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动力涡轮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的优化与仿真

动力涡轮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的优化与仿真

时间:2023-12-06 17: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徐 琛,程敏霞,范雪琪,许胜焱

(1.海军装备部驻无锡地区军代室,江苏 无锡 214115;
2.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 200108)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动力涡轮复合增压技术在船舶行业得到了重视。在柴油机高转速、大负荷工况下,动力涡轮能有效利用增压器前端旁通的废气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目前,三菱重工、ABB、MAN和瓦锡兰等公司都已推出与动力涡轮有关的余热利用产品,深受船舶运营商的欢迎。

叶轮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优化是动力涡轮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献[1]~文献[3]对动力涡轮动叶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优化,采用的数值模拟软件为FINETURBO和CFX。当涡轮采用负冲角时,叶轮入口的流动会得到明显改善[1-2]。由涡轮的转速、轮径和进口条件决定的速比最佳范围为0.68~0.71[3]。动力涡轮在高温高压排气的冲击下易产生结构振动和疲劳。杨帆[4]和张捷[5]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采用ABAQUS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对涡轮进行了强度分析,研究表明:涡轮最大等效应力位于叶片根部,此处易发生断裂;
涡轮最大形变发生在叶顶背板处,此处易发生擦壳。应广驰[6]和吴佳[7]通过建立转子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叶轮的临界转速、振型和应变,借助干涉图和坎贝尔图判断了动力涡轮转子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这些研究对本文的动力涡轮结构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基于以往针对动力涡轮开展的模拟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8-9],为进一步提高动力涡轮的气动效率和结构强度,本文对动力涡轮的静叶和动叶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为下一步的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1.1 动叶模型优化

为提高动力涡轮发电机组的气动效率和结构强度,在维持蜗壳和轴系不变的前提下,对涡轮的动叶和静叶进行以下优化:

1)为提高气动效率,减小叶轮进口正攻角,调整叶片为前弯式;

2)为减小叶轮的重量和转动惯量,降低叶片轮毂面,并达到增长流道的效果;

3)为降低涡轮高周疲劳风险,减小喷嘴尾缘对叶轮的激励,增大喷嘴环与叶轮之间的间隙,相应地调整喷嘴环和叶轮的外部安装尺寸;

4)为减小叶片根部倒角应力,重新优化叶片叶尖、叶根厚度和叶根倒角分布;

5)为减小叶轮背板应力,省略重环结构,采用顶部直背板。

优化前后动叶三维模型对比见图1。优化前后动叶参数对比见表1。

图1 优化前后动叶三维模型对比

表1 优化前后动叶参数对比

1.2 静叶模型优化

一般地,喷嘴越靠近叶轮,效率越高,但高周疲劳风险较大;
喷嘴越远离叶轮,效率越低,但高周疲劳风险较小;
喷嘴翼型越长,效率越高,但整级尺寸较大;
喷嘴翼型越短,效率越低,但整级尺寸较小。此次动力涡轮喷嘴环优化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高周疲劳风险。为平衡效率与高周疲劳风险,将喷嘴后缘外径与叶轮直径之比定为1.12,将喷嘴前缘外径与后缘外径之比定为1.23。优化前后静叶三维模型对比见图2。优化前后静叶参数对比见表2。

表2 优化前后静叶参数对比

图2 优化前后静叶三维模型对比

2.1 涡轮气动性能仿真模型

本文采用三维黏性流场计算软件FINETURBO模拟涡轮的气动性能。该软件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透平机械研究领域应用广泛。采用IGG特有的AUTOGRID模块进行网格划分,对原方案叶轮和现方案叶轮采用相同的HOH型网格拓扑结构,划分为六面体结构化网格。最终得到的单片静叶网格数为435 375个,单片动叶网格数为723 189个。

根据机组运行的额定工况点,对上述模型施加对应的边界条件:

1)工作介质为柴油机排气,将其简化为理想气体,比热为1 214.3 J/(kg·K),气体常数为1.307 9;

2)对叶轮和喷嘴左右2个周期循环对称面设置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

3)喷嘴区域转速为0 r/min,叶轮区域转速为3 000 r/min,动叶与静叶之间采用混合面法设置转静交界面;

