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公益创业教育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公益创业教育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4-01-09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正青 张玉超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全球经济振荡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导致不少企业陷入困境,岗位供给减少,加之“吃国家饭、端铁饭碗”的传统择业就业观念影响,多重因素叠加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公益创业教育(也称社会创业教育)因其促进创新创业和增进公共福祉的双重价值,逐渐成为高校帮助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随着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的兴起,公益创业教育自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兴起后,逐渐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公益创业是个人、社会组织、企业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标,追求创新和效率、兼顾经济效益而建立新的组织,从而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公益创业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企业家精神为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促进公益人格养成的新的教育形态。公益创业教育同一般创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纠正纯粹追逐个人经济利益的私利行为。

公益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末,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比较而言,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一,从学理角度探讨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外延、功能和价值[1],辨析公益创业教育与非营利教育间的关系[2],调查某个地区或国家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等[3]。其二,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阐释培养社会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尝试构建社会企业家精神模型[4]和开发公益创业能力量表[5],讨论城市教育、公民教育和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塑造[6],研究公益创业教育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7],以及公益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等[8]。其三,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成效进行研究。实例评测美国[9]、日本[10]、斯洛伐克[11]、南非[12]、印度[13]等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抽样测量不同公益创业教育对公益创业意向和能力的影响[14],对比不同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的效果差异[15],总结现阶段公益创业教育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16]。

国内学者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集中于对公益创业教育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国外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经验介绍。国内学者认为,青年是公益创业的重要主体[17],公益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18],是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19],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益尝试,以公益创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能力发展是高校的新使命[20]。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对美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进行研究,认为其经历了个人推动、社会拉动和产学互动三个发展阶段;
美国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采用实践性与体验性培养方式,多以商学院为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院培养,注重与周边社会创业社区合作。[21]也有学者进行案例研究:哈佛大学商学院基于对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之间差异的认识,将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广义的公益创业人才,从战略管理、统筹规划、社会参与、社会资源调配等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
[22]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在学校教育中将非营利理想主义与商业技能相结合,引导学生追求不受国家或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培养学生严密分析、独立思维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3]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展。本文基于高校就业难的现实背景,阐释公益创业教育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价值逻辑,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对推动国内高校重视和引进公益创业教育,主动迎接和服务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公益创业教育是通过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企业家精神,推动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进而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育活动。公益创业教育把准了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的时代脉搏,也契合了培养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一)外部产业逻辑: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需要高校培养公益创业人才

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社会创新”概念由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73年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首次提出,英国社会创新实践先驱摩根(Jeff Morgan)、德国社会学家查普夫(Wolfgang Zapf)、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菲尔斯(James A.Phius)等学者从不同视角丰富了社会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创新是应对社会问题挑战的新途径,是未来技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它把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工具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并把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视为可创造利润的机遇。社会企业是社会创新理念孕育下的产物,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组织使命,具有识别由于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带来的变革机会的能力,具有不同于传统公益慈善的新的问题解决模式,并且有相应的机制来保障对商业目标的追求不会损害社会使命。

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社会创新理念和社会企业运动正是基于全球性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2021年发布的《与自然和平相处》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等三大环境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福利分配不均衡,自然资源的开采量增加了两倍,全球平均气温升高3摄氏度,有约13亿人处于贫困中。[24]社会创新是一个基于系统的整体的发展理念,发展社会企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作为实践社会创新理念的组织形式,社会企业优于社会组织和商业企业,是两者优势的结合体。在社会创新理念下,现有的社会组织和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靠拢,社会组织通过增强商业能力向社会企业靠近,商业企业通过强化社会责任走向社会企业。[25]社会企业的创业就是公益创业,针对公益创业培养人才的教育就是公益创业教育。因此,公益创业教育正是为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精准培养人才的教育,是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

国内外社会企业运动的快速发展呼唤高校引入公益创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社会企业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涌现出美国的阿育王(Ashoka)、英国的美好生活(Leading Lifes)等优秀社会企业,他们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认可。英国政府在2005年颁布《社区利益公司条例》,制定社会企业的审批、资产、分红、评估等详细条款。[26]美国通过《共益企业法案》《公益企业资格认证标准》[27]。日本在1998年制定《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2011年颁布《改正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扩大非营利组织法人的税收优惠。[28]在多方推动下,中国的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渐渐兴起,涌现出“分享收获”“喜憨儿洗车”“老爸测评”等许多优秀社会企业。2015年,中国慈展会出台首个民间社会企业认证办法。2021年,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光彩事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社会企业”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政策性表述中。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的兴起,为人才需求指明新方向,为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外部动力。

