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集合4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集合4篇

时间:2022-05-19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4篇

第1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知识竞赛题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单位应当贯彻  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谁主管、谁负责 C.群防群治

  2.建筑工程现场的消防安全由  负责。

  A.建设单位 B.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C.施工单位

  3.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  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A.消防安全责任人 B.公安消防机构 C.法人代表

  4.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

  ,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A.主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 B.承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 C.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

  5.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工作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员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  。

  A.三万元以下罚款 B.十五日以下拘留 C.三千元以下罚款

  6.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

  A.每三小时 B.每二小时 C.每一小时

  7.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  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A.被检查部门负责人 B.消防安全责任人 C.消防安全管理人

  8.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  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A.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B.部门负责人C.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

  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A.每年 B.每季度 C.每半年

  10.公众聚集场所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11.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月

  1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  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A.每季度 B.每年 C.每半年

  13.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  统一管理。

  A.承包单位 B.租赁单位 C.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

  14.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  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A.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B.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 C.安全保卫部门

  15.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  。

  A.请公安消防机构现场监督 B.停产停业整改 C.派专人死看死守

  16.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

  A.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B.重点工种人员应掌握的消防知识 C.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

  1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年11月14日起发布,自  起施行。

  A.2002年5月1日 B.2001年12月1日 C.2002年4月1日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  起施行。

  A.1998年4月29日 B.1998年9月1日

  19.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  。

  A.谁主管、谁负责 B.防火安全责任制

  2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  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A.定期 B.不定期

  21.  负责火警通信专线的建设和维护。

  A.城市邮电部门 B.公安消防机构

  22.目前我国通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   。

  A.110 B.119

  23.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动  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A.专职消防队 B.义务消防队

  24.家庭用液化气罐与炉灶的距离应保持不小于  米。

  A.1米 B.0.8米

  25.扑救带电物体火灾不能选用  。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26.某服装厂车间女工李某在下班后未将电熨斗插头拔下来就离开车间,致使电熨斗长时间通电造成重大火灾,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罪。

  A.失火罪 B.玩忽职守罪

  27.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通往地面的楼梯出口不应少于  。

  A.1个 B.2个

  28.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由  具体负责。

  A.公安消防机构 B.城建、公用、邮电等部门

  29.企事业单位  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A.法定代表人 B.安全负责人

  30.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  。

  A.地下一层 B.地下一层以下

  31.在火灾事故中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  。

  A.直接被火烧死 B.被烟雾窒息而死

  二、多项选择题

  32.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  职责。

  A.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 B.贯彻执行消防法规 C.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3.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  职责。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B.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C.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防火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

  A.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 B.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C.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3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  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A.消防安全责任人 B.消防安全管理人 C.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消防档案

  36.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确定  。

  A.整改的措施、期限 B.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 C.落实整改资金

  37.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组织机构应当包括  。

  A.灭火行动组 B.通讯联络组 C.疏散引导组和安全防护救护组

  38.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的有  。

  A.安全出口上锁 B.常闭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 C.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

  39.单位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有  。

  A.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C.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40.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视情节严重,可以给予  等不同处罚。

  A.警告 B.罚款 C.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判断题

  41.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A.正确 B.错误

  42.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A.正确 B.错误

  43.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正确 B.错误

  44.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A.正确 B.错误

  45.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可以不予处置。  

  A.正确 B.错误

  46.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A.正确 B.错误

  47.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等内容,应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A.正确 B.错误

  48.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正确 B.错误

  49.《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施行以前公安部发布的规章中的有关规定与其不一致的,以原规定为准。  

  A.正确 B.错误

  50.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A.正确 B.错误

  51.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A.正确 B.错误

  52.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动火施工,动火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       

  A.正确 B.错误

  53.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A.正确 B.错误

  54.实行承包、租赁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承包、承租单位可以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A.正确 B.错误

  55.公用事业和城建等单位在停电、停水以及截断通信线路、修建道路时可能影响消防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A.正确 B.错误

  56.公安消防机构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的现场扑救时,火场总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A.正确 B.错误

  57.公安消防队在扑救火灾时,可以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  

  A.正确 B.错误

  58.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正确 B.错误

  59.对违反消防法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60.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A.正确 B.错误

  

第2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条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六条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第七条    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第八条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九条    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第十条     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三)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四)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其他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第十一条    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提供场地的单位,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下列范围的单位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统称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家机关;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九)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十)重要的科研单位; 

 (十一)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国家和省级等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本规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四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在具备下列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使用:     

 (一)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手续,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责任明确;     

 (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四)员工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五)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七条    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主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八条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     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灾现场。 

 第四章  防火检查 

 第二十五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五)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六)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九)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十)防火巡查情况;     

 (十一)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第二十八条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第二十九条    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第五章  火灾隐患整改 

 第三十条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第三十一条   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一)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二条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第三十三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第三十四条   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五条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第六章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三十六条    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三十七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第三十八条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第七章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第三十九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第四十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第八章  消防档案 

 第四十一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     

 第四十二条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三)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四)消防安全制度;     

 (五)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七)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八)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四十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三)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四)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五)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六)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八)火灾情况记录; 

 (九)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前款规定中的第(二)、(三)、(四)、(五)项记录,应当记明检查的人员、时间、部位、内容、发现的火灾隐患以及处理措施等;第(六)项记录,应当记明培训的时间、参加人员、内容等;第(七)项记录,应当记明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部门以及人员等。 

 第四十四条    其他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与消防工作有关的材料和记录等统一保管备查。 

 第九章  奖  惩 

 第四十五条    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单位应当给予 

    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依法实施监督,并对自身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以前公安部发布的规章中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四章 灭火救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 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识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

     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则。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对消防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消防技术、消防装备。

  第九条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原有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限期加以解决。

  第十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必须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

  第十二条 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

  第十三条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前款有关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五条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对于暂时确有困难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二)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第十八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          

  禁止使用不符台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配件或者灭火剂维修消防设施和器材。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

  第二十条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枝术规定。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第二十二条 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第二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予以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定期监督检查。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

  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费。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增强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大型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第二十九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第三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村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第三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第四章 灭火救援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第三十三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的现场扑救时,火场总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六)调动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      

    扑救特大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第三十四条 公安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

  第三十五条 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执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

  第三十六条 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得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对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的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依照规定予以补偿。

    第三十八条 对因参加扑救火灾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三十九条 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对于特大火灾事故,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按照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实的情况。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

  (—)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三)公众聚集的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可以并处罚款。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并处罚款。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法的规定,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警告。

      营业性场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

  (—)对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的;

  (二)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

  (三)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生产、销售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维修、检测消防设施、器材的单位,违反消防安全技术规定,进行维修、检测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五条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或者线路、管路的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警告、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

  (三)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

  (四)故意阻碍消防车、消防艇赶赴火灾现场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秩序的;

  (五)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

  (六)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有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的。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有第一款第二项所列行为的,还应当责令其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对逾期不恢复原状的,应当强制拆除或者清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第四十九条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条 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处警告或者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处罚,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对给予拘留的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裁决。

   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

   第五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对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通过审核、验收的;

  (二)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改正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 有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1984年5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同时废止。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监督工作,规范消防监督检查行为,保障消防法规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单位遵守消防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市辖区)、地(州、盟)、县(旗)公安消防机构具体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申报,并在确定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备案。上级公安消防机构对下级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从事消防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持证上岗。

 

  公安派出所从事消防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当经过消防业务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章 监督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主要有:

 

  (一)对单位进行监督抽查;

  (二)对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三)对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在举办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四)对举报、投诉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五)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六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以及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其他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公安部消防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统一组织监督抽查。

 

