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十3篇),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下面我想就《乡下人家》这节课中我的体会和收获,和大家分享。
《乡下人家》这节课我总共讲了两节,全是陌生学生。在以前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第一课时无非读读书,识识字,“精彩”的内容要放到第二课时来讲,尤其是公开课。所以我在备这节课时就把好多关键词语的解释放到了第二课时,把对景色的体会也放到第二课时,这样一来,第二课时的内容显得很多,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有点华而不实。高主任建议我把了解六幅画面和关键词的理解都放在第一课时,尽量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解决。这样第二课时就可以直接切入我们的教学目标,去把目标落在实处。第一个班用的是王官营小学四(1)班的学生,因为第二课时的备课思路早已确定,所以我先去给学生们上了第一课时,感觉不错,在第二课时时学生们也很积极,但是因为在第一个环节对于“总爱”和朗读的指导太多,而导致最后超时7、8分钟。有了这次教训,我想应该删除一些东西吧,但那时因为觉得哪个环节都挺好,又都舍不得删,就想:在讲解时就点到即止,多多朗读根据上个班的经验,应该也不会太差。可是再一次讲这课时,换了另一个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第一课时的铺垫,再加上这个班相对性格比较内敛,所以课堂上很是启而不发,一堂课下来,我暗想,唉,一节好课,学生很关键啊。可是静下心来又一想,不对,作为一名好老师,怎么能去挑剔学生呢?你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不得去教呢?在说,即使学生存在差异,但是也可以围绕着自己制定的目标,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啊,所以,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反思:
1、对目标把握还是不明确,落实不到位,比如在第一环节,如果让学生明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独特的,总结之后再让他用这种方法去找其他几幅画独特的地方,效果应该更好。正是因为目标把握不到位,所以第一段的讲解基础没打牢,以至于到后来老师还一直自己在强调“普遍普遍,常见常见”
2、不敢取敢舍,所以讲课时老想面面俱到,反而哪块都没到,我想这也是好多老师的通病,那就是在公开课时,怕被人批评内容浅,少,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是个否真正得到了锻炼,其实在一节课中,哪怕只锻炼了学生一个方面的能力,如果训练到位了,学生学到方法了,那这节课就不白上。
3、还是不自觉的用老师的讲,引,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在阅读时的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可是作为老师,总是不相信他们的这种能力,或者是在公开课时怕浪费时间,所以老师不放开让孩子思考。平时又为了追进度,常常又是老师提出问题不久,就直接抛出答案,久而久之,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被抹杀了。其实,如果我们平时肯花几节课费些时间去引领孩子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那么在以后就会省时高效了。这正是,“不授之渔授以鱼,越想省事越费事;
不如初始授以渔,基础打牢轻松习”。
4、另外,老师的语言精确性也很重要,比如我在问“再看看,还有哪幅画是独特的`?”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有的画面不独特的感觉。如果换成“其他几幅画,你看看哪里是独特的?”虽然差别不大,但是产生歧义的概率就少了。
5、还有,这也是跟高主任学到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要敢于追问,不要怕有矛盾,不要怕沉默,沉默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老师的提示所用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是沉默过后,学生迸发出的将是成功的快乐。这比老师给他讲解千百倍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总之,以前没跟高主任学习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老不错的,现在学习了一点点,却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感觉自己以前真像一只在井里看着巴掌大的天空,却还沾沾自喜的青蛙,现在爬到井沿才看到天空的广阔。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既是老师的学生,又是学生的老师的我,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一、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⑴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⑵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陈醉云是怎样描绘的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4、全班交流:
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
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⑵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已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鸭群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明人静图)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
“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3、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4、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
抄写生字、生词。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导语: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味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⑴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⑵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整体回顾,延伸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自由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四、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五、课外作业
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乡下人家》描写的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那觅食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的进入梦乡……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下面,我来谈谈教学体会。
我所在的学校本身就处在农村,因此班上的同学大都来自于农村,但是他们有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也就是说,对于乡村田园风光,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就不太在意、尽管这样精美的文质,也不能够深深地吸引他们、但我还是试了一下。
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先让同学样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接着,我带领着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所以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 “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多多少少地体会了自己深处乡间的一种幸福感。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纠正字音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其实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几次打断了学生。因此,我想课前预习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乡下人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陈醉云用散文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装点生活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
