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00)
从价值链视角出发,对企业采购成本管理进行控制,主要是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以及企业所在的外部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情况,以企业为核心提出切实、可行的采购成本管理方法,辅助企业控制采购成本,在确保采购质量的基础上节省开支、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价值链视角优化采购成本管理,应当充分考虑采购工作的成本风险,保证采购流程的科学性,优化采购环节,加强采购管理,精准预测与执行采购成本计划,关注采购的各个阶段,以有效落实采购成本管理任务,达成采购成本控制目标。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将这一过程细化分解为不同的经济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其产品与服务经历设计、产出、销售、交付与后续服务,各项活动的聚合体就是价值链;
每一项经营活动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价值链及其活动方式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的战略与主要经济状况等。价值链内部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其中某个环节的效益可能直接影响价值链的整体效益,影响其余各环节的效益,例如,在企业生产中,若花费更多的费用采购高价格高质量原材料,则生产过程就可以减少质量风险,提升产品品质,但是也会适当压缩其余各环节的资源占比。
采购成本,就是指企业从供应商处引入生产活动需要的物品所支出的费用。采购成本包括价格成本、采购人员费用、物流费用等。根据总体拥有成本(TCO)管理理论,采购成本可以细化到范围后续的管理成本、缺货成本、质量成本等,加强成本管理,合理地将费用归类于采购物品,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科学性,提升成本控制的精准性。根据TCO理论,可以将企业采购成本细化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为直接购买的价格成本、物流费用、采购部门费用、供应商管理费用、仓库费用、物品损耗费用等;
隐性成本包括缺货、质量及其他隐性成本。
基于价值链视角对企业采购成本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少企业已经在内部搭建价值链,从整体视角看待采购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采购成本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采购链中缺乏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与物料有关的信息获取方法比较传统,信息化程度不足,导致物料有关信息时效性较低,可靠性不足,且存在真伪混杂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制定采购计划,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水平。企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括确定产品需求、设计产品方案、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产品、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整体流程较多、复杂性较高。若企业获取的物料信息不足,则难以及时掌握与生产需求有关的信息与数据,只能够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进行产品采购分析,一旦信息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采购环节的风险,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作业成本分析不足。根据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来说,企业在确定需求环节应当分析作业成本,基于资源消耗情况创建成本池,分析成本动因,提出成本控制方法,优化采购方案,实现成本的分摊。在实际过程中,部分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进行成本分摊,从产品本身角度出发实施,增加了成本信息获取、作业活动的难度。采购链条中无法反映采购环节的作业量,难以确定各个作业环节的消耗,也会影响采购价值链的分析与评估,影响评估准确性,阻碍采购成本管理的实施。
第三,企业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缺乏科学性。根据企业采购成本管理实施的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很多企业仍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既未及时更新成本管理系统,也未对采购成本管理的流程、价值链进行重塑,没有将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分别纳入采购成本管理链条中,导致采购成本管理被忽视。企业制定采购计划,缺乏采购成本管理思想的指导,很容易受到生产节奏的影响,降低采购成本核算准确性;
缺乏对成本量的利用,促使成本控制执行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物资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流管理等均会影响采购成本,若企业忽视这些因素与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导致采购成本控制内容较少、覆盖面不足,也会引起采购成本的增加。
根据上述分析的问题可以看出,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与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内部价值链稳定性与联动性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基于价值链视域的采购成本管理优势。基于此,在优化采购成本方面,应当分别从采购、供应商、价值链三个方面入手,具体路径如下。
(一)加强采购环节风险控制
采购环节是直接影响采购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采购失误、采购计划不科学,最终均会作用于采购成本层面。因此,应当从现有问题入手,加强企业采购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增加采购信息的全面性与实效性,以此优化采购环节,辅助提升采购计划的科学性,提升企业采购环节的风险控制能力[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当优化内部价值链环境,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加强内部信息平台建设,获取到更加真实、完整与实时的物料信息,在采购物料之前了解、掌握物料的规格材质、更新迭代情况、市场价格变化等,加强与外部信息的共享。通过这种方法,多渠道熟悉物料情况,避免单一从供应商处了解物料信息,以此增加企业控制物料采购价格的筹码,适当降低交易费用,控制采购成本。企业可以依托现代化信息平台搭建物料采购风险防控机制,根据企业产品生产需求制定针对各项物料的采购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分析物料采购风险,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充分运用企业掌握的信息,促使企业在外部价值链中更加稳定与安全[2]。
