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与技巧分析

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与技巧分析

时间:2023-12-26 13:30:02 来源:网友投稿

◎胡佳颖

近现代是中国传统民乐快速发展和风格不断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民间传统音乐题材传承和风格演变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民族音乐实现了题材的多样化,融合音乐理论的传统乐曲改编和声乐表演等都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1]在现代中国民乐创作与表演体系中,《高山流水》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其能够实现民乐艺术和声乐演绎的深度结合,并体现出民族文化交融与演变的独特审美价值。其被改编为浙江、山东和河南等地的特色化民乐作品,[2]更以艺术成就较高的羊鸣作曲、韩静霆作词的同名作品享誉国际,[3]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中国民乐艺术审美体验,也推动了中国民乐走向世界。

就研究对象而言,《高山流水》作为自古流传至今的优秀传统民乐作品,在国内外的民乐领域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传统演绎方式主要为古筝等传统乐器演奏为主的纯音乐演奏,融合近现代民乐改编风格的《高山流水》逐步增加了演唱内容,实现了基于传统典故的艺术意境构建与充分展现民乐元素魅力的音乐叠加演唱精品化演绎。

从典故缘起来看,《高山流水》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演绎创作而形成的,根据《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等古书典籍的记载,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长期在晋国为官,一次回乡探访的旅途中,俞伯牙对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人情等倍感亲切且感触颇多,因此取出了琴在江边抒情演奏,意在抒发个人对高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吸引了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欣赏,并感叹道:“甚好啊! 高峻巍峨的样子似泰山!”二人因在乐理艺术和乐曲氛围等方面有极为相似的艺术见解,因此互为知音。此后,俞伯牙以流水和人生际遇为创作背景演绎了即兴创作的琴曲,钟子期再次准确解析出了乐曲背后的情感内涵,再次感叹道:“甚好啊! 浩荡水势的样子似江河!”俞伯牙因寻觅到人生难遇的知音倍感激动和慰怀,与樵夫钟子期相交并约定来年再续音乐知音之情。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后,俞伯牙迟迟未能等到钟子期的到来,多方打听才得知二人分别期间钟子期因急病猝然长逝,得知这一消息后,俞伯牙倍感心痛与遗憾,认为此后人间再无人能像钟子期一样以知己的身份共赏乐曲,因此他继续演奏也不再有意义,于是就地摔琴断弦不再演奏。[4]这一典故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以春秋战国时期为创作背景,展现了文化繁盛背景下我们对民乐艺术极致追求、自由创作的高度热爱和知音难觅的遗憾,在体现特殊时代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展现了丰富的古典乐理哲思。

基于上述典故背景,《高山流水》的古典乐曲作品得以创作并传承,其乐曲演奏的艺术情感核心是展现高超的乐曲演奏技巧并讨论知音难觅的艺术价值。在长期的流变与演绎调整过程中,《高山流水》这样古典民乐名曲逐渐从整体乐曲分拆形成了《高山》和《流水》两个艺术特色鲜明的片段,分别展现高山巍峨雄伟的磅礴气概,以及流水的多变随性与自由灵巧。直至近现代中国传统民乐整合创作时期,《高山》和《流水》两个篇章才实现了基于管弦乐曲演绎融合的合并创作,以创作代表人物赵晓霞老师的《高山流水》民族声乐整合创编版本为例,《高山流水》既保留了原曲古朴深邃、韵味悠长等特点,更实现了古筝为主、其他管弦乐器为辅的多层次演绎,展现出了层次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高远意境,其他多个版本还融合创作了演唱的内容。《高山流水》这一民族声乐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展现音乐创作知音难觅的思考与感叹,更进一步展现出了从音乐艺术延伸至人生思考的民族声乐乐理。近年来,伴随着民族的文化交融和发展演变,《高山流水》在全国各地传唱,区域性特色演绎的《高山流水》被人们改编并创作形成多种版本,河南、浙江、山东等地流传的同名异曲的题材流派也持续丰富,人们对《高山流水》的作品内涵及多元化演绎范式的认识也逐渐变得深刻,国内外民族声乐等艺术从业者弹奏并演唱《高山流水》相关作品,感悟到了《高山流水》的风情,以及觅知音、珍友情的真谛。

