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

时间:2023-12-14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周文婷 ,解佳龙 ,2

(1.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2.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0)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破解当前突出发展矛盾的基础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已取得了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科技进步,在重点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成果丰硕,区域创新发展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家在区域创新的实践探索上持续深入。在区域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上,国家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纵深化及专业化、智慧化驱动;
在区域创新发展实践上,建设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五个中心”共同发力、培育现代化创新型都市圈、借鉴深圳汕尾经济合作区经验探索建设“飞地型”开放创新合作区等,构筑区域创新协调开放发展新体系。

然而,目前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短板仍亟待补齐。从总体上看,区域创新建设“多而不强”特征以及“马太效应”显著。2020年仅北京市科技创新指数在0.8以上,90.63%的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在0.5以下,且当年泰尔指数为0.067,区域间泰尔指数占比达23.9%。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创新主体未突破“奥尔森困境”且创新要素“集聚不经济”的问题仍然严重,具体表现为地区行政壁垒高筑、缺乏利益分享机制、部分区域创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80%以上等[1]。从区域创新内部发展来看,高新产业“空心化”、区域创新活动与初始功能定位偏异较大的创新困境仍严重制约着区域创新的发展。目前外资企业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影响较大,作为我国高新区领头羊的中关村,其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也高达48.09%,难以摆脱产业根植性弱的束缚。

为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学者们从理论层面对区域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学者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以区域间关系、区域创新主体协同性为视角阐释了资源与要素在区域创新中的协同互动作用[2],并对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投入[3]、创新活动[4]和创新绩效[5]的驱动条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发现创新政策[6]、研发经费[7]、人力资源[8]和创新知识积累[9]等因素对区域创新健康发展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从系统复杂性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演进进行了探索[10],进一步证实了区域创新系统易受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平衡性和两极化的问题。

在综合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实践和研究现状后发现,其欣欣向荣的前景后潜藏着区域创新质量不高、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虽以区域创新为对象进行的单个环节或少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从全局视角切入探索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偏少;
作为嵌入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易受内外扰动因素影响导致系统循环中断或低效是区域创新系统不可避免的难题。因此,本文尝试引入脆弱性理论,在嵌入性视角下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内涵、特征、成因和驱动机理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控制策略,力求在实现“十四五”时期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目标和优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1.1 脆弱性概念起源与研究进展

脆弱性一词来自拉丁文“Vulnerare”,是“可能受伤”之意[11]。对脆弱性的关注和研究起源于流行病领域,用于描述何处更容易受病毒感染。20世纪70年代,“脆弱性”第一次作为科学术语被法国研究者Albinet提出,被用作监测污染物对水资源产生威胁的可能性指标。此后,脆弱性被引入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被定义为“系统暴露于不利环境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脆弱性概念逐渐渗透到人文研究领域。起初对脆弱性的典型理解是,系统对内外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而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13]。但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对脆弱性的理解已从最初重点关注对破坏或干扰的敏感性,衍化延伸为包含暴露性、易损性、敏感性、适应性、弹性、风险、应对能力、恢复力、变革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在内的集合[14],对脆弱性内涵的界定呈现出多维化、复合化特征,内容上也趋向于研究自然和社会的综合系统,这种趋势使得给出脆弱性的普适定义变得更困难。因此,学者们多是基于脆弱性的一般性含义,再结合研究对象特点,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脆弱性概念。脆弱性概念的变化及延伸[15]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脆弱性概念的变化及延伸

目前,脆弱性是定义社会环境系统[16]、人地耦合系统[17]、生产管理系统[18]等的发展程度和状态的基本概念,且学者们已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社会系统认为,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内部结构失调,经内外扰动因素的刺激后,表现出的高敏感性和低应对能力[19-20],并指出敏感性主要受扰动因素影响,应对能力与系统内部结构密切相关[21]。经济系统则认为,脆弱性是衡量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一种度,是经济系统受外部因素影响后在内部产生的量变,并通过量变积累最终导致经济系统的震荡甚至崩溃[22],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发生环境区域性、作用过程链式化和负向影响严重性等3个方面[23-24]。而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在复杂动态环境中依靠创新推动的区域发展也需要充分研究内外扰动因素,积极探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