(二)内部育人逻辑:大学生亟需培养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公益创业教育

哈佛大学商学院迪斯(Greg Dees)认为,社会企业家精神是社会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核心特征,是企业家精神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运用,是在识别和追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机会中表现出的创新性组织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创新性、机会识别、问题解决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承担风险能力,以及在履行社会保障使命中不发生漂移的治理结构和利润分配模式。[29]社会企业家精神是参与公益创业的人应当具备的精神,也是公益创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换句话说,公益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人,只有具备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创办和运营社会企业的使命,推动社会创新。公益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识别和解决社会问题是公益创业教育的两大主要目标,也是社会企业家精神最典型的两个特征。

当代大学生识别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因素,体现了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内在需要。社会问题的精准识别是开启公益创业的第一步,有赖于公益创业主体对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关注,以及朝气蓬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反观当今大学生群体,传统就业观依然浓厚,存在大量应试型学生,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识别多来源于书本和媒体;
还有不少茫然颓废型学生,他们因大学环境相对自由而迷失方向进而生活懒散、沉迷游戏和盲目攀比。近些年来,频频曝出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违反校纪校规被退学的报道,暴露出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偏差。公益创业教育可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帮助大学生树立起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公益创业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既是外界的社会经济环境所限,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意识和素质能力不足的表现。[30]《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在对全国275个城市1431所高校的大学生随机调研后发现,多数大学生缺乏执行力并且畏惧困难,仅2.12%的受访者符合风投机构“准备好了的创业者”标准。[31]公益创业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同理心、利他主义等公益创业人格,既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良方。公益创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人,是同情民间疾苦、有强烈内驱力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人,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是被动等待岗位、接受就业市场命运的消极就业者。

(三)内外联动逻辑:在成事成人中实现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公益创业教育在实践中显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作用。公益创业大赛是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自2009年在湖南大学举行首届比赛以来,迄今诞生了数十万个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创业项目。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首次引入公益创业赛,2015年开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此后,全国性、区域性、高校内部等不同层级的公益创业竞赛渐次展开。在参赛人群中,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占较大比重,比赛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在关心国计民生中积极寻找自己的创业就业道路。2020年,全国有338个团队参加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3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大赛,见证了公益创业教育在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就业中的巨大潜力。

公益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对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优秀公益创业青年的调研发现,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程度与公益创业发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72.97%的创业者回答其创业动机为“回报社会”。尽管通过公益创业成长为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的社会企业数量较少,但是,近60%的公益创业组织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具备自身造血功能。[33]总体而言,公益创业教育推动下的公益创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解决环境危机、贫困、弱势群体困境等社会问题上表现良好。据考证,哈佛大学第一门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和社会企业发展中心的建立,正是源于一位关注社会问题的校友的捐赠。[34]总之,社会问题需要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公益创业教育。

致力于公益创业教育的相关高校也取得了积极的回报。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Skoll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支持公益创业领域取得了不凡成就。该中心2021年的一次校友调查,访谈了2004年以来培养的98名校友。访谈发现91%的校友已经或正在建立一个新的项目或企业,72%的校友为社会影响力事业创造了财富,42%的校友获得了社会影响力相关的奖励,40%的校友在工作中获得了晋升,25%的校友领导或协助编写了重要的政策文件。[35]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该校一名学生在2009年发起了“分享收获”的公益创业项目。项目与城市社区消费者密切结合,通过与农民合作建设有机农场,开设田园生活体验项目等,既培育了具备有机信仰的新农人,也感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践行环保理念。据统计,在“分享收获”项目的培养和带动下,大批青年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全国已建立起超过1000多家分享收获模式有机农场,净化土地10万多亩,影响了几十万中国家庭的餐桌。[36]项目不仅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还带动了农民的创业就业,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还成立了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关注并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在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均取得积极成效。

公益创业教育于1997年在哈佛大学发端后,在欧美国家逐渐成熟,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也正努力探索通过公益创业教育解决毕业生就业等社会问题。新形势下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可从价值导向、实施主体、课程更新、教学方式、评价改革等方面推进。