在这篇课文中罗列了五个不同的乡村生活场景:瓜藤攀檐图、鲜花笋芽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虫鸣图。因为每一幅图画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有选择地讲读。因此,我主要引导学生们学习了瓜藤攀檐图、鲜花笋芽图,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虫鸣图等内容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取教师引读、自由读、竞赛读、男女生对比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乡下那朴素的美、和谐的.美和充满生机的美,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课堂效果非常好。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最后我建议城市里的孩子,也可以选取身边的一处景物,学着作者试着写一写,写出它的独特迷人。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为了准备5月的20xx年全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从4月初接到通知,就开始投入到这次赛课的准备当中。考虑了我教学的特点和喜好,最后我选定了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里的《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六幅田园风光的画卷,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基于本组课文的编排目的和本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们确定了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提炼和迁移运用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设计的最开始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第一课时上什么,怎么上的问题。于是我查阅了往年全国赛课的资料,也请教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得到了一个基本的流程。紧接着我就开始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最后进行试教与修改。到来参加比赛的最后一稿,这节课总共经历了n次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是围绕着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力图通过学生自主的感悟和探究进行文本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这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能上得扎扎实实的目的。因为整个设计的过程细节太多,现在我只想节选这次备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我对如何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内容取舍、练习设计这两个方面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感受。
关于中心段的教学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决定从课文的最后一段(文章的中心段)入手进行对课文文本的学习。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课文里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你能从课文里找到它吗?用笔画下来。看着课本一起读这个句子。
师激趣: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把一篇原本很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现在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来理解作者的感受?(指名交流后教师相机板书不论……不论……独特迷人。)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早上、中午、晚上,初春、晚春、初夏、盛夏、初秋、深秋、初冬、隆冬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分男、女读句子)师: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意思相同,课文的简洁,读起来很美,改写句罗嗦,不美。)
师小结:课文中作者连用了“不论、不论”来写,其实就包括了所有的时间和季节。因为在作者眼里,一年四季,一天24个小时,乡下人家的景色都是那样与众不同、那样美丽,他都喜欢。课文原句的描写不但简洁而且表达的情感也更深刻了。带着你们的体会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把句子读好。(指名读、赛读)
师:这么好的句子大家能背下来吗?
师小结过渡: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很重要,作者把它放在文章的最后,起着总结的作用。那么围绕着这个句子,作者分别是怎样描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看看。
我们在这里设计句子比较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对比这两个句子来感受作者用“不论……不论……”这组关联词来表达的精炼,体会作者想表达的强烈的感情。但通过试教以后发现,这样设计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感觉这个训练点对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意义不大。因为在四上的一篇名为《搭石》的课文里已经出现过相似的句式,对学生来说已不是新的知识。其次,“不论……不论……”这组关联词语也不是这个句子的教学重点。对于这个句子只要抓“独特”、“迷人”这两个重点词语就行了,在这个句式的写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是很耗时低效的。于是教案被修改为:
师小结:课文的生字词语我们学完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再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引:谁来说一说课文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课文里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你能从课文里找到它吗?
(指名读,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归纳,我们把一篇原本很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现在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来理解作者的感受?(重点理解“独特”、“迷人”的意思。指名交流后教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
师过渡:这个句子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它还是全文的总结,围绕这个句子,作者是怎样把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写出来的?我们一起看课文,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经过这样的修改后这样的教学环节就很明朗,不拖拉。重点突出明确,学生也得到了相关的思维训练。
关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可以说是困绕我们最久的一个环节。因为我们试教的是南宁市的学生,城里的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那些乡下人家景色与生活的画面离学生自身的感受比较远,他们很难真正的感悟到文中描写的那些“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所构成的那道装饰的“别有风趣”。如何让学生能真正读懂景物的“别有风趣”,感受到作者对乡下人家独特风光的喜爱之情是这个自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师引: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的请你画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并做圈画批注。
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了哪些词语(先和同桌讲一讲,后指名。)
(1)出示:别有风趣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2)课文里这道与众不同,别有趣味的
装饰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出示课文齐读“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4)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
(5)师相机拓展想象写话:乡下人家,房屋虽小,但人们总爱搭一瓜架让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你看那些嫩绿的枝条长出了绿油油的小叶子,叶子越长越多,越长越密,绿色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样的生机勃勃,仿佛把阳光都染成了绿色。你们想到的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6)学生想象练写。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评(这是一幅……的图画;
这是多么迷人的画面;
老师眼前就已经出现了那……)
(7)总结: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正是这些漂亮迷人的景物构成了乡下人家门前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带着我们的想象,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齐读“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3、师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作者写了这些自然的景物,为什么还要写石狮子和大旗杆呢?
