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荧
【摘要】苏轼在山水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可观并且极具价值的山水诗篇。他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的哲理思考以及高超的表现技巧统一于对自然山水的描画中,在对山水审美的同时对山水诗的发展也进行了升华与超越。苏轼的山水诗风格独特,理趣与情趣并存,意境开阔,想象飞驰,奇趣横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苏轼;
山水诗;
理趣;
自然;
诗画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9-004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15
山水诗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歌门类之一,是“以表现自然山水之美和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为主题的诗歌”[1]。山水诗大致起源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诗人们突破了前期将自然作为崇拜和敬畏的阶段,“山水自然美终于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2]。山水诗发展至唐已然达到顶峰,“它是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后此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新开拓”[3]。在此期间,涌现了诸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山水大家。山水诗发展至宋,自然山水不再只是诗人忘情抒怀的对象,而是诗人体悟人生,总结客观规律,找寻生活趣味的客体。苏轼作为文学大家,一生创作诗歌2700余首,山水诗便占其中四分之一,大约500余首,可见自然山水对其创作的影响。
苏轼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论是其诗歌中表现出的理趣风味,诗歌创作所广泛运用的表现技巧,还是其诗歌中流露出的“行云流水”“以画入诗”的创作理念,都使其诗歌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妙理成趣
苏轼诗歌的一大特征是以议论入诗,这是宋代的时代特色,“唐代山水诗追求心灵与大自然的妙合无垠,表现盛唐人充分感受生活的丰富情感;
宋人山水诗则超越对现实的干预进入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沉思,表现出强烈的哲理意味。”[4]苏轼作为宋代的代表性诗人,也深受理学文化的影响,在其诗歌中同样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社会,甚至是宇宙的哲理性思考。山水自然在苏轼的笔下不仅是抒情忘怀的对象,也是一种思考人生,指导人生的契机和工具,苏轼持有“天地与人一理也”(《东坡易传》)的观点,将自然山水与主体人生互通一理,他认识到:“不通于万物之理,虽欲无私而不可得也”(《上曾丞相书》)。苏轼“天地与人一理”的山水审美观,使诗人善于将在山水、自然甚至宇宙中体悟到的哲理互通到人生的种种,借山水体悟人生哲理,寻找人生的真谛,这使得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充满哲理意味。
相比较其他一些宋人较为枯燥的议论为诗,苏轼的诗歌更添理趣,清刘熙载也说过“东坡长于趣”。这种趣味与他的人生际遇和性格特征离不开关系,苏轼的一生基本上都处于漫游状态,怀才不遇和生不逢时的愤懑使他寄情山水,但乐观豁达,恣意洒脱的处世态度又能使他超脱山水。他不会困囿于自己苦闷的人生,而善于从自己的遭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总结规律,并能以诙谐幽默的语调阐释哲理。苏轼的一生仕途不顺,却终究没像陶渊明一样隐逸田园,归根到底是因为苏轼的人生态度,他不会因为有心逃避而选择离开官场,而是选择积极面对人生百味,对外做一个有用于世的人,对内以超脱的性格化解种种不忿,借助外物抒发情感,这种“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使他能在自然景物中体味生命的真谛以及自然的幽微,也能使他从细微之处体会到美,同时也培养了他豁达通脱的情怀。正是因为苏轼善于发现美,善于满足现状,善于在苦痛之中发现生活的樂趣,才能使他于苦难处作乐,这种审美体验也是苏轼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苏轼的诗歌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纪昀在评点苏诗《和子由田园中草木十一首》时说:“纯乎正面说理, 而不入肤廓, 乃诗人之境, 非道人之境也”[5]。苏轼的山水诗不满足于简单的临摹山水,而是透过山水表象去探究其“理”,在苏轼的眼中,山林水泉,花草竹石,虽无常形,但有常理,但苏轼不会枯燥无味的正面说理,苏诗中独特的“理趣”也是其超凡脱俗之处。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理趣诗的代表作品,前两句写从横侧,远近,高低等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但得到景色各不相同,引起人们思考后下一句再为人们解惑,“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们处在庐山之中,看到庐山自然便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句便是即景说理,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看待问题,必然不会得到完全相同的答案,认识会有各自的片面性,要想打破这种局限,就要从全局出发,摆脱主观成见,多方面考虑。苏轼的山水诗是从对山水的感悟体验中折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往往有别出心裁的独到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之思,值得人们去反复咀嚼,寻常的生活人事折射深刻的主题也是苏轼诗歌的一大特色。
二、自然流畅
苏轼在创作上追求自然,尽量摆脱匠气,用一种极致自由的精神状态去创作文学作品,这也使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正如他说过的“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6]。这种平淡自然的思想理念贯穿了诗人的创作生涯,也成为苏轼诗歌的一大特色。苏轼的诗歌如其本人一样,给人一种不拖泥带水,自然洒脱的感觉。这种自由感体现在苏轼创作的方方面面。