  第七条 组织监督抽查时,可以分行业或者地区采取随机方式确定检查单位。

 

  第八条 抽查的单位数量,根据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数量和监督检查的工作量化标准确定。具体量化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监督检查时,可以事先公告检查的范围、内容、要求和时间。监督检查的结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予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应当定期公布。

 

第三章 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监督抽查时,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

  (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否符合规定;

  (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

  (四)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

  (五)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六)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第(四)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第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下列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当依法进行检查:

 

  (一)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

(二)宾馆、饭店;

  (三)商场、集贸市场;

  (四)体育场馆、会堂;

  (五)其他依法需要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的场所。

 

  第十二条 对公众聚集场所申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三)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

  (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前款规定中的第(二)项、第(三)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第十三条 对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当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下列内容:

 

  (一)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

  (二)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三)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

  (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前款规定中的第(二)项、第(三)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第四章 监督检查的程序

 

  第十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当着制式警服,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第十五条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检查完毕,《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交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阅后签名;对记录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注明情况。《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交所属公安消防机构存档备查。

 

  第十六条 对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依法受理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第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接到对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的举报、投诉,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核查;对其他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在4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上注明。

 

  公安消防机构受理对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填写《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举报、投诉人要求保密的,应当为其保密。

 

  第十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

 

  (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二)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且情况严重,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第十九条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立即改正,并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上记载,依法予以处罚:

 

  (一)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疏散通道的;

(四)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被遮挡等妨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或者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的;

(六)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七)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八)其他应当立即改正的消防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一)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三)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开业的;

  (四)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的;

  (五)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六)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不符合规定,不能立即改正的;

  (七)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能立即改正的;

  (八)防火防烟分区不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被占用,不能立即改正的;

  (九)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或者线路、管路的敷设不符合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

  (十)其他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违法行为。

 

  第二十一条 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建筑物),发现其有关消防安全条件未达到本规定发布时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应当责令单位按照下列要求限期整改:

 

  (一)安全疏散设施未达到要求,不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应当在十日内整改完毕;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应当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

  (二)应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未设置的,应当在一年内整改完毕。

 

  第二十二条 对于应当限期整改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作《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制作《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自检查之日起4 个工作日内送达。限期整改,应当考虑单位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整改期限和整改方式。确定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期限,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集体讨论;涉及复杂或者疑难技术问题的,应当在确定前组织专家论证。组织专家论证的,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送达相应的通知书。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单位在整改过程中采取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对于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在限期内整改完毕的,可以由单位在整改期限届满前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同意/不同意延期整改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整改期限届满次日起4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自复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复查意见书》。

 

  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改正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或者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书面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通报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发现医院、养老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地铁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自身确无能力解决的,或者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难以整改的,应当书面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二十六条 对擅自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火灾隐患且当场不能改正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当日制作并送达《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送达,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依法投入使用或者开业的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经营中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且逾期不改,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应当撤销原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自复查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撤销批准决定书》。

 

  第二十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实施警告、罚款、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以及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等处罚时,应当依据有关法规和法定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并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当场处罚决定书》。

 

  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申请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督促改正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或者依法实施处罚时,根据需要可以传唤有关责任人员。传唤时,应当使用《传唤证》。

 

  第三十条 对于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举办后,单位经整改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由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书面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单位已经改正消防违法行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应当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对消防违法行为尚未改正,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第三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本规定制作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必须严格依法填写,并按照规定程序签发,加盖公安消防机构的印章。对于给予拘留处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公安机关的印章。

 

  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法律文书和记录,应当统一存档备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定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审批程序和管理规定。

 

  第三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人员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制作、送达法律文书,超过规定的时限复查,或者有其他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的行为,经指出不改正的;

  (二)对依法受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申报,未经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同意其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举办的;

  (三)对当事人故意刁难的;

  (四)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

  (五)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消防设施施工、维修、检测单位的;

  (六)接受、索要当事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向当事人强行摊派各种费用、乱收费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单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对有固定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并依照本规定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三十三条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公众聚集场所和个体工商户的界定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确定并公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下列场所:

  (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

  (三)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

  (四)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

  (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中的法律文书和有关的表格式样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三十七条 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范围、程序、行政处罚的权限以及法律文书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参照本规定作出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1998年12月9日发布施行的《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6号)同时废止。

 

 

长庆石油勘探局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油气田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防火负责人制度。

第三条  勘探局消防工作由局防火委员会和保卫处统一领导。各级防火组织、公安消防、保卫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勘探局管理制度实施监督与管理。

第四条  预防和扑救火灾,保护油田财产和人民生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危害油气田消防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和制止。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局各级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全局职工、家属、学生以及进入油田的施工队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六条                      每年11月9日为全局消防宣传日。

 

第二章    消防组织

 

    第七条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局、厂(处)要建立防火委员会,大队(车间)要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站、库、队(班组)要建立义务消防组织。主要生产单位应按规定配备专(兼)职消防专干和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

    第八条  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并对局一、二级重点防火单(部)位明确防火负责人。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为本单位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对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防火委员会和本单位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并共同履行下列职责。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其他有关消防法规;

2、确定本单位所属各部门、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

3、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把消防工作列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认真组织完成年度《长庆石油勘探局消防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工作任务;

5、针对本单位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

6、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8、领导专职或义务消防组织,定期组织训练;

9、组织制定防火、灭火方案,带领职工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10、定期分析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条  防火委员会应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防火例会,分析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及时组织开展防火安全自查自改工作;义务消防组织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教育培训或实际演练活动。

第十条  大队、车间、库、站负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工作,其职责是: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消防法规,认真完成厂(处)防火委员会下达的工作任务;

2、监督班组等基层单位、专兼职消防安全人员、职工家属做好消防工作,指导职工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安全活动;

3、进行消防宣传,组织职工制定防火制度措施;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5、管理本单位义务消防组织,并适时开展教育训练;

6、积极组织火灾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第十二条  消防安全工作由各级公安保卫部门归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贯彻《消防法》,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2、掌握企业主要生产过程的火灾特点,经常深入现场监督检查火源、火险及灭火设施的管理,督促落实火灾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备、消防道路畅通;

3、组织建立、健全企业义务消防队,有计划地对全局职工进行防火、灭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4、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改工程有关防火措施,消防设计的“三同时”审查和验收;

5、负责编制企业专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修理;

6、制定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生产部位消防灭火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两次;

7、抓好防火防爆区内固定动火点的现场监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审查防火防爆区内固定动火点的动火措施,并按规定到现场进行监护、检查和指导;

8、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对消防隐患提出治理方案和整改计划;

9、参加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统计火灾事故,分别报局防火委员会和公安消防主管部门;

10、负责建立和健全本单位防火档案。

第十三条  项目管理、工程筹建等临时生产建设机构应将消防工作作为设计、施工、投运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实行责任制管理;实行经济承包、承租、转租的单位,要对消防安全负责,并将消防安全列为签订合同的必备条款。

第十四条  火灾危险性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重点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范和需要设立专职消防队(站),配备消防装备;并应参照《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例》(试行)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大纲》(试行)的要求,实行专业化管理;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消防队伍的主要职责是:

1、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2、对本单位义务消防队进行技术指导训练;

3、保证消防车辆装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4、抓好专职消防队伍的业务建设,提高战训能力;

5、制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其主要职责是:

1、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定期参加消防训练,参加实地消防演习;

2、协助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

3、教育义务消防队员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明确危险点和控制点,维护本单位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熟悉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扑救初期火灾,协助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

 

第三章   火灾预防

 

第十六条  局属各单位和三产企业,应实行内部防火责任制,按照国家规定配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具。

