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铭记,为了更好地前行

铭记,为了更好地前行

时间:2023-12-18 16: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王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其中,在三晋大地,付出宝贵生命的扶贫干部有78人。他们不畏艰难,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用实干苦干修出一条让百姓摆脱贫穷闭塞的通天路。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创造了骄人业绩,用生命书写了中国脱贫的光辉篇章。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授予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山西共有55名同志荣列,其中李飞、常国平、姚会林、巨彦军是脱贫攻堅殉职英雄。英雄不孤,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

李飞:用生命坚守公仆之心

“帮我请几天假……乡里的工作……你先担着”,谁也想不到,这是李飞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他的生命年轮永远定格在2017年冬天,年仅44岁。

李飞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沁源县赤石桥乡土地管理员。2016年9月,他调任赤石桥乡党委书记。从农机员成长为乡镇书记,从没离开过农村,他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时隔24年,再次回到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看到这里依旧贫穷,他发誓“要把这穷根斩断”。

赤石桥乡地处高旱丘陵区,山大沟深,地势崎岖,基础条件较差,生活环境艰苦。2017年,赤石桥乡要脱贫摘帽,这是李飞上任后的第一场硬仗。上任不足半月,他跑遍了全乡19个行政村,走访了216户贫困户,坐炕头,拉家常,对每个贫困家庭都对得上号,叫得准名,对每户的困难和问题都能记在心上,说得清楚,成了全乡扶贫工作最精准的“活档案”。他对这块土地太熟悉了,他对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民太热爱了,他太想让这块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起来。

在多次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李飞带领同事们将产业扶贫作为全乡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结合赤石桥乡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引进联众菇业有限公司,成立宝成生态种植合作社,发展壮大兆丰源、益佳养殖、林溪种植等实体经济项目。“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生根,那段时间,他每天不是在跑项目的路上,就是在田间办公,但他再苦再累,也不吭一声”,同事们回忆起李飞泣不成声。一年间,赤石桥乡与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2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
在青杨湾规划1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引进段家坡底村康乃馨种植项目等。

李飞一步步在这片土地上跋涉,1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乡扶贫工作站同志回忆:“只要有人加班,不管多晚,李书记一定在。除夕夜,为了确保全乡护林防火安全,他安排部署任务后又下去巡查,直到深夜2点多每个村报告安全后他才躺下休息。”“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李飞把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上。自从上任赤石桥乡党委书记,他在家待的时间不超过20天。和妻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忙呢”“累呢”,妻子总是看着他匆忙的背影,家里的困难到嘴边又咽下,她实在不忍心给他再添麻烦了。李飞早在体检时就发现脑部有肿块,但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顾不上去医院诊治,一直吃药坚持,直到发病的最后时刻,仍坚守在乡镇扶贫第一线。2017年11月25日凌晨5时20分,在经过十多天抢救后,李飞匆匆离世,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母亲宋巧英知道儿子去世的消息后失魂落魄地说:“给飞做一顿饭吧,他是饿着走的。”李飞在乡镇忙起来经常忘记吃饭,饥一顿饱一顿,在倒下前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早饭也没有来得及吃。

一位年轻的乡党委书记就这样走了,14个笔记本,440多天,记录了李飞用生命坚守的初心使命。2018年1月13日至18日,沁源县接受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结果:2017年底,赤石桥乡216户315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李飞终于如愿了,可以歇歇了。

常国平:高学历的乡村汉子

趿拉着鞋,黝黑的皮肤,穿着黑色的汗衫和大裤衩子,这是扶贫工作队队员对常国平的描述,俨然一个“接地气”的乡村汉子。常国平原在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实训部当老师,2019年6月20日,时任大宁县曲峨镇黑城村第一书记的他累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终因抢救无效于当年8月2日逝世,年仅42岁。

2018年8月,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扶贫点曲峨镇驻村工作队进行人员调整,常国平主动申请下乡,毅然离开熟悉的教师岗位和城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成为曲峨镇内史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3个多月后,因工作认真负责,他被调到条件更艰苦的黑城村担任第一书记。到黑城村后,他迅速适应环境,主动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情况。白天调研,晚上整理材料,仅用3天时间便掌握了全村脱贫攻坚的“第一手”资料。他常说:“我们扶贫干部,光坐在村委会里‘听是不行的,得真正走到贫困户家中,才能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实际困难,才能了解到致贫的症结所在并因症施策,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为解决村里的浇地问题,他白天带着村干部爬坡进田、搞调研,晚上熬夜写材料、做规划,制订出修建自流渠的方案。村里建公租房时,选址、联系工程队、协调各项事务,他忙个不停。开工后,不管有多少事,他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蔬菜大棚、道路硬化工地,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我们村”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自他第一次走进黑城村,就未把自己当成外来干部,他就是黑城村的一员。在村民心中,常国平是一个实在而又暖心的人。他曾说:“老百姓就像咱的亲戚,亲切得很,为亲戚服务,我乐意。村里人难,过年过节去镇上给他们称上几斤肉送过去,他们特别开心。”在贫困户眼中,常国平是一个诚恳而又善良的人。他曾说:“冬天宿舍冷,取暖只靠一个土锅锅,亲戚们怕我冷,轮流给我送柴火,偷偷放在院子里就走了。”村民们喜欢他、尊重他,有大小事都来找他,亲切地唤他“常书记”。“我家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多亏了常书记”,村民贺建民含着泪说,“常书记来之前,我家就靠4亩玉米地过日子。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他建议我养乌鸡。一开始我不想干,怕挣不了钱。他就耐心地做我的思想工作。后来给我们买了乌鸡苗,还请来专家教我们养。同时,他还给我找了个活儿,农闲时我就出去打工。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好!”一说起常国平,80多岁的村民李万秀就忍不住地流泪,“他就像我儿子一样,我瘫在床上好几年了,儿女们平时忙,常书记经常给我送吃的,还给我打扫卫生……他是个好书记,我们真想念他!”

