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社,张民巍,谢宇
(1.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 海淀区 100088;
3.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65)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强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这种基因被新时代、新国情、新学业等要素再次振兴,构成了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创新的内在动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世界上勃勃兴盛,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让世界重新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同社会制度之争、多种发展模式的较量持续深化、演变。这些新变化、新形势均构成高校思政课最显著、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社会学话语体系
课程思政伴随中国进入新时代,赋予社会学的语境。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与教学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新旧教育价值观的冲突,也体现在各学科课程教学的环节中。于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都成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以社会学本科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思政课程为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图1)。
图1 高校课程思政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学生“三观形塑”
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让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全面地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价值观。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改革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与“三观”作用的发挥,关注教学主体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学专业理论之间的有机融合,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达到各学科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成效。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社会主义就业与分配的差距,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目标,理解党领导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问题。通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思政育人的高等教育格局,树立学生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时代创新意识。
3.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学生“人才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经典案例分析,讲解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怎样认识和正确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故事,让学生把握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每位同学的理想,提升学生识别社会问题的能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培养的政治方向,通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与探索,建构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享用的高校课程体系。
(二)构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数字化”时空体系
当代中国大学生已经走进了由“数字化”构建的时空之中,网购、外卖、微信、QQ、VR等这些大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充满着浓厚的数字化气息。“数字化”虽然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但也改变了青年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即他们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被“数字化”所左右,被“数字化”解构和碎片化呈现。因而,重塑“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也是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时代动力。重塑“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价值意义,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也离不开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三)建设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国情体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声音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脱贫并进入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进步,已经势不可挡。但是,西方对中国批判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经济上的制裁,政治上的围堵,话语上的攻击,越来越变本加厉。[2]P26-35西方之所以不断强调他们的话语规则,是因为话语代表着标准,标准决定了发展空间。法国社会学家福柯强调,权力的强弱是由话语的强弱所决定的。[3]P132-146可见,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它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理论,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重大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作为西方话语的跟随者,而应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话语体系。特别是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都在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用课程思政的独特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很显然,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发出的中国特色育人育才最强音,成为我们借鉴和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梳理中外教育历史发现,中外思想教育实践大致表现为如下几个“关系”。
(一)大众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关系
近现代以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引导,即使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冲突,西方国家更是加大了价值观教育力度,把学校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其中大众教育就是西方国家价值观教育的具体体现。
西方国家的大众教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奴隶社会,斯巴达和雅典是大众教育的典型代表,导致雅典的民主主义大众教育成为西方现代大众教育的基础。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德国大力倡导大众教育并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黑格尔、费希特等强烈主张大众教育,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忠于国家的大众。进入20世纪60年代,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大众教育,并增加大众教育中的文化融入和文化认同元素,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大众教育更加强调培养积极参与的、有影响力的大众,新加坡、韩国的大众教育以道德思想为中心,突出道德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兴亡的重要作用。
我国大众教育的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在借鉴西方的大众教育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人类教育史的长河中,中外教育名家辈出。他们灿若群星,以其卓越的智慧丰富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使教育成为温暖学生的思想花园,如璀璨的思想之火,点燃学生的智慧大脑。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他的思想曾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杜威认为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是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可见,思政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具有社会生活基本含义;
校内与校外思政教育应该连接起来,发挥相互影响的社会功能。于是,杜威强调思政教育的社会性,并在社会性的情境中进行科学、细致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使思政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重视合作。并以此形成了以生长为教育目的、以活动为课程思政、以反省思维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思想体系。
(三)学习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由注意过程、运动复现过程、保持过程和动机过程等四个互相联系的子系统构成。有学者依据学习理论,提出积极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问题,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人们从学习理论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关系,并得以形成大社会、大系统和大环境教育,以此得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综合效应。
伴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就目前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思政”的理解和推进问题还比较多。在某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但课程思政有着明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要素,对于涉世未深,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放任其自我探索不同的价值观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就应该居于主导地位,可以在某些环节某些问题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索,但教师需要整体把握方向与价值取向。从而为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确保原则性与方向性。[4]
(一)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呈现“孤岛效应”
调研发现,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育目标与社会脱节,教育内容与社会脱离,教育方式与社会脱位,教育评价与社会脱钩,从而导致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呈现“孤岛效应”。
当代大学生处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认识与其父辈截然不同,他们不再适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徐婷婷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部格局孤立、社会合力缺失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仅局限于学校课程、学校教室中,特别是“蜷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里。随着一些新兴的社会空间、社会群体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场域疏离”“各自为战”的状况,社区、企业、家庭、学校、公共领域等彼此之间如若缺少贯通和连接,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实效等方面出现孤立现象。[5]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高校的教育方式不能再是简单地说教。阮博认为,“洗脑课”“政治说教课”是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偏见。[6]传统思政课是简单的说教方式。朱延东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受到各种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考验。[7]有学者指出,当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抵触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于是疲于应对,甚至产生逃避学习、厌学的心态。思政教育课仍然按照说教模式来进行,将难以改变不受学生欢迎的状态。所以,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理解与认同课程思政的价值观。刘新刚则就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仿真体验教学的关系进行讨论,提出两种教学表达方式在于教学表达的稳定性、科学性、效率性和师生互动以及参与度等方面的差异。[8]
(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呈现“条块分割”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内容被区隔为各种条条块块,难以有融会贯通之感。其中的原因,一是教材的限制,二是教师知识的限制。从教材来看,一些课程内容重叠较多,各门课程各成体系,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从教师的知识性看,当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微时代”“云时代”,新的知识不断产生,预示着高校思政内容的改变,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当新媒体已成为校园信息交流的重要枢纽时,极易影响大学生思想,悄然变为滋生社会愤青的温床。杨静认为,移动化、数字化、参与互动式的文化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文化的新时尚,他们的日常生活被手机游戏、网络直播、弹幕文化、打赏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浸染着。[9]面对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高校教师就要树立挑战意识,防止多元的信息流动方式给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影响。[10]面对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教育大学生不做网络键盘侠,不做网络暴力的帮凶,树立敢于发表正确言论意识,弘扬社会正义的精神。
