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实施效果与突破路径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实施效果与突破路径

时间:2024-01-07 14:30:01 来源:网友投稿

刘 瑾 孟庆庄 田靖文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2. 北京国研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约为686 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国土面积的7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末,西部地区人口为3.8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52%。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受到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政策体制等因素影响,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相较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生态屏障区,边境线漫长,促进其经济发展关乎民族团结、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1999 年9 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 年1 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多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过度依赖物质资本投入、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阻碍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从更加重视数量转向更加重视质量,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2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印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有助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本文拟首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一是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类和分析,展示学术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视角及主要结论;
二是使用大量数据,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外开放等七个维度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总结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文献视角和数据分析相互印证、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本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拟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突破路径,以期为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有大量文献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这些文献为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本文将这些文献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一)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

大部分文献认为西部大开发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杨庆育[1]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邓翔等[2]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西部大开发能够显著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一些文献证实了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认为西部大开发扩大了区域发展差距或西部地区内部发展差距。王洛林和魏后凯[3]发现,西部大开发明显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但在吸引民间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完善软环境方面推进缓慢;
此外,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魏后凯和孙承平[4]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等九个方面来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继续扩大。部分文献还对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一般使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一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赵果庆[5]认为,西部大开发总体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对外资的吸引力仍不足,且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乔宁宁和王新雅[6]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主要依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贡献不显著,同时,区域经济由收敛性增长逐渐转向发散性增长。何春和刘来会[7]发现,西部大开发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同时,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一些文献认为西部大开发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刘生龙等[8]发现,西部大开发主要通过实物资本投入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但教育、科技以及软环境并未明显改善。周端明等[9]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改善投资率、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缩小了东西部地区差距。

与上述文献相反,部分文献认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并没有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刘瑞明和赵仁杰[10]发现,西部大开发没有推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存在“政策陷阱”,其内在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过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资源开发,忽视软环境建设,导致人力资本挤出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谭周令和程豹[11]发现,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政策效应总体不显著。

(二)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部分文献使用综合指标考察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淦未宇等[12]选取宏观经济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生态发展状态四类指标来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政策效果,发现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各类指标的好转,但东西部之间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趋势更加明显。李国平等[13]从宏观经济生产率、产业结构、企业经济效益三方面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彭曦和陈仲常[14]分别考察了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对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0 年为分界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发展水平没有提升;
以2008 年为分界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有明显提升。茹少峰和周子锴[15]构建了省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1994—2016 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净效应进行考察,发现西部大开发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外商投资和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向单一等问题。

(三) 西部大开发对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影响研究

一是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田双全和黄应绘[16]发现,西部大开发缩小了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但却扩大了绝对差距。毛其淋[17]发现,西部大开发能够通过吸引外资、提高城市化率和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来显著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于井远和王金秀[18]认为,西部大开发缩小了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张华[19]使用2000—2014 年中国2009 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西部大开发提升了城镇居民收入,却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并未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相反,邵传林[20]认为,西部大开发拉大了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总体来看,大部分文献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扩大了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但有助于缩小相对差距。

二是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袁航和朱承亮[21]使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来衡量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使用泰尔指数来测度产业合理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能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即未能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从动态分析结果来看,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由正向逐渐转变为负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在期初较为显著,在后期则不显著,“转型升级拖累”效应明显。邓翔等[22]认为,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未能有效发挥,总体影响表现为转型升级阻碍效应。

三是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邵帅和齐中英[23]分析了西部地区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西部大开发之后,能源资源开发对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的负向影响显著增强,导致“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出现。相反,夏飞等[24]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之前,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现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资源诅咒”效应有所缓解,但尚未发现能源资源开发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上述结论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的时间区间不同,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也随着时间在发生着变化。此外,邓健和王新宇[25]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未能提高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而且扩大了与高效区之间的差距。

四是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郑佳佳[26]发现,西部大开发主要通过提高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发展对外贸易等渠道来减少碳排放量,进而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碳排放绿色贡献度。张先锋等[27]认为,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但总体上看是正面的。张成等[28]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没有直接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从东部转移到西部,西部地区没有成为污染避难所。

五是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周业安和高新雅[29]认为,西部大开发能够提升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相反,孙焱林等[30]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由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过度关注基础设施投资,忽视软环境建设,挤出了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FDI 等创新驱动因素,导致西部大开发未能提升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落入“政策陷阱”。

以上文献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或高质量发展,但也存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对人才和创新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得到长足发展,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东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发展差距。本章将使用统计数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效果进行客观分析,展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同时,通过与东部、全国平均水平等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 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图1 给出了2000—2021 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及占GDP 的比重。可以看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从2000 年的1.73 万亿增加到2021 年的23.97 万亿。“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GDP 的比重略微下降,这一趋势在“十一五”时期得到扭转,此后,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GDP 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 年达到21.07%。综上,西部地区在我国总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图 1 2000—2021 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及占 GDP 的比重

