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三篇】

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三篇】

时间:2022-05-22 14:50:03 来源:网友投稿

隔代遗传,是指有遗传病的人,子代没有患病,但孙代或其下一代患病的现象。隔代遗传是由于基因重组导致生物体的某一性状在间隔若干代后又重新出现的一种遗传方式。这种遗传病(如隐性遗传病等)并不是每一代都出现患者,可能相隔两代或三代才出现患者。隔代遗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3篇

【篇一】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微生物遗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40年代,病毒遗传学作为微生物遗传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病毒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包括结构简单、无性增殖方式、可经细胞培养、增殖迅速、便于纯化等,使其具有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独特优势。众所周知,包括病毒在内的各种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事实上,这一结论 最初的直接证据正是来自于对病毒的研究。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让我们回顾两个经典的实验:①噬菌体感染试验:T2是感染大肠杆菌的一种噬菌体,它由蛋白质外壳( 约60%)和DNA核芯(约40%)构成,蛋白质中含有硫,DNA中含有磷。把32P和35S 标记T2, 并用标记的噬菌体进行感染试验,就可以分别测定DNA和蛋白质的功用。Hershey和 Chase(1952)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液中将T2感染大肠杆菌,得到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常规培养的大肠杆菌,再测定宿主细胞的同位素标记,结果用 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时,宿主细胞中很少有同位素标记,大多数的35S标记噬菌体蛋白附着在宿主细胞的外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时,大多数的放射性标记在宿主细胞内。显然感染过程中进入细胞的主要是DNA。②病毒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由蛋白质外壳和RNA核芯组成。可以从TMV分别抽提得到它的蛋白质部分和RNA部分。

Fraenkel实验证明,用这两种成分分别接种烟草,只有病毒RNA可引起感染。虽然感染效率较低,但足以说明遗传物质为RNA。Fraenkel利用分离后再聚合的方法,先取得TMV的蛋白质外壳和车前病毒(Holmes Rib Grass Virus,HRV)的RNA,然后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杂合病毒,这种杂合病毒有着普通TMV的外壳,可被抗TMV抗体所灭活,但不受抗HRV抗体的影响。当用杂合病毒感染烟草时,却产生HRV感染的特有病斑,从中分离的病毒可被抗HRV抗体灭活。反过来将HRV的蛋白质和TMV的RNA结合起来也得到类似的结果。目前已经能够由许多小型RNA病毒和某些DNA病毒提取感染性核酸。如第四章所述,这些感染性核酸在感染细胞以后,可以产生具有蛋白质衣壳和脂质囊膜的完整子代病毒。由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与柯萨奇病毒的衣壳构成的杂合病毒,在感染细胞后产生的子代病毒将是完全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以上事实说明,核酸是病毒遗传的决定机构,而蛋白质衣壳和脂质囊膜不过是在病毒核酸遗传信息控制下合成或由细胞“抢来”的成分。这些成分虽然决定着病毒的抗原特性,而且与病毒对细胞的吸附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病毒与宿主细胞或机体的相互关系,例如感染与免疫,但从病毒生物学的本质来看,它们只是病毒粒子中附属的或辅助的结构。核酸传递遗传信息的基础在于其碱基的排列 顺序,病毒核酸复制时能够产生完全同于原核酸的新的核酸分子,从而保持遗传的稳定性。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酶系统,故其遗传机构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宿主细胞内环境的影响特别深刻;加之病毒增殖迅速,突变的机率相应增高,这又决定了病毒遗传的较大的动摇性——变异性。采用适当的选育手段,常可较快获得许多变异株。应用各种理化学和生物学因子进行诱变,也能较快看到结果。而病毒粒子之间以及病毒核酸之间的杂交或重组,又为病毒遗传变异的研究,开辟了广阔前景。这些便利条件使病毒遗传变异的研究远远超出了病毒学本身的范围,成为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模型和侧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本章主要论述病毒的变异现象、变异机理以及研究变异的方法和诱变因素等,关于病毒的遗传学理论请参阅有关的专业书籍。病毒的遗传变异常常是“群体”,也就是无数病毒粒子的共同表现。而病毒成分,特别是病毒编码的酶和蛋白质,又常与细胞的正常酶类和蛋白质混杂在一起。这显然增加了病毒遗传变异特性鉴定上的复杂性。

