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春,张艳霞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一重要论断为从人类文明发展层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视角。深入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和世界意义,对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其他文明的包容和借鉴,唯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能使文明获得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是在西方“文明等级论”“文明优越论”等人为预设的环境下产生的,也不是在固守中华传统文化的真空中创造的,而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兼收并蓄原则,以开放心态广泛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并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孕育而生的。
(一)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自成立以来就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力求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明确表达了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作为中华文明的时代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扎根在中国大地,创造、发展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道德观、生活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新生命、新价值。具体来看,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自然界,但同时也要通过改造和利用自然来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它倡导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传承“天行有常”“民胞物与”的文化基因,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创设了环境基础。二是“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天下为公”“协和万邦”蕴含着“立己达人、家国一体、天下大同”等传统文化智慧,不仅引导着中华民族对社会和谐、邦国和谐的向往,也与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世界的追求相契合。中国共产党传承和践行和平、和谐、和睦理念,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标注了和平底色。三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而不同”思想蕴含了中华民族包容厚道、兼容并蓄的特征,它要求承认和尊重差异,推动不同文化沟通交流、建立共识,彰显了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中国共产党传承“求同存异”“善解能容”“厚德载物”文化理念,坚持在尊重和包容不同文明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四是“厚德载物 ”的道德观。强调与人为善、以和为贵,致力于身心和谐、去恶存善,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传承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中华道德文明的智慧,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促进中华道德文明进步,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实践提供道德支撑。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滋养和不竭动力。倘若没有中华文化沃土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很难形成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作为人类历史上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它在批判性扬弃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上揭示了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从属于实践范畴的,同时,实践活动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文明、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在于现实的劳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把物质文明作为实现其他文明的基础保障,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物质文明的中心内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中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推动文明进步的思想。
社会形态“三阶段”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从纵向描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第一个阶段的社会发展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个人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人,而是作为一定自然共同体的成员,直接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共同体,没有独立性,人类文明处于前文明形态。第二个阶段的社会发展处于资本主义,个人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又套上了物的枷锁,造就了单向度片面的人,个人只有掌握资本才能获得独立性,这一时期主要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主。第三个阶段的社会发展则处于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力量支配人,人们将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成为自由自觉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2页。,人类文明将呈现出以人类解放为宗旨的崭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在第三阶段中以追求和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的新形态。这一形态克服了资本主义伪善、少数人享有的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属性,既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设计上奉行人民性逻辑,构建了人之“自由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图景,展现着人类社会价值追求。
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导致的社会不平等。“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8页。。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体现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不断压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产生了“工人阶级作为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却不是享有者”的文明悖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明消极方面的揭露,深刻说明资本主义文明存在不可克服的固有矛盾,并不代表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而真正的人类文明呈现出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发展的趋向。由此可见,“西方现代文明并不构成唯一的文明发展道路,西方文明也并不构成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形态的模板”(8)张永刚:《现代文明的生发逻辑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而只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种文明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维度扬弃与超越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也超越了资本主义主导的“文明野蛮”二元对立模式,内在要求尊重文明多样性与坚持交流互鉴,是一种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不断超越现实、面向未来、动态发展的新型文明,是优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样态,客观上开启了一种新文明的现实道路。
(三)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106页。。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遭遇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文明自信心遭到了沉重打击。为了寻找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最优解,思想文化界出现拒斥西方外来文化、全面学习和模仿西方强势文明、调适中西文明等多种方案,但因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不符合中国实际,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国共产党肩上。与提出此前方案的这些阶级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充分尊重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文明价值,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虚怀若谷的气度,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综合创新我们自己的文明,中华文明逐渐获得新生并不断重塑辉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2)《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但是,坚决不能机械搬用或搞拿来主义,而是要学会辩证分析,并将其他类型文明的长处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加以整合创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协调推进“五个文明”建设,正确处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关系,强调“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14)《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1页。。可见,中国共产党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始终秉持正确的态度,既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又拒斥全盘西化,积极主动学习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开创了具有社会发展普遍性特征的崭新文明形态。
世界上各种文明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融合而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式的文明形态
第一,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对西式民主的超越。民主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分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西式民主以“自由、平等”为标榜,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实质上是资本金融集团为获取私利而人为设计的表面上的民主,民主权利仍然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政客手里,人民群众并不能直接和真正参与国家治理。作为捍卫人民利益的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表现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人民放在国家治理的核心地位,强调国家权力由人民整体掌握,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全链条民主,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在此意义上,它既有效开创了一种新型民主形态,真正实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又对只维护精英阶层和资本的利益,而把广大民众边缘化的西式民主进行了超越,生动地擘画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新图景。
第二,以共同富裕实现了对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的超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被资本逻辑控制和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在走向现代化中,采取各种手段压迫工人阶级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增殖,虽然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绝大多数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陷入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的深渊之中。“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生产的人和作为生产目的的人之间的统一性被割裂,逐渐偏离和逆转了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以经济总量为现代化发展的唯一衡量标准,而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极大地破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作为物质文明创造者却不是享有者”的文明悖论,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自己经济关系的主人。