4)叶轮进口总温为350℃,总压为260 kPa,叶轮出口静压为103.5 kPa;

5)根据蜗壳流道设计,喷嘴进口的进气角度为35°。

此次模拟计算为定常计算,选择Spalart-Alimaras湍流模型求解湍流Navier-Stoc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中心格式,时间离散采用4阶Runge-Kutta推进格式。求解时采用多重网格技术,根据计算时间和收敛情况逐渐由粗网格向细网格线性推进。算例共设置2 000个时间步,收敛残差标准设置为10-6。

2.2 涡轮整级气动性能对比

表3为原方案与现方案的气动性能参数对比。由表3可知,相比原方案,现方案的动力涡轮总效率提高了3.2%,总静效率提高了4.4%;
改进前后涡轮的流量波动控制在0.6%以内,现方案的涡轮输出功率相比原方案增大了3.77 kW,增幅约为4.7%。

表3 原方案与现方案的气动性能参数对比

图3为原方案与现方案的涡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能直观地反映出绝对速度v、相对速度w和牵连速度U之间的关系。图3a的左图和图3b的左图为叶轮入口三角形,通过对比可知,原方案与现方案的入口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都很相似,但攻角不同。根据文献[1]的建议,在设计向心透平时,在设计点将冲角控制在-20°~+10°,采用负冲角时叶轮入口流动将得到明显改善。图3中的虚线代表了叶轮的入口叶片角,原方案中叶片入口角为90°,攻角为+15°。在现方案中,叶片优化为前倾式叶片,入口角为+20°,因此现方案冲角为-5°。这是此次设计点叶轮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图3a的右图和图3b的右图为叶轮出口三角形,通过对比可知,相比原方案,现方案的出口绝对速度明显下降,出口角度也减小,因此现方案的出口余速损失大大下降。现方案的出口余速损失约为原方案的65%,因此叶轮设计点效率进一步提高。

图3 原方案与现方案的叶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2.3 涡轮整级流场分析

图4为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相对速度流线图对比。由于新方案中的叶片入口前倾且攻角为负值,因此新方案的叶片入口区域吸力面贴壁更光顺。图5为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相对马赫数云图对比,两者的标尺一致。由图5可知,原方案的叶轮在吸力面存在明显的低速区域,且叶轮出口马赫数更高。这进一步说明新方案的叶轮内流场得到了优化。图6为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动叶和静叶壁面压力分布。在相同工况下,原方案的动叶吸力面与压力面压差更大,即叶片承受的力更大。由于现方案拉大了动叶与静叶之间的距离,因此其静叶尾缘的气流扰动对动叶的影响更小,具体表现为现方案动叶吸力面的压力变化更平缓。

图4 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相对速度流线图对比

图5 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相对马赫数分布云图对比

图6 原方案与现方案的50%叶高处动叶和静叶壁面压力分布

3.1 涡轮结构强度仿真模型

叶轮由动叶和轮毂构成,其几何结构沿周向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可在几何上将其划分为多个相同的子结构。同时,对于向心透平,叶轮工作时受到的离心力和气流力载荷均沿周向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只要分析其中1个子结构并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就可得到整个结构的解,从而简化整个结构的求解和分析。该方法对叶轮强度和振动模态分析均适用。

此次涡轮有限元计算采用ANSYS公司的Mechanical模块进行,采用相同的网格拓扑结构,将原方案叶轮和现方案叶轮划分为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单元。最终得到的原方案网格节点数为125 124个,单元数为74 088个;
现方案网格节点数为128 872个,单元数为76 648个。

根据叶轮的实际工作状态,对上述有限元网格模型施加对应的边界条件:

1)对叶轮左、右2个周期循环对称面设置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

2)对叶轮进气侧轴向端面施加轴向位移约束;

3)对叶轮内侧面施加切向位移约束;

4)对整个计算区域增加温度边界条件,为350℃;

5)沿叶轮轴向施加大小为30 000 r/min的角速度载荷,在进行强度分析时还需在动叶表面加载气流力载荷;

6)叶轮材料为K418镍基合金,密度为8 000 kg/m3,泊松比为0.25,温度为500℃时的弹性模量为1.9×1011Pa,屈服极限为720 MPa(数据参考《中国高温合金手册》)。

