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学情的初高中一体化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的初高中一体化教学策略

时间:2023-12-30 18:30:01 来源:网友投稿

陈光艳

一、试题考向分析

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加强对党史的深入考查,促进教考衔接,在引导高中教学增效提质方面发挥切实指引作用。全国乙卷第41题通过三则材料、三个设问共722字呈现二战后中日两国技术引进情况及当时中国科技发展状况,考查对历史现象分析判断的能力,指引学生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伟大意义,增强制度自信。题目如下:

41.阅读材料,完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 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
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时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全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5分)

第一问要求概括中日两国引进技术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明显不同:此时日本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引进技术的主要方向在欧美,在法律法规及政府的引导下,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私人企业对技术引进具有决定权,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获得了批准,引进技术的标准进一步放宽。中国科技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注重从苏联引进资金、人才和经验;
与苏联关系破裂后,则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尖端科技。

第二问要求分析中日技术引进的背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从“五六十年代”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遭到破坏,但日本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联系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可知此时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此时,中国制定一五计划,但在外交上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封锁,中国主要从苏联引进技术也是受到冷战政策的影响。

第三问要求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从试题提供的“两弹一星”研制情境材料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初期科技发展的艰难历程,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以史育人导向作用。

二、教学内容关联

本题涉及的课标及教材关联内容对比整理如下,以便明确初高中学情。

从以上对比可见,此题所考查的相关知识初中阶段已有铺垫,素质教育各阶段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都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且初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述趋于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在准确把握初高中学情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初高中一体化进阶学习。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一体化的思考

(一)做好必备知识的一体化贯通

1.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初高中课堂质量。经过初中学习,学生基本理解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冷战、二战后美国大力扶植日本,以及美国对中国孤立、封锁与遏制政策等国家关系已有所认识。但课本关于二战后美國日本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没有提及,统编高中教材仅仅笼统提到国家宏观调控,高中教学可对照课标和学情,适当说明二战后美、日经济新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做到应教尽教,但要避免超标教学。

2.注重构建知识线索体系,进行横向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问题初中几乎没有提及,统编高中教材仅粗略提及“两弹一星”,造成学生对新中国初期科技发展问题的知识盲区。由于初高中都采取通史的模式,但初中注重对基本史事的了解,培养学习兴趣,高中有必要将中美、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构建横向联系,以便理解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建设、外交活动所面临的国际背景。

(二)注重学习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1.要注重思维能力的一体化进阶。义务教育新课标中国现代史部分教学提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制作展板、设计墙报,举行讨论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宣传并交流。”[3] 进行专题式研究,如“新中国初期外交事业的发展”“军队建设与国防力量的增强”“大国重器”。高中教学提示中则表述为:“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重点难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4]  可见初中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注重学生兴趣及实践能力培养,高中学习则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明显上了台阶。

2.要从“情境”体验学习层面,进行螺旋式上升设计。新课程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初中可引导学生回溯历史源头,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与之相关的历史由来,进而在情境中体验所要认识的史事。高中教学提出要:“设计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对历史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等”,并将课程内容整合“进行深度学习”以“拓展其历史认知的广度和深度”。[5] 虽然都提出对“情境”的体验,但高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问题引领要求概括比较、整合与论述,作答指向需要叙述论证,解释,辨析;
初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前提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特点,逐步渐进提升能力。

(三)落实学科素养的层级进阶

初中新课标也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整合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建议。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6]教学中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层级划分,关注初高中学业质量要求,是一体化进阶的重要抓手。

(四)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一体化

初中强调“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7]。  高中生学习要“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8]。

2019年高考评价体系出台,它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做出了回答。[9]  在高考考向的指引下,基于学情寻求初高中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层级进阶路径,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一体化策略,對践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素质教育发挥积极正向作用,大力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有重要意义。

【注释】

[1][3][7]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4、27、6页。

[2][4][5][6][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7、17、18、45、1页。

[9]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 页。

猜你喜欢初高中历史情境不同情境中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10期)2022-11-10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华夏教师(2021年29期)2021-05-23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华夏教师(2021年29期)2021-05-23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18年9期)2018-11-08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3期)2017-02-14特定情境,感人至深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6年3期)2016-11-11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

推荐访问:高中 教学策略 一体化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