(2)教师相机总结:是的,那些“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更让人觉得亲切,可爱。有着勃勃的生机。通过与石狮子和旗杆的对比作者更好地表现了乡下人家与众不同的迷人之处,也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3)你想怎样读这个句子,表现出这处景物的独特与迷人,表现作者的
喜爱之情呢?(自己练、赛读,范读、表演读)
这样试教下来,短短一段话,老师的问题一共有十几个,学生被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牵着走,没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改要求。有些练习的设计也同样没能发展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给人的感觉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疲。怎么办?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很好体会到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呢?静下心来再好好的解读文本,其实第一自然段描写的就是乡下人家屋檐瓜藤缠绕的独特景色,同时作者还采用了与石狮子和大旗杆做对比的方法突出了这个特点。那么应该怎样整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呢?最后,我抓住了这个段中的一个关键词“别有风趣”来入手,想通过由理解词语到句子感悟,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体会这道“装饰”的别有风趣。于是教案设计修改为:
师:谁来说说在第一自然段里你画了哪个句子?指名读句子。
(1)、这个句子中有大家不好理解的词吗?板书:别有风趣装饰
谁知道“别有风趣”的意思
“装饰”又是什么意思呢
(2)、为什么说这道装饰是别有风趣?谁能再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谈。要求谈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叶,这些植物的色彩明丽,生机勃勃,很自然,有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与城市的威武的狮子,庄严的旗杆相比就显出别有风趣。)
师:正是这些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景物构成了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这正是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表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指名读,范读、大家一起读)
经过修改,这样的教学设计更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老师由原来的十几个问题整和成了现在的三个关键问题,同样解决了本自然段的教学重难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上就是我在设计这节赛课时的一些想法和其中的一些过程。这两天通过培训学习,听了专家们的点评之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还可以如何调整使这节课的教学能够更具实效性?我想我还可以从教学内容取舍上做一些更细致的思考。有机会我还会用新的方法来再上这节课,看是否能还能更好地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换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下面,我来谈谈教学体会。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时,我主要分为四步:
1、看图导入,进入美好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马上进入美的情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2、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再现美的情境。
3、品读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全班交流学习感受,并通过做小主人邀请客人这一方式,内化语言。
4、读读写写,积累语言。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他们的朗读中,我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学定教。作业上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要求,介绍乡下人家的一处场景。
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比赛的方式,“请你为自己最喜欢、最想拥有的那幅画拟个名字,并且想象着说一说它美在那里?比一比谁选择的画最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用简洁的语言拟了几幅图的名字,如“雨后春笋图”、“群鸭戏水图”、“月明人静图”等,而且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品味则更是精彩,如“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中的“探”,“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不吃惊”中的“吃惊”。另外,他们还非常有创意地把现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相比较,谈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感觉,教学本课时,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其次,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能抓住几个拟人句、做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学生试读,分段读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了。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乡下人家》 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感觉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收获与大家共享:
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场景,喜欢读的同学就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背诵积累的就练习背诵。汇报交流时,不仅读给大家听,还要说出就喜欢的理由,说后又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每个人都不一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氛异常活跃。
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的"读和讲。对于较难理解的,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学习,来读。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 初读 ” :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文章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读出味道。
“自由读”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写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仔细阅读后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1,2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景物,如长长的瓜架,美丽的花朵,碧绿的竹林;
3,4两个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下人家常见的家禽:慈爱的母鸡,可爱的小鸡,神气的公鸡和悠闲的鸭子;
5,6两个自然段花则描写了乡下人家生活的场景,如夏天院落晚餐,秋天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也就是说,整个乡下人家景色的描绘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的景物是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也体现为从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到乡下人家生活自然和谐。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描写,展现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理清内容后,我又细细地读课文,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这份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偏爱,想必作者也是久居繁华喧嚣的都市,因而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我也带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引领着学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上《乡下人家》这课时,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给大家推荐,在推荐之后,肯定也有喜欢同一个地方的孩子,之后一起交流,讨论,这又体现出一种合作。
如有学生喜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句。
生1:我喜欢“成群”,这说明嫩笋很多。
生2:我觉得“探”字用得好,这些笋就好像是小娃娃一样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看上去真可爱!