(二)强化供应商选择与采购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采购管理,是价值链视域下企业开展采购成本控制的两大重要元素。基于价值链视域,无论是选择供应商,还是采购工作管理,均是采购成本链条上的主要环节,若缺乏对这两个环节的控制,会影响此后的采购成本控制,从而影响总体控制效果。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供应商的合作,根据企业产品生产需求,根据不同物料的性质对不同物料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制定物料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价供应商的供应品质量、价值、供应商信誉与市场环境,以此确保企业对供应商的优选。企业应当分别提出供应商选择的物料质量指标、经济指标、规模指标、合作服务指标等;
同时要对优质供应商进行合作渗透,持续加深与供应商的互动,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在降低共同成本的基础上控制物料质量,实现双赢[3]。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力度。一般来说,产品均具有生命周期,管理者应当具备生命周期意识,在产品研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对需要消耗的材料、设备等有关资源进行成本分析,制定采购管理计划。企业应当根据每批次生产需求预测分析物料的数量需求,精准计算物料订货量与订货周期,控制物料在企业内储存的时间,以此降低储存成本、物料自消耗成本,实现采购成本控制,提高采购资源利用率。
(三)遵循价值链流程及原则
价值链的提出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单独开展采购成本管理,围绕采购核心整合上下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资源消耗分析、采购需求确定、采购渠道选择、采购周期设计、采购方案制定、供应商接触与交流、达成采购合约、定期采购与储存、产品物料的物流与周转、物料消耗与产品化等,这些环节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采购成本。企业可以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考虑到企业产品生产采购需求的不确定性,定期对企业内部生产方式、产品类别进行分析,实时掌握实际需求,分析企业未来潜在需求,制定企业采购实时化方案与预测方法,尽可能满足自身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供应商与采购方法进行管理,形成以需求为核心的联动采购链,加强对采购成本的联动控制[4]。
此外,应当具备清晰的采购定位。对于企业而言,包揽采购物料中各个环节工作是不现实的,其应当清晰自己在外部价值链中的角色与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资源整合的最优方案,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采购成本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开展采购管理、外部上下游联动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根据企业采购环节设计价值链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各种因素,对各种因素引起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若采购物料的品质缺乏稳定性,则应当制定针对物料品质的风险防控方针,拓展供应商交流范围,或者寻求可替代的物料,同时考虑不同物料的费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也可以提升采购的高效性,维护企业产品品质。
(四)进一步细化采购成本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价值链在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的实施效用,提升企业采购成本管理能力,建议企业在落实上述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采购成本管理工作,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费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于选择供应商,可以引入TCO理论设计供应商选择链。根据TCO理论与价值链结构,企业应当全方面关注供应商选择的前期、中期与后期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估、供应商关系维护与管理、供应商的后续服务沟通等,形成以供应商选择为导向的链条,联动各个环节,以此辅助增强采购成本管理的实效。对于企业而言,供应商的选择多而繁杂,建议企业采用“二八原则”,首先在合作数量层面“做减法”,然后在合作质量与品质要求层面“做加法”,评价出具有良好信誉与供货能力的供应商,选择此类供应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综合计算采购的价格成本、运输成本、缺货成本与管理成本等,形成总成本估算,以此为目标控制成本[5]。
设计详细、规范的采购流程,兼顾采购效率与效益。企业应当结合采购实际需求,审视现阶段采购流程,明确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改革。根据企业当前采购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应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适当优化采购人才队伍结构,引入更多具有信息素养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优化岗位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处理工作方案和规范化的采购流程,制定信息化采购奖惩制度,形成内部激励效应,推动企业内部价值链各方人员遵循制度要求、主动参与到采购成本控制中。企业应建立物料集中采购机制,以年度周期、生产项目为依据制定采购数量与频率;
建立缺料风险应急机制,在缓解企业危机的同时,维护供应商与企业的共同利益[6]。
综上所述,采购成本的有效管控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促进企业高效运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当前,部分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从价值链视域出发,充分考虑采购成本的采购环节、采购流程、供应商选择与采购管理等内容,按照价值链的思路优化调整采购成本管理方式,以此提升采购效率,提高采购的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价值链供应商环节必要的环节要写清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3期)2021-04-06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35期)2021-02-16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上海包装(2019年4期)2019-08-30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供应商汇总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5年8期)2015-02-28供应商汇总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5年6期)2015-02-28供应商汇总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5年2期)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