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12-24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常笑雯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自1996年我国普通高中恢复艺术课程以来,音乐课程经历了2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促使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教育部于2014年12月8日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启了新一轮的工作,并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提出。此次的修订工作,更加完善了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标准,为培养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工作做出了进一步指示,更为我国培养新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提出了方针性的指导。

(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长期受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基于这个前提下,在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基”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一直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这样偏重“双基”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变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唯一途径。

那么“三维目标”的提出,则在延续“双基”的基础上还发现了其缺陷,并着力解决。“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了类似“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等一类的问题,从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提倡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但“三维目标”依然将音乐课程视为培养“技术理性的人”,而非将其看作“成人”的过程。[1]

从2001年开始,新课改的标志就从“双基”走向了“三维目标”,并明确表示出学生的发展是“三维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科核心素养较之“三维目标”则是在其基础上有所超越。[2]“双基”与“学科素养”就像是桥的两端,而连接两者的桥正是“三维目标”。所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体现出了对普通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从单一的重视学科基本知识技能转变为对人本身的更多关注,更是对普通高中生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界定。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音乐是音符以各种形式组织起来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抽象出种种的社会现实活动。它极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更是能即刻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课程目标板块增添的内容为“学科核心素养”,并指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就是以此为旨归来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下方表格是笔者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提炼而成,力图更好地掌握其基本内涵。[3]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使人进一步成长的基础与内核,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体,更是人们能够在快速发展及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生存下去所必须拥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以,音乐核心素养指的并不是桎梏于人们思想中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而是一种综合的音乐实践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它要立足于具体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4]

表1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意义

从“核心素养理念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国际潮流。……也兼具中国传统教育‘教人成人’的价值特色与文化色彩”[5]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核心素养”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国际国内背景的支撑。那么,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它的提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首先,培养普通高中生获得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每天交替更迭、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能量的方式不再只是从学校课堂中获得。互联网带给学生们的知识量,远比一位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大。特别是,由于这次始于2019年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教育部所发布的“停课不停学”文件,使得一时间各个学校开展起了线上教学活动。在这里,笔者暂且不去评论“停课不停学”所带来的利弊,只是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所能看出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那么,对于线上线下的海量信息,学生如何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很关键的问题。就像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审美感知”一样,我们要通过平时课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综合体验,感知和评鉴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关键信息的感知处理能力。

其次,培养普通高中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们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数不胜数,这样的现实社会已向我们证明,停止思考和学习就会落后,终身学习型社会已然形成。通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作活动,并以此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不断创新,以达到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的道路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最后,培养普通高中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会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民族音乐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冲刷、洗礼,创造并积淀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的在于通过对本民族音乐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理解,使学生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音乐及其文化。这更利于爱国情怀的培养以及民族文化自信意识的增强。同时,能够积极地了解和研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并用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去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6]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音乐学科教育的灵魂,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站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片土地上,才能扎根于音乐学科教育之根本。自古以来,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立足于审美的,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要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旨归。尤其是要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建构起培养学生们对音乐作品具有正确审美能力的思想。现今,流行音乐普遍存在着低俗化、商业化现象,学生们如何在“鱼龙混杂”的音乐作品中筛选、欣赏并喜爱上音乐?这更进一步说明,对于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待时的。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们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们自主聆听的能力

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经常将情绪反应作为教学主题,试图通过大量华丽的辞藻去诠释音乐中作曲家想表达的情绪与情感。殊不知,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反而是对学生们思想的桎梏。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忠告天下所有教师:“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7]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们自主聆听的能力,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并感悟作曲家想表达的思想,甚至能够从中得到共鸣,在情感体验上进一步得到升华。[8]

(二)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们艺术表演实践和创作活动的能力

在实际音乐教学工作中,常常有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出现。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艺术表现”这一方面,在音乐课堂中呈现的还不够。过于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为主,会导致学生们厌恶音乐课,将欣赏音乐看做是负担。这也是“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健全,缺少可操作化的审美指标,导致音乐教学评价审美评价流于形式,并逐步滑向了唯知识考核的陷阱之中”[9]。最终,使教师不得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以至于忽略了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们的表演欲、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以“审美感知”或“艺术表现”培养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们文化理解的能力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整合,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时,这三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音乐学科教学工作中的,普通高中生“文化理解”能力的获得更是以培养“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为途径的。但由于音乐学科教学中时常出现对某一素养进行单独培养的情况,导致了对学生们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偏差。

首先,只听不学。“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审美品质,而审美品质存在于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式、曲式之中。”[10]从中不难发现,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学科体系的。音乐是听觉艺术没错,但如果认为欣赏音乐只需要耳朵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音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就像人类的骨架,没有这个骨架如何去构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呢?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该只是去“听”个热闹,而是要在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去听情感、情绪、音色、调式、曲式等。

