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义,辛 会,卢俊超
建设控制区指在保护区范围以外,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区域,是对历史遗产保护地周边环境不断认识和实践的产物[1]。建设控制区属于传统环境和现代环境的过渡带,兼具新旧两种风格特色,对于城市肌理和建筑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发展。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受历史城区内外不同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建设控制区边缘街道普遍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发展冲突,突出表现在功能、空间、风貌等层面,这些冲突在不同程度和维度上对街道空间的整体品质提升提出了挑战。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黟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碧阳大道处于黟县历史城区建设控制区范围内,向北进入宏村,向南连接西递,与翼然路共同构成了历史城区的主要对外道路,是县城新老建筑混建的代表性地区,具有重要的城市展示和文化传承功能(图1)。在黟县全面建设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兼顾城市新区建设和历史城区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图1 黟县历史城区区划
建设控制区是古城历史环境与新城建成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进入历史空间时的心理感受。
从功能层面来讲,建设控制区街道承载着保护与建设的双重需求。随着新城扩张步伐的加快,商业开发、住宅建设、道路拓宽等较为频繁[2],开敞空间和景观绿化被不断侵蚀,土地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片状的特征[3]。
从空间层面来讲,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城区与城市自成体系,建设控制区街道空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新旧区域阻隔大,连贯性复杂。
从风貌层面来讲,建设控制区延续着历史城区脉络,承载着传统地域风貌。现代城市建设所追求的单体建筑体量和形式不同于小尺度、密结构的传统建筑,再加上,传统风貌建筑建造年代较为久远,大部分建筑外墙皮早已斑驳、脱落,门窗、雨棚等构件破损严重,两类建筑风格混建且新旧程度参差不齐[4]。此外,景观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由于缺乏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景观环境单一,连续性差,缺乏空间层次感。
2.1 共生内涵
共生理念起源于生物学领域,由德贝里首次提出。1952年柯勒瑞在其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寄生、同住、共生、互惠等相关概念。1973年刘威斯将共生理念发展丰富,向生物学领域之外拓展。20世纪中叶,共生理念正式进入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等领域[5](图2)。
图2 共生在建筑规划领域的发展历程
共生的核心即从事物的对立面出发,寻找事物之间的矛盾点,在对立中找到统一,用“共存”代替“独占”,消除和削弱事物之间的对立,以兼容与共的方式实现不同环境之间的渗透和交融,促使城市发展趋向于整体性和连续性[6]。与强行取一的方式不同,共生是在尊重事物双方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上,将呈现的多样性和对立面通过中间领域整合为一的整体协调的思考方式,一边保持着部分的自立,发挥个体特色,另一边与周边区域延续流动的关系,即在对街道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现状问题,决定留存程度和改建程度,以达到与周边环境的深度融合,从整体城市的角度整治街道空间。
在我国,共生多作为一种视角被引入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许承程将大连东关街区更新与共生理论相结合,从宏观规划控制到中观城市设计,探索新老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7];
李和平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初探中提出,街道价值的根源在于对过去历史的挖掘,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实现街区历史与未来、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共生[8];
侯引吭从城市街道景观发展与城市整体进程的关系入手,提出了针对街道景观设计的共生理论体系,旨在解决街道设计中的时空共生问题[9];
许新慧通过分析“共生”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适应性,从共生效益入手构建起历史文化街区共生评价体系,量化街区共生问题,探究从微观街区元素共生到中观街区与历史城区共生再到宏观历史城区与外部的共生策略[10]。“共生”倡导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局部与整体的共生,符合建设控制区街道的设计导向。建设控制区处于新城与旧城的过渡地带,在这场博弈中,受到来自双方的压力,建立街道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僵局,实现街道各个层面之间的交融互通(图3)。
2.2 共生路径
建设控制区街道空间内建筑、景观环境往往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受历史城区辐射较强,具有部分传统文化特征,然而,城市无序的开发建设使得街道风貌愈发混杂。建立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新城建设发展的互利共生关系,是建设控制区新旧空间和谐发展的关键。
首先,加强宏观引导作用。在规划建筑设计之初,确定街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街道发展定位,整合现有功能,将已有建筑功能进行规划调整,转变复杂、碎片化的业态布局,引入城市新功能,构建区域发展中心,发挥触媒带动作用,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其次,在城市设计层面,规划以时间为脉络,贯通历史城区、新城区和建设控制区之间的空间联系,打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控制区原本封闭的街巷空间。在具体整治过程中,要注意传承历史城区原有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弘扬地域文化,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构建具有传统生活痕迹的景观风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取传统文化元素,有的放矢地加以融合;