常国平大学学的是高分子材料,读硕士时改行选择了农业推广产业。他说自己是个农村娃,天生喜欢农村、爱农民。他曾经跟爱人申文爱这样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得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所以我光是爱农村、爱农民还不够,还得懂农业,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知识,把自己练成一个‘庄稼好把式。”和常国平一起驻村的同事回忆道,“当时,村里33亩大棚产业几乎荒废。常书记一来,就进行了详细调研。之后,他利用各方资源,重修大棚、引进品种、解决技术问题,建起了规范化的香菇、西红柿大棚。现在村里8户人家种植大棚蔬菜,仅香菇大棚就有了近1万公斤的产量,收入近8万元”,“2019年6月19日,常国平重病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还在与我们开会讨论村里的大棚种植项目”。

在扶贫工作中,常国平不讲条件、不怕困难,努力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帮助百姓修暖棚,调解民事纠纷,关心年龄大的老人,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这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大行动中,他用心血和汗水,改变着农村的面貌,成为群众认可的贴心人、精准帮扶的领路人。

姚会林:群众心里的实在人

2017年7月,姚会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担任运城银保监分局驻闻喜县阳隅乡屯元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扶贫期间,他扎根基层、忘我奉献,于2019年最后一天倒在扶贫工作现场,53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屯元村地处稷王山脚下,位于闻喜县西北角,三面环沟,一面临山,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少雨。由于缺乏支柱产业,村民收入极不稳定。为了将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脱贫愿望等情况摸实摸透,姚会林经常加班加点,在村里大柳树下、在老乡家炕头上,都能看到他与乡亲们促膝谈心的身影。到村里没多久,他便把全村198家农户跑了个遍。他根据屯元村实际情况,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调整产业结构,选准发展项目、培育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
确定劳务输出、产业资金扶持、低保兜底、教育扶持、易地搬迁及危房改造、产业带动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从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入手,以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重点培育药材、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的发展路子。

他积极奔走,为全村贫困户申请到19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指导帮助村民栽植优质花椒200多亩、核桃260多亩和中药材380多亩,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使对屯元村贫困户的脱贫帮扶由“输血”转变为“造血”,让“被动扶”变成“主动脱”。

要想发展经济,路是关键。屯元村年久失修的路面塌陷严重,每逢下雨更是泥泞难行,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们种的东西只能拿到附近集市上卖点小钱,很少有外来商人收购。姚会林主动联系闻喜县委县政府、交通和住建等部门,争取到10万元资金完成了道路硬化。修路时正值酷暑,姚会林穿着背心、短裤,扛着铁锹和工人们一样干活,又當工人又当监工。路修了8天,他坚守了8天。“出门方便了,你就想干事了,也能干成事了”,说起路修好通车的那天,村民翁红娟还是很激动。

他在欣喜路通之余,又想到村里发展的另一绊脚石——缺水。屯元村地处干旱丘陵地带,村里800亩地全是旱地,缺水一直是困扰全村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姚会林带领下,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实施西沟提水工程。在工程实施中,他始终坚守工地,亲力亲为,抓质量催进度,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终于让屯元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村里的山楂、核桃、苹果都可以浇水了,浇了以后质量提高了,产量也上来了!”村民们眼里有了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姚书记。

在屯元村村民看来,姚会林的眼里全是扶贫工作,心里都是村民村务。不管工作多忙,他总会抽出时间去贫困户家里坐坐,聊聊家常。大到春耕秋收、小到家里的电灯泡坏了,只要贫困户有需要,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帮助解决。他敦厚勤奋、吃苦耐劳的实在人形象,已深深烙在乡亲们心里。扶贫两年后,山高路远、偏僻贫穷的屯元村74户建档立卡户中43户实现脱贫,且2018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村里环境美了,村民生活好了,姚会林却再也看不到了。2019年12月31日下午,在屯元村党支部会议室,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正在谋划2020年的各项工作。就在这时,姚会林突发脑梗昏倒在会场,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

