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龙泉窑区夏商遗址与汉魏晋隋唐时期青瓷烧制初探

龙泉窑区夏商遗址与汉魏晋隋唐时期青瓷烧制初探

时间:2024-01-05 10:30:01 来源:网友投稿

全启斌

龙泉市宏鑫瓷业有限公司 浙江龙泉 323700

青瓷烧制文化奠基于两汉,发展于三国两晋、隋唐。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断的考古调查表明,龙泉窑系青瓷窑址在丽水、龙泉、庆元、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武义、永嘉、泰顺、文成,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窑址数量达600余处,构成了一个窑场众多、分布极广的青瓷窑体系。龙泉窑青瓷在这一时段中发展如何?龙泉青瓷的源头在哪里?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龙泉窑的古代青瓷烧制情况怎样?其发展历史哪些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前许多说法,多有偏颇。本文拟结合近些年的考古成果就龙泉窑史前烧制遗址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龙泉窑区的青瓷生产情况作简要探讨。

考古表明,龙泉窑区早期烧制陶器的遗址有五,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二:

一是距今9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晚期遗址壶镇陇东遗址,该遗址出土良渚时期的遗物罐、豆、壶以及各类鼎足;
还出土了较多印文硬陶残片[1]。

二是龙泉市城东北隅牛门岗遗址,该遗址发掘的陶器有釜、瓶、盂、碗、小缸、罐等。陶质为印纹、印陶、红陶等。

除了以上两处遗址外,目前发现的另外三个遗址都是夏商时期烧制陶器的遗址:

一是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的牛鼻山文化遗址,年代距今4800—5300年。其陶器以泥质灰陶(包括磨光黑衣陶)为主,常见器皿有罐、豆、壶,及鼎、钵、簋、三足盘、鬶、杯等。陶器流行圜底、圈足和三足。以鼎为主要炊器。锥足鼎和鸭掌状足盘是特色器形。纹饰简单,拍印绳纹、条纹、梯格纹,多数为素面。制作工艺为手轮并用[2]。

二是云和工业园区东部位置的显圣湾,发现距今3000—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大型遗址,其主体堆积属好川文化和肩头弄文化,目前共计清理发现好川文化墓葬6座,出土陶豆、圈足盘、双鼻壶、陶罐等品。主遗址区域发掘出土石器、陶器等各类器物标本逾百件[3]。

三是福建浦城县仙阳镇猫耳弄山(也称猫耳山)遗址,遗址中有2条长条形窑炉,由火膛、火道、窑室和烟囱组成的长条形窑炉——结构完整,已具备龙窑的要素。根据最新的测年数据,猫耳山出土的长条形窑炉距今 4000 年左右,堪称“中国龙窑之祖”[4]。

可见,龙泉窑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陶器烧制,就目前考古表明,其龙窑的鼻祖就出现在该地区。

1.龙泉窑区汉代早期青瓷碗

2021年10月25日,光明网新闻视频官方账号发布视频报道,“浙江云和再次发掘一座西汉古墓,距今2158年”;
10月2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对其进行了报道;
10月27日, CCTV-2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以《浙江丽水:云和发现浙西南最早纪年西汉古墓,距今2158年》为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视频报道。考古学者在云和县元和街道古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大毛垄”山坡上发掘出铭文砖,明确记写建墓时间为西汉早期建元(汉武帝)四年(公元前137年),其墓为“徐令”之墓。该墓出土的3件青瓷器均为青釉小碗。其中一件为完整器,从器型、釉色上看具有非常成熟的烧制工艺,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青瓷碗,做工精致,釉色青翠而略显深沉。

现代发掘的西汉早期青瓷器形有瓿、壶、盒、鼎、罐等,仿青铜制式,釉面较战国瓷器稍厚而均匀,其釉色呈现青黄、黄绿或黄褐色较多,而釉色青翠者甚少。与现收藏于温州市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的西汉原始青瓷双系罐比较,该双系罐制作精致,器型大方端庄,腹上装饰两层云气、飞鸟纹,釉下刻划线条劲健有力,纹线流畅优美。流云与凤鸟起飞,画面动感极强。但其罐虽然施青黄色釉,釉面光滑润泽,但与云和出土的汉碗比较,釉色略偏青黄。半釉至腹,腹以下无釉,露出紫褐色胎骨,与越窑汉代青瓷比较也一样,越窑的西汉凸起弦纹双系罐、西汉刻划纹双系壶、西汉双系青瓷罐、西汉刻划纹青瓷壶等都釉面有光泽但略显青黄。显然龙泉窑区云和出土的西汉碗颜色青翠。估计与龙泉窑区地处浙西南多金属矿带之上、釉土含铁等金属元素较高有关,所以釉色偏翠绿而略深。龙泉窑东汉至三国时期的青瓷烧制技艺更为成熟,作品类型更多,釉色依然偏深。

2.龙泉窑区三国时期堆塑罐

1994年,松阳县赤寿乡择子山出土三国时期青瓷堆塑五联罐,系本地瓷窑烧制而成。器形大,口径12厘米,通高28.5厘米。盂口筒腹,周围粘贴四个小罐至肩部,把颈和肩分隔成四面,堆塑祭台和八名乐人持不同乐器进行演奏,制作精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3.龙泉窑区西晋青瓷

