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琛元 于 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近几年来,随着李子柒等博主在海外迅速走红,再加上直观、碎片化等传播特点,微视频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带有双语字幕翻译的微视频还不是很多,笔者认为这是介入翻译批评的佳机之一:从最初就逐步明确“值得提倡的翻译”,方能引导行业更好发展。
何谓翻译批评?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相似之处。杨晓荣(2005)认为,翻译批评是以跨文化交际为背景,从内容、表达、风格、语言及生动性等方面进行的翻译批评和翻译鉴赏的结合。在李明(2010)教授编写的《翻译批评与赏析》中,作者认为“翻译批评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因此,‘批评’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批判’,而是‘评论’。对翻译进行评论,实际上既可以是鉴赏,也可以是指出错误式的批评,还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即借评论某种翻译现象来说明某个翻译方面的问题”。李金树(2018)认为翻译批评是批评主体对以翻译或翻译活动为中心的描写、分析、评估和研究活动。《中国翻译词典》对翻译批评的定义是:“翻译批评即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者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林煌天,1997)。在周仪和罗平(2005)编著的《翻译与批评》一书中,对该定义的解释是:“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原作,着重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原作具有的功能;
2.分析译者翻译原作的目的、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译者针对或可能吸引的读者对象;
3.从原作与译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字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
4.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评价译作,包括译者采取的技巧与译作的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5.评价译作在译语文化或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综上所述,翻译批评的“批评”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批评”,也可以是对译文的“赏析”,本文更侧重于后者。在内容上,本文主要从上述第二个方面进行翻译批评举例分析: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需考虑的观众对象。笔者之所以选用《中国范儿》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作为批评对象,原因有三。首先,《中国范儿》为中国网精心打造的带有中英双语字幕的微视频节目,字幕翻译质量虽不能与传统视听作品中的大师翻译相媲美,却也较大程度实现了文化交流,对其的批评可为微视频字幕翻译领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此类文化传播微视频中,“文化负载词”的传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国观众能不能理解,甚至接纳中国文化,关键就在“文化负载词”是否得到有效传递。第三,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文化负载词也可相应分为生态、物质、社会、宗教、语言文化负载词,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第一类。
英国翻译家巴斯奈特对文化翻译理论提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巴斯奈特强调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翻译不能仅着眼于语言而不去有效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在巴斯奈特看来,翻译的首要目的就是文化交流。文化翻译理论含义在《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中有所阐述:1.不同于之前的翻译单位(多以语素、词素、句子、语篇为翻译单位),巴斯奈特提出应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2.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解码——重组”过程,更重要在于它是一个交流行为。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同译语文化功能的等值。4.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廖七一等,2001)可见,文化翻译理论强调文化交流、文化功能等值,其观点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微视频《中国范儿》字幕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按照奈达(1945)的观点,文化大致可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及语言文化。文化负载词也可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及语言文化负载词五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第一类,即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评析。
每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生态特征自然也有差别,包括地势、地貌、气候、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这就导致原语中的某些词在译语中没有或者难以找到对等词。有些时候,即使能在译语中找到所指完全相同的词,但是从文化角度来看,该词并没有原语中相应词汇的文化含义。这两类词语都属于生态文化负载词的范畴,以下试举几例,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的视角进行评析。
例1.团扇亦有长圆、梅花等之形
玉 竹为柄 坠以流苏为饰
The circular fan also adopts oval or plum blossom shapes
with jade and bamboo for the handle,and ornamented with tassels
(《中国范儿》第20集,2: 16-2: 25分)
该例中,译者采用了替换法,译为 “plum blossom”,以欧美人熟知的李花代替中国梅花。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此替代是合理的。文化翻译理论强调文化功能的等值,即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产生原语文本对原语文化的读者相同的效果(廖七一等,2001)。中国人自古认为“天人合一”,因此在制作各类物品时,会结合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对它加以模仿,融入到设计中去。此处,“梅花”的文化功能即是向观众传达中国仿生审美。Plum blossom(李花)与梅花同属李亚科植物,形态相似。因此,虽然有些外国观众没有见过梅花,视频中也没有出现梅花形团扇,但依然可从这一替代译名中想象到团扇的大致形状。有助于传递中国审美,促进文化交流。