巨彦军:扎根故土的年轻乡长

2017年11月22日,正值农历小雪节气,地处太行革命老区的左权县寒风凛冽,已经是早晨7点多了,乡长巨彦军还没起床,按习惯每天此时他已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了。但这天,他办公室的门依旧紧闭。工作人员不得已用钥匙打开门,眼前躺在床上的巨彦军已毫无意识……将他送到医院后不久,终因病情恶化,永远告别了他热恋的那片土地,年仅37岁。

巨彦军是土生土长的左权人,2004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参加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招考,回到左权县龙泉乡政府工作,先后任龙泉乡团委书记、党委秘书,同年12月光荣入党。2016年5月,因工作出色当选为羊角乡乡长,也是当时全县最年轻的乡长。

羊角乡位于左权县与河北省交界的太行山上,距县城62公里,因有两座酷似山羊犄角的山而得名。这里是左权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方,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全乡15个村都是贫困村,贫困户有1787户4664人,贫困发生率为62.17%。2016年贫困发生率为50.88%,贫困人数仍超过半数。面对全乡这么多贫困人口还未脱贫的现状,巨彦军深感责任重大。2016年5月,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这里,希望将羊角乡发展好,特别是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场硬仗。没承想,上任伊始羊角乡就经历了2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乡10个雨量监测点达到260毫米以上,多处农田、道路、建筑被冲毁。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他二话没说第一时间赶赴洪灾现场,不分昼夜与乡村干部全力抢险救灾。由于科学调度,及时应对,全乡群众无一人因灾伤亡。灾后重建中,他又有效组织群众自救,力保六大类、34项重建工程的稳步推进,全乡百姓安稳度过洪灾。

他曾说:“到了哪,咱就是哪的人,就是普通的人民公仆,小卒扛大旗,要把工作做实做好,承诺了就要兑现。”在他的带领下,羊角乡的饮水设施、护村护地坝得以修复,田间道路恢复、危房修缮得以进行,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条件。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羊角乡调产增收的效果也逐步显现。全乡12个行政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共种植“地旁”“堰旁”连翘4000余亩,全乡连翘拥有量达到4万亩,人均连翘产业收入约650元。同年年底,全乡核桃树数量达到101160株,产量30万斤,收益170余万元。羊角乡各村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策略,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核桃树种植等四处开花结果。特别是武家坪帮扶单位依托当地小米、核桃、土鸡蛋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注册“羊角跑山”系列品牌,通过展柜展示、视频宣传等方式广开销路,成为羊角本土品牌的首次成功尝试。村村有产业、人人能增收,乡亲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巨彦军还推动易地搬迁,2017年对石灰窑和后圪道2个自然村组实施易地搬迁,涉及贫困户53户119人,同步搬迁35户88人,年底完成双签任务,实现5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乡积极实施“五位一体”金融扶貧贷款,截至2017年10月共办理247户,并已领取3000元的企业分红,仅此一项就带动300余户贫困户脱贫。脱贫工作里这些难啃的“硬骨头”都在他的努力下被一一解决,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扎稳打、全面推进,为2018年羊角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一年间,羊角乡与河北兴达集团达成旱鸭养殖协议;
与银河证券公司达成投资1000万元成立羊角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的协议;
与华能集团达成总投资4.5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
注册系列农产品“羊角跑山”品牌……为了当初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为了能让羊角乡早日脱贫,巨彦军身在其中,心在其中,乐在其中。他太忙了。周一出门,周五回家,但这也很难保证。“2017年春节,是我带着儿子陪他在乡政府过的年。”而让妻子周艳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家人过的最后一个团圆年。“以前他忙得不着家,我还有得盼,现在他是再也回不来了……”周艳搂着儿子泣不成声。

这一天,是巨彦军自2016年5月9日到羊角乡工作的第562天,按计划他还要和企业再商量商量如何把乡里的重点扶贫品牌“羊角跑山”做好。然而就在这一天,一名年轻的乡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共产党员,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责编 张敏慧)

猜你喜欢李飞全乡羊角An apodized cubic phase mask used in a wavefront coding system to extend the depth of fieldChinese Physics B(2022年5期)2022-05-16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齐鲁周刊(2020年12期)2020-06-29我爱家乡的羊角脆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12期)2018-12-13回来民间故事选刊·下(2018年12期)2018-12-12骑行荷兰羊角村中国自行车(2018年3期)2018-04-18趣味数学游戏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6年10期)2016-11-07“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6年9期)2016-09-21羌山开遍羊角花民族音乐(2016年2期)2016-07-05Dynamic Surface Control with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for Uncertain Flight Dynamic System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5年4期)2015-11-24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当代贵州(2014年16期)2014-08-08

推荐访问:铭记 前行 更好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