民族声乐《高山流水》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传统创作的基础上,更运用了精巧的乐曲设计和乐器编排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具体而言,笔者总结从业经验和专业理论,从演绎体裁、艺术题材和声乐艺术三个方面解析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

(一)演绎体裁特色

从《高山流水》的长期演变来看,这一民乐作品实现了侧重纯音乐演奏的民族器乐曲和融合演唱的声乐乐曲两个演绎体裁。

从民族器乐曲角度来看,《高山流水》器乐的创作演绎从早期的风格分散创作走向形式相对统一的固定器乐作品时期,基本在唐代前后,这一时期《高山》和《流水》是统一故事背景下创作的两个篇章作品。从创作的艺术风格来看,两个篇章的直观表达内容都是面向自然风光描绘的,整体风格倾向于悠长清新和淡泊文雅,将演奏者的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情感交流拟人化和具象化,展现出了一种类似面对面与自然风光拟人化实体的情感蕴蓄与升华氛围,并借由悠长的乐曲表达演奏者对自然风光鉴赏的赞叹与热爱之情。在整体的旋律设计层面来看,器乐体裁的《高山流水》这一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实现了风格的高度统一,虽然自唐代至明代这一民族音乐实现了三十余个传谱和流派的差异化演变,但是系列作品的主体旋律、情感氛围与结构节奏等保持了较大程度的一致性,这一乐曲也由于戏剧化的创作背景与高雅的旋律设计实现了较高的知名度与传唱度,逐渐升华形成了古代人们歌颂友情等纯真感情的重要民族音乐载体,并经过历代琴家的加工、再创造,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

在众多乐曲类型中,古筝作为自《高山》和《流水》乐曲形成伊始就使用的基础乐器,在奠定乐曲演奏风格和旋律特色基调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系列乐曲的重要演绎标志,古筝版本的器乐作品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实现了与其他流派迥异的艺术特征,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以差异化的节奏、情感和强弱等元素设计将《高山》和《流水》两个篇章相对分离。唐代以来,乐曲篇章整体趋于成熟的《高山流水》这一古筝版民族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演奏场景主要为文人墨客的诗会、外出同游和以琴会友活动之中,活动主题与乐曲主题在文艺高雅、寻觅知音等方面实现了高度统一,部分文人墨客也将演奏古筝版不同篇章的乐曲抒发个中胸臆,以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等为代表的古筝版《高山流水》器乐演奏流派也逐渐得到发展。以河南筝派的器乐创编与演绎为例,其在保留《高山流水》的情感色彩,融入《老六板》《老八板》等河南本地民乐节奏,并基于整体旋律配套设计了相应的演唱词句,运用了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和富于过程句式结构变化的艺术特色设计,最终实现了保留基本创作意向与情感表达的差异化民族声乐风格,偏向宏大意境的构建与豪迈情绪的抒发;
浙江筝派则体现了与北方河南区域风格不同的艺术特色运用,通过在寻觅知音、歌颂自然等情感意象中融入江南婉约民乐流派细腻的曲调特点,融和了《高山流水》不同篇章的整体旋律风格。由此可见,传统分篇章而设的《高山流水》演变形成了艺术特色各异但情感表达一直多元的流派,引人入胜且富于变化。

从民族器乐体裁的角度来看,在古琴和古筝等版本演绎的《高山流水》作品流变与创新的过程中,融合民间乐曲、板头曲及戏曲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在近现代时期,不仅实现了将《高山》和《流水》两个篇章合二为一的民族声乐创作,[5]还在国内外交流更为频繁的背景下实现了融合国际流行音乐元素与现代表演特征的风格调整与艺术特色重构,改编形成了多个《高山流水》的当代作品,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且演绎流传比较广泛的当属羊鸣先生作曲、韩静霆先生作词的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从增加了演唱内容的民族声乐《高山流水》的艺术特征视角来分析,声乐版尊重并延续了传统古琴和古筝等器乐版本所蕴含的高雅清丽和余韵悠长的曲风与曲调,增加了篇章转折、情绪调整、场景对比构建和情感浓郁宣泄等为代表的刚柔并济与甜美纯净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在新增的唱词部分融入了抒情的表达,以此展现表演者对大美自然的热爱、对知音之情的憧憬和对纯净友情的歌颂,让人们远离喧嚣闹市进入“高山流水”的水墨画卷,结尾的“高山流水相知到永远”更是把典故和乐曲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二)艺术题材特色