变异是生物的一般特性。甚至在人类尚未发现病毒以前,就已开始运用变异现象制造疫苗。例如1884年,巴斯德利用兔脑内连续传代的方法,将狂犬病的街毒(强毒)转变为固定毒。这种固定毒保留了原有的免疫原性,但毒力发生了变异——非脑内接种时,对人和犬等的毒力明显降低,因而成功地用作狂犬病的预防制剂。此后,在许 多动物病毒方面,应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弱毒株,创制了许多优质的疫苗。选育自然弱毒变异株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有关病毒遗传变异机理的认识, 则只在最近几十年来才有显著的进展。这不仅是病毒学本身的跃进,也是其它学科,特别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电子显微镜、同位素标记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

【篇二】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第四单元 遗传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分子基础

一、选择题

1.两只白羊交配,其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两种表现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显性遗传 B.隐性遗传 C.性状分离 D.相对性状

2.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若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必定相同

D.若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必定相同

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Aa,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4.已知黑尿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夫妻双方的其他家族成员均正常。表现正常的该夫妇生育出黑尿症患儿的概率是

A.1/9 B.1/8 C.1/4 D.1/3

5.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 1/8 B.ddRr 1/16

C.ddRR 1/16 和ddRr 1/8 D.DDRr 1/16 和DdRR 1/8

6.狗的黑毛(B)对白毛(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相交配,共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7.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

A.3/4,1/4 B.3/8,1/8

C.1/4,l/4 D.1/4,l/8

8.在某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的下列细胞中,与该物种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精子细胞 D.精子

9. 某同学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却是单眼皮(aa),那么这位同学父母的基因组合会是下列哪一种情况(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10.与基因重组有关的染色体交叉互换指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1.减数分裂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

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于

A.间期 B.四分体时期 C.第一次细胞分裂 D.第二次细胞分裂

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活动的规律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同时非姐妹染色单体自由组合

D.非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同时姐妹染色单体自由组合

14.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条,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条。则母马和公驴的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A.61条 B.62条 C.63条 D.64条

15.右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的名称是

A.体细胞 B.精子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16.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C.DNA分子的复制 D.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17.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着丝点分裂④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⑤形成四分体⑥同源染色体联会

A.①⑥⑤②③ B.①⑥⑤④② C.①⑥⑤②④ D.①②④⑤⑥

18.右图表示一个2N=4的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②如果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3号和4号来自母方。③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3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④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3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2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一个精原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与a、B与b。由它产生的四个精子染色体的组成有可能的是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20.在兔子的精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骨髓细胞核中DNA重量为

A.4×10-12g B.8×10-12g C.1.6×10-11g D.3.2×10-11g

2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的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是

A.1:1 B.1:2 C.1:3 D.0:4

22.某动物的一个精子中的DNA含量为m,那么其肌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DNA的含量依次是

A.2m、2m、m B.2m、4m、2m C.4m、4m、2m D.2m、4m、m

23.下图示某动物的四个细胞,精子细胞最可能是

24.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在下列材料中应该选用的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的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根尖分生区

25.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含氮碱基 D.基因

26.烟草中碱基种类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4,4 B.4,5 C.5,8 D.8,8

27.存在于DNA分子之中,并以氢键彼此连接的一对碱基是

A.腺嘌呤与胸腺嘧啶 B.鸟嘌呤与尿嘧啶

C.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28.当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7时,在其互补链中这些碱基的比例是

A.1.43 B.0.7 C.0.5 D.0.3

29.对DNA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其中有一个是可变的,它是

A.A/T B.G/C C.(A+T)/(G+C) D.(A+G)/(T+C)

30.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A.含有四种碱基 B.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C.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D.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31.对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地复制

C.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复制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自身的能量

