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道德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碰撞——荀子王霸思想探析

道德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碰撞——荀子王霸思想探析

时间:2023-12-23 11: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岳晓雨

荀子的王霸思想是对前人王霸之说的继承和发挥,王道遵礼尚仁,霸道崇功主力。商汤的地盘方圆七十里却成为天下诸侯国的榜样;
文王统治的地方不过百里地,但是周围的诸侯国都臣服于他,这些都为王道之治树立了典范。然而到春秋时期礼坏乐崩、传统道德秩序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至齐桓公等以武力争霸诸侯,霸道思想已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诸侯统一战争频仍的现实,身处战国后期的荀子意识到统治者治世应采取王霸结合的思想。他主张隆礼重法,认为礼与法可以相互为用,礼主法辅;
在王霸问题上亦是如此。李友广老师在《性朴欲趋恶论视域下的荀子政治哲学》中指出,荀子采用的王霸并用思想,其思考的重点不在内在德性的培养,而在外在制度的完善。(李友广:《性朴欲趋恶论视域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管子学刊》2022年第4期)荀子作为儒家人物,行王道是其道德理想;
面对现实,施霸道是其现实政治治理的手段。道德理想与政治现实之间虽有碰撞,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天下统一的政治目标。

“王道”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其中记载: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武王灭殷商后,箕子对周武王阐述了王道的内涵:有德者方能在其位,为政者以天下为目标,执政正直。荀子对王道解释说:“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242页)荀子认为执政者要对天下之人施行仁义,王道就是要以仁义为本,以德行服人。这种立场与孔孟一致,显然是承袭孔孟而来。他们都主张尊贤用能,重民爱民,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使臣民信服。

(一)王道实行基础:礼义

王道以礼义道德教化为基础,荀子重视礼的教化对人的启示作用,“隆礼尊贤而王”(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345页)即体现出荀子崇尚礼义、主张施行仁政的观点。礼义道德教化明确社会等级,规范言行,引导人民向有德行处发展。荀子之所以将王道置于重要地位,是因为他秉持儒家守礼崇德的立场,只有在道德品行上使百姓信服,才能让百姓真正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隆礼贵义者,其国治;
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319页)一味地靠坚兵利甲和严刑峻法不能成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举措,而礼义教化则能够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二)王道制度内涵

荀子的王道思想在《王制》、《王霸》、《强国》篇中有集中体现,他认识到王道与霸道在制度上有明显的不同。荀子和前人一样强调王道是民心所向的政治体现,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中关于制度方面的思想则在《王制》篇中有详细记载:“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187-189页)荀子提及文饰、丧祭、礼乐、宫室等各种制度,王道政治要得以施行,道的操持不能越三代之时;
君王取法不能超过二代以上;
国家的治道若超过三代则会脱离社会现实,取法超过二代以上的先王会因治法时间长而落入俗套。服饰有制、宫室有度、官吏有数、丧祭有级。王制中的音乐、色泽、械用保持复古,但也遵循时势的变迁。荀子在《王制》篇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政者要以德修身,爱民利民;
对官员的选择应看其忠心、诚信等品质;
制定制度要亲力亲为,雅乐、官位、耕种等都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荀子在王道制度中提到举贤用能、隆礼扬德等主张,与儒家孟子相比,荀子显然对政治制度本身更为关注和重视。

荀子遵循王道,但也不反对霸道。荀子所处的战国后期若仅仅依靠施行仁政、提倡教化很难实现统一的目标,荀子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现实的转变,他着眼于政治现实,发现要想实现国富兵强,仅仅依靠孔孟所倡导的王道仁政是不可能实现的,还需要霸道手段的辅助。他在《王霸》篇探讨了为王、称霸、避免灭亡的一系列举措,特别明确地表达出他的政治思想。

霸道可追溯到春秋争霸时期,是霸主所采取的治国之道。王道以仁德之心推行仁政;
霸道以功利手段推行力政,力图在较短时间里强大国力。霸道依靠严刑峻法,赏罚分明,维持社会秩序,驯化人民。霸道虽然崇尚武力,追求实际效益,但在荀子看来,“重法爱民而霸”,(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345页)霸道想要维持下去,就要做到“信立而霸”。(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版,第239页)