生3:“探”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就像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
师:如果你就是这些小竹笋,那么快想探出头来干什么呢鲜嫩的小春笋们,你们探出你们的头来吧,把看到的景象说一说。
生1:我看到了红花绿叶,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花香;
生2: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竹子,青的竿,绿的叶,投下了一片浓浓的绿荫。
生3:我听到了黄鹂的歌声,真动听。
……
整节课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一个课堂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
2,教给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本课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的读和讲。对于较难理解的,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学习,来读。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评,读,悟中提高了朗读能力。如: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1)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2)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文章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乡下人家向往不已,有的学生说:“那真是世外桃源!”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那儿度假!”更有学生说:“那儿简直是人间天堂!我乐意去!”
读着课文,我和孩子们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感受到了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着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是: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听了老师们的指导意见,我受益匪浅。现根据我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反馈,谈谈这堂课的`得与失:
1、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我主要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阅读思考、阅读获知、阅读感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导的好像多了一点,应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行体会,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2、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抓关键词句研读法、对比法、阅读批注法、读写结合法。好的阅读方法,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出示自学提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学过程:过程很明确,就是对学生阅读课文提出层次性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深入课文。创设情境,走进美景·自读课文,把握美景·品读课文,感悟美景·升华情感,学习写法。设计时思路很清晰,但是上课时把握的不是很恰当,这点应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练习。
4、板书设计:设计的时候是随着学生汇报自己感受到的美景,在学生品读课文时,我应该适时板书,结果忘记了,导致最后仓促地把板书补上,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上一堂公开课收获很多,也让自己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保持精华,去除糟粕。真正按照新课标要求,上出特色。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本学期,我在学校“同上一堂好课”中,通过教研组两轮磨课后,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1课《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错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我带着对乡村生活深深的眷恋,引领学生走在乡间小路上……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在这篇课文中罗列了六个不同的乡村生活场景:门前的瓜架,屋前的鲜花,屋后的竹子,院落的鸡,小河的鸭,人们夏日晚餐和秋夜睡眠。因为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有选择地讲读。本课时中,我目标要落实前两个生活场景。这两个场景共同点是介绍了植物,因此,我抓取了第一处植物——门前的瓜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引导,而“屋前的花”这部分内容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下文学生自主学习作好了铺垫。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配乐朗诵,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有浅入深地层次性的朗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以下是我在上完本课的体会。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比较遗憾的是,我课堂中时间有所失控。开始字词部分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尤其是最后的一段显得很仓促,未能将组内磨课时的设想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乡下人家》通过几幅画面的描绘,生动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给人如诗如画的美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整堂课我都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提炼别人感悟语言的方法。孩子们掌握了“发挥想象”、“进行对比”、“引用诗句”、“联系课外书”等丰富多彩的谈体会的方式。这对学生感悟文本、提升语言水平有着莫大的益处!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收集了几篇有关乡村生活的名家作品,让孩子们在更多的优秀文章中去感受乡村的独特迷人。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我引导他们去倾听,去分享朗读高手的技巧,比如“入情入境”等绝妙的方式。另外,我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如指名读、比赛读、范读等,以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创新能力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在课堂上很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引导孩子把自己当成课文的主角,去思考会做什么,说什么;
再比如,我常让孩子们闭眼倾听,想象画面。这些环节都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本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地点拨、引导,旨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能力、语言水平、朗读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由于时间有限,个别环节稍显仓促,应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展示的机会。
《乡下人家》是一篇描写田园风光的美文,读后让我久久回味。字斟句酌越品越有味,一种桃园风光般的仙境,滋润着我们这些大乡的儿女!故乡的情悄然涌上心头!
