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的建设,尤其是今年初ChatGPT的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已经到来。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如何不忘教育的宗旨?除了恪守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基本的教学伦理,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
尤其需要自觉增强信息素养与教学伦理意识。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师发展;
教学伦理;
信息素养
当下,“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建设正扑面而来,尤其是今年初ChatGPT的出现,无疑对教师的功能与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由ChatGPT来袭说开去
ChatGPT来袭,再一次思考:学校教育究竟是教知识,还是教能力,亦或两者并重?我个人认为,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我不懂英语,就不知道如何注册ChatGPT。请朋友帮忙,找到了ChatGPT clone demo by Lolo(以下简称“ChatGPTC”)。朋友说,ChatGPTC给出的答案还是来自正牌的ChatGPT,中间程序只是解决了中国用户的注册和访问问题。他建议最好用英语问,我做不到。尝试用中文问了几个关于校长领导力的问题,比如:随着您的出现,您觉得校长领导力在哪些方面需要做一些改善?ChatGPTC的回答是:
第一,鼓励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校长领导力应该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对所有文化背景或政治观点持尊重和宽容态度。第二,强调可持续发展。校长领导力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学校发展,加强环境培训,把绿色发展与科学教育紧密结合,以保护环境。第三,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校长领导力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传承作用,倡导学校在课堂当中也传承正确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尊重历史。第四,注重学生发展。校长领导力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学习及社交能力的全面提升,尊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负责任的精神。
以上回答,四平八稳,但了无新意,更不具备我的个人认知。后来,我将自己问的几个问题以及ChatGPTC的回应给几位编辑看。一位说,说实话,这些文字和思路,领先了绝大部分自投稿,但不能跟专家的约稿相提并论。另一位说,这个作为论文只能算给出了一个大纲,但是比一些逻辑框架就有问题的文章还是好了很多,可以算是平均线以上的文章。一位大学教授朋友说她也试过,ChatGPT的回应差不多这样—是综述性的,学理性不够,缺少独到的认识,但比大多数本科生要写得好。ChatGPT帮助初学者写作业,可以说是胜任的。看了上述各位的意见,我的想法是,随着未来ChatGPT的普遍使用,教学伦理问题会显得十分突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许多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我再问ChatGPTC:您的出现无疑给人们获取知识带来了便捷,那么,是否意味着人们就不需要掌握知识了呢?ChatGPTC的回答是:“不是的。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但掌握知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因为这样才可以作出更有效的决策,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能力。”这个回答倒是与我的认知一致:能力一定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学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
智能时代死记硬背肯定不行,但是没有基本的知识,自然不可能形成技能,比如检索的技能至少需要明白要检索什么、用什么检索才行。
有介绍说,ChatGPT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案,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于是,我尝试问了一下ChatGPTC能否给我设计一个高一年级《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案。第一次问,它给了我这样一个方案:
一、全面介绍《乡土中国》
掌握书本的结构:《乡土中国》共14章,分别介绍中国的农业、文化、历史、宗教、风俗、建筑、艺术、人物以及其他各种乡土特点。
全面了解書本的内容:《乡土中国》记述中国最深处的乡村生活,以及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书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
探究书本的影响:《乡土中国》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步骤式阅读教学
设定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中国》的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分析关键词:在读经典书籍前,要先读书本的封面、目录,了解书本的概要内容,并分析概要中出现的关键词。
分章节阅读:学生可以按照章节来阅读,以便了解每一章节的主题,比如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目的是了解中国农业文化,以及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细节阅读:在阅读章节时,建议学生进行细节阅读,以便掌握书本中每一处细节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总结讨论:在阅读整本书后,应该进行讨论,将书本中学到的内容加以总结,改进思想,提高思维能力。
我追问:《乡土中国》与乡土文学有关系吗?它的回答是:
《乡土中国》与乡土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乡土文学是以农村、乡镇和乡村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其目的是展示农村、乡镇及其人民所具有的特点,展示他们普遍追求的幸福生活。《乡土中国》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乡土文学作品,它不仅把乡村和乡镇生活描绘得生动形象,而且呈现了乡村人民的诸多精彩与人文关怀。
我又追问:《乡土中国》属于什么类型呢?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著作?它的回答是:
《乡土中国》属于文学作品。该书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基础,展现出中国人的天真无邪、温暖淳朴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乡村生活的热情和温暖,充满了动人的感情气息,是一部选取古老乡村记事、叙述人物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
时隔两天,我又问了关于《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主要问了这样一些问题:
能替我设计一下高一年级《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吗?能替我设计一下高一年级《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吗?以“差序格局”为例,可以设计哪些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呢?如何在关于“差序格局”的阅读指导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呢?具体可以组织哪些活动呢?
