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江,刘剑军
(上海研途船舶海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444)
自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立了团体标准的市场主导地位后,我国团体标准化工作得到迅速发展[1]。发展团体标准能够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的活力,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2-3]。
我国船舶行业有2个社会团体负责组织开展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的立项和发布工作,即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简称“协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简称“学会”)。2021年度,协会下达团体标准(T/CANSI)制修订计划 36项、发布团体标准 7项,学会下达团体标准(T/CSNAME)制修订计划10项、发布团体标准13项。两社团组织共立项团体标准46项、发布团体标准20项,标准内容主要涉及基本工艺要求、电动船舶、智能设备、舾装设备、辅机设备、船舶材料、船舶建造可视化系统,以及船舶配套设备的质量、品牌和评价等。这些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作为政府主导颁布标准的有益补充,满足了船舶与海洋平台装备设计建造的需求,为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支撑[4]。本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及最近颁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简称《纲要》)提出的要求,对2021年船舶行业立项和发布的团体标准的主编参编单位分布、主编单位所有制性质和标准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团体标准化工作的诸多亮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由此提出完善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对策,以期能够优化团体标准供给结构,紧密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高原创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促进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健康优质发展。
1.1 立项清单和发布清单
2021年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立项清单和发布清单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2021年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立项清单
续表1 2021年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立项清单
表2 2021年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发布清单
1.2 清单分析
详细分析团体标准立项清单和发布清单,可得到以下结论:
1)在编的46项标准主要涉及智能船舶、船用柴油机、船舶材料、绿色节能、数字化加工、智能制造车间、绿色建造等重点领域,相关标准的编制不仅能填补智能船载系统设备研发、船舶智能制造等领域标准的缺口,还能对规范船舶绿色节能评价、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2)46项团体标准立项在编主编单位中只有 2家民营企业,20家已发布团体标准主编单位只有1家是民营企业,占比均不到 5%,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对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度明显不够,这与目前我国有近万家涉船民营企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些数据同时也说明,民营企业在参与团体标准化工作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3)46项立项团体标准的主编单位涵盖18家中国船舶集团和中远海运集团的下属机构和2所高校。20项发布的团体标准仅由10家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机构承担。这可以说明,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我国的造船“国家队”参与团体标准化的积极性以及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与《纲要》明确的团体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4)已发布团体标准的标准化对象,即标准的覆盖内容范围还比较窄,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人工智能、智能船舶等体现先进制造业技术方面的标准还较为欠缺,船舶行业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岸基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团体标准匮乏。标准成果未能反映船舶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作为造船第一大国的地位,这需要引起船舶行业顶层设计者和标准化工作者的重视。标准化需求要与船舶行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下产业结构的优化紧密结合。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和《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本文对如何完善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提出对策。
2.1 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民营企业参与度
《纲要》第25条提出,要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大幅提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比重。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企业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根据以上要求,协会和学会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能力,利用各种有效平台和资源,加强团体标准化的宣贯、推广和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优秀的民营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化和标准创新工作,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和民营企业的活力。
2.2 科技创新与标准结合及发挥“国家队”作用
《纲要》第30条提出,要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发挥优势企业在标准化科技体系中的作用。船舶行业集聚了大量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国家队”企业,关于如何发挥优势企业作用,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本文给出如下建议:企业的决策层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标准及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对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布局,优化企业的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加企业的标准化治理效能,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纲要》提出,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船舶行业的央企、国企和部分民营企业在船舶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维护等方面具有诸多科技创新成果,但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普遍存在滞后现象。要将这些成果有效转化为标准,除企业本身的重视外,学会和协会等社团组织要高屋建瓴、穿线搭桥,尽快将合适的科技成果纳入标准计划,并进入对应标准制定程序,充分体现成果转换标准机制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船舶行业的重点企业基本都设有标准化部门,并储备了大量标准化人才。这些企业不能只是关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要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团体标准等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比例,以满足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3 关注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的重点领域
《纲要》提出,要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在两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卫生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领域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研究制定智能船舶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根据《纲要》和《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精神,船舶行业应在如下领域加强团体标准的编制:
1)基础共性标准
基础共性标准主要包括术语标准、分级分类标准、标识编码标准、电磁兼容标准、质量与可靠性标准、安全运行与风险评估标准等。
2)关键技术应用标准
关键技术应用标准主要包括信息感知标准、网络与通信标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标准、数据管理与应用标准、系统集成标准、分析与控制标准、数字孪生标准等。
3)智能船舶设计标准
智能船舶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标准、感知布局设计标准、综合管控设计标准、数据中心设计标准、安全保障设计标准等。
4)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标准
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航行系统标准、智能船体系统标准、智能机舱系统标准、智能能效管理系统标准、智能货物管理系统标准、智能甲板机械标准、智能舱室设备标准等。
5)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标准
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标准包括模型测试与验证标准、仿真测试与验证标准、实船测试与验证标准、测试与验证条件标准等。
6)岸基服务标准
岸基服务标准包括远程监控服务标准、信息交互服务标准、岸基信息平台标准等。
7)运营管理标准
运营管理标准包括运行指令集标准、运营操控标准、船舶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等。
2.4 完善团体标准化工作
船舶行业团体标准组织应从以下6个方面完善团体标准化工作:
1)团体标准组织应当建立规范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定系统的团体标准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
2)建立完整、高效的标准化工作部门,配备专职、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
3)鼓励团体标准组织联合制定团体标准。
4)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和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工作。
5)配合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
6)制定和完善团体标准发展激励政策,譬如每年组织行业内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树立一批团体标准化工作典型,在船舶行业形成“说团体标准、学团体标准、编团体标准、用团体标准”的良好氛围。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实现“4个转变”的目标,为团体标准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2021年度船舶行业立项和分布的团体标准,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船舶行业主导制定团体标准的二元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央企和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制定。
2)团体标准的制定要紧密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团体标准要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快速响应创新需求,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
3)要按照《纲要》精神完善团体标准化工作,促进船舶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健康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纲要团体船舶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1期)2022-07-12《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船舶(2021年4期)2021-09-07船舶!请加速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19年10期)2020-01-18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党员生活·下(2019年7期)2019-09-10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年4期)2019-07-24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2期)2016-01-22“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