二是分段管控,有重点有目的地加以落实,确保规划落地。
图3“共生”示意
3.1 街道定位
根据现状问题与碧阳大道整体定位,规划选取碧阳大道与历史城区接壤的一段进行示范性整治改造,全长约500 m。设计从大环境入手,致力于将碧阳大道改造成以商业、休闲娱乐为主,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具有城市门户作用的地域性城市干道(图4)。
图4 碧阳大道示范段功能分布
3.2 街道现状
选取直街到翼然路与历史城区相接的一段进行示范性整治,该段恰处于历史城区建设控制区边缘,具有典型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城区作为城市文脉的载体,是传统环境与现代要素的交融区,它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内部却蕴含着强烈的现代化功能诉求[11]。改造范围内建筑业态以商业为主,零散分布多处餐饮类、服务类,三处医疗用地,鲜有与居民生活相联系的文化、娱乐场所,整体街道功能性过强,仅为满足当地人基本生活所用,缺乏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忽视文化底蕴表达,历史城区氛围不复存在。在这种不拆除也不保护的背景下,街道既失去了原有特色又无法融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导致活力低下,长期处于一种低迷状态[3]。
(2)新城建设与历史城区发展割裂,建设控制区街道两极化发展,缺乏宏观规划,连续性弱。示范段西侧的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的古城格局展示空间,传统民居建筑集中成片,街巷与建筑自然生长,有两条巷道与碧阳大道相接,但现状空间并未打开,街区历史文化气息自此向东断开,东侧受漳河流域影响,未能与新城的发展空间相连接。
(3)建筑设计缺乏合理规划,当地居民在原有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任意改造,导致沿街风貌千差万别,整体协调性较差。此外,景观环境缺乏特色,空间层次单调,场所精神缺失,利用价值低。街道内部开敞空间缺乏可供行人逗留休息的座椅、雕塑小品类重要标识性景观设施以及信息指示牌等,现存家具老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年代久远,与现有环境空间存在冲突,无法满足现状需求。虽然碧阳大道整体品质较低,但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3.3 共生策略
3.3.1 功能需求共生
规划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对接新功能融入,增加便民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的现代化诉求。增加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功能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实现原住居民和外来游客、遗产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共生。
将翼然路与碧阳大道交会点以及漳河流域附近注入城市功能,作为碧阳大道发展的锚固点,形成核心引领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将文化空间的营造作为街区复兴的新载体,充分利用其历史文化门户空间的独特区位,推动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对接,发挥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和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品行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加快文化产业、休闲娱乐、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居民出售、出租自家的房屋院落,而对于有自主经营意愿的居民也可以采用半租半住的模式,使不同性质和氛围的空间产生联系和对话。此外,在其他小型节点处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园绿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基于共生理念的建筑功能混合,要考虑到“新”与“老”的共生,即新的功能需求与老建筑结构的融合,在尊重原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再生空间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3.3.2 空间结构共生
在城市设计层面,规划以空间为脉络,贯通历史城区、新城区和建设控制区,打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控制区原本封闭的街巷空间。碧阳大道西侧的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内建筑风貌保存较好,维持着传统的空间肌理,徽州建筑文化氛围浓厚,街区东侧有4条巷道与碧阳大道相接。
在黟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下,打通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与碧阳大道、东源街到漳河流域的视线通廊,延续古城肌理和传统格局。在新旧轴线的连接处打造传统风貌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节点展示空间,模糊两者边界,以求丰富街道整体布局,实现历史城区与其外围空间在轴线上的共生。此外,延续原街道历史文化特色,在老厂房、糖厂(图5—6)、碧阳酒店等重要建筑入口处营建小型节点空间,与建筑相结合的节点要注意地域特色的挖掘,形成“两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形态,以轴带点,片状发展,实现历史城区内外空间的共生[12]。
图5 碧阳大道示范段空间结构
图6 历史城区空间结构规划
3.3.3 建筑风貌共生
建筑立面形式是风貌外观性延续的主要表达途径,规划在对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建筑元素构成、建筑构筑物两个层面具体展开,以求整治提升工作落到实处(表1)。
表1 建筑风貌提升要素
在建筑结构和建筑高度控制允许的基础上更改建筑屋面,由平屋顶改坡屋顶,由红色或蓝色屋顶改为灰色屋顶并结合立面改造与当地传统风貌建筑相统一,实现改造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协调。建筑风貌的共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照搬传统建筑,而是有机地融入传统元素,选择性借鉴,例如传统的马头墙就不适用于此,街道立面提升的过程中不可能大规模集中成片建设传统类型的马头墙,可在重要节点进行形象化的表达,删繁就简,既具有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又与现代化的简约风格相协调。建筑外墙面色彩和材料是凸显地域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外墙面颜色的搭配上主要延续原有建筑色调,控制在3种色彩以内[13]。材料的选择以砖、木、石为主,灵活运用现代材料辅之,突出徽派建筑历史特色。
