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时间:2023-12-07 14: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周 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外科,江苏 南京,211100)

青光眼属于不可逆性眼盲疾病的一种,由于持续性高眼压而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及视野缺损,导致视力无法恢复,病理改变发生后不可逆,如未能及时治疗将导致视野缺损,或直接造成失明[1]。青光眼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如小梁硬化、前房角狭窄等,同时心血管疾病、眼球解剖结构异常也会增加疾病发生风险。临床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及时治疗可控制疾病进展,降低患者视觉损害程度。而部分患者因未充分认知到疾病危害性,加之心理压力、经济负担等因素影响,易产生消极抵触情况,且手术存在较大风险,患者依从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故临床需加强护理管理[2]。精细护理是利用不同的管理技术及手段精细化处理每一项工作环节及护理操作,提高组织执行力及效率。PDCA循环管理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一种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根据 Plan(计划,P)、Do(执行,D)、Check(检查,C)、Act(处理,A)程序实施护理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升[3]。本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开展研究,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
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0.15±3.51)岁;
平均病程(7.25±1.23)年;
平均体质量(62.85±3.51)kg。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
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0.58±3.69)岁;
平均病程(7.42±1.44)年;
平均体质量(63.15±3.3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青光眼诊断与治疗规范》[4]中青光眼诊断标准者;
②手术指征明确者;
③无精神疾病,无认知障碍者;
④具备完善且真实的病历资料者。

排除标准:①并发其他严重眼部疾病者;
②肝肾功能器质性障碍者;
③精神状态异常者;
④有眼部手术史者;
⑤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提供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患者疾病、手术认知,并给予规范用药、饮食指导,确保机体营养均衡;
指导患者术后保持合理体位;
叮嘱出院后定期复查。

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1)计划。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综合评估,评估手册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制订,评估项目涉及患者心理、生理、饮食、运动、睡眠、用药、排便、复查频率等,便于查阅。找出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患者配合内容及需达到的预期目标。根据以上内容评估分析患者健康问题、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明确护理改进目标并制订针对性护理工作计划。制订完善的随访方案,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眼部按摩的方法及测量眼压的方法。(2)实施。基于患者实际情况,根据护理阶段目标,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在护理实践中实施精细管理,落实护理操作细节。①个性化心理干预。首先,在强化护患沟通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能够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通过开展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内心疑虑,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攻克疾病的信心。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及安慰,通过音乐疗法及语言沟通,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确保患者心态平稳,避免眼压升高。最后,提供家庭支持,指导家属探望、鼓励患者,提高其治疗自信心。②营造舒适病房环境。确保病房干净整洁,合理调控室内温度及湿度,降低仪器声音,尽量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干扰,提高患者舒适度。③指导患者睡眠。睡前温水泡脚,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要时可应用辅助睡眠药物,确保患者睡眠充足。④控制饮水量。确保饮水量 <300 mL/次,可少量多次,同时忌饮浓茶、咖啡,严格戒烟酒。饮食方面选择清淡、低糖、低脂食物,禁食辛辣、海鲜、高糖分、腌制食物,适当补充铁、钾等。(3)检查。根据患者评估结果、护理目标、健康问题,实行健康宣教,评估护理中患者健康需求及护理效果,灵活调整护理计划。定期开展全面护理质量检查,督促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护理措施;
在每周例会上提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改进措施、意见,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4)处理。实行激励措施,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在患者参与下共同制订运动疗法相关护理计划、预期目标,在下一个循环护理阶段将其作为干预重点。

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对科室护士(两组各纳入一般资料无差异的护士10名)由科室统一进行考核评定,评估项目有技能操作、护理态度、基础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各项均为25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佳。

②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以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干预2个月)为观察时间点,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 实施评估,满分均为100分,SAS评分临界值为50分,SDS评分临界值为53分,最终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5]。

③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能力。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自制问卷测评,从规范用药、眼压检测、避免诱导、心理状态、积极治疗等方面进行评估,积极配合为完全遵从,基本合作为部分遵从,完全不合作为不遵从[6]。遵医率 =(完全遵从+部分遵从)例数/总例数×100%。

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⑤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为观察时间点,利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开展测评,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维度4个,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各项均为100分,评分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佳。

1.5 统计学分析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技能操作 护理态度 基础护理 风险预防及处理对照组 40 17.45±4.85 18.76±3.36 17.97±4.85 18.54±3.46观察组 40 22.56±3.35 23.24±2.62 22.56±2.65 22.14±3.75 t 2.741 3.325 2.626 2.231 P 0.013 0.003 0.017 0.038

2.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55.21±8.32 48.41±3.63 52.72±9.13 48.39±4.82观察组 40 55.36±8.43 38.29±3.91 52.26±9.25 40.59±3.33 t 0.080 11.996 0.223 8.420 P 0.936 <0.001 0.823 <0.001

2.3 两组遵医率比较

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遵医率比较 [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SF-36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机体疼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68.69±8.52 79.92±10.88 61.25±9.25 74.78±10.15 61.33±7.25 73.62±10.17 66.74±10.21 73.68±11.19观察组 40 69.06±8.41 88.96±10.06 60.58±10.20 82.67±12.54 60.89±8.58 83.85±10.26 65.99±10.47 83.57±10.26 t 0.195 8.254 0.307 3.093 0.247 4.478 0.324 4.120 P 0.845 <0.001 0.759 0.002 0.805 <0.001 0.746 <0.001

青光眼在临床被称为不可逆性眼盲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症状,如畏光、眼胀、流泪等,还伴有明显视力下降;
如为急性病症,少数还存在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为原发性疾病,通常无异常情况,只有在疾病进展至晚期阶段时,会发生严重视力降低。青光眼长期进展可造成眼盲,对患者存在较大危害,需及早实施治疗,以控制病情[6]。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缺乏眼卫生意识及疾病预防知识认知,导致疾病术后易反复发作[7]。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不仅对病情缓解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规避致盲不良因素[8]。因此,在治疗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增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促使其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9]。

本研究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与常规护理模式做对照,得出结论:临床护理质量评估,即技能操作、护理态度、基础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临床整体护理质量具有突出价值。分析如下,目前PDCA循环管理在多种疾病护理中广泛应用,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大流程,其中计划环节指制订护理方案,执行环节指方案执行及措施落实,检查环节主要是发现问题,处理环节是解决问题,在此流程下持续循环执行,不断优化方案;
同时,在循环流程中融入精细管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改善护理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的更加规范、合理、科学,提高整体管理质量[10-11]。

依据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模式建立一条完善、科学的护理质量监管体系,全面评估护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护理质量加以改进,且对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调整,避免护理人员盲目操作,合理安排工作,细化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差错,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青光眼患者而言,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的开展不仅强化患者遵医行为能力,同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疾病预后[14-15]。原因是,在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模式下建立与患者实际病情相符的护理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措施,对患者个体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实现护理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危险因素,不断完善及改进,确保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细节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16-17]。此外,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焦虑抑郁评分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根据护理目标为患者提供护理及帮助,强化其遵医行为,同时不断增强患者自身健康意识及提高疾病认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疾病治疗,且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重视细节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化、系统化的服务,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发挥积极作用[18-19]。

综上,对青光眼患者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可强化患者遵医行为及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控制并发症,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获取更加优质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青光眼疾病评分青光眼问答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进击的疾病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1年6期)2021-07-28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1-07-23“青光眼之家”11周年眼科学报(2021年6期)2021-07-18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夏季养生之疾病篇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我给爸爸评分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0年5期)2020-07-25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19年24期)2019-04-25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China Communications(2018年1期)2018-03-12

推荐访问:青光眼 管理 护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