第三,以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实现了对价值观迷茫的超越。资本逻辑下单纯追求人与人的物化关系和资本增殖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不可避免地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精神层面往往会出现道德滑坡、价值观迷茫,以及缺乏对自身的肯定等问题,这充分暴露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危害。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另外,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文化外交、人文外交、公共外交等,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显著增强,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充分条件。
第四,以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对社会动荡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寡头政治和经济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为特权阶层谋利益、忽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形态,不仅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周期性经济危机频发、失业人数激增等社会问题,也导致社会深层次矛盾持续累积,不断引发社会性群体事件, 影响了社会稳定。经过40年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两大奇迹,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在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之际,中国共产党经过接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和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第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对人与自然、生产和生态相对立的超越。
西方现代化信奉“人是自然界的主人”,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肆攫取和极端破环,企图在征服自然界中确证人的价值,但因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致使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生产和生态对立,不仅使自身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也给全球带来至今难以消除的生态危机。相反,中国共产党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逻辑,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逐步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类全面发展的文明之路。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追求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形态
在价值多元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影响到文明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20)颜旭:《文明的和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2页。。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1)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0页。,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倡导在尊重和承认各民族国家文化和价值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最终获得一致性共识,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主张在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平等性、协商性、共享性。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尊重不同国家对价值实现路径进行探索的成果。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平发展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没有侵略、称霸的基因,有的是爱好和平、合作共赢的意愿与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宗旨的坚持,“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无不体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反对战争强权的坚定信念。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损害其他民族的文明而只会巩固和增进人类文明成果。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崇尚公平正义的文明。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以构建符合全球公平正义原则的国际文明新秩序为己任,从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到倡导构建以公平正义为准则的国际新秩序,从注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到倡导各国在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从参与和解决全球减贫、反恐到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社会安全和民生问题,从加大与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低碳等领域的合作到提出自己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切,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追求公平正义让人民获得真正幸福的责任担当。最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追求民主自由的文明。民主和自由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分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趋势。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不同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世界上的事情应由世界各国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决定,国际文明秩序绝不能由强权来规定,坚决反对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思想观念强加于人,要致力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23)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页。。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倡导文明多样、追求文明交流的文明形态
在多样文明共存与对话的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是继续摩擦对抗,还是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成为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抉择。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一系列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的答案。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一国的文明,而是不同文明凝结而成的文明形态,它倡导“和而不同”的类文明观,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倡导文明多样平等的新形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文明发展历经的形态可谓数不胜数,有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西方文明等。人类文明形态的每一次进步,都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曾经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类现代化进程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伴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丛林法则为根基的资本主义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漠视人类文明多样性,罔顾文明发展基本规律,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散播“文化高下论”“文明等级论”“文明同化论”等,霸道蛮横地要求其他文明要接受西方文明的“驯化”,企图以单一文明取代多样文明,以压制、对抗的思维方式抹杀文明多样性,阻隔其他文明成果的创新,已严重威胁到世界文明的和平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文明传播和发展规律,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和谐共存。一是倡导文明多样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来不是主张单线发展的文明形态,而是彰显人类文明多样性,强调求同存异、群芳竞艳、共同发展的文明样态,它的本质在于多样性、交互性、依存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文明的多样性为基本存在方式,强调文明之间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文明,正是各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文明才绘制出人类多彩文明的图谱,才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二是倡导文明彼此平等。世界文明发展史表明,承载文明的国家和民族有大有小,不同民族的文明发展时间有先有后,但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与智慧结晶,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均有其自身存在和可资借鉴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绝不能将任何民族的文明当做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人类文明新形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结合本国实际所创造的文明形态在本质上是平等的,都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那些企图把文明形态划分等级或评定优劣的做法违背了文明发展规律,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必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追求文明交流交融的新形态。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互融互通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文明共生并进史,也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显著特征,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各国人民逐渐形成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没有一种同世界完全隔绝而独立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凭一己之力应对世界范围内的风险挑战。当前世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人类正面临诸多威胁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通过真诚交流、协商对话,消除因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出现的误解和分歧,才能共享未来。只有以交流合作消弭对抗冲突,塑造交流交融的文明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不同文明互动交流、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它的兼容性、多样性、延续性特征内在要求不同文明彼此互鉴、优势互补,向世界展现当代文明的相处之道,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本民族文明的主体性,尊重不同文明的内在发展规律,致力于实现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美美与共”的文明,是主张对文明差异性持包容态度,推动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在文明交流的互鉴中实现互融互惠,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文明形态。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为破解人类文明演进困境,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不同于西方的新文明范式。从回应和解答的时代课题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立足中国也关照世界,在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不仅集中阐明中国主张,更正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误读误判,也有力回应西方国家的“文明冲突论”,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走向何处的关键问题。从目标追求来看,倡导兼容并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单纯追求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一枝独秀,而是基于人类文明多样性事实,以包容开放的原则破除阻碍世界不同文明交流壁垒,主张不同文明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创造出新的人类文明共同体,同各国一道应对文明危机和挑战,为携手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存局面开辟新路程。