第十七条  各单位要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到“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

第十八条  计划、基建以及各类工程筹建部门、项目组等建设单位,应将油气田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道、消防通讯、消防配套建设等消防设施,纳入油气田建设总体规划,与其他油田建设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落实消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建设单位应将有关工程资料报送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并按国家标准配备和维护消防设施;消防监督机构负责对新建、扩建、改建、装修工程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  钻井、开发、炼化、油气销售、调度、机动等生产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教育、公用事业、多种经营管理等部门对本系统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有检查、指导、帮助解决问题的职责,协助基层单位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第二十条  安全、宣传、教育、劳资、人事等部门应将消防安全纳入宣传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电视、报纸要面向职工群众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

转岗和就业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应当有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的内容;学校、幼儿园、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防火常识教育;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学习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备,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车通道。

第二十二条  炼油厂、油库、原油集输泵站、天然气净化厂、集气站、液化气充装站和高层建筑等重点防火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防火防爆管理规定,并安放明显的安全标志;防雷、防静电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测;一级防火重点单位消防系统停水、停电、维修道路、切断通讯时,必须事先通知勘探局总调度室和公安消防部门及驻地消防队。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和勘探局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并应按勘探局规定向公安消防部门申请办理《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办理证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储存、经营、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防火、防爆规定;

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并持证上岗;

3、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齐全消防设施;

4、运输易燃液体、气体的槽、罐车,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当结合集团公司关于关键生产装置及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管理规定,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部位,确定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有消防安全重点部门的单位,除应当履行第十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建立防火档案,设置防火标志,确定火灾危险源(点),实行严格管理;

2、结合岗位职责,实行防火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3、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二十五条  发生油气井喷、油气外泄等意外情况,以及重大危险施工作业、开厂投产,单位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公安消防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预防火灾的措施或制定紧急处置预案,必要时调动消防车进行现场戒备。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扩建、改建、大检修等特殊情况需要明火作业的,必须按照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业动火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实施现场监护,堵绝违章动火;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二十七条  公共娱乐场所建设、改造、装饰与消防设施配备等,必须符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办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或管理混乱的,坚决责令其停业整顿。

第二十八条  举办焰火、灯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和举办物资交流、展销、展览等大型群众性活动时,组织单位在地点选择、亭棚搭建、电器线路照明、明火使用以及消防设施的配置等方面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应及时监督检查,保证安全。

 

第四章   消防设施与装备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单位建设相配套,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发展。

第三十条  各单位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器材,应满足国家及有关行业消防法规、标准规范以及科技进步的要求;要积极采用和推广成熟的消防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的管理,确保各种消防设备、设施、装置完整好用。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应从实际出发,按规定配置必要的破拆、照明、举高等特种消防车和重型消防车;通讯、灭火、防护、训练器材和检测仪器等,要满足战备和防、灭火的需要。

第三十二条  为确保消防资金的投入,消防支出要列入年度预算。教育、科研、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费用中,都应将消防方面的费用列入计划。

 

第五章   消防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勘探局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即局防火委员会办公室)与各厂(处)公安保卫消防机构(即厂、处防火委员会办公室)按其职责范围,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第三十四条  勘探局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安消防部门和专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安排检查、考核工作,协助解决消防安全与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增强消防队伍抢险救灾的战斗能力。

第三十五条  各专职消防大队应配备规定数量的防火人员,负责对本责任区进行防火检查,熟悉生产单位工艺流程,水源道路等基本情况,并对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常识和技能培训。

第三十六条  消防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单位执行国家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新建、扩建、改建、装饰装修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填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并将工程设计文件报局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进行防火设计初步审核,消防监督部门依据消防技术规范、规定,10日内初审完毕后,向建设单位填发《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大型工程初审后,按权限报省、市公安消防部门终审。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保证所建项目中消防工程投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消防监督机构核准的工程防火设计和国家有关消防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第三十八条  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必须执行国家消防设计标准和其他工程建设标准有关消防设计的规定,四级以上(含四级)的油气站场,炼油化工、高层建筑等重点工程和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编制消防设计专篇,该专篇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说明;

2、总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3、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4、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电梯;

5、消防给水,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材配备;

6、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

7、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

9、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设计;

10、生产性质,工艺流程;

1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区域的防爆设计;

12、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九条  消防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和维修保养必须有具备省级以上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许可资格的单位。

第四十条  消防设施器材,防火材料等必须选用国家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国家核发生产许可证或者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

第四十一条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主动向消防监督机构申报消防验收。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后,十日内向建设单位填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四十二条  油田管辖区不准搭建简易密集建筑,若临时需要搭建的,须报局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审批,并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拆除。

第四十三条  消防器材配备、采购、维修应执行《长庆石油勘探局消防设施器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由长庆局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监督。采购消防器材时,事先将购置计划交本单位公安消防、保卫部门审查后,报局公安消防部门对型号、种类、性能等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规定进行审定,在公安部直属专业生产厂或勘探局专业供货渠道统一购置,并签标消防器材监督合格证标志。

第四十四条  消防监督人员检查指导消防工作时应主动出示证件,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应及时填发《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定整改时间,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应当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情况和资料,根据整改意见,及时整改火险隐患,并将整改情况回执消防监督机构。

第四十五条  公安消防部门发现随时有可能发生火灾危险的部位和场所,有权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立即整改,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责令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顿。

第四十六条  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凡新建、扩建、改建、装修公共娱乐场所,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查,达到防火规定要求。

第四十七条  严格工业施工用火审批,对1-4级工业用火,必须按照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履行动火措施审查手续。一级防火必须落实现场消防车辆戒备和人员监护工作。在实施检查中发现措施不落实或违章行为,各级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有权责令停止动火作业,并按规定予以查处。炼化系统工业用火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用火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章    火灾扑救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灾都有义务迅速向消防队报警,讲清起火地点、单位、燃烧物质。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

第四十九条  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要迅速赶赴火场,组织扑救。消防车辆在前往火场途中,所有车辆和人员必须避让,必要时可以使用封闭或限制通行道路,空地。单位在组织指挥火灾现场扑救时,应及时设立临时救火指挥部,由生产单位负责人或其上级负责人任总指挥。消防总指挥员有权根据扑灭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1、使用各种水源;

2、截断电源、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5、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破损毗邻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6、调动局属有关单位内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设施协助灭火;

7、向公安消防部门和集团公司区域消防联防单位请求增援。

第五十条  对因参加扑救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五十一条  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火场总指挥员的统一指挥。火场总指挥员依法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拦和拖延。

第五十二条  火灾发生后,失火单位人员、相邻单位人员及附近居民必须服从消防人员或治安、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维护火场秩序。

第五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故阻碍消防人员对辖区基本情况调查和对重点要害部位的熟悉演练。

第五十四条  火场上消防队伍干部指挥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队员作风散漫、不服从命令、贪生怕死、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专职消防队要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实行昼夜执勤制度,加强节日执勤。执勤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执勤器材(包括车、泵)不得用于非消防方面,擅自调用的,要追究责任,影响火灾扑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处理。

第五十六条  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业务训练,战术与技术训练,实战演练与“五熟悉”结合起来,加强重点部位的实战演练。

第五十七条  专职消防队必须按照编制配齐人员、装备,凡增编减少,应报局主管部门。各厂、处对所管辖的消防队伍,要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执勤备战,对灭火抢险及消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五十八条  通讯、调度部门应优先传递火警信息。

第五十九条  局内专职消防队为本企业以外的单位扑救火灾所消耗的燃料、灭火剂以及器材装备的折损等费用,应当按实际耗费数额向起火单位收取。                

 

第七章   火灾管理

 