它的回应明显好过前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集体备课时,外教用ChatGPT检索探究课的课时计划,结果给出了很多页的课时计划,包括详细步骤和评估。可见,要用好ChatGPT,关键在谁问、如何问、用什么语言问。想要借助ChatGPT设计教学方案,我们本身对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至少应该有个大致思路。如何让ChatGPT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还在使用它的人。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ChatGPT的知识储备是相当丰富的。随着人们的广泛使用,它的生产力与学习力也一定会是惊人的。我尝试问了一下二十世纪我国的师范教育对当下师范教育的借鉴意义,它的回应超过了1万字,稍微捋一捋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质量绝对超过平均水平。只不过,想要呈现出某个个体特定的表述,估计不大可能。毕竟,它只是工具。我从不同角度问了一下对我本人的知晓度,它的回应就属于“胡说八道”了。可见,目前来看,它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它会不断填补有关领域的知识空白。细想下去,简直可以用“不寒而栗”来形容。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不更新观念,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
没有独立思考,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就难免平庸。我十分认同一位朋友的观点:在已有知识的总结和呈现上,智脑胜人脑是必然,知识储备不同;
人脑胜智脑的意义在于突破与创新,如果智脑具备创新意识,人类可能就危险了。
二、教师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人群”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需要做些什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引导学校将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等纳入岗位考核中,激励教师主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创新学生评价办法,引导学校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能力、成果等纳入学生评价范畴,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其在升学、就业等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要求学校指导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智能学习终端应用空间,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此外,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强调,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必须抓住“关键人群”,以实现“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目标。
如何理解“关键人群”?我以为,这“关键人群”就是指教师。因为无论什么形式下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只不过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与功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何改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智能科技与教学结合起来的巨大潜力,必须给学生的生命成长以更多的关注。丹尼尔·高曼说:“我希望用科技来传授一大部分的制式学科内容,我希望这样可以让教师多一些时间来帮助孩子培养三种专注力—自我察觉、关注他人感受,以及认识更大的系统,并且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专注力。”“由于科技创造出愈来愈多优质的网络功能,让我们能够提供以内容为本的高品质学习。”[2]“如果能利用科技传授更多基本学科知识和技能,就能重新定义学校教育的概念。每天腾出更多的时间得以用在培养社交与情绪的技能上以及系统的思考上。”[3]
想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工具传授更多基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对教师而言,首要的是自觉增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识,自觉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教育带来的改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实现的。我们需要的是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花一些时间来帮助学生培养三种专注力。诚如怀特海所估计的那样,一个新的思想模式渗透进一个文化的核心,需要1000年,而科学成为人们持续关心的事业,才不过500年。教育作为一门科学需要每一个人来感觉和加入那些改变,而不是通过几个文件、几次会议和几场培训就可以实现的。
三、作為“关键人群”的教师必须具备与其核心价值相匹配的专业技能
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说:“"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教师的核心是以学生为重,以服务对象为重,这是一切专业的核心价值。我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人一出生就在学习,但是教育者不是,教育是成年人为下一代设计的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准备他们的长远未来。”[4]那么,教师算不算专业人士?程教授说:“1980年,一个英国的大学教授对什么是专业提出了以下基本特点:有一个很关键的社会功能、有自己特殊的知识技术、有比较坚实的知识系统,因此它需要经过比较长期的培训—培训不光是知识,还有其核心的价值。”程教授认为:“所有专业的核心价值都是:一切为了服务对象。”如此说来,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其核心价值就是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认知似乎所有的教育人士都是认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践行这样的认知,我想光有情怀和毅力,或者说光抱着“我这是为你好”的信念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教师如果真的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士,还得有与核心价值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与之相适应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与行动。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需要做些什么?除了上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的要求,还有政策文件指导。2022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规定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的要求”。