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ài biǎo,一指显耀于一代;二指受委托代替个人、集体、组织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亦指由选举产生,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三指同类人物的典型;四指替个人或集体办事或表达意见;五指体现,反映;六指代为表示。出自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5篇
【篇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
坚持真理,坚守自我大多时候,自己认定的事情总会受到层层阻碍。有的人,挣扎一下就放弃让其随波逐流;很少的人,不管怎样都可以不惜代价,坚持下去。我会欣赏后者,前提是,那个真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钻牛角尖了。
真理需要坚持,但自我也要坚守,任何事都撼动不了真理。
人们常说,要做一个崇尚真理的人,你是对的,我非常赞同,当然,困难在所难免,我所说的是人为的阻挠,旁人更是没有资格去议论,去阻碍。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坚贞的精神。在当下现实的社会中,牛津大学这已是非常难能可贵了。牛津大学抵挡住万千事务,仍能坚持,不愧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
其实原则就是真理,凡事都有原则,就是真理不可违背。人有人的原则,事有事的原则,说到底,就是真理。真正不可违背的真理现在已经很少了,都会受人们思想的左右。变得不那么重要。原则问题,就是不可违背,就是内含道理,真理的问题。
受到冷语,诱惑却仍能坚持下去的这样的你、不一般。钱、权现在似乎已成为主宰人类的工具,为了它挤得头破血流。但我相信,这些改变不了真理。“音乐,是一门艺术,一种修养,而不是用来比赛的工具。音乐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特长。”这句话来自音乐诗人——李健。他是才华的表现,是音乐的傲骨。能拒绝的歌词类节目都会拒绝。他长年傲荡在中低音间,他是天才创作人,清华理工男,成名超晚。他一直坚持音乐的信念,不温不火,直到今天,他的才华展露无遗。傲骨,就是有自己的真理,坚持下去,最坏也就是大器晚成而已。容易实现的,不是梦想;容易完成的,不是诺言;请坚持真理,坚守自我,不管结果如何,对得起自己。
真理不可逾越,自我不可堕落。坚持不易,坚守更难。敢于坚持,你会获得应有的回报,困难重重又如何,一一打破,真理值得坚持!
【篇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
豫剧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旦角流派,小生赵义庭、王素君,须生唐喜成、刘忠河和刘新民,黑脸李斯忠,丑角牛得草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特点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形成、代表作品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进入80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所以,我们把从乾隆年间到清代末年这一段时期叫作河南梆子的产生和成长期。
越剧特点
越剧表演既体现着中国戏曲表演的共同规律,如综合运用唱、做、念、舞(打)多种表现手段创造舞台形象,表演虚拟化、歌舞化、节奏化,运用程式和注重形式美等;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吸收了话剧、电影表演讲究内心体验,重视真实性的特点,以刻划人物性格为核心,把写实与写意、体验与表现、逼真与美化结合起来。表演与布景、灯光、音乐、服饰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有浓郁的抒情气息。与一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相比,越剧表演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限制,往往根据剧情需要而灵活地运用程式,被视为"有规范的自由行动",比较自由、灵活,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与一些比较生活化的地方剧种相比,越剧表演更注重提炼,表现手段也更丰富。
产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晋剧特点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晋剧艺术家有丁果仙及其弟子马玉楼、张鸣琴、武忠、刘汉银等,还有晋剧皇后王爱爱;较年轻的表演艺术家有谢涛、郭彩萍、宋转转、栗桂莲等。
《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千古恨》和现代戏《新屯堡》。
形成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山西中路梆子”、“中路戏”,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我国山西、内蒙、陕西等地。
它兴起于晋中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和太原一带,是蒲州梆子流传到山西中部后形成的,并且吸收了祁县、太谷的秧歌及孝义、汾阳干板秧歌等艺术养分,又拥有蒲州梆子的诸多特点,是由蒲剧经创新而形成的另一种风格的梆子戏。
川剧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特点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形成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二人转特点
二人转,黑土地上盛开的艺术之花,它在农村的大舞台上异常活跃,甚至在蚕食着城市,有些农民观众真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农民喜欢二人转,不仅仅在于喜欢它外在的舞蹈、音乐、语言之类,以达到直觉上的快感;而是透过那载歌载舞、化入化出的精湛表演,去体味人物的命运,去理解世态炎凉的艰辛,从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悲或喜,或恨或怨,以达到感情上的愉悦.为什么二人转能有如此的魅力?我想,除去它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二人转在表演中有着独特的交流方式,唤起了观众感情上的极大满足,使其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艺术享受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韩子平、赵本山、小沈阳
二人转有喜剧,如《王二姐思夫》、《猪八戒拱地》等,还有正剧《包公赔情》,悲剧《孟姜女哭长城》、《梁祝》,悲喜剧《冯奎卖妻》等。
形成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篇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
教育学
孔子:《论语》中的思想,《论语》我国最早出现教育学思想的著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性教学原则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巩固性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教学过程“学—思—行”
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三步问答法 ,启发性教学原则
柏拉图:《理想国》;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最早提出分阶段教育的代表人物,教育的最高目的是理性或美德;《论灵魂》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有关心理现象的著作;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观点
培根: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知识就是力量”
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萌芽的标志,这本书是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观点:教育要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直观性的教学原则: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著作叫《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诞生;《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特普通)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即道德;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也叫做儿童中心主义
他关于教育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本身即是目的
关于课程的概念,他认为“课程即活动”,所提倡的课程是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
洛克:《教育漫话》 提出,“绅士教育” “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天差地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卢梭:《爱弥儿》 ;自然教育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心理学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研究人的意识,实验内省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心理学研究的第二势力,研究内容: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现象,人的行为源于欲望或动机,性欲的冲动。遗忘理论的动机说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西方最早的教育心理学专著,遗忘理论的“衰退说”,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尝试--错误说,饿猫迷箱实验,1、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并且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的。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的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学习迁移理论的“相同要素说”,这是一种具体迁移。