荀子在《王霸》篇中主张,霸者之道虽然是道德仁义未到至善完美的境界,然而霸道也对治理天下提供了方略,若能在刑罚奖赏上坚守原则而取信于天下,那么臣子、百姓也都会对此拥护和服从。对内坚守法令,对外诚信立约,长此以往国家的军队强劲,城池坚固,敌对之国畏避。国家上下团结一致而政治清明,盟友对本国亲信而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即便是偏僻狭小的国家,也足以威震天下,春秋五霸即是如此。他们虽非是以道德教化和礼法制度为根本,但他们注重方针政略,鼓励民众劳作和立功,重视军队训练和储备财物,君臣、百姓相互信任,其他国家也就无法轻易地攻下其城池。齐桓公、楚庄王等国都地处偏僻却能够威震天下,就是取信于天下的原因,荀子认为这就是恪守信义而称霸天下之范例。

荀子重视法的作用,强调法对于人的外在制约。他看到过于依靠内在德行治理国家的局限性,提出礼法并重的思想,“隆礼重法”则是其鲜明的体现。荀子所重视的法,与法家所秉持的强制性的教化手段不同:法家重刑轻礼,而荀子则认为在法实施之前要通过礼的教化对民众施以影响,若直接采用严刑峻法则难以使百姓真正信服。

荀子在政治上提出的王霸并用思想,不仅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而且与其所面对的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特点也有密切联系。荀子思想综合总结,兼容各家,王霸思想表明他所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够与时俱进,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创新,吸收各家学说的精华并加以改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儒家立场下的王道体现了理想化的道德政治,政治和道德息息相关,然而想要达到圣人境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困难的,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道德理想主义的一种表现。将道德作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指向,代表着王道政治的美好愿景,圣人之治也就意味着统治者自身要达致一种完美的道德修养境界,然后依靠自身道德品行来感化民众,这实际上走向了人治,而人治治理模式在当时的社会则很容易走向集权与专制。

霸道作为现实功利性的政治价值追求,能在较短时期内见效,其采用强制手段和严刑峻法来保障国家利益的实现和国家实力的强大。霸道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维护诸侯国君的威望,使国家秩序稳定、治理有效。霸道争利弱礼,往往跟随现实政治情形而变化,以权法为基础,制度严明,然而霸道若用刑过度则会容易走向暴政。

通过借鉴历史可以发现,不论王道还是霸道,如果单纯实行其中的某一种政治模式,都是无法长久运行的。王道和霸道产生的原因及背景不同,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就荀子的王霸思想而言,他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提出“王霸并用”的思想,他认为实行王道,礼义是其核心;
王道明德崇礼,注重道德体系的建构和道德价值的引导;
霸道在礼义无法维系的情况下约束人的行为,发挥着国家治理和政权延续的重要作用。荀子王、霸道思想充分彰显了道德理想和政治现实的碰撞,但是不论何种制度,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天下一统。荀子的王霸并用思想,是其对两种不同政治内核的理解与运用,其中《王制》、《霸道》篇继承和总结了先秦王霸之说,并将王霸思想加以系统化发展。

荀子王霸并用思想的影响虽然在其弟子韩非和李斯身上得以体现,但他们最终选择了法家思想并予以实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尽管如此,荀子的这一实用性思想,还是为儒家从内圣向外王的转变作出了巨大努力,两千年来的后世诸如汉朝等朝代都沿用王霸结合的政治主张,其思想可谓延续不断、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礼义王道霸道霸道海鸥谁能治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5期)2022-08-15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荀子的“王道”观念邯郸学院学报(2020年2期)2020-08-11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青年生活(2020年27期)2020-07-30Civilization疯狂英语·初中版(2020年3期)2020-05-19《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4期)2019-03-04“霸道”的开沃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麟溪水长流北方文学(2018年27期)2018-12-02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3期)2018-03-15

推荐访问:荀子 探析 碰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