1.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

1.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嵌入性。“嵌入”一词最早由 Polanyi[25](1944)在著作《大变革》中提出并界定,其认为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且与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密不可分,随着网络分析模型的建立,嵌入性研究理论变得丰富。Granovetter[26](1985)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中将嵌入性从制度经济学概念转变为社会学概念,指出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存在一条中间道路,即经济活动嵌入在社会活动中[27],经济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等环境之间存在关联[28];
Zukin[29](1990)也指出,嵌入性是经济活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表现出来的状态;
Uzzi[30](1996)进一步提出,组织内部存在因信息相互交换而形成的特定嵌入关系,可从共享信息、相互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等方面考虑;
黄中伟等[31](2007)认为,嵌入性是指经济行为会受到组织自身所处的信任、文化、声誉等环境因素的持续性影响。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嵌入性概念的实质可以归纳为组织的经济行为会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区域创新属于经济行为的范畴,是各区域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创新发展而实施的经济行为。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本文认为,嵌入性是指区域创新系统运作会嵌入各区域特征、区域间关系和广泛的外部环境之中,并受到这些方面的深刻影响。

由于嵌入角度不同,学者们对嵌入性提出了多种划分方式,包括:基于视角不同划分的宏观嵌入和微观嵌入[32];
从领域方面考虑划分的文化嵌入、认知嵌入、社会嵌入和政治嵌入[29];
通过层次划分得到的环境嵌入、组织间嵌入和二元关系嵌入[33]。由于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过程既受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复杂外部环境的扰动,因此,本文将嵌入性划分为组织嵌入和环境嵌入两种类型。其中,组织嵌入是指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对创新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及脆弱性程度的影响;
而环境嵌入是指区域创新系统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程度的影响。

1.2.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内涵解析。脆弱性概念融入创新管理领域较晚,虽已被用于创新绩效[34]、创新网络[35]和创新政策[36]等研究方向,但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创新脆弱性概念。创新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创新脆弱性是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由于创新系统对内外扰动因素敏感且缺乏抵抗力,进而影响整体稳定性和功能有效性的一种属性。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37]。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对提升区域间资源利用率、统筹协调各区域产业布局、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和实现绿色发展等具有突出实践意义。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结构稳定性受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影响,易表现出脆弱性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这使得开展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认识论取向和方法论运用的不同,学者们在从区域创新角度出发的研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体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是整个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必须首先廓清的问题。

区域创新是以系统内部运作结构嵌入多个社会地理单元的复杂系统,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与其所处的区域政治、文化、社会和发展程度等紧密关联,因此,秉持整体意识、层次观念和有机联系的思维对认识、规划和管理该系统十分必要。脆弱性是复杂系统的本质特性。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主要是指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在嵌入区域经济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又因其所嵌入的环境中存在内外各种扰动因素,这些因素不断破坏区域创新系统的稳态机制,增加系统不稳定性并逐渐累积负向作用,最终导致区域创新系统彻底崩溃。主要包含3层含义: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是不断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系统,系统脆弱性会受内外扰动因素作用而逐渐增强;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是综合组织嵌入和环境嵌入两种类型的系统,组织层面的系统结构的协调有效性不足和环境层面的各种不利因素都会产生负向干扰进而加剧系统脆弱性,而致脆因素会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形成反馈并得到控制;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由脆弱到崩溃需要各种因素负向作用的不断累积,但质变边缘很难界定且难以识别和预测关键致脆因子,这就使研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隐蔽性和时滞性成为必要。

1.3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特征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的复杂系统[38],脆弱性是该系统的属性之一。分析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特征有助于定位、识别薄弱环节与致脆点,达到增强系统整体稳定性、提高系统抗干扰性、优化系统协调性的效果。结合嵌入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的特性,本文梳理了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三大特征。

1.3.1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循环结构的动态性与易损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与外部不断交流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耗散结构系统[39],耗散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是关键。当存在薄弱链条的创新系统结构嵌入区域单元时,受不可预期、非线性、自组织、阈值效应和多稳态机制的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40],区域创新系统投入、产出和绩效转化的全流程易脆弱受损,这种潜在威胁性的存在和产生过程与系统对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敏感性高度相关,且区域创新系统在探索代内路径的“组织”和代际路径的“自组织”两条发展路径上都面临诸多致脆因素[41]。

1.3.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导致的负向影响大。区域创新系统肩负着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助力产业集群升级和建立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创新合作模式等重任,而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是关系到这一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一环。倘若任由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不断增强,其将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42],给整个区域创新体系带来崩溃风险,会严重威胁国家经济社会及区域和产业安全。