32.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60个 B.80个 C.180个 D.420

33一个DNA分子(双链结构)经过n次复制后,含有原分子旧链的DNA分子有

A.2个 B.4个 C.n个 D.2n个

34一种细菌的信使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长度是

A.约1080个氨基酸 B.约360个氨基酸

C.恰好是12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35.一种人工合成的信使RNA只含有两种核苷酸(U和C),该RNA分子中密码子的种类最多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36.把培养在含轻同位素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来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37.转移RNA除了能够转运特定的氨基酸以外,还具有

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B.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

C.构建核糖体的功能 D.“识别”密码子的功能

38.信使RNA的主要功能可表述为

A.转录DNA的遗传信息 B.翻译DNA的遗传信息

C.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 D.作为合成RNA的模板

39.已知一段信使RNA中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那么转录这段信使RNA的模板DNA分子中C和T至少

A.12个 B.18个 C.24个 D.30个

40.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

B.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C.转运RNA上决定一端的3个相邻的碱基

D.DNA分子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对

41.若某DNA模板链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为CAT,则转运RNA上相应的3个碱基是

A.GTA B.CAU C.CUA D.GUA

42.人类的正常精子中含有

A.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 D.23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

4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仅存在于性细胞中

C.性染色体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 D.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一对性染色体

44.有关人类色盲遗传的正确描述是

A.双亲正常,子女均不会患病 B.母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

C.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D.父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5.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仅在男性表现,并呈父传子,子传孙的遗传特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A.细胞质 B.常染色体 C.X染色体 D.Y染色体

4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兼色盲的男孩,该男孩母亲的基因型是

A.aaXBXB B.AAXBXb C.AaXbXb D.AaXBXb

47.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48.如右图的所示,该家族中有一成员患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若这个家庭生育第四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A.0% B.25%

C.50% D.100%

49.某女是色盲,其祖母

A.携带色盲基因 B.必为色盲患者 C.完全正常(纯合) D.与此女无关

50.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下图中的A表示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像可知,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对。

(3)绘出D-F细胞分裂后期的简图(请注意染色体的形态和“色彩”)

2.右图A、B是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是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之比是 。

(2)图 的细胞分裂后能产生生殖细胞,该细胞处于减数第 次分裂,据此推知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

3.右图示大肠杆菌DNA分子的结构(片段)。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的成份有__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③与④是通过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5)假定该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________,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号码所示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②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②进人细胞质后,与[ ]__________结合起来。

(3)如图示,储存在______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最终传递给____ __分子,并通过代谢得以表达。

5.下图是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用A和a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受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

(2)4的基因型是 , 4再生一个患病的男孩几率是 。

(3)若7与9近亲婚配,他们所生的女儿患病的几率是 。

6.矮牵牛花的紫色,是由于花瓣细胞中的蓝色和红色两种色素混合而成。蓝色、红色两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

酶①、②、③分别由基因A、B、C控制合成,基因A、B、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具有合成酶的功能,隐性基因不能合成酶。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花瓣颜色为 ,紫色花瓣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为 。

(2)将(1)中两种植株杂交,F1自交后的F2中出现不同的花色(提示: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表现型分别为 ,相应的比例为 。F2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植株占 。

1-5CDBAC 6-10BBBBA 11-15BDACC 16-20ABBBC 21-25ABDCA 26-30CAACC

31-35DCADD 36-40ADCDB 41-45BABCD 46-50DBBAA

二非选择题

1.(1)A (2)次级精母细胞 0

2.(1)B 1:1 (2)A 二 4

3.(1)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腺嘌呤 胸腺嘧啶 (3)氢键

(4)3 4 (5)(a+b)/2 (3a+b)/4

4.(1)细胞核(DNA) 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2)转录 4 核糖体 (3)DNA 蛋白质

5.(1)常 隐 (2)Aa 1/4 (3)1/4

6.(1)蓝色 AABBCC (2)紫色、绿色、蓝色 9:3:4 1/16

二非选择题

1.(1)A (2)次级精母细胞 0

2.(1)B 1:1 (2)A 二 4

3.(1)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腺嘌呤 胸腺嘧啶 (3)氢键

(4)3 4 (5)(a+b)/2 (3a+b)/4

4.(1)细胞核(DNA) 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2)转录 4 核糖体 (3)DNA 蛋白质