作为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一种崭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关怀人类文明的前途命运,又具有真正普遍的文明价值追求,更以其崭新的思路开拓了人类文明的总体形态,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智慧和可借鉴的经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一)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多样化的新路向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多元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是》2021 年第1期。。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使文明显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要求我们必须正视世界文明多样化特征,始终坚持和而不同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在文明多样性基础上,在不断探索和谐共生之道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它不仅代表了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方向,是中华民族尊重和包容“他者文化”的自信体现,也生动确证了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多样文明交互作用结果的事实,极大推进了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发展。它所构建的“文明共荣共生”新型文明观,强调不同类型文明形态和不同文明表现形式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主张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培育和发展自己文明的同时,不以孤立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而是应该遵循各民族文明一律平等原则,承认其他文明与他国历史的适宜性,尊重和理解不同文明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积极主动地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总之,人类文明新形态促使不同国家和民族加深了对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资本主义文明是导致世界分裂、国际问题丛生的根源,“文明冲突论”是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阻碍,从而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为开创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化提供了新路向。
(二)为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深刻启迪
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印度佛教文化等传入中国,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哲学观念等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历法、文官制度等传入欧洲大陆,并被西方人借鉴,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26)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才能实现各个民族文明的巨大进步,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才能形成最大程度的文明共识,推动世界文明整体共同进步。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史大势基础上,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有益成分后发出的中国宣言,蕴含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不仅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21世纪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文明的创新创造提供借鉴和启示。毋庸讳言,要想让文明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就必须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合作、互鉴共进。“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27)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1页。,而应该以开放包容、平等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和吸收有利于发展本国文明的价值观念,在平等交流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断创新和发展本国文明。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是以学习的心态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互学互鉴中结合本国实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促进文明共同进步。
(三)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为解决当今人类文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顺应文明发展时代潮流,回应人类文明进步趋势,表达了中国对于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对于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引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一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明确宣示不会奉行国强必霸的逻辑,而是旨在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既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明确努力方向,又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互尊互信、和谐共生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使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得到可靠的保证。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出社会主义文明在21世纪的旺盛生命力,向全世界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过时、“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社会主义终结论”的终结,科学回答了当前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不仅有助于凝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积极力量,也将极大地推进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与西方利己主义、保护主义观念等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所蕴含的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等理念更符合人类文明演进方向,契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引。四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极富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全球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人民整体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关切以及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普遍关怀,尤其是在遭遇世纪重大疫情时,中西应对措施的差异和防疫效果的差距,用铁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危机和矛盾,而坚持人民至上、更加注重民生、更能发挥人民主动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必拟的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将为世界文明进步带来新希望。
(四)为发展中国家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
现代化绝不等同于西方化,现代文明也决不就是西方文明,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具有现代化道路的自主选择权和发展创新权。马克思在揭示文明发展规律和探讨文明发展道路时强调,发展道路是世界历史普遍规律在一个民族国家里的实现方式,因具体国情不同,相同的文明发展规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逻辑标准和价值导向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证明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这一条,西方文明绝不是现代唯一文明,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对西方文明模式的盲目崇拜,宣布了“普世价值论”“别无选择论”“世界趋同论”等以西方为中心的各种论调的破产,有力地捍卫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与尊重和理解文明多样性的文明交往原则,为有着相似历史经历、相同历史遭遇、相同历史任务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尊重文明发展道路差异性、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经验。一方面,应摒弃“意识形态对立论”,客观看待各国自主选择的文明发展道路。不同国家和民族因历史文化传统、国情、人文环境、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所选择的文明发展道路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应以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怀理解不同国家对文明现代化的认识,客观地看待文明进步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国家对文明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探索。另一方面,要独立自主探索本国文明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9页。。那些既想实现现代化又想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时,复制他国模式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会葬送该国的前途命运。因而,各国要根据具体国情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文明。另外,也不能一味封闭自守,而是要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和交流互鉴的关系,坚持本国问题由本国人来解答,以宽阔的视野对其他文明成果进行批判性借鉴,使之融合为推动本民族创造出新文明形态的积极力量。
(五)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向世界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共放异彩,形成共建开放、包容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对“世界该往哪里发展、人类该往哪里去”提供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形态截然不同的答案。它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未来,强烈反对霸权主义做法,呼吁世界各国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积极作为并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其所蕴含的文明主张、规定的内在要求、体现的文明情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依靠自己的内在力量在和平发展中创造的,而不是依靠战争殖民、对外扩张、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等霸权行径创造的,因而极大地超越了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文明的霸权逻辑,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和平要求。在国际社会发展观念上,它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基本准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2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营造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氛围,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树立“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主张各国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联系起来,将为人类发展作出新贡献视为神圣使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团结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应对风险挑战中创造出更优质的文明成果,续写人类文明更加绚丽的华章。
猜你喜欢新形态文明世界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新形态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6-09新形态西装智族GQ(2018年3期)2018-05-14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中华家教·幼儿版(2016年11期)2016-11-28彩世界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奇妙有趣的数世界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6年9期)2016-10-09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课堂内外(高中版)(2016年6期)2016-07-04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