1.3.3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具有可调节性。区域创新系统是具有自组织性与人类活动的可驱动双重特征的系统[43]。当脆弱性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系统自调节或外部干预的方式改善脆弱状态。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减弱需要依靠系统自身对从感知脆弱元,到明晰脆弱元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再到脆弱结果反馈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经历该过程有助于帮助区域创新系统解决预测和识别脆弱因素的难点,从而形成一套应对常规致脆元的屏障。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社会制度、政策、科技、文化等紧密关联,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性要素[44],其脆弱性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广度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强弱,因而降低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需要发挥好主体性要素的驱动作用。

2.1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分类

实施好区域创新战略就是要找准区域建设方向,发挥好区域功能,各区域合作联动下好一盘任务重、要素多、牵扯宽、影响大、范围广的“大棋”。区域创新系统是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投入、多功能发挥的集合体,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外部交换过程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都可能给区域创新系统造成脆弱性损失。脆弱性是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受系统内部结构制约和系统外部因素干扰。区域创新系统在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形成负向作用的积累,最终达到质变导致崩溃。因此,从脆弱性产生过程的角度,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分为累积式脆弱性和冲击式脆弱性两类[45],作用机理[46]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分类及作用机理

2.1.1 累积式脆弱性。区域创新系统累积式脆弱性是指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某一项因素或几项因素朝着不好的方向发生变化,但负向作用较小,如果系统未及时感知并响应,少量负向作用逐渐累积并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系统脆弱性无法恢复而崩溃的特性。

2.1.2 冲击式脆弱性。区域创新系统冲击式脆弱性是指区域创新系统对外界或系统内部某一项干扰或几项干扰极其敏感,当其变化时系统在短时间内产生质变而无法恢复甚至崩溃的特性。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所以需要随时监控区域创新系统的冲击式脆弱性,并及时对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2.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分析范式

区域创新系统是具备目标一致性、组织有序性、要素相关性与外部环境交互性等属性的复杂系统,对于复杂系统的脆弱性分析可以从系统评价和脆弱性分析两方面着手。在系统评价中,研究者通常考虑4个关键环节,即外部环节对系统的输入、系统内部的加工转换、转换后的输出与输出后的反馈[47]。其中,外部输入给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动力或创造阻力,系统的转换、输出环节反映系统的效率与作用水平,输出后产生的反馈则帮助系统实现优化与升级,以达到系统动态平衡、良性发展的目的。在面向复杂对象的脆弱性分析中,要结合系统行为回答好为何会产生脆弱性、脆弱状态产生后的负向影响严重程度及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应对这3个问题,其与学术界常用于研究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等相关领域的分析框架——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高度契合。因此,本文选取PSR模型作为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研究的范式,从内外扰动因素溯源、敏感性状态定损、系统自应对效果衡量等3个层面,综合分析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驱动机理,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驱动机理PSR范式

根据PSR框架分析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可以从内外扰动因素对系统造成的压力、系统接收压力后表现出的状态和脆弱性产生后的响应机制等3个维度着手。同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3个维度紧密关联。区域创新系统在内源性压力和外生性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创新滞后、创新低效、创新失败等多种脆弱状态。这些状态被区域创新系统的响应机制接收后,系统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调整修复,并最终促使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降低与恢复。整个系统驱动机理具有动态传导的特点,而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循环。在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PSR模型中,3个维度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递进关系。面对不同类型的脆弱性,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分类型对成因和驱动机理进行具体分析。

2.3 基于嵌入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成因分析是跨时期、跨地区、多系统的综合分析,其形成过程与程度高低受自身结构与区域匹配度以及区域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组织嵌入和环境嵌入角度,对影响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关联因素进行研究,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嵌入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关联因素

2.3.1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组织嵌入因素。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组织嵌入因素是来自系统内部的、直接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本身,进而影响系统脆弱性的因素。依据PSR模型,可进一步从压力和状态层面展开分析。其中,压力因素是影响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直接因子,是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活动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直接作用;
状态因素则是压力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区域创新系统呈现出的一系列状态。

组织嵌入的压力因素主要是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往往与经济增长、高端要素聚集密不可分。反映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是总体资金投入,高新技术发展通常受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的约束,资金投入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其次是技术壁垒。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突破技术难关、创造行业领先的价值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高端要素的聚集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汇聚创新人才、校企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手段,聚集一批高技术产业落户发展,同时加强高新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达到“知识外溢”的效果,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而对区域脆弱性产生影响。