(一)用意自然
首先,这种自然感体现在其诗歌的内容上,一花一草都皆可入诗,或者借自然山水寄情表志,或者描写田园风景人情作为世俗生活的展示,不一而足。叶燮也在《原诗》中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苏轼在《超然台记》中也提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观点,正是这种不为世所拘的观物态度,使其创作题材得到了极大丰富,一草一木皆有其创作价值。苏轼的一生基本在漫游中度过,与山水缘分匪浅,其本人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对山水自然有天然的亲近之感,在其诗歌中自然景物随处可见。此外,在苏轼笔下山水景物不再是人们以山水为静物的简单临摹和堆砌,也不再是人们为了寄情解愁而约定俗成的审美对象,苏轼将这些自然景物人格化、朋友化。这些人格化的自然景物与诗人一起结伴出游,这也使苏轼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情,动物植物都成为他的知心朋友,例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荻蒲》)
苏轼很享受现实的生活,并且能在其诗歌中表现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及周边优美环境所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例如其在莽荒海岛中留下的笔墨:“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觉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初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立之舍》),虽然生活艰苦,但在苏轼心中,这里有质朴的原著居民,活泼可爱的儿童,荒芜的环境似乎也为此变得惬意闲适起来,让诗人暂时忘记了自己作为天涯客的愁思。再如《汲江煎茶》这首诗,描写的虽是煎茶这件日常琐事,但人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那种动人的生活情趣。苏轼诗歌的主题从来不是无病呻吟,主张“诗从肺腑出”的苏轼诗更多的是发现和记录生活的美好。正是因为所感所发皆出自本心,苏轼的诗歌更显自然流畅,不曾有生涩凝滞之感。
(二)语言流畅
苏轼诗歌的自由感还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方面登峰造极,其诗歌语言自然流利如散文,写诗运用散文句法的手法,因此也有以散文入诗的说法。赵翼《瓯北诗话》中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自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7]诗如其文,读来爽快,以意取胜,却不经意而出,实在妙绝。苏轼行文中挥洒自如的自由感正如其人处事,不为外物所缚,随意泼墨,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三)结构畅达
这种自然流畅还体现在其文学创作的构思上,在理学盛行,法度森严,政局混乱的宋代,诗歌的创作也渐渐褪去了盛唐的华丽肆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内敛的情感表达和更加讲求法则和规范的创作要求,此时的诗歌创作大多晦涩难懂,讲究文字推敲,在这种社会创作风向下,他的诗歌不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精巧构思,琢磨推敲,而是触手生辉,妙手偶得,这种创作自然流畅感不仅是其不俗才气的表现,也是其创作理念的表达。但这种流畅感相比于李白的大开大合、汪洋恣肆,苏轼在结构的展现上更显自然。苏轼的诗歌下笔流畅,结构完整,不论写景、抒情还是想象、用典都是一种自然流露,读来不觉匠气,浑然天成又雄健非凡。这种酣畅淋漓的爽利之感并不会让人觉得俗气,反而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如苏轼的《游金山寺》,用惯写散文的手法为诗,以“江水”为全诗的线索,以“思乡”为全诗的感情基调,首尾呼应,感情的流向自然而然又水到渠成。
三、巧设修辞
苏轼在其山水诗歌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表达技巧,使诗歌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也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苏轼大量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有时直接运用自然形象或者他们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生命感[8]。苏轼丰富的表达技巧的运用也为以 “议论为诗”的宋诗注入了活力,为宋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巧妙设喻
苏轼的山水诗歌善用比喻手法,“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是苏轼山水诗在风格上的一大特色[9]。奇特的想象不仅能够做到准确贴切地表达,而且能够增加诗歌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读来使人耳目一新,使诗歌的审美价值大大增强。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句,把黑云比墨,更显天气之阴沉,雨滴降落之后又如跳珠一般溅入船中,可见雨势之大,用墨和跳珠作比,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想要呈现给我们的画面。
(二)大胆夸张
苏轼的山水诗歌也随处可见夸张手法的运用,苏轼借用自己的想象赋予山水景物以夸张的形态,从而凸显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或者强调诗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发读者就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使读者与诗人之间形成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也能使读者获得美和震撼的心灵感受。例如苏轼的《望海楼观景五绝》“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诗人在望海楼前看到横风吹雨,浪卷如雪的景象有感而发,把浪涛比做成堆的雪和银山,想象奇妙,引人联想,烘托了氛围,不禁使人心情激荡,仿佛如同诗人一样面临此景,感慨系之。
(三)赋景以情