图2 给出了2000—2021 年西部、东部和全国经济规模及增速情况。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虽然低于东部,但已经较快,到“十一五”时期,增速最高达到23.44%。2009 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大幅降低,但仍超过10%。“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总体有减缓的趋势。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增速进一步放缓。总体来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大部分年份里要快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潜力巨大。此外,从2000—2021 年,东西部生产总值绝对差距从3.51 万亿元扩大到35.25 万亿元,相对差距在“十五”期间有扩大趋势,此后总体来看呈现缩小趋势,但在2021 年,东部经济总量仍是西部的2.47 倍。

图 2 2000—2021 年西部、东部和全国经济规模及增速情况

表1 给出了2000—2021 年西部、东部和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情况。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2021 年,东西部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差距从6914.36 元扩大到42001.53 元,绝对差距不断扩大;
但东西部人均生产总值相对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西部人均生产总值占东部的比重从2000 年的41.29%上升到2021 年的59.85%。

表 1 2000—2021 年西部、东部和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情况

(二)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图3 给出了2000—2021 年西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速对比图。从总量来看,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从2000 年的3695.8 亿元、6707.3 亿元、6923.4 亿元增加到2021 年的27437.2 亿元、92570.5 亿元、119702.8 亿元。“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大部分年份要高于第二产业。“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大部分年份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增加值高于第三产业。从2014 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产业。从增速来看,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大部分年份要快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二产业,西部地区产业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

图 3 2000—2021 年西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比图

图4 对比了西部和东部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西部地区最为重要的产业。2014 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此后,第三产业占比不断增加,2018 年,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图 4 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

从图4还可以发现,从2000—2021 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一直明显低于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这种差距呈现缩小趋势,2012 年以后,东西部第二产业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已十分接近;
2000—2004 年,东西部第三产业占比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此后,这种差距有扩大趋势,2005 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为42%,比西部高0.93%,到2021 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6.43%,与西部的差距扩大到6.50%,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东部仍偏低。

(三)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西部地区交通通达度大幅提升。如表2所示,2000 年,西部地区公路里程仅为55.39 万公里,到2020 年已经达到220.23 万公里,占全国公路里程的42.37%。2000 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2 万公里,到2020 年已经增长到5.92 万公里,占全国的比重也超过了40%。表3 给出了2004 年和2020 年西部各省份城市用水普及率和城市燃气普及率。可以看出,2004 年,西部地区城市用水普及率超过90%的仅有四川、陕西、青海和新疆四地,宁夏城市用水普及率最低,为61.1%;
到2020 年,西部十二省城市用水普及率均超过90%,且大部分省份超过98%。2004 年,只有四川和新疆的城市燃气普及率超过80%,西藏城市燃气普及率最低,为41.88%;
2020 年,除西藏和云南外,其他10 个西部省份的燃气普及率均超过90%。

表 2 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和铁路营业里程及占全国比重情况

表 3 2004 年和2020 年西部各省份城市用水普及率和城市燃气普及率

(四) 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发改委数据显示,2020 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 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万元,较1999 年增长6.1 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万元,较1999 年增长7.5 倍[31]。表4 给出了2005—2021 年西部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看出,西部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但在西部地区内部,2005 年,收入最高的内蒙古(5985 元)是收入最低的贵州(3625 元)的1.65 倍。2021 年,收入最高的内蒙古(34108 元)是收入最低的甘肃(22066 元)的1.55 倍。西部各省份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明显扩大。此外,通过对比更多数据可以发现,只有内蒙古从2009—2018 年的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仍较低。东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更大,2021 年,上海和北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8027 元和75002 元,均为内蒙古的两倍多。

表 4 2005—2021 年西部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恩格尔系数在0.6 以上为贫困,0.5~0.6 为温饱,0.4~0.5 为小康,0.3~0.4 为富裕,低于0.3 为最富裕。从表5 可以看出,从2014 年到2020 年,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升:2014 年,内蒙古、陕西和宁夏的恩格尔系数低于0.3;
到2020 年,有5 个西部省份的恩格尔系数小于0.3。与东部地区对比来看,2020 年,东部十省中有6 个省的恩格尔系数小于0.3,北京的恩格尔系数最低,仅为0.22,说明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仍存在一定差距。

表 5 2014 年和 2020 年西部和东部各省份恩格尔系数

(五) 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贫困问题是阻碍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障碍,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采取了诸多政策来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2015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我国脱贫工作进入深水期。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12 个在西部,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均位于西部。图5 给出了2010—2019 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及占全国比重情况。可以看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均不断下降,减贫效果明显。2015 年以前,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2015 年之后,该比重一路上升到57.71%,说明西部地区贫困问题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相关数据显示,2012 年以来,西部地区有5086 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56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0 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齐进入全面小康社会[31]。