(一)确立赋能大学生就业的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导向

第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公益创业教育的育人价值。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推动课程、教师、教学平台等核心育人要素之间的耦合。[37]公益创业教育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要以培养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人为目标,挖掘和提炼公益创业教育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国际、国家或文化、历史等角度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保持课程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在学思践悟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秉持“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培养全球领袖人才”的使命,为实现“成为最受尊敬的商学院”的战略目标,坚持“培养最具有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领袖型人才”的育人理念,成立商学院道德与社会责任委员会,建立课程思政教学中心,积极推动社会企业发展,搭建课程思政研究与培训平台,着力打造名师、名著、名课、名教材等标志性课程思政教学成果。[38]团队梳理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10家社会企业发展案例,出版《社会企业家精神》一书,帮助大学生学习社会创业实战经验。

第二,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过硬的公益创业素质和能力。当下中国面临环境危机、疾病、贫困、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一端是诸多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端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都要求高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人才,成为社会问题的关心者和观察者,使其能借助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将个人的发展有机嵌入社会正向发展之中,在成为社会问题解决者的同时成为美好社会的享受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携手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与孟加拉国尤努斯中心(Yunus Centre)合作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国内15家社会企业推动机构,发布《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提出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中国社会企业界定框架,推动社会企业认证,以系统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公益创业素质和能力。

(二)健全校内外协同参与的公益创业教育实施主体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9]根据英国学者佩里(Perri 6)等人的“整体性治理”[40]概念,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治理不仅包括高校内部的协同合作,还包括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构建以高校为龙头,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多方参与的实施主体。

第一,构建一体联动的协同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利益共享体系。在组织体系上,由政府牵头成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本地区的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专家对本地区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活动,探索发行社会影响债券,发展公益创投等新工具。高校可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联合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成立校社企合作理事会,联合制定教学方案,联合培养师资,共建创客空间等实践平台,联合举办公益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在制度体系上,以上下贯通、兼容匹配为目标,完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基本法规,增加校政、校社、校企、校校合作条款,出台政策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高校之间人员的交叉任职和顶岗实践。高校可制定公益创业活动与选修课程学分互认、弹性学制等政策,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公益创业大赛、孵化项目等方式获得学分;
完善人事管理和科研管理制度,把教师创业经历纳入评聘体系,鼓励科学研究与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在利益共享体系上,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明晰资源的投入责任和产权关系,建立人财物等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机制,按贡献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参与校友的利益。

第二,通过扁平化组织推动全校性公益创业教育。全校性公益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院系的积极参与,去中心化的扁平组织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推行全校性公益创业教育的主流模式。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就是一个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学习社区,直接面向全校有志于公益创业的师生乃至全世界的学者、公益创业者和社会企业家,以培养系统变革的领导者、解决世界难题和环境挑战问题为己任。[41]中心利用斯科尔奖学金和欧鹏威尔公司(Openwell Company limited)的资本,为公益创业者的学习和创业提供支持,通过影响力实验室、牛津全球机遇与威胁学习社区、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竞赛、斯科尔世界论坛等学习社区课程和活动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整个组织是扁平化结构,营造了浓厚的公益创业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快捷切入公益创业的思维和行动。公益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应对不确定世界的能力,传统科层结构的等级控制、任务导向显然无法满足公益创业教育的需求,不利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扁平化的公益创业组织以组织愿景为核心引领,构建分布式、多中心的决策群体,多节点连接每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个体,以开放、灵活、柔性化的方式构造公益创业组织的应变能力,将公益创业组织建设成富有人性化的共同体。