诗歌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人情味及趣味性,山水景物不再是无心之物,这些投射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或成了诗人主观的化身或作为诗人的伙伴朋友活跃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例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侣鱼虾而友麋鹿”,自然山水人格化,成为诗人精神伴侣。苏轼的诗歌中也经常把自然山水比做美女,从而表示山水的秀丽,例如“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宿望湖楼再和》),把自然山水人格化成美女不仅能够形象的表达山水的秀致,也能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格化的感情以及女子特有的温柔情思。再以最为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说,在诗人眼中晴时水光潋滟“方好”,雨时山色空蒙“亦奇”,后两句把西湖类比美人,“淡妆浓抹”总是那么合适,更是点睛之笔。把美景拟化成美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对大自然的美也进行了讴歌。
四、以画入诗
在表现自然方面,苏轼的山水诗做到了诗中有画,以画入诗。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郡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二首其一》)的观点,诗与画在诗人眼里是姊妹艺术,同出一理,创作有共同之处,这种诗画观也指导了诗人的文学创作。
首先,色彩的运用在苏轼的山水诗中随处可见,而且相比较着色淡雅,强调写意与留白的中国画,苏轼的山水诗更多的是给予我们色彩明艳且具有强烈冲击感的画面。例如《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再如《次荆公韵四绝》中“深红浅紫从中发,雪白鹅黄也斗开。”各种颜色皆能入诗,明亮的色彩冲突更能给人以画面感。
其次,比起西洋画的写实性,画作需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中国画更强调神似,这种神而非形的相似使中国画意境悠远,回味隽永。苏轼的诗歌在描山模水时兼具神似与形似,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这让我们在读诗时不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能体味到诗人想要传递给我们的那份意境,这种体悟是一种真正的美的感受以及情感的共鸣。例如苏轼笔下的山“千山动鳞甲,万古酣笙钟。”(《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给人以磅礴的气势和力量感,相比较这首,“空濛烟霭间,预洞金石奏”(《棲贤三峡桥》)则给人以空濛神秘的感受。再比如苏轼笔下的水,“晃荡天宇高,奔腾江水沸”(《巫山》),这也充分体现了诗人以画入诗的审美观念。苏轼对这些对山水的描绘不仅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画面感,也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喷薄的力量和生机。诗人极尽描绘之能为我们展现了绘画般的自然山川,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美的联想。
五、结语
苏轼作为一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大文豪、大才子,其才情也为后世文人所称赞,其诗歌运用散文句法,表达自然流畅,多运用比喻,特别是博喻,夸张,想象,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为人们营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苏轼的诗歌读来不仅是美的享受,细品起来也是趣味无穷,把哲理和趣味融入诗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哲理性,也增加了诗歌的幽默性。苏轼的诗歌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或引人深思,或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或者使人捧腹大笑,这正是一代大师对于文字的精准把握和巧妙运用,也是苏轼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的展现。这种“凡物皆有所观”、雅俗共赏、流畅自然的审美取向也对后世文人们具有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洛.诗学大辞典.中国诗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2]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499.
[3]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16.
[4]何翔宇,呼格吉乐吐.妙理成趣的苏轼山水诗[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28-30.
[5]金燕.简论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2):95-98.
[6]颜中其.苏轼论文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118.
[7]王洪.苏轼“以文为诗”论[J].江西社会科学,1990,(04):83-90.
[8]邱紫华.论东方审美“同情观”[J].文艺研究,1993,(5).
[9]柯素莉.敏妙超脱巧夺天工——试论妙理奇趣的苏轼山水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131-136.
猜你喜欢理趣山水诗自然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5期)2018-06-11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环球时报(2016-05-11)2016-05-11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10期)2014-02-28论王维山水诗的“净”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期)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