图 5 2010—2019 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及占全国比重

图 6 2000—2021 年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速图

(六)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20 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超过1.37 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19.3%;
青海三江源“中华水塔”得到有效保护,三江源草地整体退化趋势得到遏制;
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水质为优[31]。

表6 对比了东部、西部和全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以看出,从2006—2020年,东部、西部和全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在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污染不断减少。从城市污水处理率来看,西部地区在2006 年、2010 年、2015 年的数据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但到了2020 年,西部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东部。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来看,西部地区数据上升速度十分明显,到2020 年,只比东部和全国水平略低,达到99%。

表 6 东部、西部和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比

(七)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

图6 给出了2000—2021 年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速图。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少数年份有所下降,2021 年呈大幅上升,达到5507.24 亿美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从增速来看,加入WTO 后,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2002 年、2003 年增速高达51.95%、77.21%。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对外开放速度不断加快,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增速也较高;
“十二五”期间,增速不断下降;
“十三五”期间,增速波动较大。此外,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0 年的6.25%提高到2020 年的9.31%,但总体来看占比仍较低,西部地区在“双循环”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外贸平台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表7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数量较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有更多机会得以展现,未来,西部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新时代继续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有利于在新格局下统筹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32]。

表 7 西部地区外贸平台数量及分布情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但东西部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在一些领域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当前,在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必须突破现有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 坚持创新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能转变

在文献视角中,有文献指出西部地区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优先培育和引进技术性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和配备专业化实验室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保证人才真正能够“扎根”西部。第二,加大对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高校和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和奖励,简化科研项目流程,完善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对接机制,鼓励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设立孵化器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第三,培育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经济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33]。西部地区应通过与东部地区合作等方式,着力提高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领域的技术水平。第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成都、重庆和西安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要建设西部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将这三地打造成西部地区的创新中心和科教中心。

(二) 坚持协调发展,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文献视角和数据视角都提到,西部大开发以来,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西部地区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针对这些问题,西部地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促进产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森林、草原、能源、文化等资源丰富,农牧业、资源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也就成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在这些产业中的应用力度,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同时,要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拓展和延长产业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高端化、高价值化方向发展,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34]。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第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打造特色农牧业品牌等方式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快速、准确获取产品需求信息,及时整合资源、调整生产,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此外,还应加大农牧区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投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借助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公共服务质量。

(三)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文献视角和数据视角都显示,西部大开发以来,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也有文献指出,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存在负面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要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同时,大力推进对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使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提高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第二,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除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外,要进一步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如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等,使西部地区生态保护者利益得到有效补偿[35]。第三,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容易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领域,要利用技术来提高采掘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测生产过程,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生产。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运等的监测,为西部地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支持。

(四) 坚持开放发展,推动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

文献视角和数据视角提到,西部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推进较为缓慢,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足。为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交通通达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36]。同时,要加强陆港、河港、海港、空港建设,发展港口经济。此外,还应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化中欧班列运行模式,发展通道经济。第二,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宁夏和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大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提高试验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在平台内开展先试先行,探索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新体制机制。完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边境地区在跨境旅游、跨境贸易、跨境金融等领域进行创新。第三,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下,要更加重视制度层面的开放。加强农业领域的开放与合作,有序开放制造业,逐步放宽服务业准入,落实好外商投资方面的政策。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信用体系,为吸引外资进入提供更好的“软条件”。

(五)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西部地区虽然已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但仍面临边缘人口多、相对贫困明显、返贫风险高等问题[37]。为促进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推动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返贫。要建立包括收入、教育、医疗健康、安全饮水等在内的多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和评估体系[37],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汇集到同一平台,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情况和返贫风险水平进行监测和预警。第二,稳定和促进就业。联合企业、职业学校等搭建就业培训平台,为劳动者提供技能和知识培训,帮助脱贫人口掌握生存技能。同时,可以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就业服务平台,聚合人社部门、农业部门、劳动公司等的数据,对劳务人员情况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实行岗位智能化匹配。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完善农村地区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关注脱贫群体,完善帮扶措施。同时,应设立专门的平台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以及办理其他事项提供便利,推动社会救助向手机端延伸,简化步骤,提高效率。

猜你喜欢差距战略经济“林下经济”助农增收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战略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8期)2018-08-23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家庭影院技术(2018年3期)2018-05-09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战略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1期)2017-11-28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爆笑show(2014年3期)2014-06-25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年7期)2014-03-01

推荐访问:高质量 大开发 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