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指考试或练习时要求应试人作答的问题,或指文章或诗篇的标名;比喻为把柄。见汉 王充《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说,以照篇中微妙之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题目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题目3篇
【篇1】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题目
体育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面向广大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学校为了应试,只重文化课的知识技能,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把体育课改上其他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被突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付诸实践。学生课余也有了更广阔、更自由的活动天地。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一空间和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学生或沉湎于游戏机房,或玩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如何教育学生会有价值地利用课余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发展身心、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启动创造的欲望?这一课题严峻地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二、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 体育游戏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互相协调的合作,喜闻乐见的形式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选择,合理安排,融洽相处,及和谐的发展。体育游戏的开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游戏具有良好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2)游戏以其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使每个参加的人都有可能获得胜利,并在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竞争意识。(3)游戏提倡协调配合,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合作去理解他人,理解周围,理解个人的成功是溶解于集体的成功之中的,理解了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游戏充满了竞争性和不可预料性,学生在频繁出现胜负的游戏情感体验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耐挫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又树立了学生在失败中争取成功的坚定信念。(5)游戏是体力、智力相结合的活动,很多游戏单靠身体实力不足以取胜,往往要靠灵活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来辅佐。在游戏中,经常需要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以设计出最佳的游戏方法,去争取游戏的胜利。因此,游戏活动过程中蕴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6)游戏本身是一种丰富的实践活动,特别是游戏场地的规划和布局、游戏器材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7)游戏自身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创编,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的创编过程中,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 三、学校开展体育游戏的传统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发现,在游戏的玩耍过程中,无论是在操场上画几个 子玩造房子的游戏,不定期是在楼梯上,通过比划手势看谁走得快,孩子们都非常 地专注、认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思维格外地活跃,他们的想象力格外地丰富。而我校又是市群众体育先进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有良好的基础。于是我们产生了以“体育游戏”为载体,来解决以上问题的想法。以体育游戏,这一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形式,以体育游戏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互相协调的合作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合理安排、融洽地相处、和谐地发展。 我校自99年9月以来,以体育游戏为内容,以游戏的创编、游戏器材的制作和游戏的活动、展示为手段,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成功举办了两届体育游戏节。体育游戏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和生理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游戏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到成功喜悦,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国内外体育游戏研究现状分析 体育游戏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生产力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早已为国内外教育界、体育界人士认可,有关的研究及著作数不胜数,有关的理论也耳熟能详,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确立,人们对体育游戏的关注程度超过以往。我们感到前人的研究虽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小学体育教学及至学校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的作用,然而,经过仔细的分析、比较,感到这些研究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重体育课堂教学,轻课外体育活动。 国内外绝大多数对于游戏的研究仅从小学体育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把体育游戏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角度进行研究,尤其没有从课余体育游戏开展的角度进行研究。 2、重体育游戏的活动,轻体育游戏的创编和游戏器材的制作和利用。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其主体是体育游戏的本身,而对如何创编游戏,特别是游戏器材的制作和利用,则涉及极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的意识,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可以深入研究。 3、重理论,轻实践。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均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体育游戏的意义、作用、功能比较多,侧重于理论方面。而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研究,即实践方面,则很少。我们是在教育第一线工作的,便于结合素质教育开展实践研究。 4、重游戏的生理功能,轻游戏的心理功能。 以往的体育游戏研究,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生理功能发展的作用,大量案例及检测数据,均是对生理功能的指标进行检测和研究,而对学生的心理功能研究,显得相对薄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正越来越显示出其的重要性,学生必须经历“第二次生长”,在身体生长的同时,发展人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包括智慧、性格、情感、气质等。“心理健康”已被学校教育视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阵地,这方面同样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大有可为。 5、重教师的指导,轻学生的自主。 如今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而决非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因此,以往的研究不具备,也不可能将学生的自主作为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新时代特点所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有一个与以往传统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研究视角。 综上所述,小学开展体育游戏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开发、去研究的问题
【篇2】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体育课分班分层次教学可行性
研
究
方
案
负责人:古春彦 田相兴
成员: 孙世波 张宏君 张京艳 王升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高中时期的男女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性别明显差异。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新理念要求要本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但传统的男女生混合体育教学,使大部分男生在运动过程中运动量不够,而部分女生因为运动量过大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有些项目男生感兴趣而女生不感兴趣,或女生感兴趣的部分项目男生却不感兴趣。这样不利于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不利于增进学生健康,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更谈不上体育爱好与专长的培养与形成,对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也没有多少促进作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尝试男女学生分班分层次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二、课题的理论框架
1、政策依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生理学依据。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可以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但由于性别的原因,男女生对身体各部位锻炼应有所侧重。男生应偏重于力量、速度、对抗竞技;女生应偏重于匀称、柔韧、协调、游戏、协作。男女学生分别教学,教师能根据其生理特点,需要安排和训练内容,无疑是符合生理科学的。