组织嵌入的状态因素是指压力因素投入后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的影响,能反映系统当前的状态。分析系统的状态因素对于把控其关键致脆元尤为重要,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国际化情况、经济质量等方面均能反映系统当前的状态。创新发展成果会给区域带来好的口碑,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区域就是典型的优秀案例。进一步地,优质区域创新系统会吸引更多相关产业来此安营扎寨,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技术收入,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但也应看到,这样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产业同构现象,需要系统及时进行反馈调整。

2.3.2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环境嵌入因素。与组织嵌入因素不同,环境嵌入因素并不直接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脆弱性,而是通过外部环境因素的波动来间接对系统进行效率提升、状态恢复和负面影响消除,且外部环境因素往往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系统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做出改善,进而降低系统脆弱性。

在环境嵌入因素中,首先是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二者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基石,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营造宽松、诚信的发展空间。其次是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平台、创新合作以及区域信息化建设为技术创新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撑,更容易让区域创新系统达到“知识外溢”的状态。再次是国际经济环境,需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规避国际风险,培育区域良好的国际声誉,吸引更多外资与先进技术。最后是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也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降低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实现良性循环。

2.4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成因及驱动机理分析

2.4.1 区域创新系统累积式脆弱性成因及驱动机理。①累积式脆弱性成因。区域创新系统累积式脆弱性是由创新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的渐进负向作用累积形成的,其主要因素源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四大方面。从经济方面看,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不够、收入结构技术含量低、创新规模效益差会逐渐导致区域创新系统动力不足、关联性偏弱、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社会因素为区域创新系统功能发挥提供平台,区域创新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孵化支持、高新企业培养、区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支撑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的负向作用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稳定发展造成威胁。资源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负向作用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与技术力量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过程中物质资源短缺等方面。区域创新环境因素的负向作用集中通过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反映。营商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创新主体招商引资的多寡和区域内创新型企业经营的好坏;
生态环境则是关乎区域创新系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发展是区域创新的基本遵循。

②累积式脆弱性驱动机理。根据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P-S-R循环,区域创新系统累积式脆弱性是在受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带来的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供给短缺、区域创新关联度偏弱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等非敏感因素的负向影响并渐进累积负向压力形成的,系统功能勉强能与这些阻力进行抗衡并维持运转,但状态不佳,内部创造的发展动力较弱,区域创新系统表现出衰退状态,此时系统的响应机制会发挥作用。对于可修复的损害,区域创新系统将积极调动各子系统力量对各类负向作用力进行处理,维护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作。具体而言,经济子系统将通过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发挥区域协作规模效应、激活市场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等手段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支撑;
社会子系统会从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技术服务、产业布局等角度进行区域创新帮扶,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
资源和环境子系统主要对创新资源、营商环境和生态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区域创新系统整体承载力。但对于不可修复的系统,区域创新压力会不断增强,创新脆弱性加剧,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2.4.2 区域创新系统冲击式脆弱性成因及驱动机理。①冲击式脆弱性成因。区域创新系统冲击式脆弱性具有作用时间短、破坏力大、难以控制的特点,市场、自然、技术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是冲击式脆弱性的主要压力来源,这些冲击导致的系统崩溃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或无法恢复。其中,市场风险主要包括金融风险、技术产品需求和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壁垒等;
自然风险包括资源开发与使用、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
技术风险包括技术研发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风险,技术应用阶段遭遇的技术壁垒、技术成果难以产品化的问题;
公共安全风险主要是由威胁社会安全、和谐与稳定的事件发生带来的压力。

②冲击式脆弱性驱动机理。由于区域创新系统自身的外部性、敏感性、易损性等特征,在参与外部活动时,若受到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公共安全风险冲击,区域创新系统易崩溃,进而导致创新活动停止,表现出高度脆弱性。此时,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很难起到好的恢复作用,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撑。如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时,需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强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发。

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创新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重要手段,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创新之路是重中之重。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驱动机理的分析,本文验证了系统循环过程会引致脆弱性,因此,必须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夯实内部创新基础、提升系统恢复力。由于两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成因和形成过程不同,对其进行针对性控制,可以更好地完善系统的问题处理机制,具体控制的思路框架如图5所示。