其次,只学不练。文中笔者已经提到过由于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标准的不够健全,导致其偏向了知识考核的一方。致使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过于偏重对学生知识系统和学科体系的构建。但是,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绝对不能缺少的就是实践表演和创作活动。例如,音符的学习需要通过不断地读谱和演唱去巩固记忆;
歌曲的曲调更是需要不断的演唱才能越来越准确;
作曲家们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写作才能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最后,由于以上两点,致使大部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发现,这种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它存在于大多数学生身上。例如,学生对于一首歌曲的调式调性能对答如流、透彻分析,也能大方演唱。可只要一涉及歌曲“背后的故事”,大多数学生却只能说出寥寥数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要求学生从学科知识技能、表演实践和创造活动以及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使之对音乐对艺术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立足于高中音乐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概念下,教师更应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学工作中。通过“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相互结合这一途径来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理解”能力,以期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前提的基础上培养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立足于审美感知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音乐的音响组织。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将知识与技能条件化而不要孤立化,将知识与技能结构化而不要碎片化,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时能够依托于具有整体意义的艺术情境。[11]在这样的艺术情境下,可以分两点进行对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习得。想要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支撑是万不可行的。音乐理论知识是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的基石,没有音乐理论知识傍身,所谓的欣赏音乐也只不过是听个热闹、听个心情、灌灌耳音罢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过什么是“大小调”“大三度”“小三度”等一些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钢琴上自己弹一弹、听一听,看看它们在琴键上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听听音色有什么不同,从而能够在欣赏音乐时体会到不同的调式调性带来的听觉享受,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第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人的听觉感受是非常灵敏的,它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及时敏锐捕捉到信息并输入大脑,大脑再将其加工处理变为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养分。我们通过“听”去感受音乐,去感知音乐中的语言和情绪。普通高中生对于审美的观念、情趣、创作热情都是先以自我感受能力为基础,并基于此衍生、发展起来的。同样一首音乐作品让不同的人去诠释,肯定不会千篇一律,一定会有音色、速度、情绪等的差别。教师们要通过“听”培养学生们对优美音乐的感知力,最起码要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样音色的音乐是优美的、高雅的。

(二)立足于艺术表现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单凭“学”或“听”是学不会音乐的,更别提音乐的审美能力了。“艺术表现”是种输出型的学习,只有在做中学、练中学、用中学,方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没有表现的音乐课,就如同没有思维的数学课和没有运动的体育课一样。[13]如何通过“艺术表现”这一素养培养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呢?

第一,通过表演实践活动培养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学生们通过丰富的表演实践活动累积经验,使得这些经验在音乐审美的同时发挥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音乐课的“一言堂”模式逐渐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这对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的习得必须经过情境的训练而最终获得经验,否则知识只是一堆符号。教师应该为学生们创设艺术表现环境,把习得的基础知识唱出来、弹出来、演出来。比如,通过合唱的形式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合唱艺术是集体性艺术,这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共同的音乐感受能力,也要有相互配合的协作力,更要有积极参与表演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这样的表演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集体意识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更是有效地积累了经验并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二,通过创作活动培养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许多音乐家都说,音乐的乐趣不在“学”,而是在“玩”。“玩音乐”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说有能力“把玩音乐”,即欣赏、分析点评、创作音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逻辑起点并不是让学生们创作多么高雅、技艺多么高超的音乐作品,其课程目标并不是培养专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而旨在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综合感知,以达到提高素养与修养的目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鼓励学生们改编或创作一些简单、短小的乐曲。例如,将《茉莉花》独唱改为女声二重唱;
将诗歌朗诵与歌曲相结合;
写一首简单的小曲等。这些创作活动方式,都能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从内部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气质与能力。

(三)立足于文化理解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通过一首音乐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时代,这话不假。一部流传已久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几个音符,它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段文化和一个故事。“审美感知”是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活动,“艺术表现”是实践性活动,“文化理解”则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光需要感知与表现,也需要对音乐历史和文化意蕴的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都是不一样的,甚至还有不同的记谱法。学生们要审音乐的“美”,这个美所代表的正是音乐所呈现的民族、风俗、地域、文化、语言、情感等。没有文化理解的培养,我们何谈音乐审美?缺少文化理解的音乐审美活动一定是低水平且盲目的。例如,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从维吾尔族的习俗、典型的音乐型等方面入手,使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风俗以及音乐风格等。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气质、文化和修养,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再转化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一定的审美能力。

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个舵,使其在“培养普通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这一基本方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三方面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们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本学科在学科育人中的核心价值,并基于此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们在音乐学习、鉴赏、创作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坚定感和成就感,从而达到技能的磨练、意志的锻炼以及文化修养的提升,进而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普通高中高中生核心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近观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发明与创新(2022年16期)2022-05-18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期)2020-09-10普通高中广西教育·D版(2020年1期)2020-04-22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广西教育·D版(2019年1期)2019-03-13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推荐访问:音乐 素养 审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