2022年5月23日,云和县融媒体中心“童话云和”发布文章《云和发现距今1700多年西晋纪年古墓》,5月24日,云和县政府网、浙江新闻广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天目新闻”、新华网等媒体相继发布报道信息。云和县出土了距今1700多年的西晋青瓷虎子、盘口壶、青瓷水盂等珍贵文物,均为完整器。

三国两晋时期,越窑、婺州窑、瓯窑等青瓷窑场争妍斗丽,烧制出品质良好的青瓷,还创新烧制出如熊形灯、狮形烛台、鸡笼、狗圈、羊、蛙形水盂等仿生青瓷,体现了崭新的青瓷艺术风貌,龙泉窑也不例外,青瓷虎子、谷仓、水盂等青瓷烧制,显示了龙泉窑成熟、稳重、朴实端方的造型风格和瓷釉青翠深沉的特点。青瓷虎子从汉代的铜、陶、瓷的虎子形态演化而来,虎首和虎腹部装饰较越窑和瓯窑更为简洁大方,尾端略粗朴。四系水盂形态端庄大气,模印网格纹装饰,器型较大,估计该水盂不属于一般书桌文房用品。其瓷釉具有龙泉窑特色,刷釉不均,釉质透明,釉色青翠,深沉中略带绿。

3.龙泉窑区东晋青瓷

2021年9月3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今日快讯报道:云和发现东晋古墓群,9月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浙江丽水云和县发现7座东晋古墓遗迹,32件精美器物重现世间。经抢救性发掘,云和县出土东晋青瓷大钵、青瓷虎子、青釉盘口壶、点褐彩青釉盘口壶、两个青釉碗、青釉折腰洗等。其盘口壶:盘口矮颈,垂肩,矮圆腹,平底,圈足。通体无刻划装饰,施青釉。结构严谨,器型稳重,其烧制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此器堪称东晋龙泉窑青釉瓷器之典型。

1.六朝隋唐时期吕步坑窑址

吕步坑窑址是龙泉窑区六朝至唐代烧造年遗址。窑址位于丽水吕步坑村西侧社山的东北坡、西北坡。1959年,文物部门对西北坡窑址进行发掘,20世纪70年代,相继发现六朝时期富有特色的龙泉青瓷,2001年再次发掘,考古证明,该窑址始烧于南北朝(六朝),至唐末或五代衰落停烧。

该窑址是龙泉窑区六朝至隋唐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烧制的代表。虽然这一时期青瓷产品在龙泉、遂昌、松阳、云和等地均有发现,但作为典型窑址,目前仅见于吕步坑。这一时期该窑址的青瓷产品有碗、盘、盅、罐、砚、盘口壶、灯盏、钵、缸、执壶、缸等。器物胎骨较粗厚,釉色有青褐、青灰、黄绿等。青瓷造型精美;
胎质致密度一般;
灰胎青釉,釉色呈黄绿色,有深有浅,釉层较薄,不太透明,类似于天青色乳浊釉。早期产品比较粗糙,窑址晚期瓷釉青亮,制作规整,显示出该窑在不断提高中进入良好龙窑烧制阶段。

2.唐代黄坛窑址

唐代黄坛窑址是龙泉窑烧制青瓷较早的窑址之一,始于唐代。窑址位于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青瓷类型为多角罐、盘口瓶、执壶、五管瓶、青釉花口碗等器皿,黄坛窑是唐代龙泉窑烧造瓷器历史的重要时间标杆。

六朝至隋唐时期,从出土的龙泉窑青瓷造型上看,造型相当稳重端庄、典雅大方。估计与历史上一代代烧制经验的积累,加之会参考附近越窑、瓯窑等地的青瓷产品有关,所以型制规整,龙窑烧制中发现瓷釉依然有厚薄不均现象,此为龙泉窑早期产品的缺点,一旦施厚釉,则流挂缩釉等情况严重,故此只宜于施薄釉。由于龙泉窑地区地处浙西南多金属矿带之上,坯土瓷釉富含铁元素,瓷釉色泽偏于青翠而略显淡绿。做工相对较为粗糙,胎壁较厚,瓷质疏松不均。隋唐龙泉窑产品主要以日常用器为主。

猜你喜欢瓷釉云和县龙泉窑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年2期)2022-06-17灰铁倒流壳内流道涂瓷釉的实验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22年8期)2022-05-12——鲁青瓷釉下彩(春夏秋冬)">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强作品鉴赏
——鲁青瓷釉下彩(春夏秋冬)山东陶瓷(2018年5期)2019-01-11吉州窑瓷釉种类及其装饰技法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3期)2018-05-14传统民族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新课程·小学(2017年6期)2017-08-05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7期)2017-04-15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文物春秋(2016年4期)2017-03-07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浙江国土资源(2016年7期)2016-06-15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6期)2015-07-06宿迁出土明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碗大众考古(2014年8期)2014-06-21

推荐访问:龙泉 汉魏 青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