第六十条  根据国家公安消防部门和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事故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火灾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第六十一条  按照国家规定的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分为三类: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不具备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第六十二条  凡属我局全民及多种经营的工业生产区和职工家属生活区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均在统计上报范围,各单位必须做到:

1、发生火灾时,最先发现者要立即报警并逐级上报;一般火灾8小时内报局主管部门;重大、特大火灾事故必须随发随报,并在24小时内将火灾快报电传勘探局公安消防部门;各类特大火灾信息应立即上报,不得延误;

2、要认真细致、准确及时、简明扼要地填报《火灾事故报告表》,并经主管领导和公安保卫部门负责人审查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

3、每月火灾统计截止当月25日止,当月火灾报表应在当月28日前报勘探局有关部门,并要附火灾事故情况分析。

第六十三条  一般火灾由厂、处单位组成火灾调查组,负责调查处理火灾事故;火灾调查报告及处罚意见,应在一月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一次直接财产损失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不足30万元的火灾事故,局公安消防部门参与调查。

重大火灾由勘探局组织调查组,并负责调查处理火灾事故。

特大火灾,按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组成火灾调查组负责调查处理。

调查组对火灾事故的调查要按照有关事故调查程序进行,查明火灾原因、划定火灾责任者、鉴定火灾损失,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按规定要求写出火灾调查报告。火灾事故责任分为:直接(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一定责任、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分直接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次要领导责任和一定领导责任。

调查人员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索取有关材料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饶或拒绝。

第六十四条  发生火灾事故,无论大小,都应按“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处理。

1、发生一次死亡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的火灾事故,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主管领导到勘探局汇报事故情况,并根据事故性质和损失情况有勘探局处理;发生重大火灾,根据事故性质,勘探局在全局通报。

2、对事故责任者(包括领导责任者)应按照责任大小给予处理。行政处分主要分为:开除、留用察看、撤职、降职、记大过、记过、警告等。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另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

①造成特大事故负直接(全部)责任和主要责任者,分别给予开除、留用察看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负同等和次要责任者,分别给予撤职(或降职)、记大过处分,另赔偿5-10%直接经济损失;负直接或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及其以上处分。

②造成重大火灾事故负直接(全部)责任和主要责任者,分别给予留用察看、撤职(或降职)、记大过处分,另赔偿10-20%直接经济损失;负直接或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③造成一般事故负直接(全部)责任和主要责任者,分别给予记过处分,另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20-40%。

④造成小事故(指长庆石油勘探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划分的小事故,即:(下列之一)一次轻伤1-2人;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负直接(全部)责任的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处分或通报批平教育,另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50-100%。

3、对火灾责任者的处理应按照事故审批的权限,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4、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处理须报勘探局审批。

5、重大和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意见和调查报告,应在火灾事故发生后15日内报局防火委员会办公室审查。   

 

第八章   考核与奖罚

 

第六十五条  消防安全考核指标纳入单位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和领导任期目标,严考核、硬兑现。每年由局防火委员会组织对局属各单位进行年度消防安全考核。考核内容以局、厂(处)两级防火负责人签订的年度《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准,年终逐项考核。

第六十六条  消防安全考核实行风险抵押制度。由劳资、财务部门从各单位生产奖金中预留一定的比例作为消防安全风险抵押金。年终由上级公安部门考核评比,经局防火委员会审定后,予以兑现和奖罚。考核评比分为:

1、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返还全部消防安全风险抵押金,并奖励该单位风险抵押金数额的10-20%,对获得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的消防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主管消防安全的领导和第一责任人分别给予500、800、1000元的奖励;

2、消防安全达标单位:返还全部风险抵押金;

3、消防安全基本达标单位:按得分比例返还部分消防安全风险抵押金;

4、消防安全不达标单位:扣除全部消防安全风险抵押金,并按年度《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5、对连续三年、五年、十年获得勘探局消防安全单位称号的单位及其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主管领导和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给予重奖。

第六十七条  消防安全奖励资金的来源及使用。

1、消防安全奖励资金的来源:一是消防安全考核不达标单位扣除的风险抵押金;二是违章罚款;三是火灾事故罚款。

2、消防安全奖金使用,由局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请局防火委员会领导审批后实施。

3、消防安全奖励资金由局财务部门单独列帐管理,并监督使用,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挪用。

第六十八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200-1000元奖励。

1、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预防火灾事故成绩突出的;

2、积极扑救火灾,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表现突出的;

3、对查明火灾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4、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5、改善基础消防设施方面有显著成效的。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负责人,有关责任人分别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本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1、谎报火警的;

2、值班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的;

3、用电话骚扰火警值班人员的;

4、有意损坏消防器材、情形较轻的;

5、未按规定对车辆《准运证》、《机动车辆灭火器检验合格证》进行审验的;

6、故意阻碍消防人员、车辆执行公务的;

7、有意阻拦报警或者延误报警的;

8、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

9、有意阻碍消防人员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调查、演练的;

10、执勤消防队员擅自脱岗的。

第七十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负责人,有关责任人分别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1、堵塞、占用、封闭疏散通道,或者应当设置明显消防安全标志的场所而未设置的;

2、未按国家规定配置灭火器具或管理不善影响正常使用的;

3、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和储存、堆放易燃可燃物品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4、拉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车辆未办理《准运证》,防火安全附件不全私自拉运的;

5、转借、涂改、伪造《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车辆《准运证》、机动车辆《灭火器检验合格证》易燃易爆操作人员《消防安全上岗操作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6、擅自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危及消防安全的;

7、擅自携带火种进入油气区等禁火区域的。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负责人、有关责任人分别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产停业整改:

1、单位存在重大火险隐患,经消防监督部门、防火负责人、安全承包人指出,并限期整改而不整改的;

2、消防器材的采购、维修、销售未按《长庆石油勘探局消防器材采购与维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实施的;

3、按有关规定需要办理《消防安全许可证》而未办理的;

4、拒绝或者阻碍消防人员实施火灾扑救、调查火灾原因,情节较重的;

5、未经消防监督部门同意,单位和个人有意破坏火灾现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6、不如实报告火灾损失或隐瞒火灾事故真相,提供假情况的;

7、不按规定按时上报火灾事故的;

8、公共娱乐场所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擅自投用的;

9、在油气区施工应办理工业用火手续而未办理或违章动火作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情节对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有关责任人分别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50000元罚款:

1、新建、改建、扩建、装修装饰工程未按规定向局消防监督部门送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纸资料,即开工兴建的;

2、施工中擅自更改消防设计,违反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

3、设计单位未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进行工程防火设计经指出坚持不改的;

4、设计单位违反有关设计规范,给工程建设造成损失或危及消防安全的;

5、建筑安装、装饰工程未经消防监督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6、未取得消防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证范围承担建筑消防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维修保养业务,或弄虚作假,质量低劣的;

7、选用未经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消防产品,经指出不改的;

8、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违章搭盖工棚或临时建筑的;

9、要求拆除的建(构)筑物未在限期拆除的;

10、发生火灾给国家财产造成一定损失,影响生产建设正常进行的;

11、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大、特大火灾事故,可参照《长庆石油勘探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工业生产事故的处罚规定进行经济处罚。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

第七十五条  本规定由保卫处(即局防火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七十六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长庆石油勘探局

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长局发(1999)第182号

1999年8月3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业动火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用火管理规定(试行)》;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油气生产、加工、储存及易燃易爆装置区域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场所内,使用各种直接或间接明火施工作业统称工业动火,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长庆石油勘探局所属各单位(含多种经营企业)。

第二章  工业动火等级

    第四条  炼油化工单位工业动火分为三级:

