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就地取材的构木为巢,到封建社会精工建造的木作建筑,中国古代木建筑始终遵循『天人合一』的择居原则,秉承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审美理念,突显独特的建筑特征和艺术风格,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智慧和精深的建筑美学。
中国建筑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孕育并发祥于遥远的史前时期。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人为生活空间。我国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巨大,南方的先民为躲避潮湿与虫蛇而构木为巢,北方的先民为了防御严冬的风雪掘土为穴。在木结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完善的木结构榫卯连接技术,中国建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木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类型。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是发展到汉代渐趋成熟的木构架形式。抬梁式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柱端架梁,梁上立短柱,层层垒叠,梁的长度自下而上逐层缩短,至脊部立脊瓜柱,建筑空间相对开阔,建筑体态厚重。穿斗式结构的主要特征则是柱头承檩,柱与柱之间以穿枋连接,柱网较密,用料偏小,相对于抬梁式,建筑体态较轻盈。井干式结构不采用立柱和梁架,而是用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垒叠,转角处木料相互咬合,其结构需要大量木材,进深尺度较小。以上三种结构中,抬梁式应用较广,穿斗式次之,井干式因用料特点,主要应用于木材产区。
中国古代木结构因其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被广泛应用于地面上的各类建筑,如宫殿、庙宇、民居、亭台楼阁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建造奇迹。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加上火灾、战乱等原因,年代久远的木建筑多已不存。现存可考的最早的木建筑建于唐代,如山西忻州的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山西运城广仁王庙大殿,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以及甘肃敦煌莫高窟部分檐式建筑,等等。这些古代木建筑遗存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承载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重要例证,千年屹立,堪称瑰宝。
第一国宝—佛光寺大殿
20世纪初,一些日本学者称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木建筑,看唐代建筑要去日本的东京和奈良。这种论调刺痛了以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他们决心要在中国找到唐以前的木建筑。一次,梁思成看到法国人伯希和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五台山图》,其中一幅《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对壁画的研究,并结合唐代历史背景和建筑特征,梁思成判断“大佛光之寺”极有可能是唐代建筑。
1937年,为了全面记录和保护中国现有的古建筑,梁思成和林徽因带队深入华北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并绘图记录了大量的古建筑资料。他们以照片为线索,结合史志资料,确认了“大佛光之寺”的位置,几经努力,终于在五台山南台外的豆村镇首次发现了建于唐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佛光寺大殿。他们对佛光寺大殿的木架结构、斗拱特点、碑文记载、梁栋题字、佛像特征等进行了综合考证,最终确定其具体的建造时间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佛光寺大殿的发现推翻了当时日本学者关于“中国一千岁的木料建筑一个亦没有”的论断。初见佛光寺大殿那一刻,梁思成兴奋不已,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
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殿堂式木建筑。佛光寺大殿具备典型的唐代建筑特征,用材硕大,出檐深远,以侧脚、生起之法使檐口形成柔和的曲线。大殿为单檐庑殿顶,以推山法使屋面同样形成柔和曲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其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内槽后半部建有一巨大佛坛,对着开间正中置三座主佛及胁侍菩萨,坛上还散置菩萨、力神等20余尊,都是唐代塑像,集唐代书、画、塑、建四种艺术于一殿。
佛光寺大殿采用《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由下至上由柱网层、铺作层和屋架层三个结构层组成,在屋架中设置斜置的叉手、托脚以增加屋架结构的稳定性。这是唐代木建筑的关键特点,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空间布置,奠定了阔大恢宏的外形基础。为了方便僧众参拜佛像,唐人将殿身内部空间划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将佛像置放在殿堂正中,周围有可通行的环绕道路,形成“金厢斗底槽”的空间模式。
佛光寺大殿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天花板以下,草栿不用斧斤加工,在天花板以上。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搏,为唐代木建筑的典型做法。佛殿正面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置直棂窗,外表朴素,未施彩绘。梁思成在描述佛光寺东大殿时说其“斗拱雄大,出檐深远”,这一描述成为佛光寺大殿最具代表性的结构美学特征。正面观之,其“如翚斯飞”,形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有一种飞动之美。
