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中体能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初中体能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3-12-20 18:45:01 来源:网友投稿

文/张 鹏 曾玉山 姜 虎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青少年基本实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如此简单的目标在体育教学实施中却难以完成[1]。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未有根本好转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方法,例如:设置体能课程内容,每节课安排10分钟的体能练习[2]。《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科理念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实践中转化理论,生成专业知识与能力。

现阶段,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颁布,体能教学逐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但是,体能教学并没有完全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教学部分存在“成人化”与“竞技化”倾向,片面强调大强度、大密度、超负荷。此举不仅造成学生对体能练习缺乏兴趣,更容易造成学生身体机能的损伤,难以满足终身体能发展的需要。尤为突出的是,中考体育与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成为教学内容的优先选项,重点突出跑、跳、投等少数考试内容,关注点聚焦于提高学生体能测试成绩。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体能锻炼行为的变化长期得不到关注,不能达成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同步提升的目标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能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汇,是治理教育教学的工具,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本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期望[4]。它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保证学生完成内容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以及教师的共同责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学习目标的生成之源,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预设性。《课程标准(2022年版)》仅定义了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标准,并未明确学生的表现标准,缺乏预期结果的表现程度,由此导致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具体操作之间存在差距。《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还原论的哲学思维,以要素分析法的方式逐步对总目标进行拆解。采用技术路径将内容标准具体化为可实施、可评价的目标陈述,构建完整的单元、课时学习目标体系。

以球类运动为例,《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体能维度的总体要求是:在所学球类运动项目中提高体能水平。分解上述要求,球类运动项目与体能水平是标准中的关键概念,拆解关键概念。水平四球类运动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足球项目包括运球、传球、射门等动作技术,篮球项目包括运球、投篮等动作技术,乒乓球包括发球和接发球等动作技术。从体能学科知识角度来看,体能包括心肺耐力、速度、爆发力等。运动技能的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能水平的提高需要明确且具体的表现程度,添加时间、距离、次数与空间等限制条件。学习目标的构成包含行为、情境、表现程度三项基本要素,从核心素养出发,根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制订具体的学习目标。以足球运球教学为例,学习目标可具体表述为表1。

表1 体能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表3 包含式教学法清单

(一)转化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满足并服务于标准的众多资源中的一种,这解释了教材的工具属性。从状态上看,教材是用什么教的静态预设,教学内容是根据学习目标转化教材而动态生成的教学方案。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教材存在众多版本。华东师大版列举了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河北教育版单独设置了体能篇,侧重体能各要素的具体练习方法。上述版本为体能教学内容的生成提供了重要参考,帮助教师在专业权限内做出正确的决定,即“用教材教”。

(二)选择有价值的运动项目

斯宾塞确立了一个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即是否有利于人完美的生活[4]。运动项目作为促进体能提升的重要手段,有趣且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才有可能成为学生长期锻炼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选择应坚持下列原则,一是,只有具备教育价值并且有利于终身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喜欢的才能够成为体能教学内容。二是,运动项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提炼,进行“游戏化”“教材化”改造,生成课堂中得以实施的教学内容。当前,学校体育开展了多种运动项目的学习,田径类指向明确,一般发展某项具体体能素质,球类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和竞赛性的特点,对学生吸引力更大,可以同时发展多项体能素质。从学生视角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选择的调查显示,初中生认为球类与田径是最应该学习的运动技能项目,篮球与跑步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运动技能[5]。体能教学应重点围绕田径与球类项目(表2),改变场地与器材,修改规则与战术,使教学内容有趣且易于操作,满足学习的需要。

表2 初中体能教学内容体系

(三)科学规划年级教学内容

基于初中生身体生长发育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以及课程标准理念,体能教学内容的单元与课时安排应贯彻下列原则,一是体能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经验相联系,保持体能发展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二是根据体能发展敏感期与身体发育年龄特点,以螺旋式重复出现的方式,科学规划年级教学内容。三是明确体能素质的相互转移关系,促进素质之间产生良好转移,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能表现。

从身体发育特点来看,初一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早期,较大冲击力的力量、速度训练应尽量避免。重点发展正处于体能发展敏感期的反应、肌肉耐力、灵敏性。兼顾发展其他体能素质如爆发力、肌肉力量、心肺耐力、平衡、协调性。初二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特征与初一年级较为相似,练习目的主要为保持与稳定。重点发展处于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爆发力、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兼顾发展最大力量、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灵敏性、平衡、协调性。初三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年龄段,该阶段重点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形成以多项体能素质为重点的体能教学内容体系。重点发展处于体能发展敏感期的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兼顾发展爆发力、肌肉耐力、反应、位移速度、灵敏性、平衡、协调性。

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实践过程,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与计划。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体能教学策略重点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与健康和运动技能相关的要素,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以及练习密度,使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培育身体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实施补偿性体能练习

