭干预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建立无缝隙衔接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全程性优质护理,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认可[30]。
通过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可发挥大医院诊疗先进的优势,也能发挥社区医院就近护理的便捷性,还能增加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照护,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31]。但同时也存在三方协作有效性的问题,本研究在护理实施初期发现,部分患者在社区就诊时会出现找错地方、找错人的情况,经过对流程的改进和指导,后续未再出现同种情况,长期干预效果较好,这也为临床提出参考,可尝试通过协调医疗资源,实现医疗平衡。
综上所述,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管理策略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改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病情好转,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贡献声明肖晶晶: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审阅文章,统计分析;
姚蕾:分析/解释数据,审阅文章,指导,支持性贡献;
张萍:实施研究,起草文章,获取研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