这样一篇风光如画的美文,怎样能使孩子投入这其中呢?我深深地思量,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读书的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这书香中品到自然的气息、看到这如画的美景。
一、咬文嚼字,感受语言之美
透过语言文字想象“雨后春笋、群鸭戏水、月明人静”的自然质朴、活泼风趣、人间天堂的"美!在诵读中让学生感悟农家生活的独道之处。
二、联系生活、感悟想象之美
由农家的鸡群觅食想开去,你好像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品味城市生活不及田园生活的和谐美。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这种品读中,我和孩子们也确实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熟悉的蛙吵虫鸣,感受到了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着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多给孩子品读的机会、想的机会、说的机会,学生收获的则是智慧、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启迪。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本次赛讲课,我非常认真地备课。教学设计多次修改,力图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我认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抠住关键词句仔细读,慢慢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设计了让学生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教学。
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有: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开头的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品味文字。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鸡、鸭。孩子们读完后能用自己的感受说自己读的是什么样的鸡,什么样的鸭。城里人和乡下人比比谁的家乡美。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总结表达。避免了单一的读、品、说,是课堂学习不再单调乏味。
一、教学预设中,对时间的规划不够细致。造成课堂前松后紧。学生的发言没有都敞开说。课堂时间延长了一点。
二、开头的导入不够灵活。总想快速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轨迹上来。结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时,有些急躁。后来为了显示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词句处理,显得有些急切。
三、教学时放手尺度还可以更大些。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某些段落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多拿课文文字跟城市风景的对比,我学生对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风景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总之,感谢备课组老师的指点,我还要继续努力,谢谢!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1、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课件。
1、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的图片,配乐
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几幅图。
这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如果说繁华的都市带给我们的是快速与便捷,那宁静的乡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陈醉云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近乡村生活,一起领略那份独特的美吧!
出示课件。
(题目:乡下人家 陈醉云)
1、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再快速地读一读课文,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
(省时)
你觉得哪句比较难读?(出示、师正音)。“率”讲字形。
老师注意到“率”是本课的生字,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该怎么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
3、读了一遍课文,这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用一个词来形容)
(可爱、朴素、独特、自然、和谐、迷人)
评价:很会学习,马上就能用上课文中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能用上课外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的词语积累很丰富。
找一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波浪线划下来。
是呀,乡下人家,不论白天、傍晚还是夜里,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让我们一起来到白天的乡下人家做客,体会这道风景的美丽。
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描写了白天的乡下人家?
仔细读读1到4小节,看看课文中写了白天乡下人家中的哪些景物?
(板书)
2、再读一读1到4小节,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看看哪里的风景最吸引你?并试着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一句话、一个词都可以)
同时出示图片
评价:不仅读懂了课文,还能用上一句话(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真棒!还有同学也喜欢这里,也有感受想表达吗?
3、读该段:
(指名读、喜欢这段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
师:能把你的感受,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吗?