3、心理学依据。 (1). 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高中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更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般更喜欢竞赛性活动,但不及初中生狂热。女生多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有些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或体育基础太差的学生,则对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产生了消极态度。女生由于性特征的明显变化,动作变得不太灵巧,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产生顾虑,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女生由于爱美但又存在着错误的审美观或由于缺乏毅力等原因,怕晒、怕出汗、怕脏、怕累而不愿上体育课,对课外锻炼更是持消极态度。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未完全成熟。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他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身体活动和简单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而要求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并力图了解和把握动作的结构原理和规律,以及这些动作对身体的实际锻炼价值等。但他们不喜欢教师详尽而繁锁地进行讲解,而乐意在老师的启示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弄清动作的实质和规律。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试图以技术专长、教学技巧、品德作风、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
(3)爱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高中生逐步产生对自己和别人外貌方面的审美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教育,往往比其他学科较容易进行。注意个性教育,因材施教。不同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都各有不同,有的差别甚至很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全面地指导课程一般进行,更应根据学生实际注重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4)要照顾男女学生的性别特点;
处在青春期的女生在男孩子面前做体育运动难免放不开,羞涩怕出丑,然而在“女儿国”里,没着性别的障碍,穿着单薄的衣服也无所谓,活动也都放得开,运动量也就上去了。
4、教育学依据。符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水平,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使教师真正发挥特长,乐于所教。改变那种体育课仅为竞技体育服务,是身体素质好、技术高的学生的乐园,体质差、技术掌握差的学生厌烦的矛盾,形成“健康第一”,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的原则,各有所得,各有所乐,共同提高的良好课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班分层次教学划分层次的依据与方法的研究
2.分班分层次教学内容的研究
3.分班分层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4.分班分层次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5、分班分层次教学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的研究
6、分班分层次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个案的实施并逐步推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调查研究法:通过对照组的调查研究,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效果。
4、实验法: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进行实验。
5、案例研究法:研究借鉴其它成功案例的优点。
6、调查法:问卷调差等。
六、课题的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3-12~2014.2):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4.2~2014.11):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验,逐步推广,总结阶段经验。
3、总结评估阶段(2014.11~2014.12):总结经验,形成成果,撰写总结报告,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鉴定,完成结题。
七、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科研方法导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 中学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探讨
4、浅谈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任谦
5、《体育生理学》高校出版社
6《体育心理学》高校出版社
【篇3】小学体育课题研究题目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1]。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2],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据调查了解,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一方面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应该说,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评价也更加全面、科学。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里,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重视体育教学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3]。要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走出体育教学认识的误区,重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列入学校全面工作评价的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而不是追求短期的,个别的效果,要把对学生的体质检测结果直接与其本人的利益挂钩。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评“三好学生”及其它先进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所有业绩全凭“智育”说了算。
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地循序渐进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当然,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要实现常规化,体育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学校还应从有限的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添置体育教学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行。
2、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4]。体育教师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健康的理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各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新的体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5],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和条件,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排球”、“篮球”、“铅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 “精讲多练” 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应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6]。教师在教学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技能,让学生跑、跳一起来,打、掷、投等技艺技能一并训练,做到短期训练与系统训练相结合,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3)从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个性、特长等各项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如在铅球训练时,所选铅球的重量一般是女生4公斤,男生5公斤,有的男生体质较弱,应适当改变,让这部分学生选择4公斤,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4、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7]。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
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此外,让家长改善孩子们的膳食结构,不要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升学压力等而打破他们的健康生活规律。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要由过去的从属型的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化,从被动型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转化[8],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即增强学生的体制)和“育心”(即在体育课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有机和谐结合起来[9]。同时,体育教师不仅应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而且还应掌握那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在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10]。要针对复杂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体育工作者 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而成为活动锻炼中的主要角色。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更要用足用好。
加强宣传教育,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体育心理,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