    1、一级动火

    (1)正在运行或开、停工过程中的工艺装置区。

    (2)各类易燃易爆生产区域、罐区、油库区、液化气站。

    (3)有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液化气的泵房和机房。

    (4)易燃易爆、可燃物品和油品、液化气及有毒介质装卸区。   

    (5)工业污水场、易燃易爆区域的循环水场、凉水塔和工业下水系统的隔油池、下水井、油沟、管道(包括距上述地点15M以内的区域)。

    (6)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仓库。

    (7)输送和储存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性气体的管道、罐体。

    (8)产生易燃易爆粉尘的场所。

    2、二级动火   

    (1)经认真吹扫处理并化验分析合格、停工检修的生产装置。

    (2)从易燃易爆和有毒装置或系统拆除,且运到安全地点经吹扫处理化验合格的容器、管线。

    (3)系统管网区。

    (4)仓库、车库及木材加工场。

    (5)生产装置、罐区的非防爆场所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区域。

    3、三级动火

    在生产区域内,除一、二级动火以外的临时动火。

    第五条  除炼油化工单位以外的其它单位的工业动火分为四级:

    1、一级动火

    (1)储量在l0000m ³以上(含10000 m ³)的油库、联合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客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2)在运行的不小于5000m3的原油储罐及其附件上的动火。

   (3)不小于400m3的可燃气体储罐及其附件上的动火。

   (4)原油长输管线,在不停输情况下的紧急动火。

   (5)油气井井口无控制部分的动火。

   (6)处理重大井喷事故的现场紧急动火。

   2、二级动火

    (1)储量在100l—10000m ³的油库、联合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2)小于5000 m ³的原油罐以及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

气罐、合甲醇污水罐及其附件上的动火。

    (3)100l—10000 m ³油库的油品标定间、计量问、阀组间、仪表问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4)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及有毒物质的装卸区和洗槽站的

动火。

    (5)天然气净化装置和配气站、集输站内的气管线、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换热器的动火。

    (6)天然气压缩机房、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的动火。

    (7)原油稳定装置区、气罐区、液化气充装间、有毒介质区、油罐区、溶剂罐,液化气及有毒介质泵房,输送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管线的动火。

    (8)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残液回收站内设备、管线及隔油池上的动火。

    (9)钻穿油气层时,发生井涌、气浸,但未导致井喷情况下的井口处的动火。

    3、三级动火

    (1)储量不大于1000m3的油库、集输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客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2)不大于1000m3油库的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原油泵房、含油污水泵房的动火。

    (3)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

    (4)采油单井联头和油、气井井口控制部分的动火。

    (5)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浸条件下的井口处的动火。

    (6)输油(气)千线穿孔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

    (7)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的动火。

    (8)在制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含有挥发性易燃介质的稀释剂处的动火。     

    4、四级动火

   (1)在原油、天然气、成品油集输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的动火。

    (2)钻井、试油作业过程中未打开油气层时,距井口50m以内的井场动火。   

    (3)除一、二、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生产和在严禁烟火区域的动火。

    第六条  动火级别应由单位安全、消防部门根据动火场所、生产状态、影响范围、危险程度、时间要求和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提前确认。

第三章  工业动火审批程序  

    第七条  一级工业动火应编制《工业动火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 

    l、工程概况。

    2、动火地点、部位。

    3、主要工程量。

    4、组织机构及责任。

    5、施工机具、设备及所需材料。

    6、施工程序及预计作业工时。

    7、动火作业的技术及安全措施。

    8、动火作业的抢险应急措施。

    9、附图(施工场地平面图及相关尺寸、动火点、机具摆放位置、工艺流程示意图、消防车辆及消防器材摆放位置等)。

    第八条  炼油化工单位的各级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遵照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用火管理规定(试行)》第四条、第九条。炼油化工单位实施技改工程和装置大检修对均应事先编制工业动火方案,并于用火前20天上报局安全、消防部门备查。

   第九条  炼油化工单位以外的其它单位的一级工业动火审批程序是:

    1、一级工业动火由二级施工单位的主管领导组织计划、技术、机动、安全、消防等部门的人员,并会同生产单位,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动火方案,填写动火票,送二级生产单位,经二级生产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同意签字后,在动火前20天由生产单位以文件形式报局审批。

    2、局收到一级工业动火报告后,局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根据工业动火报告的实际内容批到有关部门,承办部门按领导批示及时组织设计、技术、安全、消防等部门对动火报告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呈报局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字后返回二级生产单位执行。动火周期10天以内的一级工业动火,可由承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委托二级单位分管生产技术的领导审批,并办理正式委托书。委托书内客应包括责任、权限、时效、范围、满足动火安全要求的保证措施等。

    第十条  除炼油化工单位以外的其它单位的二级及其以下工业动火审批程序是:

     l、二级动火前,由作业区(大队、分公司)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协商,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填写动火票,由二级单位安全、消防部门审查,二级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2、三级动火前,由基层单位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动火措施,填写动火票,由作业区(大队、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查批准。

    3、四级动火前,由基层队(站、库)技术人员制定动火措施,填写动火票、由作业区(大队、分公司)安全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禁止局外一级以下建筑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从事一级工业动火。局外施工单位,在局内进行工业动火作业,应由生产单位主动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动火方案,并按动火等级的审批权限,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井喷失控等特殊情况下的抢险处置,现场抢险指挥领导小组有权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动火方案,组织现场动火作业。   

第四章  动火票

    第十三条  凡进行工业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工业动火票,一张动火票只限一处使用。炼油化工单位的各级工业动火均在本厂备案;除炼油化工以外的其它单位的一级动火在局安全、消防部门备案,二、三级动火在二级单位安全、消防部门备案,四级动火在大队(车间、分公司)安全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动火票是动火的依据,不得涂改、代签,要妥善保管。

    第十五条  一级动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动火周期8个小时,二级动火票不超过3天,三级动火票不超过5天,超过动火有效时间的必须重新办理动火票。

第十六条  动火票分别由动火人、监护人、生产单位、施工单位和审批部门持有。

    第十七条  炼油化工单位使用的动火票统一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用火管理规定(试行)》中的附表格式。除炼油化工单位以外的其它单位使用的动火票统一按本规定附表格式执行。

    第十八条  动火票保存期限为12个月。

第五章  工业动火现场组织与监护

    第十九条  动火票签发后,有关人员必须按照动火措施及审批意见,到现场对动火准备工作和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核查,未达到要求不得开工;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未按动火措施执行,各级安全、消防部门有权责令有关方面整改或停止施工,“整改”或“停止”的指令应先口头通知,并及时以明确的书面形式送达有关单位。

    第二十条  实施一级工业动火时,二级生产、施工单位主管领导应到动火现场。施工单位与生产单位应建立统一的动火协调组织,明确动火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并签订《动火安全互保责任书》,《动火安全互保责任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l、动火协调组织负责人和组成人员。

    2、划定的动火区域及双方人员的作业范围。

    3、生产单位在实施工业动火时应配合事宜。施工单位进入生产区域应遵守生产单位的安全要求.特别提出的双方约定事项。

    4、双方动火监护人及共同制定的监护安全技术措施。

    5、双方所负的动火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实施二、三、四级工业动火时,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根据动火作业的危险程度和工艺复杂程度,分别指定有关人员到动火现场落实和监督动火,安全、消防部门应及时安排有生产实践经验、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方案实施过程、责任心强、能正确处理异常情况的人员作为监护人到现场监护。

    第二十二条  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派出动火监护人,生产单位为主监护人。监护人必须经过局安全、消防部门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监护人在现场监护时必须佩戴明显的标志,不得擅自离开现场。其主要职责和权限是:

    1、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消防设施到位情况。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动火作业。

    2、对动火部位与动火票不符,各项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有权制止动火。

    3、异常情况发生时有权停止动火。

    4、对动火人违章动火,又不听劝阻的,可收回动火票,并报告上级领导。

    第二十三条  动火人必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持证上岗。其主要职责是:

    1、按工业动火票上签署的任务、范围、地点、时间动火作业。

    2、动火前,应确认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按规定摆放动火设备,穿戴劳保护具。

    4、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第二十四条  动火人对下述情况有权拒绝动火:

    1、动火票未经签发。

    2、监护人不在现场。

    3、安全措施不落实。

    4、动火作业与动火票内容不相符。

    第二十五条  动火安全基本要求:

    l、正常生产装置、罐区动火凡能拆下来的部位应尽可能拆下来移至安全地带动火。生产区域内需设置固定动火区域的,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划出固定动火区,严格管理。

    2、需动火施工的容器及管线动火部位经吹扫、清洗、蒸煮、置换等措施后应无易燃物,应对与动火部位相连的存有油气等易燃物的容器、管线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卸处理。

    3、进入设备内部动火,必须遵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高空作业必须符合高空作业安全要求。

    4、临时用电,电管部门可根据批准的工业动火票,按照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用电手续。

    5、需动火施工的容器、管线及室内、沟坑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25%。

6、动火施工现场5m内应做到无易燃物、无积水、无障碍物,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与动火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7、在装置区、储罐区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动火作业,应对动火部位进行围隔,控制火花飞溅。

    8、遇有6级以上大风(含6级)不准动火。

    9、动火现场应按动火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车、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l 0、动火施工完毕,要检查施工现场,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撤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1989年局颁布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油田防火规程”第一、二章同时废止。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局技术监督安全环保处。

附:动火票式样。

长庆石油勘探局

建筑消防管理暂行规定

 

长局发(1989)第311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消防管理,保障油田建设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油田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建筑防火审核是国家赋予消防监督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方针的一项治本措施。凡进行油田建设总体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验收,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及民用建筑,必须报经局公安处消防科进行建筑防火审核。

    第四条  建筑防火审核的程序应按选址、初步设计与自审自查、报经消防监督部门审核和竣工验收四个步骤进行。对报送省、地审核的工程项目;可先行报审总平面设计图,其它图可随报随审。

    第五条  在油田规划和工程设计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油田建设设计防火规范》和《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

    第六条  在编制、修订油田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时。必须依照有关消防法规,会同局消防监督部门制定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消防通道、消防供电等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七条  工程设计安装的专用消防设施,必须是公安消防部门认可的定点厂家生产的产品。

    第八条  建设部位报送消防监督部门审核的工程设计资料包括:

    1、设计任务书,说明书(包括消防设计说明书)和上报批准的文件(或影印件)。工业建筑应有设计依据和工艺流程、即设备、产品半成品和原料的数量,性质以及运输,贮存的方式等资料。

    2、总平面图。包括工程周围现状,工程位置及室外防火间距、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布局。

    3、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和建筑物耐火等级。

    4、室内消防部分的设计图。即:消防用水、用电、通讯、采暖、空气调节以及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烟排烟、散疏通道、消防电梯等。

    5、民用住宅建筑为设计说明书和工程周围平面现状图。

    第九条  油田产能建设中的计量站(计量点、计量间、计量配水站),接转站、拉油站、加热站及民用住宅建筑,由局公安处消防科负责总体规划的建筑设计防火审核,设计部门负责对单体工程的设计防火审核。

    第十条  凡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均应在开工前办理建筑防火审核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破土动工。局管工程由项目组或筹建单位负责报送;其它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负责报送,局公安处消防科承担初审。凡报送省、地建审的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筹建单位)或局计划部门组织设计、消防部门参加。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必须贯彻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未经正式设计单位设计和审查的图纸,不得送交消防监督部门进行建审或交给建设单位施工。

    第十二条  所有工程项目,未经消防监督部门审核批准,计划、基建部门不得拨给基建计划和建设资金。建设单位不得破土动工。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单位,要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图纸,需要更改者,须征得设计单位和消防监督部门的同意。   

    第十四条  工程竣工时,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验交。验交合格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独立经营的企业或从国外引进项目的工程设计。其防火要求必须符合我国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依据国外或港澳地区消防技术规范进行的工程设计,必须将防火设计图纸并附上消防技术规范等有关资料,送油田设计院和消防监督部门审核。

    第十六条  油田管辖区内不准搭建易燃简易密集建筑,若临时需要搭建的,须报经局公安处消防科审批,并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拆除。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及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由局消防监督机关给予经济处罚或者由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理;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后果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理按干部、工人的管理权限分别进行。

    1、未经消防监督部门审核,擅自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施工的;

    2、未经审核先建的;

    3、不按防火规范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的,经消防监督部门提出不予修改的;

    4、不按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的;

    5、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用途,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6、未经公安处消防科审核、搭盖易燃工棚或临时建筑的;

    7、要求拆除的建筑未在期限内拆除的;

    第十八条   对在建筑消防管理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局防火委员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局防火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如与上级规定有低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O年一月一月起执行。

 

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处及其所属单位消防管理工作,依据《消防法》和勘探局《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处消防工作坚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保障我处生产建设和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消防安全环境,为我处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三条:我处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我处消防工作的任务是:贯彻消防工作方针,研究和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消防安全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广大职工群众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日常消防工作;发现和解决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检查整改火险隐患,迅速扑救火灾,减少火灾损失;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消防工作积极性,确保我处生产、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安全。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我处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单位行政正职是本单位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主管副职领导负责本单位日常消防工作的管理,其他副职领导抓好各自分管系统、部门的消防工作,并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我处应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由机关各科室、处属各单位的负责人参加领导本单位的消防工作。消防管理部门是其专职办事机构。

第七条:防火安全委员会职责。

    (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和规章制度,把消防工作纳入生产经营管理,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2)防火安全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安全例会,研究部署本单位的消防工作,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组织本单位消防工作特点,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4)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5)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整改火险隐患。

(6)总结表彰消防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广消防工作经验。

(7)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一般火灾事故,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重大火灾事故。

第八条:我处消防工作由治安保卫科归口管理,作为消防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业务。

第九条:消防管理部门职责。

(1)研究和制定本单位消防工作计划,并贯彻执行。定期分析消防工作形势,提出改进消防安全的措施与建议。定期向单位主管领导和上级公安消防管理部门汇报消防管理工作。

(2)制定本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推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划分防火责任区,建立健全防火档案,督促贯彻执行各项消防安全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3)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组织和训练义务消防队伍,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做好消防工作。

(4)组织开展本单位的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依照有关规定对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5)负责我处消防器材、设备的统一计划、购置、配备和维修工作,使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6)对本单位新建、扩建、改进、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工程项目,协助有关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施工监督检查和消防验收。

(7)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工业动火措施,并到现场进行监护检查和指导。

(8)指导义务消防队伍,组织火灾的扑救工作。

(9)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调查处理火灾事故,对火灾事故进行登记,对重大火灾事故进行通报。

第十条:本单位应设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其职责是:

    (1)认真执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编制消防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向主管领导和上级消防管理部门汇报。

(2)经常组织防火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保卫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

(3)对本单位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要及时登记造册,向单位领导及消防管理部门汇报,并提出整改意见。