体能是运动技能的基础,两者的协同发展需要补偿性练习。一是根据运动技能的专项化特点补偿需要发展的体能。以篮球为例,在篮球课中学生练习运球技术,即使教学内容中包含速度与灵敏性素质练习,但是速度与灵敏性仍没有达到运球技能掌握所要求的程度,此时应着重进行专项性体能练习,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二是根据运动技能的针对性特征补偿尚未发展的体能。在篮球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技术,并且充分锻炼了速度与灵敏性。但是投篮的力量锻炼不足,此时应进行针对性力量补偿体能练习,促进运动技能的协同发展。补偿性体能练习对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技能学练过程涉及多项体能要素的参与,教师不仅要在宏观层面关注体能教学内容的差异性补偿,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情实施个体差异化补偿。

(二)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

卓越的教学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无常法,我们期待教师转变个人角色,培养学生逐步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社交互动是互惠式教学法的关键,通过互惠式教学法,教师提供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练习任务由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两人一组,教师提供关于体能项目的学习评价,学生分为观察者与练习者,观察者为练习者提供持续的信息反馈。教师的角色不是教学的纠正者,而是观察者。

包含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等级的动作选择,学生自我承担学习责任。例如:当学生通过篮球运球进行体能练习时,可选择运球的速度,可选择运球的方式。教师清晰的表达对学生的期待,学生了解需要达到的水平并增加练习难度,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

在引导式教学法中,教师让学生执行不同的练习内容(篮球运球、投篮、传球、比赛),练习结束后学生通过触摸脉搏的方式测量心率,判断哪种方式更有利于目标心率的达成,更喜欢何种锻炼方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表4)。

表4 引导式教学法清单

合作式教学法使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帮助学生培养社交能力。与个人练习相比,学生更喜欢团体合作,在同伴的鼓励下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学生体能水平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教师也可以让小组成员重新设计新的练习内容。在合作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

(三)应用结构化主题任务卡片

教学方法是提供最佳教学效果的一部分,最大程度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重点在于根据学生体能的专项化特点,将任务卡片与站点结合组织体能教学。设计不同类型的体能主题任务卡片,卡片上设计任务重点、器材设施、练习内容、注意事项、练习强度等练习要点。设置多个练习站点,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循环完成主题内容。教师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进行组合练习,通过站点式练习多项体能素质,提高体能水平。

《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前言中提到要“努力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要点强调学生在运动项目练习中的表现,将时间、数量等可量化因素作为学生达成预期结果的标准。发展的意蕴在于教师运用评估员的思维追问学生理解的深度,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深度学习之间建立有效联结。收集学生真实情境中执行任务的表现性信息,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指导学习目标的设定,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改善学习结果。

体能受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具有先天优势的学生更容易在测试中成绩优异,测试成绩可能并不是努力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国家公民,努力决定了学生在此运动项目的投入程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综合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学习情况。学习评价需要以多维度视角考察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区分不同学生的表现。鼓励坚持锻炼的学生,使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技能领域重点关注学生当前的体能水平,认知领域测试学生对体能锻炼原则与策略的认识,根据心率确定运动强度,制订锻炼计划等方面的知识,情感领域主要评价学生在体能活动中的态度与感受。

测量学习结果需要评价工具,评价工具是有使用方法,可以被使用的。量表观察评价工具适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以清单的方式列出表现维度与评分规则,教师、学生以非正式或正式规范的方式观察学生表现,提供具体、清晰且准确的反馈意见(表5)。自我表述评价工具适用于体育家庭作业,主要收集练习次数、强度及时间等数据,反思活动过程,记录对体能问题的个人看法,评估对体能的理解。

表5 量表观察评价工具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学生提供了体能状况的重要信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测试结果,清晰的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体能水平,使用测试结果确定未来学习目标,改进或保持当前的水平,量身定制符合自己的锻炼计划,满足个人的健康需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测评逐渐过渡为学生自主评价,关注点从当前目标延伸到未来的努力,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个人责任感。

面对青少年缺乏科学锻炼知识与技能的严峻形式,教学设计作为参与教学活动各要素分析与策划的过程,是推动掌握终身体能知识与技能的着力点。当前,我国体能教学以训练学理念为指导,关注测试成绩的线性增长,导致学生面临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的困境。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追溯《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体能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明确终身体育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实践路径,为构筑终身体能提供坚实依托。

猜你喜欢运球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教学考试(高考地理)(2020年4期)2020-11-17——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教学考试(高考数学)(2020年1期)2020-11-16完形填空一则考试与评价·高一版(2020年3期)2020-11-02我最喜欢的课快乐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2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4期)2016-11-11“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12期)2015-11-11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育教学(2009年6期)200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