图5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应对框架

3.1 区域创新系统累积式脆弱性改善策略

累积式脆弱性是渐进负向作用叠加的结果,来自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缓慢的系统压力导致创新品牌不突出、技术收入低、成果转化绩效结果不理想,进而使得系统内部反哺创新发展的动力条件缺乏,区域创新系统难以维持运转,表现出衰退状态。因此,为降低这一类型脆弱性,将综合采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手段来抑制区域创新系统负向作用的累积。

3.1.1 保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创新系统压力。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需要综合采用外部动力和内部绩效转化动力两种方式。由外部途径取得的动力受市场环境、经济形势、政府战略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当区域创新系统较脆弱时,其能提供给系统的动力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必须用好经济手段拓宽动力途径,提高效率,保障区域创新系统正常运转,从而降低脆弱性。具体而言,对于政府创新拨款,区域创新系统应做到“物尽其用”;
在投融资资金使用方面,区域创新系统应从传统粗放式、高增长投资思路转变为精细化、专业化的投资思路,提高区域创新质量;
在区域创新系统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要正视技术创新研究周期长、投资回报不确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打开思路,主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效率,并努力实现规模效益。

3.1.2 构建服务产业链,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产生和降低都离不开区域中的社会因素,构建服务产业链可保障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运用社会手段可从战略制定、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和策略实施落地等多方面支撑区域创新。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顶层设计上,要正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方向,优化各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布局,降低各区域产业趋同压力,避免创新要素的争夺与浪费;
在区域创新系统统筹发展上,区域在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保证区域创新系统各方面发展齐头并进;
在区域创新系统协调联动上,要加强区域间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协作,保证“知识溢出”效应的正向发挥,同时要注重提高创新开放度,提升各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度和经济联系紧密度;
最后,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创建、创新平台打造等手段,保证各项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恢复的策略顺利落地。

3.1.3 搭好生态产业链,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长效机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负向累积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随系统循环再次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为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搭建生态产业链,使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资源充足、营商环境适宜、生态建设良好的状态下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打造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产业链,需要从资源角度重视教育投入、人才引进、创新主体孵化与培育,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需要在区域内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动审批的便利度、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创新服务的多元合理化程度,保证区域创新系统在适宜的营商环境中发展;
需要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探索区域创新系统长远发展新路径。

3.2 区域创新系统冲击式脆弱性改善策略

冲击式脆弱性主要由外部风险引致,因而对这类脆弱性的化解应遵循“事前—事中—事后”响应的思路。其中,事前响应是指通过对各类风险的预测以提前增强抗风险能力;
事中控制是指通过分析、处理、调整等方法对已经发生的系统冲击进行响应;
事后响应是指在系统响应闭环后进行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以对新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优化。

3.2.1 强化预警机制,规避风险冲击。增强区域创新系统风险预警能力是应对冲击式脆弱性、规避风险的关键一步。根据冲击式脆弱性成因分析可知,市场、技术、自然和公共安全是其主要的外部冲击来源,在风险预警中须重点关注。对于受环境嵌入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不确定的环境因素时,既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稳中求进保护区域创新的“火种”,又必须积极寻找区域创新系统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高负荷”经营。若技术风险冲击中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即当遭遇技术壁垒和技术封锁时,区域创新系统易崩溃,因此,必须重视基础性、关键性的创新研发,努力摆脱技术“卡脖子”的危机。

3.2.2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响应冲击式脆弱性。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冲击响应依靠自身循环系统难以见效,因而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系统外部的强制力量。有效响应冲击式脆弱性,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研判冲击的强度和影响力,进而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并部署实施,降低区域创新系统的冲击式脆弱性。最后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并在事后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将其应用到后续的冲击式脆弱性响应中。

脆弱性是复杂系统的三元属性之一,始终存在于区域创新系统中。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降低区域创新风险,实现区域高质量稳健发展。本文结合嵌入性理论,在PSR框架下对累积式脆弱性和冲击式脆弱性的关联因素、形成原因和驱动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然而,鉴于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可变性等特点,本文只是结合国家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所提出的各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还须在广泛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脆弱性区域因素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解石三大因素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电信科学(2016年10期)2016-11-23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自动化学报(2016年5期)2016-04-16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基于电流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电测与仪表(2014年12期)2014-04-04区域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军事历史(1981年2期)1981-08-14

推荐访问:机理 界定 概念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