5.(1)常 隐 (2)Aa 1/4 (3)1/4

6.(1)蓝色 AABBCC (2)紫色、绿色、蓝色 9:3:4 1/16

二非选择题

1.(1)A (2)次级精母细胞 0

2.(1)B 1:1 (2)A 二 4

3.(1)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腺嘌呤 胸腺嘧啶 (3)氢键

(4)3 4 (5)(a+b)/2 (3a+b)/4

4.(1)细胞核(DNA) 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2)转录 4 核糖体 (3)DNA 蛋白质

5.(1)常 隐 (2)Aa 1/4 (3)1/4

6.(1)蓝色 AABBCC (2)紫色、绿色、蓝色 9:3:4 1/16

【篇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区别

秒杀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 张桐昌

快高考了,有人说家族遗传图谱和伴性遗传学死都不会啊?感觉好难啊!我说不难,可以秒杀!我的《常见遗传方式高考命题方向及快速解题技巧》(全国一等奖),主编《高中生物易学通》。

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

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

一、口诀速判法:

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有条件);(即父母为显女孩隐一定为常,男孩隐则常伴两难分,若伴其父定有话(条件),男隐若伴父显必不携带。)。

3、假设法:女隐父(或)子显不为伴(反过来就是“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也即X隐“母病外公子必病”),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假设女孩为隐性,其父或子若显不为伴。显性病也从正常的女隐入手。

【解析】:

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

(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 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 Ⅱ6的基因型是 。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DXABXab或DdXABXab (2)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Ab 的配子(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

【解析】:首先从丙病入手,Ⅲ17马上可以确定为常染色体dd(女隐为常百分百),Ⅲ12男隐确定为XbY,(因为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然后甲病是伴性遗传病,那么是显还是隐呢?从女隐入手,先假定Ⅲ14为XaXa隐性,则不符合(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Ⅲ14是XAXa显性病。

(二)快速排除法: 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无法排除常显和常隐,即只能否定不能肯定, 只有假设为隐性,以伴X女隐为入手,先找患者为女隐,不能排除再找正常的为女隐,用“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就可以快速排除。因为男隐没有那句话就常和伴都可以,也无法排除。

例1: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

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B.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家族中代代有患病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第一代男性患病(显)而第二代中女性有正常个体(隐)“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例2、(2010江苏生物29题)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 伴X显性

【解析】:Ⅱ2可以判断甲病女隐为常百分百;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其正常女孩为隐的话,(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即可排除伴X显性性病。

(三)、家族迁移法:

从一个家族确定隐性,另一个家族确定“女隐父子显不为伴”;从女隐性入手才比较简单。

例:人类系谱图(如图)中,有关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解析】:这题父亲和母亲均患病,但是生了正常的儿子,正常为隐性,男隐却没有那句话;但是另一个家庭中,父亲患病女儿正常,则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正常(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其病者是常染色体显性病。

(四)如果已经确定是伴X隐性遗传,则主要考虑男性患者致病基因来自“他妈的,他外婆的”;女性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跟常染色体遗传差别不大,主要考虑“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

例: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Ⅲ—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

A.Ⅰ—1 B.Ⅰ—2 C.Ⅱ—4 D.Ⅱ—6

实验法快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高考经常考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实验,是重点掌握的问题,一般高考出题不会太难,但是很多同学都失分却很大,问题出在平时缺少分析与综合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只会背知识点是不够的。

(一)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即可以区别常染色体遗传

1、女隐男显法:即XbXbXXB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显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隐性相同)。

2、男女双隐法:即XBXbXXB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性性状。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例、(2016全国卷1)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1)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子代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相同,所以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为隐性。

(2)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

一是XbXbXXB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相同);

二是XBXbXXB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形性状。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二)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无差异的实验:不能区别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雌雄都是显隐性状1:1的实验:XBXbXXbY

2、其他实验:XbXbXXbY,XBXBXXBY,XBXBXXbY

(三)X和Y染色体同源与非同源法:

X与 Y染色体上同源段的基因型主要是注意XAYa与XaYA 表现相同型基因不同,其他与常染色体没什么区别,即XAYA、XaYa、XAXA、XAXa、XaXa。

1、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或非同源段的隐性基因,则与伴X染色体遗传一样。因为一般隐性基因是不合成酶即不起作用,跟没有基因一样。

2、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或非同源段显性基因,则就是平时的伴Y遗传。

3、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显性基因,对应X同源部分也是显性基因,则后代全为显性。类似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区别同源段法:证明同源段上的基因,也用上述两个实验,但其中雄性基因改为XbYB就可以,其杂交结果是:实验一变为雄的全部显性,雌的全部隐性;实验二变为雄的全部显性,雌的显隐之比=1:1。

例1:(2017年全国卷Ⅰ):(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 3 5 7

【解析】: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有XAYA、XaYa、XaYA、XAYa、XAXA、XaXa、XAXa、。

例2.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Ⅱ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全为患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一个表现型正常女性的儿子患病、正常均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当XAYa与XaXa杂交时,后代雌的全为XAXa显性,雄的全为XaYa隐性。

(四)、统计分析法:

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不用杂交,只统计人群中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就可作出预测。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男性多于女性。但直观的判断雌雄患病比例不同时一定要注意应统计足够多的个体。

例.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假定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五)、正交反交法:

若系谱中,常用正交和反交实验判定遗传方式,孟德尔遗传规律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和反交后代男女(雌雄)比例结果相同,而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且与性别相关;而细胞质遗传,女性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也称为母系遗传;

例1 (2017全国3卷)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

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由于验证的是A/a、B/b这两对基因,所以要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个体的表现型。若正反交后代的雌性个体的表现型相同,都为双显性个体(有眼正常刚毛),而正反交后代的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却不同,一个是无眼正常刚毛,一个是有眼小刚毛;则可以说明这两对基因确实都位于X染色体上。

例2、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成虫身长只有0.6厘米,如同米粒般大小,比普通苍蝇小得多。喜欢在腐烂的水果和发酵物的周围飞舞。每两周内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是进行遗传实验的“明星”材料。下表是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

P

抗CO2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卷刚毛白眼

CO2敏感卷刚毛白眼

抗CO2直刚毛红眼

F1

抗CO2直刚毛红眼

抗CO2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直刚毛白眼

F2

如:CO2敏感直刚毛红眼

如:CO2敏感直刚毛红眼

(1)上述甲乙杂交方式在遗传实验中互称为_____________。

(2)果蝇CO2敏感性与刚毛形状两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

(3)请绘制一个遗传图解分析上述的一个杂交实验,就能判定果蝇眼色基因(用A、a表示)在_______染色体上。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F1甲中雄果蝇与F1乙中雌果蝇杂交得到F2请将F2可能的表现型补充在表中相应空格。

(5)上述杂交F2中CO2敏感直刚毛红眼雄果蝇占_______。

(6)已知果蝇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

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果蝇进行调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交和反交

(2)不符合 CO2敏感性是细胞质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3)X  (图解略)   

(4)雄:C02敏感直刚毛白眼 C02敏感卷刚毛红眼 C02敏感卷刚毛白眼

雌:C02敏感卷刚毛红眼

(5)3/16

(6)方案②统计具有该性状果蝇的性别比例

结果:若该性状雄性多于雌性,则基因h位于X染色体

若该性状雄性与雌性差不多,则基因h位于常染色体

若该性状全是雄性,则基因h位于Y染色体

【解析】:(1)和(2)中,甲乙杂交是正交和反交,CO2敏感性其后代F1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而是符合细胞质遗传;(3)和(4)中,直刚毛对卷刚毛正交和反交后代雌雄性状一样的是常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正交和反交后代雌雄性状不一样,是X染色体遗传。所以雄果蝇有三种表现型,雌果蝇只有一种。(5)F2中直刚毛为3/4,红眼为1/4,所以相乘为3/16。(6)从隐性入手方便统计,分析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就可得出结论。

六、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aa,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B

解析: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是ZbZbXZBW,反交就是ZBZBXZbW,再考虑红眼为单显性,褐眼为双显性。

