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范文(通用3篇)

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22-05-20 12: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3篇

【篇一】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

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或不听话、不按要求做事的学生,无名之火就会升上来,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因方法不当而采取了一些简单粗暴的体罚。通过学习、反思,我现在明白这种教育手段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有损教育与教师的形象,而且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是一种严重的体罚学生现象。

体罚学生这个词,离我们教师越来越遥远,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体罚造成的悲剧历历在目,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要让悲剧重演。体罚学生给学生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给教师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或内疚;给家长带来的是愤怒或责备或伤心等。真正的严师不是“罚”师,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不会体罚学生,而是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学生。

我认为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该太过于冲动,应控制情绪,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学生面对面的交谈,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现处理。千万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去不分青红皂白的体罚学生。那样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就算他们真的犯了错,也要注意惩罚的方式和方法。总之,要真情善待学生,热爱学生,尊重他们,犯错是人生的必修课,成长的重要途径。多与他们沟通,去引导他们认识错误,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我决定有如下个人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等法规的学习,增强法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坚决做到不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中多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激励,多一点赏识,允许学生说不,允许学生出错。

4、力争做到真情善待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急功近利的行为,对待差生的转变,要通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和真诚去感化学生。素质教育时代,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在我们恨铁不成钢时,要讲究教育方法,手下留情!

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反思 [篇2]

在2015年师德教育月活动中,我认真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5】1号)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是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也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必须实行义务教育;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而且要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等。

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在依法执教方面:本人自从教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义

务教育法》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手段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在爱岗敬业方面: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未传播过对学生有害的思想。从教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从不撂挑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在热爱学生方面: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在严谨治学方面: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

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动力,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其次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

三是振奋精神,以百倍的干劲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力求做到:

1、更新教育观念、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

2、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作为教师要把学校的兴衰当为己任。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了解教育形势,学习好的师德建设经验。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师爱为出发点,寻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东风中学小学部 高娥

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反思 [篇3]

近段时间以来,我积极学习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按时间按规定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 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体上来说:我热爱教育工作、恪尽职守教书、全心全意育人;没有以教谋私、不思进取、误人子弟的现象,没有向学生推销资料、搞有偿补课、暗示学生家长宴请、索要学生家长礼品等不良行为;能够做到严谨治教,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检测反馈,在教学中尝试教学方法的更新;我理解学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我尊重家长,没有侮辱家长的言行;我注意教师形象,衣着朴素得体、没有酒后进课堂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

但是,本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了更高层次地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我深入剖析,认为自己在以下三个方面仍有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工作任务重”不应该成为不能坚持学习的借口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一桶水” 观念的已经被“一条河”的理论所取代。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山区,教师人员较少,教师的课程量较重,又要带训,可以说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有时更是焦头烂额,伤透脑筋。时间一长,我的心境变得有些浮躁,读书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意识也淡化了,从主观上也出现过“工作任务重,没时间学习”的错误想法,逐渐放松对自己读书学习的要求。

二、“质量为中心”不能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矛盾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我也是铆足了劲抓成绩,工作中没有少出现因为学生的成绩而烦恼甚至失眠的现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心里认为要加强作业训练,所以我经常无偿牺牲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加班加点。学生的作业也比较多,有时还占

用了非考试科目的课堂。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提高教学成绩的主渠道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中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语数轻艺体”的错误观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减负”、与“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学科成绩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可以兼顾的。

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导致工作中“严厉有余但慈爱不足”

我是一位男教师,性格又不属于活泼外向的类型,加上对古人的“严师出高徒”观念的笃信,我感觉自己工作中“严厉有余但慈爱不足”。课堂上我不苟言笑,比较严肃,生怕对学生微笑了学生就不能专心听讲;对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我往往是郑重其事、甚至有点夸大其词地批评,期望达到以一儆百的效果;对学生的优点则是点到为止,生怕表扬会助长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家长我也出现过只报忧不报喜的情况,总是希望以此激励学生勤学苦读,奋发向上。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之后,我认识到教师关爱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既要做严父又要做慈母,要成为学生信赖的的良师益友;要坚持鼓励,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艺术;要学会微笑,用自身的阳光去感染学生。

鉴于以上不足之处,我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打算今后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努力成为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1、坚持自我学习。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长远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关爱学生,严慈相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地提高教学成绩。

3、工作创新进取。工作中以身作则,抛弃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讲奉献,求团结;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使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二】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心得体会

德安县磨溪中学 张吉凤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前些年,学生受伤害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有研究者认为,学生遭受的伤害中,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他自己很想学好,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一天上课时,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眼看就要轮到他了,他心里很激动,因为那道题他能做出来,但还是有点紧张,然而,英语老师却没有叫他,而是叫了他后面的同学,这时,这位学生感到侮辱,后来升高中时,英语才考了48分,使他进不了重点中学。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例子,尤其是在老师讲公开课、观察课、优质课、示范课的课堂上更为多见,客观地讲,英语老师没叫他回答问题是无意的,可能是一时疏忽,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却不是无意的,他认为是英语老师看不起她,嫌她英语太差才不让回答问题。此例中,英语教师的无意伤害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状况。她不仅放弃努力学习英语的动机,而且发展到害怕上英语课。这直接导致了她升学的失败和对未来的焦虑。

当然,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二、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扣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促成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由政府部门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

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的辅导,需要教师的帮助。

爱,是师德的灵魂。老师们都知道这一点,而且许多老师也很热爱自己的学生,但爱心的付出有时并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认识到: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怎么算会爱学生呢?

一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二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 、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 、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开始,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怕困难,不想做作业,喜欢玩游戏。我就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跟他玩21点的扑克游戏,结果他很有兴趣,回家也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他的口算能力进步很大,也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课都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他诚恳地接受了。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三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怀疑、讽刺、挖苦学生,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

据说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更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相待,真正走下神坛,变“爱生如子”为“爱生如友”。  

2011年3月28日

【篇三】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反思报告

师德师风教育反思心得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心得体会

德安县磨溪中学 张吉凤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前些年,学生受伤害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有研究者认为,学生遭受的伤害中,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他自己很想学好,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一天上课时,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眼看就要轮到他了,他心里很激动,因为那道题他能做出来,但还是有点紧张,然而,英语老师却没有叫他,而是叫了他后面的同学,这时,这位学生感到侮辱,后来升高中时,英语才考了48分,使他进不了重点中学。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例子,尤其是在老师讲公开课、观察课、优质课、示范课的课堂上更为多见,客观地讲,英语老师没叫他回答问题是无意的,可能是一时疏忽,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却不是无意的,他认为是英语老师看不起她,嫌她英语太差才不让回答问题。此例中,英语教师的无意伤害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状况。她不仅放弃努力学习英语的动机,而且发展到害怕上英语课。这直接导致了她升学的失败和对未来的焦虑。

当然,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二、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扣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促成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由政府部门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

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的辅导,需要教师的帮助。

爱,是师德的灵魂。老师们都知道这一点,而且许多老师也很热爱自己的学生,但爱心的付出有时并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认识到: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怎么算会爱学生呢?

一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二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 、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 、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开始,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怕困难,不想做作业,喜欢玩游戏。我就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跟他玩21点的扑克游戏,结果他很有兴趣,回家也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他的口算能力进步很大,也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课都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他诚恳地接受了。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三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怀疑、讽刺、挖苦学生,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

据说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更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相待,真正走下神坛,变“爱生如子”为“爱生如友”。  

2011年3月28日

推荐访问:师德 反思 警示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