课程思政强调以专业课程为传播载体,将“思政”的内涵与学生的“素养”高度整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科学统一,进而形成了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产生文明进步、科学清晰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逻辑。
(一)创新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是新时代高校课程体系的动态变化需要,是一次全课程育人的创新。
1.创新大学课程思政的时代引领机制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建设者,高校课程思政中强调时代性要求,以增强育人的效果。随着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教育使命,用现代课程思政激发青年大学生的青春梦想,为青年大学生点亮理想的明灯、照亮青年大学生前行的道路,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事业中,勇当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让勤奋学习成为大学生青春飞扬的动力,让提升素质成为大学生们青春搏击的正能量。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包括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高校大学生当下就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潜力就需要教师不断开启(见图2)。课程思政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深度挖掘全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养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带有创新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而为达到下一发展区做好充分准备,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从“思政课程”拓展至“课程思政”的育人环境。
图2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课程思政改革体系
2.创新大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机制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社会转型与学生需要、世界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仅是自己专业的专家,同时还必须是教育家,要在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丰富知识和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进而把课程思政内容巧妙地渗透到学生的大脑。第一,旁征博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莫过于知识。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在讲《中国社会问题》时,结合建党100周年的历史,阐述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人指引中国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成为探索中国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典范。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开启了学生聪明才智。第二,互动教学。“互动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教师以平等、民主的精神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不自觉地接受党的教育且又不感到枯燥。第三,创新手段。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讲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影像资料、广阔而独到的视角往往更能引导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方式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能够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较新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3.创新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机制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课堂的线下授课模式难以进行,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我们以《社区工作》为例,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录制语音课件,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在课中,高风险区的学生通过腾讯会议视频直播教学,低风险区的学生则在线下进行,学生们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教师们结合疫情防控视角考察社区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情况。在课后,教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指导学生申报国家和省市调研大赛,其中《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以G市疫情防控为例》,先后进入学校、省市大赛行列,可望进入国赛,从而培育了一支又一支青年大学生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城乡进行社区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研究成果。可见,“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是创新线上线下教学的新模式,力求寻找一条“助力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助力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精神、助力学生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课程思政新路径(见图3)。
图3 课程思政“三助力”计划
教育者的使命在于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健康发展,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效果。[1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影响体现在言传身教方面,既要学为人师,注重知识的传承,又要行为示范,实现价值引导,从而在教的过程中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见图4)。
图4 课程思政融合体系构建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建构
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现象,使学校各门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为补充,助推高校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12]
1.“多元并举”的育人体系
高校深化育人体系改革,积极拓展育人实施方法、途径,着力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力促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拥有系统的教育资源和整合优势,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高校通过构建内容完备、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健全“多元并举”育人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多方位、广视角、全过程协同育人,在大学生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等方面充分着力,建构新时代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实现了教师育人从“各自为战”到“各司其职”的转变,实现教师育人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实现教师育人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课程思政的“多元并举”的育人体系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体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育人,积极营造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等多种跨学科的育人创新模式。协同的目的在于高校课程思政发挥整体效应,实现高校各学科、各专业、各系统的协调一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整体整合、同质效力和同向效果。
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特定时空结构的产物,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是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种“多元育人”的大格局。
2.“案情探究”的学习过程体系
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观察、模拟、实践获得的,由注意过程、兴趣复现过程、持续思考过程和激励发展过程等四个互相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因此,高校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兴趣课堂”“科技探究”等交流、互动与分享方式,适时引入疫情防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讲透“思想理论”又讲通“专业科学”,既讲学,又动情,使得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同向同行发展。
3.课程思政教育的专业化方式与社会化“双推”体系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是推进大学生继续社会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社会化是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课程思政专业化与社会化是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对范畴。两者之间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13]课程思政专业化是实现学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实现课程思政专业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嵌入各学科专业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融入社会转型、社会建设、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因素、背景、情境,结合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观点与社会发展进行融合,让学生站在社会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判断。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发展。
大学生的社会化促进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价值导向,传递行为规范,确立生活目标,提高认识能力等。由于社会化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目标,思想政治社会化与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大学教师就是以学生为本、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提炼各专业中的文化基因和社会价值,并巧妙地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大学生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构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构是育人效果的关键,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族育精英,育人的效果就看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否符合国情。[14]第一,课程思政话语表达唤起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课程思政必须牢牢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权,引导大学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表达出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这既是对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也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的有效途径。第二,课程思政话语表达提升大学生立德树人的理念。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实践教学之中,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课程思政通过最接地气的中国话语风格打开了大学生读懂中国的按钮,开启了认识中国的心灵之窗。一是内化于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大学生在故事中寻找中国的记忆,在记忆中焕发爱国情、强国志。二是外化于行:“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大学生在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故事中提炼出中国智慧,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报国行动。第三,课程思政话语表达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课程思政教改的根本目的就是用德育之光观照学生的健康发展,形成独特的课程思政话语表达,充分挖掘隐性思政基因,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指引学生不仅求真,还要务实。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表达,实现了“德育”和“智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塑造了大学生健全人格。[15]
总之,高校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就是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深化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和社会需求,提高课程思政的认知水平和改变课程思政的育人环境,创新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教育模式,建构学生、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新型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育人思政政治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