(4)指导和帮助本单位义务消防队伍做好灭火演练工作,经常检查灭火设备完好情况。

(5)编制本单位消防器材、设备的购置、更新、检修计划,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我处各单位要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伍。义务消防队的建立应与本单位的生产组织或行政组织相结合,保证各生产班次都有义务消防力量。义务消防队设队长1人,根据生产规模大小和生产特点,可设副队长若干名,并可下设若干分队。队员组成:一级消防保卫重点单位必须全员参加;二级和三级消防保卫重点单位参加人数应分别达到60%和30%,义务消防队业务上接受管理部门的指导,义务消防队每季至少活动一次,组织业务学习和实际训练,各单位每年必须进行实战演习。

第十二条:义务消防队的职责。

(1)努力学习消防知识,参加业务训练和灭火演习,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2)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明确危险点和控制点,维护和保养消防器材和设施。

(3)贯彻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止和劝阻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和制度的行为。

(4)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整改火险隐患。

(5)发生火灾、及时报警、积极扑救、保护现场,迅速有效的扑灭初期火灾,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要迅速准确的提供情况,并在火场总指挥员的指导下,紧密配合消防队灭火作战。

(6)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第三章                      培训教育与宣传

第十三条:我处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员工消防培训教育规划和计划,并纳入员工培训中。单位领导干部岗位培训应有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第十四条: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单位专职或兼职防火人员,易燃易爆等特殊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消防专项培训,学习掌握相应的防火灭火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对新入厂及转岗的员工和进入生产区进行施工的外单位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第十六条: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各单位要把消防安全纳入宣传计划,新闻、宣传、工会、共青团、安全和消防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宣传手段,宣传消防法规,普及消防知识,部析消防案例,结合“119”消防宣传日、重大节日以及季节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第四章  火灾预防

第十七条:在油气生产区域和易燃易爆场所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严禁擅自动用明火,确须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事先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持证上岗并采取严密的消防安全措施。

第十八条:各单位生产、生活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改造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油气生产区和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防静电装置由消防部门组织定期进行检测。

第十九条: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公共场所的装修装饰、电器安装、应急照明、紧急疏散以及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规范。对违反消防法规和规范要求或管理混乱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坚决停业整顿。

第二十条:我处各单位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决定。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保管员、驾驶员、押运员、装卸员,必须持有消防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证件。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备,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第五章                消防安全检查

第二十二条:消防安全检查是各单位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制定出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并做到制度检查、季节检查、节日检查及临时检查相结合,处里面每季度检查一次,各单位每月检查一次。

第二十三条:防火检查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单位和季节有所侧重。重点是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重要物资的生产、运输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消防要求;火险隐患的整改情况;消防组织是否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消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以及员工群众的安全意识等。

第六章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消防器材配备采购、维修由处治安保卫科依法实施监督,统一采购,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配齐各种灭火器材。

第二十五条:对擅自采购、引进不合格产品,造成“安全器材不安全”的问题,发生灭火器材爆炸延误灭火等行为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并按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易燃物品和杂物。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应由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养,保证完好有效,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第二十八条:公共场所、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按规定设置疏散标志、指示灯和应急照明装置。

第二十九条:各单位必须建立消防器材、设施档案,认真填写购置、更换、维修的数量、时间等详细内容。

第七章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规定

第三十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7)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8)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纪录;

(9)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10)制定灭火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第三十一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必须做到健全防火安全领导组织,落实防火安全负责人,配备消防专(兼)职干部。

第三十二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各岗位各工种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门岗门卫制度;

(2)领导干部防火安全承包制度;

(3)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5)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6)建筑防火设施管理制度;

(7)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制度;

(8)防火安全奖惩制度;

(9)火灾事故报告制度。

第三十三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岗位员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开展班前班后安全讲话和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坚持每季出一期板报,半年进行一次防火讲话和灭火演习,达到“三懂”、“三会”。即懂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

第三十四条:消防重点单位要制定出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季节检查、节日检查及临时检查相结合,处职能部门每季检查一次,各单位每月检查一次。

第三十五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反爆安全规定,不得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和乱拉乱接电线;静电接地、避雷装置每年测试一次,时刻处予完好状态;工业动火必须按规定严格办理用火手续,安全作业,严禁违章用火。

第三十六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资料,做到工作有记录,资料规范、齐全、整洁、数字准确无差错;必须建立健全防火档案,做到内容完整,管好用活;必须制定初期火灾的灭火预案,做到半年演练一次,提高灭火能力。

第三十七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固定、半固定简易及活动消防设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做到摆放位置适当,定点存放,班班交接检查,挂牌管理,人人会用,时刻处予良好状态。

第三十八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建立全部员工的义务消防组织,负责本单位的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经常开展防火宣传和防火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消防器材。

第三十九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做到室内外场地平整清洁,围墙完整无缺,无跑、冒、滴、漏现象;上岗人员要着劳保工服,操作中无违章、无串岗、脱岗、睡岗现象;各种物品摆放留出五距,即:堆距、顶距、墙距、柱距、灯具。

第八章  生产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管理规定

第四十条:生产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预防、打击各类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防盗、防火、防破坏和各种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一条:生产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

第四十二条:生产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十三条:生产要害部位必须建立健全治保会、义务消防队、保密员等群防组织,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进行防火、防盗、防破坏和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四防”安全检查。

第四十四条:生产要害部位录用员工,要坚持“先审查后录用”的原则,由处组织、人事部门严格审查后,经保卫科同意方可调入。所有生产要害部位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和保密教育,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规程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四十五条:生产要害部位安全防范设施必须坚固可靠,值班落实。

第四十六条:凡因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导致生产要害部位发生事故和案件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罚,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章                      火灾事故管理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火灾事故,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2)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埋压、圈占消防安全装置和设施,影响火灾扑救的;

(3)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劳动纪律;

(4)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或故意阻碍消防车通行,影响火灾扑救;

(5)过失引起火灾;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火灾事故,应追究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责任:

    (1)本单位发布的指令、命令、决定、规章制度,违反有关消防安全法规;

    (2)无视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警告,未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3)消防安全工作无人负责,管理混乱;

(4)不按规定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因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发生火灾事故;

(5)设备带病运行,不按规定检修;

(6)作业环境不安全、消防设施不齐全,又不采取措施;

(7)规章制度不健全,无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8)不按设计施工或擅自降低防火等级;

(9)未经完工验交擅自投产使用;

(10)发生火灾事故后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长庆石油勘探局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处为油气田服务的油气储运、油气管道、油田基本建设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的工业动火作业。

第三条 工业动火是指气焊、电焊、铝焊、塑料焊喷灯等焊割工具,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的作业和生产、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第四条 施工单位必须与生产单位密切配合,由施工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在动火作业前组织生产、施工、技术、安全、消防及有关业务部门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制定动火方案;凡是没有办理动火手续和落实动火安全措施以及未设现场动火监护人的,一律不准动火作业;在整个动火施工过程中,生产和施工单位指定工程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并监督动火措施的实施;油气井井喷情况下的动火,要由抢险制喷领导小组组织工程技术部门、安全部门、消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严密的动火方案,统一指挥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第五条 工业动火等级的划分:

1、一级动火

①、原油储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上(含10000立方米)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②、在运行的不小于5000立方米原油罐的罐体动火;

③、天然气气柜不小于400立方米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④、不小于1000立方米成品油罐和炼化油料罐、轻氢储罐动火;

⑤、口径大于426㎜的长输管线,在不停产紧急情况下的动火;输油(气)长输管线干线停输动火;

⑥、天然气井井口无控部分的动火;

⑦、处理重大井喷事故现场急需的动火。

2、二级动火

①、原油储量在1001-10000立方米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②、小于5000立方米的油罐(包括原油罐、炼化油料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的动火;

③、1000-10000立方米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④、铁路槽车原油装栈桥、汽车罐车原油罐装油台及卸油台的动火;