建筑构筑物:附着在建筑立面上而不属于立面构成的空调外机、雨棚、广告店招等部分,在建筑细部融入徽派文化元素,对于建筑立面的新旧共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附着物应紧贴墙面,不得影响立面效果,材质、形状、规模与整体立面环境保持一致;
其次,附着物设计应与传统风貌建筑特色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融入地方文化符号,采用“笔断意连”的设计手法[14],广告店招的设计可以与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匾额相结合,将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有机融合,从整体上营造和谐的界面空间。
选取碧阳大道与历史城区接壤的一段以及往北沿河西路段进行示范性整治改造(表2)。
表2 示范段立面改造示意
3.3.4 景观环境共生
完善沿街绿化,提升空间连续性。根据“300米见绿”的要求,向外布置延伸的口袋公园或者楔形绿地,增设棋牌桌、乒乓球台等小型户外活动设施[15]。一方面提升整个街道的景观连续度,推动整体街道的生态建设;
另一方面提升街巷使用度,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活动,提升社会氛围。
发展新空间,丰富街巷肌理。跳出内向型庭院绿化的传统设计理念,利用街巷内的小型开放空间,发展垂直绿化,关注地面以外的多维空间,借助现代化造景技术,充分发挥历史城区各个空间界面的景观展示作用,营造出街巷、胡同、院落,地面、墙面、屋面等多个层次的绿化景观。从竖直面、平面、斜坡面3个方面入手,在构架、阳台、高地等小型空间内布置攀岩的植物、观赏性花卉,提高空间明度和层次感[16]。此外,结合开敞空间打造具有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的文化展示墙,讲述街巷发展历史。
开合有度,增强空间活力。在不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前提下,增植观赏性花卉,增强街道整体色彩明度,建筑前植物搭配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地为主,以防出现喧宾夺主遮挡建筑界面的现象,阻挡整体视线。结合可移动式的景观盆栽围合立体空间,形成开合有序,富有观赏性和活力的公共开敞空间,营造出轻快、活泼的社会生活氛围。
以历史城区内直街为例,直街两侧街巷空间多为1949年以后的非传统风貌建筑,规划在其建筑内侧2 m范围控制线内,适度调整边线,结合周边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利用景观绿化界定空间,塑造现代化“起承转合”的空间意象,增加游览趣味性(表3)。
表3 直街景观空间表达
节点空间的规划设计应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历史节点空间是区域文化的聚集点,主要包括标志性建筑物周边、街区入口等,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景观设计在满足一般性使用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与历史环境相融合,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开放空间节点。以区域内郭门后街入口广场为例,郭门后街入口广场恰处于地段内翼然路与碧阳大道交会点,地理位置优越,是重要的区域形象展示空间。门前广场的设计、规划与临近传统建筑——糖厂相呼应,力图打造一处以儿童为主要活动对象的节点广场。广场内游憩步道借鉴美国坎伯兰公园,采用弯曲的流线式,以增强整体柔性,在广场内部设置可供看护人休憩的林荫空间,加建座椅,增添地域文化元素,形象化展示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不同的广场以不同的主题,凸显历史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观节点的布置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以规划区域内三角公园广场为例,经调研发现,该广场主要作为夜间散步、娱乐使用,且有部分居民在此跳广场舞,故在规划设计之初,预留出了南侧交叉口用地,并用特定铺装加以强调,沿河段采用软质铺装,以滨河小路结合景观绿植布置,适当设置亲水平台。
3.3.5 生活设施共生
除了对功能需求、空间结构、建筑风貌、景观环境这些突出黟县地方文化内涵的要素进行重点考虑以外,还对市政设施、标识系统、街道家具、公共艺术等街道空间环境元素提出了环境整治指引,形成完整的街道共生规划体系,全面提升街道环境质量。例如,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针对现状设施老化、形式单一,较难形成独特街道景观的问题,规划将黟县“五黑”(黑茶、黑鸡、黑猪、黑果、黑粮)作为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垃圾桶、路灯、指示牌等现代化设施的设计上,丰富街道景观,营造特色氛围。
建设控制区街道空间兼具老城区传统记忆挖掘与新城区现代化发展建设的双重价值追求,不可避免的存在发展冲突。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升的新阶段,如何贯通周边,打造传承记忆、延续风貌、体现富有人情味和活力的地域性开放空间,实现新旧风貌的合理过渡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将街道品质提升与共生理念相结合,从发展的矛盾点入手,摆脱就街道论街道的传统思维模式,在提升并重构现有的街道方法理论体系的同时,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由高速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型。一是关注历史城区内外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二是突出街道风貌的控制引导,三是基于生命周期的整体性规划建设,以期构建片区整体与局部、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共生关系,形成多种功能兼容混合的共生网络体系,对黟县县城的整体空间序列建设、城市文脉延续、城市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控制区风貌共生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区SO2减排效益分析海洋通报(2020年5期)2021-01-14包裹的一切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45期)2021-01-11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共生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年6期)2020-07-10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管好高速建筑控制区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6期)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