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璐 李政 韩兴哲 陈丽杰 陈倩倩 刘婷婷
抑郁障碍属于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自杀率、致残性较高的心境障碍,据WHO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7%,该病症正严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健康[1]。焦虑障碍又可以称为焦虑性疾病或是焦虑症,是一类临床表现为病理性焦虑情绪的精神障碍,据报道焦虑障碍在精神障碍类疾病患病率中位居首位[2]。近年来,临床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精神类疾病,发现抑郁症共患焦虑的现象较为常见,且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病程时间较长,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损害往往更严重,自杀率高,预后相对较差[3]。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在其用药治疗期间,根据性格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病情恢复。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精神内科收治的64例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37.24±5.45)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37.51±5.36)岁。本次试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在进行研究试验前,患者或其合法监护人均已了解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和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或惊恐发作)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18~65岁;③接受用药治疗;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24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4分[5]。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药物依赖者;③存在严重自残、自杀企图及行为者;④无人监护或不能按医嘱服药者。
1.3 方法 2组均予以文拉法辛缓释片(合肥华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75 mg/d,晨服,并根据病情可逐渐加量至225 mg;劳拉西泮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1 mg,3次/d,根据病情可酌情加量至2 mg,3次/d。
1.3.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加强对其自杀意念的评估,做好病房巡视工作。
1.3.2 观察组:需根据患者临床性格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①心理护理: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因为社会功能受损严重,会加剧对自己、周围环境以及未来发展生活的负性认知,从而陷入绝望、无助的状态。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的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正面态度看待所面临的问题,纠正其内心存在的不良认知,让患者懂得如何克服这些不良情绪所带来的困扰。激发其乐观面对生活的兴趣。②健康宣教: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存患者大多都有各种躯体不适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到换位思考,其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让其提升对症状本质的认知,避免其过度关注躯体症状,有效缓解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让患者了解用药不良反应会随着治疗而逐步缓解,让其了解药物治疗延迟起效的特性,从而使其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早期不良反应,耐心等待药物所发挥的作用力。③家庭治疗:护理人员应强化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让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予以理解,同时还应让家属学会与患者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家庭系统作用,让患者能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1.4 观察指标
1.4.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HADM评分标准为:>35分表示重度抑郁,>20分表示轻、中度抑郁,<8分表示没有抑郁症状;HAMA评分标准为重度焦虑:>29分;中度焦虑:>21分;轻度焦虑:>14分;无焦虑情况:<7分。
1.4.2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析系统(WCST),测定:护理人员应在2组患者面前放置四张刺激卡片,受试者需要将护理人员发给自己的每张卡片与四张刺激卡片中的其中一张归于一类。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每张分类正确或是错误的信息及时反馈向受试者,受试者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纠正自身的分类行为,从中获取正确的分类方式。
1.4.3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估:包括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等8个评价维度,总分30分,总分>25分为认知功能正常。
2.1 2组干预前、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HAMD、HAMA评分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 n=32,分,
2.2 2组干预前后WCST检测结果比较 干预前,2组WCST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2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干预后WCST检测结果比较 n=32,分,
2.3 2组干预前、干预后MoCA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干预后MoCA评分比较 n=32,分,
1970年美国耶鲁大学流行病学教授Feinstein提出共病(Comorbidity)这一概念,主要指≥2个独立精神障碍共存的表现,该术语又可译为合病、同病[6]。抑郁、焦虑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症状,相关研究提示有多达30%~65%的焦虑及30%~90%的惊恐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根据美国国家共病研究报告(NCS),58.9%的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同时,或一生中伴有符合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虽说现目前临床上对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但从相关数据中可见抑郁和焦虑共病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发病基础[7]。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发现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性格特点在症状更严重、治疗难度更大、社会功能损害大等三方面尤为突出,其中:(1)症状更严重:通常情况下,抑郁症与焦虑障碍患者兼具抑郁症、焦虑障碍的临床症状,从而促使症状更严重和复杂。患病期间患者心理多表现为激越不安,难以与人正常相处。(2)治疗难度更大: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反应更差,同时还存在治疗依从性低下的问题,由于对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所以治疗期间稍微有一点不适情况便会出现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的情况。抗抑郁药物药效作用具有延迟起效的特点,往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效果表现得更早,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药效发挥作用便自行终止治疗。(3)社会功能损害大: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具有症状严重、治疗难度大等特异性,病程时间较长且易迁延不愈,这会加剧社会功能损害情况,从而进一步促使负性认知加重,并产生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剧。
抑郁与焦虑共病与单纯焦虑或单纯抑郁相比,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使患者症状加重,损害加重,主观忧伤加重,病程持续更长。目前,临床上针对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西医为主,但诸多研究提示西医成效不太理想,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克服副作用、耐药性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打击,主观悲痛感加剧使得大多数患者因此而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并促使用药治疗难以实现质的突破[8]。针对性护理是依据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性格特点,制定的规范化较强的护理内容,予以患者全面照顾的同时,对其疾病的治疗护理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9]。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以来,充分协调护理人员、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加强护理人员在健康护理过程中的协调者、领导者以及教育者的角色。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加强家属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重要性作用,经护理干预后克服内心障碍,重塑治愈疾病的信心,并有效纠正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促使用药效果能发挥最大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来说,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10]。WCST属于神经心理学测验方式之一,现目前临床上将其广泛应用于精神内科疾病患者执行功能的检测中,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为WCST常用的检测指标,这一系列指标的效度、稳定性以及重测信度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学者的认可[11]。因此,WCST测定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执行功能状况。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干预后,WCST检测结果显示2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均有所降低,组间对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提示抑郁症与焦虑障碍患者经用药治疗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其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则进一步说明针对性护理对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认知功能具有极大的改善效果[12]。
综上所述,临床上常见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的现象,出现共病现象会使症状加剧,促使社会功能损害更多,治疗难度相对来说也会提升,护理干预方面依据患者性格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提升并巩固治疗成效,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对促进病情尽早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共病性格特点病患者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4期)2022-04-14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2期)2021-12-30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期)2021-04-20你熟悉“成长经典”吗阅读(高年级)(2020年10期)2020-12-14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8期)2016-05-14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7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