还有同学喜欢其他地方的风景吗?请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4、反馈交流:
⑴ 在我们眼里,这里显得多么可爱呀!如果现在你成为了这户农家的小主人,你能热情地邀请客人来你家做客吗?要向客人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的家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呀。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向客人介绍。
课件出示:
介绍要求:(选择一处介绍)
能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进行介绍,句子通顺,态度热情有礼貌。
不仅能用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介绍,还能联系自己在那里生活谈谈感受,句子通顺,态度热情有礼貌。
(出示用于铺垫的词语)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大家可能用得到的词语,你也可以用一用。
⑵ 你的家可真特别!老师都很想去看一看了呢。还有哪位小主人想介绍自己的家吗?觉得自己的家更美。
⑶ 小主人们,你们的家可真美啊!用你的朗读,再带老师去你家走走,看看,好吗?齐读1到4小节。
① 瓜藤攀檐:
生:我觉得乡下人家小小的房屋前,挂着青的、红的瓜,还有绿色的叶子,颜色非常漂亮。(出示图片)
生:夏天遮阳,我们可以在棚子下面做游戏,乘凉、喝茶、下棋,是我们的乐园。
师:是呀,(出示对比图片高楼大厦)与乡下人家相比,这高楼大厦显得?(呆板,严肃,不亲切)这样一对比,我们更发现,乡下人家是多么可爱呀。
这种绿色,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感觉,夏天的酷热顿时小时了,只剩下凉爽。
② 鲜花春笋:
生:我觉得各种鲜花轮番开放,颜色非常漂亮。而且每个季节都有花开,花圃里总是显得很热闹。(出示鲜花开放图)
师:是呀,春天的芍药、夏天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理菊,可能还有迎春花、茶花、丁香花等等,把花圃装点的热闹非凡。
花朵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使乡下环境好,空气新鲜。
在那里,我们可以给它浇水、施肥。
生:读了这段课文,我仿佛看见了几场春雨过后,嫩笋像调皮的小孩一样,争先恐后地探出小脑袋,向四处张望,真可爱!(出示雨后春笋图)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在作者眼里,春笋就像调皮的小孩那么可爱。把春笋当作人来写了呢!
在竹里里,我们可以捉迷藏,挖竹笋,很快乐。
③ 鸡鸭觅食:
生:母鸡走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它的孩子,很爱自己的孩子。
公鸡很威武,很神气。
我可能去喂小鸡,和小鸡做游戏,捡鸡蛋。
鸭子们胆子很大,不怕人。村里的人们一定都很爱护它们。
我可以在河里游泳,和鸭子比赛。
(出示三幅图片)
白天里,乡下人家处处是风景,处处引人醉。尽管作家写得都是些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令我们心向往之。
剩下的内容,这节课的时间已经不够学习它们了,留到第二节课再来学习研究,行吗?
下面我们来完成作业。(课件出示)
刚才同学们介绍自己家的时候,说的可真不错,相信大家写下来一定能写得更好。就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交流(投影出示)
4月28日,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1课《乡下人家》的第一课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下面,我来谈谈教学体会。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95%以上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基于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致辞时内化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读一读喜欢的段落,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想一想生活在其中的乐趣。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朗读的训练,写法的引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根据课文任务量,我用两节课完成教学。第一节课的任务是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第二节课的任务是继续品读课文,进一步感悟写法。第一节课的安排与意图是这样的:
1、看图导入,进入美好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马上进入美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再现美的情境。
3、品读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全班交流学习感受,并通过做小主人邀请客人这一方式,内化语言。
4、读读写写,积累语言。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他们的朗读中,我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学定教。作业上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要求,介绍乡下人家的一处场景。
1、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2、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能抓住几个拟人句、作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使用还是很有收获的。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4、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正音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其实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几次打断了学生。而写解说词这个环节,其实还是放在第二教时或第三教时更恰当一些。放在第一教时,可能太匆忙了,学生很难写出比较深的感受,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比较有限。
以上就是我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一些体会。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三
《乡下人家》 这篇按照房前院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替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 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乡下人家》 编排在第六组, 本组主题是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 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 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我们的学生100%以上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
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 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基于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朗读来理解想象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 点, 积累优美的语言, 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 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1、多媒体创设美好的情景。我在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创设 了轻松愉悦的情境之后,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象欣赏乡间美景。
而且为了让学生对乡下景物有更多的了解我还给学生展示了一组优 美的乡下美景图,给学生以好的视觉效果,使学生产生更了对乡下生 活的热爱之情。
动听的音乐和生动的图片为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起到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 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3、抓住重点品读课文。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独特迷人”在字 里行间中寻找这种风景。从课堂来看学生对关键词掌握得很好。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 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生 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 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郭子贤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独特、迷人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教学时,我用“独特、迷人”来统领全文教学,首先布置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能较快融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通过指名汇报读句子——品词语——有感情读等多层次、有目的的读,.如:对“探”字的理解、点拨,纺织娘唱歌等等,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悟。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后,我又布置学生“在电脑上描绘出心中那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画完后用文字描述出来,再发到班级学习论坛中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的风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乡下 反思 最新《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十3篇) 最新《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十三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