例2.每年九月初九 都要登高
食重阳糕 饮菊花酒 佩茱萸 以求长寿
It is customary to climb a high mountain
eat rice cakes,drink chrysanthemum liquor
and wear the zhuyu plant,Cornus officinalis,as a wish to avoid evilness and prolong life
(《中国范儿》第22集,1: 31-1: 44分)
茱萸,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时人们常佩戴的一种植物。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在对这一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译者结合了多种翻译方法。首先,音译“茱萸”,然后在后面添加类别词,最后再加上茱萸的拉丁学名。“茱萸”在原文中的文化功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一个习俗。虽然茱萸在其他国家也有种植,并非中国特有植物。但从文化角度来说,作为重阳节习俗之一的茱萸是原产中国的,其他国家没有这样一株“文化茱萸”,也没有可替代之物。从这层含义上讲,译者难以在受到时空限制的字幕中做到归化,让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有相同反应。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音译不失为一种佳法。因为音译是除零翻译外异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翻译方法,自然对原语文化的折损程度最小。译者采用音译方法,突出了“文化茱萸”的异域性。然而,音译毕竟对译语观众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他们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译者加上了一个类别词“plant”就使译语观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上是从文化角度进行的考虑。然而,中国古人之所以将佩戴茱萸作为重阳节习俗之一,与其植物性质是分不开的。茱萸带香,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百度百科),古人认为茱萸能祛病驱邪,因此重阳节时佩戴茱萸。由此看来,茱萸的文化功能是以植物属性为依托。另外,文化传播类微视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向译语观众介绍中国文化,有纪录片的性质。这也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做到“准确”。最后,译者从植物角度再增译茱萸的拉丁学名,就还原了其植物本色,向译语观众确切传达中国人民在重阳节佩戴的植物究竟是什么。这样结合了多种方法的翻译,笔者认为是完整的,将“佩戴茱萸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一个习俗”这个文化含义重新移植到译语观众的脑海中。但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译者采用的拉丁学名是“山茱萸”,而目前植物学家们普遍认同重阳节人们佩戴的是“吴茱萸”,因为山茱萸无味,吴茱萸味道强烈,视频后面的介绍中也提到了“茱萸香味浓”。因此,翻译前要对所译内容有足够了解,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这一点上,译者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例3.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The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the Zhuyu Festival
because of the popular tradition of wearing the Zhuyu plant,dogwood on this holiday
(《中国范儿》第22集,2: 56-3: 03分)
该例是接续上一例对重阳节插茱萸这一习俗的具体介绍。可以看到,在这一例中,同样是“茱萸”,译者的翻译方法却发生了变化,前半部分不变,还是音译加类别词,后半部分译者没有延续拉丁学名的增译,而是以性状相似的dogwood(梾木,与茱萸同属一科)加以替代。从这种翻译方法上的微妙变化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心中确实时刻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因而没有拘泥于一词一句,而是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通盘考虑,力求使译语观众产生与原语观众相同的反应。此例中,“茱萸”的文化功能与上例相同,译者在前半部分采取了与上例相同的翻译方法,这里不再作评析。后半部分,译者采用了替换的翻译方法,笔者认为是合适的。上例出现在开篇的总括性介绍中。作为介绍中国文化的微视频,要求向译语观众传达的信息真实准确,译者选择增加拉丁学名确切指出前面音译的对象是对的。而此例出现在后面具体的介绍中。对于文化传播类微视频来说,介绍只是功能之一,更为重要的功能是“传播”。文化翻译理论也强调,翻译的首要目的是文化交流。不论是“交流”,还是“传播”,基础都是译语观众的理解。另外,巴斯奈特特别强调翻译的服务对象。植物的拉丁学名较为专业,很多普通观众不懂。鉴于在总括性介绍中,译者已准确指出了中国人民佩戴的植物是什么,因此在此处具体介绍中,相比准确,更应追求的是译语观众的理解与接受,否则介绍毫无意义,所以宜采用归化策略。字幕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意译法等归化翻译方法使用空间有限,因此替换法是字幕翻译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以dogwood替换茱萸,简洁、简单,且易使译语观众有相似联想。
例4.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寿字眉 面带哭丧 威严肃穆
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 自刎于乌江的命运
The facial mask of Xiang Yu,a tragic hero in ancient China,
is featured with heavy eyebrows,and deep sorrow,
which foretells his ultimate fate of military failure and suicide.
(《中国范儿》第44集,2: 42-2: 52分)
此例中,译者在翻译时删去了“垓下”与“乌江”。中国人民熟悉项羽的历史故事,自然对这两个地理专有名词有所了解。然而,多数译语观众不知道这个历史故事,对这两个地点毫无概念。如要使观众了解,需要较为详细的注释,这在字幕翻译中是办不到的。根据文化翻译理论,这时译者只能以文化为翻译单位,传达文化整体,删除细节信息。这一集介绍的是京剧脸谱在京剧艺术中具有的功能——“表情符号”。因此,原文中对项羽命运的介绍主要是为了向译语观众解释为什么项羽的脸谱是“寿字眉 面带哭丧 威严肃穆”,“垓下”和“乌江”并非理解重点。对译语观众来说,“兵败”和“自刎”才是理解重点。译者对原文信息的主次轻重把握得很到位,对重要程度不高的地理名词采用删译法,使译语观众不必在短短几秒字幕中纠结于此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信息,有利于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播。