加涅:8种学习层次分类,5种学习结果分类(选择题),提出信息加工理论,属于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奥苏伯尔:学习的分类:1、是否理解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2、学习方式的不同: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意义学习的实质: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先行组织者技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更抽象,概括水平,综合水平更高。有意义学习的机制----同化;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子系统的学习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学习:即非类属也非总括学习,组合学习
遗忘理论的“同化说”,学习迁移中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巴甫洛夫: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主要观点:习得,消退,泛化,分化,发现了人类神经活动的三个特征:强度,均衡性,灵活性
斯金纳: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与华生同属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中的第一势力,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属于操作性行为,正强化,负强化;负强化的两种类型:逃避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与惩罚;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班杜拉: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模仿动机的三种来源: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德育模式的社会模仿模式;学习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的结果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发现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律—他律—自律;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篇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孔子(中国)
《论语》
1. 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强调忠孝和仁爱;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中国)
1.“兼爱”和“非攻”为教育思想;
2.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 认为对获得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苏格拉底(古希腊)
1. 雄辩术;2. 问答法。
柏拉图(古希腊)
《理想国》
1. 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
2. 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政治学》
1.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3.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古罗马)
《论演说家的培养》
系统总结了古希腊、罗马的教育经验。
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
1. 教育要适应自然,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3. 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卢梭(法国)
《爱弥儿》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康德(德国)
1. 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理想,改造社会;
2.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都得到自我完善;
3. 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始。
裴斯泰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
1.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2. 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3. 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
洛克(英国)
《教育漫话》
1. 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2.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
3. 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
4. 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1.《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3. 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确定教育活动,又强调对儿童意志的控制;
4.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5.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6. 提出“四段教学法”;
7. 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杜威(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1.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
2. 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3. 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有机统一起来;
4. 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前苏联)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加里宁(前苏联)
《论共产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马卡连科(前苏联)
《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育诗》
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凯洛夫(前苏联)
《教育学》
1. 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 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3. 代表作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贤江(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1930年)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梅伊曼(德国)
《实验教育学纲要》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克伯屈(美国)
《设计教学法》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鲍尔斯、金蒂斯(美国)
《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布厄迪尔(法国)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赞科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
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瓦·根舍因(德国)
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皮亚杰(瑞士)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篇五】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代表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儒家是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 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总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九渊和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