总之,要判断一对相对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最快的方法就是调查法:一是从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发病率,如果是“男多女少”就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是“女多男少”就是伴X显性遗传。二是家族中调查遗传方式,用“女隐父子显不为伴,男隐为伴父有话”来判断。

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就是正交反交法,主要是关注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中的一个:即XbXbXXBY,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显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其反交则子代全为显性。

证明符合分离规律的实验

要证明分离规律,首先要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子Aa在减数分裂时,基因A与a分离,形成A和a两种配子,并且雌中A:a=1:1,雄中A:a=1:1,但雌:雄配子数不等于1:1。然后通过实验透过现象推出雌、雄配子比例是1:1,就可以证明。

一、实验方法

(1)自交法:若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杂合子測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 1,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但不能判定显隐性。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則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注意

1、自然界提供的实验材料不知道显隐性也不知道是不是纯合子,比如用高矮两种玉米来证明分离规律。

方法一自交法:假如高茎为显性,则可能基因型为AA或Aa或两者都有;那么要分别单颗种植,花蕾期套袋。然后,各珠进行自交,分别收获种子再后种植,观察统计高矮比例;若某珠自交后代出现高:矮=3:1,则可以证明分离规律且高为显性。

方法二杂交(测交)法:高矮两种玉米分别种植后,把它们进行多对杂交,分别收获种子后再种植,观察统计高矮比例;若某珠杂交组后代出现高:矮=1:1,则可以证明分离规律。

方法三杂交、自交法:如果方法一自交法没有任何一颗后代出现分离,或者方法二测交法没有任何一组后代出现分离,则它们都是纯合子;则要先进行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观察F2表现性比例,如果F2出现高:矮=3:1,则符合分离规律。

3、很多同学把两种玉米种子直接进行杂交,结果零分,一定要种植后开花时进行杂交,或者你不说种子杂交,就说两种玉米杂交也可以。

4、一般不知道显隐性又不知道它们的基因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既用方法一自交法又同时用方法二杂交(测交)法,就是把它们的种子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用方法一自交法,同时第二大组用方法二杂交(测交)法;若运气好,第一大组有个别出现性状分离,其他就不用管他了;若第一大组没有任何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它们都是纯合子,就要看第二大组了,则第二大组也可能没有出现任何出现性状分离,则要再让F1再自交,观察F2表现性比例,如果F2出现高:矮=3:1,则符合分离规律。

5、花粉里主要是精子,用显微镜观察直接观察到有两种花粉也就说明有两种配子,即可以证明分离规律,但不是所有的植物花粉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来区别。

6、实验证明某性状的基因型的方法:先推测该性状最可能的基因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验证,符合则是该基因型,不符合则不是。一般选隐性的材料来做实验是最好的。

区别自由组合规律还是连锁互换规律方法

基因连锁互换一般不会考那么难,主要掌握AB、ab连锁或Ab、aB连锁;完全连锁遗传现象中的基因确定:

基因完全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下图所示:

(1)若AB、ab完全连锁则自交后代比例为3:1,Ab、aB完全连锁则自交后代比例为1:2:1。

(2)只要看到F2不符合9:3:3:1或测交后代不符合1:1:1:1或某种杂交不符合3:3:1:1,则可能是有互换的连锁。

(3)基因型AaBbCc自交后代只有四种表现型,则可能是三对等位基因有两对连锁基因;判断方法,用AaBbCc与aabbcc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为1:1:1:1;然后推出AaBbCc的四种配子,在测交后代基因型中,先除去abc即来自隐性一方的配子,则剩下四个就是另一方的配子,其中比如有两个AC和两个ac则说明它们是连锁的。或者直接看后代基因型中比如有两个AC和两个ac则说明它们是连锁的。

(4)连锁互换配子比例的快速计算:新类型(重组)的每个配子的比例与性原细胞互换数相同。比如杂合子AaBb,AB和ab连锁,有10%精原细胞发生互换,则互换产生Ab和aB的配子比例是10:10。AB和ab的配子都是(400-20)/2。

推荐访问:遗传 交叉 三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