其中的教师数字素养是指: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要求教师“对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价值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可能产生新问题的认识,包括理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以及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必须具备“数字化意愿”,即“对数字技术资源及关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态度,包括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的意愿,以及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同时要求,“教师在面对教育数字化问题时,具有积极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念,包括战胜教育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决心”。这些文件对教师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与变革提出了宏观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须认真按要求去关注、学习、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数字化时代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
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世界水准:如何构建21世纪的优秀学校系统》一书中指出:“今天,我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内容知识,常规的认知任务也正在进行数字化和外包,教育的重点必须转向使人们成为终身学习者。”[7]“终身学习意味着针对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忘却学习、再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预期和行动。我们在做决定、做选择和采取行动时,要跳出已知或认定的领域采取不同的视角,这时就需要采用批判性思维的立场进行反思性的实践。”[8]“目前的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帮助学生适应更快的变化,培养他们从事未来的职业,训练他们运用未来的技术,以及锻炼他们应对意想不到的社会挑战。学校还需要让学生融入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生会理解和鉴别不同的视角与世界,与他人进行成功、互敬的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福祉负责。”[9]“目前的学校教育需要更加重视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能力)、工作方式(包括交流和合作)、工作工具(包括认知能力和开发新技术潜能的能力)以及在多元世界成为积极、负责任公民的生活能力。”[10]
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正在兴起的“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建设,不少教师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抵触。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四十年前,人们惊呼武侠小说会毁掉下一代;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子游戏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因特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智能手机会毁掉下一代。但发展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毁掉的只是无知盲目而且不学习、不进步的上一代。我们是不是需要审视一下自己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更新能力是否与“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生态相匹配?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了解“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对教师认知与技能带来的挑战?我们是不是必须尽自己所能去学习与掌握这些理念与技术?我们不去学,不去用,又如何判断用与不用人工智能设备的教学的优劣?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是必然的,尽管进程缓慢,但螳臂终究挡不了时代的列车,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顺应并为此付诸行动,而不是抵触。
最近,我与几位同仁为一个云教育平台开发了一门针对高三学生在家学习的公益课程。这当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网络教学对教师而言,远不是将课程设计好了,PPT做好了,音频与视频录制好了,就大功告成了。上传前的编辑与整合,还有大量的工作,还是交由掌握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人士来做的。从我们提交教案、PPT、音视频资料,到完成上传,这些专门人士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相应的专门技术可不是我们这些学科教师靠情怀、信心与毅力能够实现的。其实,道理很简单,术业有专攻,所谓“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并不是主张学科教师不需要掌握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相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与掌握足以支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匹配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知识及技能,否则,我们就可能落伍甚至可能会被淘汰。至少我主張,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无论年长年少,都要有这样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行动,因为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在今天已经处于一种如影随形的状态。
四、作为“关键人群”的教师必须自觉提升信息素养与教学伦理意识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智慧课堂”“智慧教学”关键是“智慧”,“智能化工具”不等于“智慧”。而要深刻地认识这一点,就要自觉地提升我们的信息素养。有资料表明,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是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保罗·祖尔科夫斯基。他是这样定义的: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具体来说,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养。在互联网生态下,信息素养至少应该是每一位专业人士必备的素养,甚至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然而,当我们审视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时,可以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至少是与当下的“智慧校园”“智慧教学”相去甚远的。试问,今天我们教室里的“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黑板”,有多少教师是能够熟练使用的?又有多少时候在运用?即便是那些已经实现了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的课堂上,又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十互联网”?有多少不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来强化刷题与灌输的?