(三)构筑多样化的“专创融合”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实施公益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是影响公益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核心要素。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开设率较低,“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不足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亟需突破的难点问题。[42]公益创业教育在课程建设初期就应以“专创融合”为导向构建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打造公益创业实践和体验课程。公益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实践属性,学生必须通过社会调研、服务性学习、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才能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识别出公益创业机会,并使公益创业能力得到锻炼。哈佛大学法学院建立贝克曼网络法律公益诊所(Beckman Network Legal Clinic),诊所以社会企业方式运营,学生可以在这里深化法律专业学习,并通过参与起诉、咨询和辩护等业务获得相应的学分。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的影响力实验室以专业为纽带,集合了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校内外学生,通过该领域的创业领袖和从业人员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同伴学习等活动,培养专注于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人才。总之,要依据公益创业的需求,建设覆盖公益创业全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涵盖识别社会问题、产生创新解决方案、公益创业方案设计、资金筹措、创立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等全过程,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公益创业过程,为最终能够独立或有效参与公益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积极开发公益创业教育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有利于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商的探究式教学氛围。建设网络课程是众多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的在线课程分五类,分别是数字化转型类、创业类、金融类、领导力类、战略与创新类。五类课程紧紧围绕公益创业和社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必要思维和知识技能进行设计,是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线下课程的重要补充。课程重点关注公益创业企业如何创建和融资,侧重于领导力的关键领域,以及如何将创新融入组织战略,如何进行组织战略调整获得未来的竞争优势。[43]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第三,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课程定制。公益创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培养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才,因此,需要构建多元共治的外部生态,需要突破普适性课程供给模式,走向需求导向的私人定制。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的定制高管教育根据全球公共价值领导者和组织发展的需求,数十年来与来自政府、公共部门、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公共价值领导者就全球范围的挑战进行合作,借助牛津大学的前沿研究和主题专业知识,根据公共价值领导者和组织的目标、文化、业务量身定制课程,支持他们推动战略变革并实现目标。课程定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培养公共部门领导者、加强公共服务、解决棘手社会问题、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变革、引领未来和趋势预判等方面。“环境、社会和治理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牛津冲刺流程”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课程定制项目。

(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教学和微课程教学方式

随着中国在2016年加入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华盛顿协议》,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理念被引入中国。“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项目的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第一,精用协同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是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拟订教学计划,依据教师专长分工开展教学,团队成员共同评价学生表现,并实施教师间交互评价的教学模式。公益创业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教育,要塑造学生的公益创业素质和能力需要多学科的配合。要将公益创业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学生除了掌握理论,还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需要社会企业人士的言传身教,需要与社会企业人员、投资者、供应商和服务对象进行大量互动,需要在不断试错的真实项目中实践。斯科尔公益创业中心的课程都是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讨论确定,并通过一系列模块联合教学,带给学生灵活生动、身临其境和协作的体验。

第二,善用微课程教学形式。为了能够对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给予快速反应,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哈佛大学医学院于2005年启动纳米课程项目,并取得巨大成功。[44]公益创业本身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微课程教学能满足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及时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可汗学院(Khan Acadmy)的翻转课程等微课程教学模式。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先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有关课程,网络练习系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将练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某一时期学生集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在课前熟悉相关公益创业资料,集中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

(五)建立发展性导向的公益创业能力成长评价体系

学业评价是引导学生开展公益创业的方向标,是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可根据评价调整学习,确保学习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教师则基于评价结果,动态调整公益创业教育内容与指导方式。

第一,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引,促进公益创业项目产出。公益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识别问题到方案设计,再到项目落地,需要为公益创业提供创新的动力,为学生找到社会问题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只用同一的标准评价学生。要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赋予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关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养成和公益创业能力的生成,把教学流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把有利于形成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以贝叶斯商学院(Bayes Business School)的社会企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在各门课程的评估中要进行形成性评估,发挥评估的反馈功能,定期向学生反馈学业评价结果,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和相互促进。

第二,定性定量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多样,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实践活动、体验性课程可采用定性评价,案例分析、社会调查、项目成果等可采用定量评价。[45]定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团队精神、心理素质以及不可量化的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判断,定量评价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问题解决能力。贝叶斯商学院社会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评价除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围绕所承担业务的道德问题进行负责任的管理。[46]社会企业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要求在学业评价中既要对知识和技能开展定量评估,也要对社会企业家精神实施定性评估。

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已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公益创业亦在欧美国家显示了其在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人才红利等方面的优势。中国高校应该在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抢抓公益创业教育新机遇。第一,充分认识公益创业教育的多重价值,将之视为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是从根本上认识到粗放发展的危害,吹响了进行社会创新的时代号角,发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号召。民族复兴、人才先行,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必然选择。第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开展的公益创业教育,正在成为社会企业家诞生的摇篮。中国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天然优势,只要锚定目标、集中精力必定能成为培育社会企业家的教育高地。第三,推进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运动研究,营造支持社会公益创业氛围,为各级各类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师资,为国家出台支持社会企业政策建言献策。将高校建设成为社会创新资源整合的重要枢纽,为破解就业难题、加速社会创新探索新路径。□

猜你喜欢公益课程企业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公益科学导报(2020年47期)2020-07-27公益科学导报(2020年42期)2020-07-27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公益科学导报(2020年1期)2020-01-10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

推荐访问:路径 公益 高校毕业生就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