从艺术题材层面分析,从传统的《高山》和《流水》片段划分的器乐演变至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高山流水》,这一作品艺术题材从单一的古琴和古筝乐器演奏发展到融合戏曲、民歌和国外民间音乐题材的复杂范式,并增加了唱词演绎内容,实现了曲风曲调悠长流畅、刚柔并济和动静有致的艺术题材多元融合,侧重于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声乐艺术特色

从声乐艺术特色来看,增加唱词的当代《高山流水》作品演绎主要采用了二部式的声乐表现结构,并通过分节采用试调的方法展现声乐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为转调这一中国传统民乐常用的声乐风格,以此将《高山流水》的作品内涵与具体的文字结合演绎并扩大了情绪回味和情感共鸣的想象空间。在《高山流水》引入和尾声两个部分,对应的声乐演唱设计还采用了相对自由的散体结构,当前常用谱例中一般通过柱式和弦的运用表现出高山巍峨壮观的意境美,辅以琵琶等弦类乐器模拟的高山之上倾泻而下的流水之声,将高山流水的意境概念进一步具象化,便于观众理解乐曲要素并能深入浅出地感受乐理的曼妙,有助于进一步拓宽《高山流水》民乐作品的受众范围,增强其艺术生命力。

前文以声乐流变与创新视角切入,着重分析了民族声乐《高山流水》的体裁范式、题材特色和声乐艺术风格等。具体到表演层面,《高山流水》的表演必须侧重于器乐演绎与演唱技巧应用,充分展现民族声乐的优美旋律与独特风格。笔者将从咬字发音和长音共鸣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高山流水》的演唱技巧。

(一)根据民乐风格处理咬字发音

民族声乐的演唱与当代流行音乐的演唱有一定相似性,都是在人体生理系统基础上融合表演者情绪体验、心理状态、发声语调控制和现场环境配合的语言与声音重塑,在《高山流水》这一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尤其重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准确表达。

表演者要准确咬字发音,表现唱词的原本含义,除了要在尾音和长音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拖音和气声的使用外,还要进行咬字的韵味处理,气息上要强弱结合,体现音乐的连绵不绝和抑扬顿挫;
[6]要将歌声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原则上,严格遵循说话的方式,让科学的歌唱技巧更好地为歌曲服务。

(二)巧妙处理抒情长音和共鸣

在把准咬字发音并控制气息的基础上,民族声乐的表演还需要重视抒情长音的处理,根据声乐整体的情感意境与曲调转折设计等,合理利用共鸣。

具体而言,《高山流水》的表演者需要在日常练习中增加“叹气式吸气”“下支点吸气”“闻花式吸气”“高位置吸气”等多维度专业技巧训练,[7]还要反复阅读并体会“高山流水”这一传统典故的故事主线与情感内涵,不断丰富个人理解,实现表演情感与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的一致认同,在表演过程中做到吐字清晰、准确并协调好咬字以及咬字与气息、共鸣等方面的统一性关系。对整体音域比较宽、跳度比较大的《高山流水》声乐演绎而言,[8]表演者还要掌握扎实的高音演唱技能,调节呼吸方式,巧妙处理抒情长音等特殊部分,增强演唱音域跳跃的支撑性,并在变调等部分充分发挥鼻腔和头腔共鸣的作用,用叹气的方式演唱实现气息自然下沉,最终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沉浸式演出。

总的来看,《高山流水》缘起于典故,经历了长期的流变创新,已经在融合多类型传统民乐、国内外声乐风格和差异化审美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大美自然的热爱、对知音之情的憧憬和对纯净友情的歌颂的艺术特色。在具体的声乐作品演绎之中,表演者要将个人体会与民族声乐艺术特色高度融合,巧妙处理咬字发音、抒情长音和共鸣技巧等,以专业姿态演绎新时代的民族声乐作品《高山流水》,进一步激发这一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猜你喜欢高山流水民乐乐曲始乱读者(2023年1期)2023-03-06想和你们聊聊民乐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民乐国祥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年10期)2021-05-08顾致农《高山流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3-08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高山流水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2期)2017-12-26高山流水学生天地(2017年21期)2017-11-07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悲伤的乐曲语文世界(初中版)(2015年9期)2015-11-18我,民乐高手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09年11期)2009-12-07

推荐访问:高山流水 声乐 民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