技术如何服务于教学?教育部科技司司长、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雷朝滋有如此提醒:“不是简单利用技术辅助教学,不是在教育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修修补补。不能仅仅把互联网技术看作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支持手段,热衷于用技术来加固传统模式。”“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这背后需要的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亦即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从数据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关联来理解和改善教育。它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一发散”来构造替代的逻辑策略(问题和情境的构成要素,就隐含着不同的状态可能性,通过对这些内含要素的分析和变换,就可能达到新的问题解决或替代方案,这就是创新的逻辑道路),即泰德·丁特史密斯所说的,“教师不会想着怎样以超越互联网的博学去向学生单纯地传授内容知识。他们会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批判,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源。教师不会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照本宣科,而是更像顾问、导师、教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主动提升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混合式教学、数据分析和评价等信息化职业能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这当中还有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人文素养与教育伦理的问题,以及必须具备在众多信息面前坚持批判精神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是为开发人的智能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强化对学生的控制的。人工智能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我们在使用这些技术时,一定要警惕其成为更细致、更精密地控制学生的言行乃至心智的“走神环”之类工具或手段。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教师强化教学伦理与技术伦理的意识,在使用技术的时候恪守基本的教学伦理与技术伦理底线。周以真教授对此有这样的提醒:“说起人工智能(AI)技术,一定离不开三大因素,必要的大数据信息、强大的算法技术,以及必要的算力支持,这些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隐私的底线,因此就很难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坚持数据向善很重要。”周教授认为,尽管数据驱动了AI技术的发展,但请用善良的方式使用数据。这是极为重要的,毕竟,AI技术的背后仍然是人类在做主导。
五、无论怎样的教育生态,教师这一“关键人群”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都要指向人的发展
《学校管理伦理》一书指出:“一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成长才是激动人心的事情。作为道德主体,他们关心他人,愿意且能够对自己负责任,促进这种发展是教师作为管理者从根本上应该做的事情,不管他们还能关注什么其他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事的首要工作就是造就人。”[12]
从教育哲学的立场来看,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更需要给学生自由与选择,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学会交流,学会创造,学会探究与合作,在丰富的学校生活中提升能力、增长智慧。一言以蔽之,要为学生乃至民族的未来让教育回归,回到教育的正道(大道)上来。这样的道理,其实我们不是不明白。然而,问题是我们往往将“一切为了学生”“将学生放在学校正中央”贴在墙上、写在文章中、挂在嘴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将之抛到九霄云外。
从情感体验的视角来看,你是更喜欢“微信读书”的AI朗读,还是“高德地图”上郭德纲的语音提示?我想,答案一定是再明朗不过的。因为,一个是呆板的、冷冰冰的,一个则是鲜活的,与场景相匹配的。我们必须明白,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才是教育的主体,再强大的机器也只是机器。可怕的是,我们常常将人训练成了机器。
有一回,我应邀参与某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有一堂课是让六年级的学生将在《两小儿辩日》中学到的“辩斗”进行实践。本来是很好的创意,遗憾的是,40个学生居然有22个准备了讲稿,而不是素材。另一堂课,教师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用“韦编三绝”造句,我一听到这个要求,简直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说实话,我也造不出来。我以为,这些细节的背后,表面来看是教学起点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实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036
“目中无人”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学总是这样,如何能够使学生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公民?
如果我们真的认同“所有专业的核心价值都是:一切为了服务对象”,真的是“一切為了学生”“将学生放在学校正中央”,那么,就必须认识到无论怎样的教育生态,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都要聚焦在“人的发展”这一宗旨上。所谓“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走稳每一步,积少成多,进而掀起大规模变革,帮助学生培养目标感、关键能力、自主性和掌握真正的知识”,是不是应该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教学起点与教学任务?是不是应该考虑教学当中所用的PPT上的语言是给学生看的,还是给听课教师看的?教学课程资源一旦要呈现出来,是不是要考虑受众的身份、角色、年龄、学段乃至性别?这些细小的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恰恰是我们是否真的具备自觉地为了服务对象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真的总记着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宗旨、真的没有忘记教育的初心,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这些小事上用心思考,扎扎实实走稳每一步,就可以积少成多,实现“观念改变行为改变”“行为改变观念改变”的良好循环。天长日久坚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2][3]丹尼尔·高曼,彼得·圣吉.未来教育新焦点: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M].许妍飞,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90,88,89.
[4][5][6]程介明:学习科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EB/OL].(2017—08—24)[2023—01—30].https://mp.weixin.qq.com/s/sI0WuNTte sX6FcX6PNkHdQ.
[7][8][9][10]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世界水准:如何构建21世纪的优秀学校系统[M].窦卫霖,尚文博,陈浩鸣,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1,21,22,22.
[11]华裔科学家周以真:深度学习仍缺乏科学理论根基,会碰到发展壁垒[EB/OL].(2019-09-05)[2023-01-30].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 id=16438365598601264888.wfr= spider&.for=pc.
[12]肯尼斯·A.斯特赖克,埃米尔·J.哈勒,乔纳斯·F.索尔蒂斯.学校管理伦理(第三版)[M].程亮,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
(凌宗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教师发展信息素养人工智能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继续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