例5.适量加入葱段
香菇调味的清汤锅底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牛羊肉的鲜美
Seasoned by Chinese onion and mushroom
its non-spicy soup base
can help keep the maximum freshness of the mutton and beef
(《中国范儿》第58集,2: 29-2: 37分)
译者将“葱”译为 “Chinese onion”,采用了替换+增译,以“onion”进行替换,并增添“Chinese”一词。葱,百合科葱属植物,原产中国,味辛,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沿用至今的一味常见调味料。Onion,百合科葱属植物,原产亚洲西部,味辛,是西方人民一种常见调味料,中文译为“洋葱”。可以发现,在“葱”的英译和“onion”的汉译上,译者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同一种处理方式——替换+增译。究其原因,是因为译者都发现了“葱”与“onion”的文化共性与个性。就文化共性而言,二者都因各自味辛的特点分别成为中国与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就文化个性而言,二者虽同属葱属,但毕竟是两种植物,具有各自特点,如原产地不同、形态相别、处理方式相异等。从文化共性角度看,译者为实现文化功能对等,自然会采取替换法,将“葱”与“onion”在汉英互译中相互替换,以译语受众熟悉的事物使其理解原语中的陌生事物。然而,如此替换的弊病在于译文完全丧失了异国风情,甚至让一些受众误认为就是本国作品,译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隐身”状态,是一个“透明人”。另外,这也会给译语受众造成误解,认为原文中提到的陌生事物和他们所熟悉的一样。为避免这种情况,译者在 “onion”基础上增加 “Chinese”,译为 “Chinese onion”,在“葱”的基础上增加“洋”,译为“洋葱”,希望使译语受众感受到异国文化。
例6.正宗的毛肚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
传统汤汁的配制是选用
郫县辣豆瓣 永州豆豉
甘孜的牛油 汉源花椒为原料
加入数十道香料一同烹炒
A typical Omasum Hot Pot is especially heavy-flavored and oily
Its traditional soup base has such ingredients like
Pixian fermented bean paste Yongzhou fermented black soybean
Ganzi beef lard and Hanyuan flower pepper
mingled with a couple of dozens of spices
(《中国范儿》第58集,3: 06-3: 24分)
译者将“花椒”译为“flower pepper”,可以说采用了直译+替换法,笔者认为有失妥当。花椒是原始花被亚纲的物种,原产中国。Pepper是“peppercorn”研磨的粉末。Peppercorn,木兰亚纲,原产东南亚,中文译为“胡椒”。作为调料,很多人分不清,觉得二者很相似,这或许也是译者以“pepper”替换“花椒”的原因。但不同于上例替换,二者分属完全不同的品种,所以笔者认为此处使用替换法并不合适。再说直译法。译者将“花椒”的“花”直译为“flower”。一直以来,直译法以保留原文形式而受到一些学者及译者青睐。然而,当语言内容和形式冲突时,译者仍要将内容放在第一位。此例中,“花椒”这一名称来源于中国一个传说。一个名叫花娇的孝顺女孩为救亲人上山找香料。虽然她用这种香料救好了自己的亲人,但村里患此病的人越来越多,而香料又被虎豹毁了。这时只有花娇自己化作香料树才能救治其他人。善良的花娇真的这么做了,人们就把这棵香料树叫做花娇。日子久了,人们便把“娇”写作了“椒”。因此,“花椒”这一名称与“花”并无关系,译者直译为“flower”会误导观众。笔者查询了一些汉英词典和网上资料,认为“Chinese prickly ash seeds”这一译名是可接受的。西方人看到花椒树会联想起“prickly ash”(带刺的白蜡树),因此以西方人熟悉的“ash”进行替换,以“prickly”修饰,说明形态,再前加“Chinese”点出产地,这样的翻译才是沟通了不同的文化,让译语观众在快速的字幕中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为基础迅速了解源语文化中的陌生事物。
例7.隋炀帝扬州观琼花
清康熙 乾隆下江南等
都是人尽皆知的
帝王巡游的典型事例
The Yang Emperor of the Sui Dynasty once traveled
to Yangzhou to watch Joan flowers
and the Kangxi Emperor and the Qianlong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once toured south China
All these are well-known stories in China
(《中国范儿》第62集,1: 58-2: 12分)
此例中,译者对“江南”这一中国地理区域名词采用了概括法,翻译为south China,体现了译者对翻译服务对象的重视。“江南”这一地理名词没有确切的区域划分,历史上不同时期所指区域略有不同,但大体上说,是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区。然而,译语观众未必都熟悉中国地理,了解长江位置。因此,译者选择了概括翻译法,用south China简化原文,使译语观众的理解负担不会很大。
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文化传播类微视频《中国范儿》字幕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评析。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从译者翻译目的应符合微视频制作方的目的——文化传播。这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倡导的翻译目的——文化交流——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应考虑译语观众的接受程度。不论是巴斯奈特所强调的翻译目的——文化交流,还是微视频的制作目的——文化传播,都是建立在观众理解基础上。因此,在进行具体翻译时,译者应首先考虑归化导向的翻译方法,如替换法、删除法、增译法等,让译语观众在认知上能理解,在心理上易接受,以实现巴斯奈特倡导的文化交流目的及微视频制作方要求的文化传播目的,从而更好促进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猜你喜欢茱萸奈特译语遍插茱萸少一人红领巾·萌芽(2022年10期)2022-11-24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意林·少年版(2021年22期)2021-12-09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11期)2021-11-19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1年5期)2021-07-08遍插茱萸却为何基层中医药(2021年10期)2021-06-05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家庭影院技术(2017年11期)2017-12-20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一束茱萸满乡情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6年19期)2016-02-28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