黄金分割是西方流行的美学比例,而中国的古代木建筑也有自己的美学比例规则。唐代建筑师已经懂得在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中用构图比例来控制建筑的总体比例,佛光寺大殿正脊总长与通面阔的比为1∶2,斗拱高度与檐柱高度比为1∶2,这种近似方形的比例设计使殿堂显得气势宏阔,结构上也更加沉稳,配合展阔飞檐的屋顶,彰显出一种雍容和谐之美。
佛光寺大殿集中呈现出唐代木建筑结构造型与艺术加工的统一,其所有的建筑构件无一不呈现出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仿若极乐—独乐寺观音阁
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独乐寺内的观音阁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与山门同为辽代所建原构。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其屋顶为九脊殿式样,在宏大的斗拱支撑下,出檐深远,屋檐曲线优美缓和。
观音阁建筑结构,外观二层,有腰檐、平坐;
内设三层,以容纳高16米的辽塑十一面观音像。观音像的顶部置斗八藻井,整座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充满巧思。上层屋架的梁架结构藏在天花之上,内外柱之间架乳栿,内柱之间则架四椽栿,再上为平梁、蜀柱与叉手。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的构造方式,上层的柱立于下层柱顶端的栌斗之上,上层和夹层的檐柱收进约半个柱径,形成收分之势,中层内外柱之间加有斜撑,柱子侧脚、端部卷杀,整体结构呈现更稳定、美观。观音阁采用的斗拱种类有24种,设计复杂精巧,充分展现了传统木构的建筑力学应用理念;
梁架分明栿及草栿两部分,采用大量叉手与托脚,加强了结构的刚度,这种力与美的结合,使它经受了千年來多次地震的考验。
1932年中國营造学社第一次考察时,梁思成尚未亲见唐代建筑实物,一直在敦煌壁画图册中观览唐代建筑风貌,值遇观音阁这一传续唐风的实物,曾动容地慨叹:“壁画所见殿阁,或单层或重层,檐出如翼,斗拱雄大。而阁及门所呈现象,与清式建筑固迥然不同,与宋式亦大异,而与唐式则极相似。熟悉敦煌壁画中净土图者,若骤见此阁,必疑身之已入西方极乐世界矣。”
峻极神工—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是融佛理、建筑、雕塑、铸造、绘画于一体的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塔身主体相传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田和尚奉敕募建。塔身由近10万块木构件组成,高67.31米,直径30.27米。历史上释迦塔曾遭受雷击、强震、炮击,但这座近千年的木塔仍然屹立不倒。
塔平面为八角形,每面三开间,首层带副阶一周,塔身主体结构又分为五层塔身、四层平坐和一层塔顶构架。塔身结构空间围绕佛像的陈列、礼拜功能而展开,将营造技艺与佛教艺术成功融为一体。塔身分为内、外两重柱网,外檐柱支撑塔身屋檐,连接楼层;
内槽柱用以支撑佛像上方的穹顶与上层梁架,分层供奉佛像和菩萨塑像,内外层间有连接上下层的回转楼梯。塔身内外大面积使用斗拱,类型达50余种,共计约480朵。60多米高的木塔将木构的可能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梁思成曾言:“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梁思成当年在最早考察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时,曾描述从城外远眺释迦塔的宏伟景观:“塔八角五层,距县城三四十里已遥遥见之……直登顶层,扶栏俯瞰,全城在望,城北一片平原,桑干逶迤;
城南为翠微,雁门诸山,长城及雁门关所在,气象至为雄伟。”释迦塔体现了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建筑艺术交融,中原文化与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风格,兼具唐代建筑大气磅礴的气势与辽代建筑庄重敦厚的雄姿。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时代的审美与价值观,于微细处折射着文明的演变历程。这些千百年存世古建之遗构,就像一篇篇书写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文章,生动直观,是一代代人心中美的形象与文化的载体,是世代能工巧匠在东方美学与技艺上精进探索的结晶,它们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性灵、培养人们的情操。它们是建筑,见证着一个个时代的兴衰变化;
它们也是人们心目中“天地人”宇宙系统的浓缩呈现,人们将宇宙和心灵在此融合一体,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丁艳丽,供职于上海远东建筑设计院。
猜你喜欢斗拱大殿塔身移动式港口起重机塔身及拉杆设计分析港口装卸(2022年4期)2022-08-31说不完的斗拱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1年20期)2021-12-11透视:雪糕叠叠乐孩子(2020年8期)2020-08-13民居趣读中华民居(2020年3期)2020-07-24浅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以沈阳故宫为例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故宫三大殿之火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故宫三大殿探秘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一种顶升套架自升式的内爬塔机建筑机械(2018年4期)2018-06-04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东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斗拱系列灯具设计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2期)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