3.2 叶轮强度应力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叶轮周期性循环对称模型的应力情况,见图7。在额定工况下:原方案叶轮背板侧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约为512 MPa,该应力集中点位于背板去重环内径处;
原方案叶轮流道侧最大应力约为490 MPa,该应力集中点位于叶轮尾缘附近吸力面叶根倒角处。在相同工况下:现方案叶轮背板侧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为467 MPa,该应力集中点位于轴孔处;
现方案叶轮流道侧叶片最大应力约为340 MPa,该应力集中点位于叶轮流道中间压力面叶根倒角处。通过优化背板型线,叶轮背板最大应力减小了45 MPa,降幅约为8.8%;
通过优化叶片角度和厚度分布,叶根倒角应力减小了150 MPa,降幅为30.6%。

图7 额定工况下原方案与现方案的叶轮应力分布对比

此次优化设计也对叶轮型变量进行了校核分析。在额定工况下:原叶轮最大径向形变量约为0.56 mm,位于叶轮进口处(即轮径最大处);
原叶轮最大轴向型变量约为0.26 mm,位于叶片出口叶尖处。在相同工况下:现叶轮径向最大变形量为0.54 mm,同样位于叶轮进口处(即轮径最大处);
现叶轮轴向最大变形量为0.28 mm,位于叶片出口叶尖处。虽然优化后叶轮的轴向和径向形变量没有显著减小,但现方案增加了叶轮的轴向和径向叶顶间隙,进一步避免了叶轮运行时出现擦壳的风险。

3.3 叶轮模态分析

叶轮干涉图见图8。原方案有19片静叶,原叶轮在1~6倍频附近不存在共振点,但在19倍频附近,与5阶5节径和6阶5节径的共振点几乎重合,因此叶轮在30 000 r/min额定转速下运行存在高周疲劳风险。现方案有17片静叶,新叶轮在1~6倍频附近不存在共振点,在17倍频附近,4阶5节径和5阶5节径的共振点也相差较远,安全裕度均超过15%,因此叶轮可在30 000 r/min额定转速下安全运行,不存在高周疲劳风险。新方案叶轮的高周疲劳风险明显下降。

图8 叶轮干涉图对比

为提高动力涡轮发电机组的气动效率和结构强度,在维持蜗壳和轴系不变的前提下,对静叶的翼型、叶片数和进出口直径进行优化,对动叶的翼型、叶根厚度分布、轮盘型线、轮毂型线和背板型线等进行优化,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优化叶轮入口攻角、降低叶轮出口速度,涡轮等熵总静效率提高了4.4%,涡轮输出功率增大了3.77 kW,增幅约为4.7%。

2)通过优化背板型线,在采用顶部直背板的同时去掉去重环,叶轮背板最大应力减小了45 MPa,降幅约为8.8%;
通过优化叶片厚度分布和叶根倒角分布,叶根倒角应力减小了150 MPa,降幅为30.6%。

3)原动力涡轮在额定转速下的19倍频附近存在共振点,高周疲劳风险较高。新方案通过优化静叶数和动叶叶片厚度分布,避开了叶轮共振点,且上下安全裕度均超过15%。

综上,模拟结果表明,此次透平优化设计提高了动力涡轮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结构强度,降低了机组的高周疲劳风险。下一步将对新方案透平进行试验测试,以验证此次模拟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动叶背板叶轮某300MW热电联产机组凝结水泵去叶轮改造及应用分析水泵技术(2022年3期)2022-08-26一种护理床的起背机构运动滑移分析机械工程师(2022年8期)2022-08-26半转叶轮水轮机偏航机构设计与优化能源工程(2021年6期)2022-01-06M701DA燃机压气机动叶锁键的配合方式研究内燃机与配件(2021年15期)2021-09-10动叶约化中心位置对涡轮非定常气动计算的影响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21年2期)2021-08-19乐凯太阳能电池背板:强劲支持光伏产业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10期)2021-03-16发电厂汽轮机振动异常增大的原因分析科学与技术(2019年11期)2019-03-29试析引风机动叶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科学与财富(2017年12期)2017-05-16多级导流诱导轮与叶轮一体型线优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11-16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航空学报(2015年4期)2015-05-07

推荐访问:涡轮 仿真 强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