⑤、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的动火;

⑥、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⑦、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动火;

⑧、油罐区防火堤以内的动火。

3、三级动火

①、原油储量不大于1000立方米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②、不大于1000立方米的油罐和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③、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

④、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⑤、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

⑥、输油(气)干线穿微孔正在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

⑦、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的动火;

⑧、制作和防腐作业,使用有挥发性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动火。

4、四级动火

①、在天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的动火;

②、钻井、试油作业过程中未打开油气层,距井口50米以内的井场动火;

③、除一、二、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生产和在严禁烟火区域的生产动火。

第六条 工业动火的审批程序及权限:

1、动火作业前,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并填写《动火票》,一式五份。按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后方可动火。

2、一级工业动火由施工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组织生产、施工、技术、安全、消防等部门的人员,会同生产单位现场调查、研究,制定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填写动火票,经被动火的单位的主管领导审查同意签字后,在动火前20天由生产单位以文件形式报局安全、消防等部门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呈报局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字返回生产单位执行。

3、一级动火周期10天以内的,由局承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委托被动火单位分管生产技术的领导审批,并办理正式委托书。委托内容应包括责任、权限、时效、范围、落实动火安全要求的保证措施等。

4、二级动火,由施工动火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协商、制定动火措施,填写动火票,由处安全、消防部门审查,处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

5、三级动火,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票,制定动火措施;动火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后,由处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批准。

6、四级动火,由基层队(站、库、车间)技术人员填写动火票,基层队长组织动火协调,制定动火措施,报请上一级单位安全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

7、在油田内承担施工任务的外单位,在工业动火管理范围内施工动火,应由施工单位会同生产单位的有关人员,按动火等级及审批权限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

8、动火手续的办理:动火前由动火单位填写动火票,由安全、消防部门审查,领导批准。甲单位在乙单位管辖区动火,如果是新建工程,由甲单位办理动火手续,并征得乙单位同意,如果是改(扩)建和维修工程由乙单位办理动火手续,并通知甲单位按乙单位制订的动火措施施工。如双方意见不一致,可报局安全、消防部门或局现场组织施工负责人协调解决。

第七条 工业动火现场管理

1、《动火票》批准后,有关人员应到现场检查动火准备工作及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监督实施,确保安全施工。在发现施工或生产单位未按动火措施执行,施工安全检查得不到保证时,安全部门有权制止施工。

2、动火项目负责人通常由具有动火作业任务的当班的班、组长或临时负责人担任。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的情况,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3、动火执行人在接到《动火票》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动火执行人要随身携带《动火票》,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每次动火前30分钟均应主动向现场当班的班、组长呈验《动火票》,并让其在《动火票》上签字。

4、实施工业动火时,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在动火现场,同时须安排有生产实践经验,了解生产工艺过程,责任心强,能正确处理异常情况的人员作为现场监护人。监护人对下述规定行使监护权:

①、动火的容器、管线经吹扫、清洗、蒸煮后应无易燃物,对于动火部位相连的油气容器、管线应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②、动火现场的容器内、管线内、室内、坑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必须低于爆炸下限的25%;

③、动火现场5米以内应做到无易燃物、无积水、无障碍物,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迅速撤离。非动火人员不准随意进入动火现场。

④、动火现场应按动火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车、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⑤、动火完工后,监护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存在方可离开现场。

5、班、组长在动火作业期间应负责做好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工作。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6、动火分析人员要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票》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票》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认可。

7、遇有5级以上大风(含5级)不准动火,特殊情况进行围隔作业并控制火花飞扬。

第八条:本规定由处治安保卫科负责解释。

按摩技师承包协议

(以下简称甲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浴场内部管理,为浴场将来拓展铺下一条坚实之路,保障技师技能优异提高,效益双赢之目的,经乙方主动提出意向,经董事会考评,研究决定,同意乙方承包工作,并负责浴场内在场 技师日常管理、培训、服务、工作,对承包工作相关事宜,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协商的原则,一致同意签订本协议,具体条件如下:

一、承包服务范围: 技师 等服务技术。

二、甲方权益:

1、甲方有权核定技师人数及整体素质进行考核,必须根据营业状况,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2、在本协议期内,甲方有权根据甲方规章制度对乙方进行指导、监督和奖励。

3、在协议期内,甲方有义务提供乙方人员食宿。

4、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在一定期限内推出合法新项目,乙方必须遵照执行,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乙方权益:

1、乙方必须自觉遵守甲方的相关制度及管理人员的监督,如乙方违反甲方规定,则按甲方规定条款予以处罚。

2、乙方人员在与顾客沟通之间,不得诋毁公司生誉,违者甲方有权对乙方作出处罚(视情节轻重)

3、乙方有义务在与客人沟通中推销其它按摩项目,并了解客观存在的问题,顾客不满意的方面及时反馈给甲方高层管理人员,以便甲方不断完善内部机制,达到顾客满意。

四、其它事项:

1、 乙方需在人员进场前向甲方一次性缴纳抵押金人民币 元,协议期满后,退还给乙方。如乙方单方面违约或者由乙方原因对浴场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视情节扣除押金或追加赔偿。

2、 如因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导致不能正常运营,双方将所产生的利润分配结清,协议无条件终止,损失双方自行承担。

五、协议期限:

1、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3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工作,促进单位保卫队伍建设,维护单位内部安全稳定,根据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工作服从服务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和治安保卫工作中心任务,及时表彰奖励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第三条 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二)实事求是,按绩施奖;

(三)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四)公开、公平、公正;

(五)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第四条 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安机关内保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工作。公安机关政工等部门与内保工作主管部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公安机关建立年度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表彰奖励一批成绩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组织集中颁奖仪式。对在重大安保活动、重要专项行动、重大案件事件处置中成绩显著的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应当及时表彰奖励。

省公安厅每四年组织一次全省单位保卫组织保卫人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第二章 表彰奖励的类别、对象和等级

第六条 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分为集体奖励和个人奖励。

第七条 集体奖励的对象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组织或者为完成专项任务组成的工作集体。

第八条 个人奖励的对象是从事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因履行安全保卫职责牺牲的单位保卫人员,符合表彰奖励条件的,可以追授表彰奖励。

第九条 集体奖励由低至高依次为:先进集体,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个人奖励由低至高依次为:先进个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第三章 表彰奖励的条件和标准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体,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 积极开展本行业、本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等工作,维护行业、单位持续安全稳定,成绩突出的;

(二)协助、配合公安机关侦破重大刑事案件,成绩突出的;

(三)有效预防处置刑事案件、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案(事)件,成绩突出的;

(四)全力参与公安机关、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治安保卫等方面专项行动,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成绩突出的;

(五)加强本行业、本单位保卫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成绩突出的;

(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造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典型经验,被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推广应用,成绩突出的;

(七)在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其他方面成绩突出的。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积极参加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稳定等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

(二)严格管理,真抓实干,落实本行业、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维护内部治安秩序,成绩突出的;

(三)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绩突出的;

(四)善于钻研,勇于探索,取得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创新成果或者创造典型经验,成绩突出的;

(五)恪尽职守,敬业奉献,长期坚守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岗位,成绩突出的;

(六)在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其他方面成绩突出的。

第十二条 对符合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集体和个人,根据其事迹及作用、影响,确定表彰奖励等级,同一事迹只表彰奖励一次。

(一)对成绩突出的,可以评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者给予嘉奖;

(二)对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

(三)对成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

(四)对成绩显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申报一等功。

第四章 表彰奖励的审批

第十三条 表彰奖励的批准权限:

(一)记一等功由省公安厅报公安部或者省政府审批;

(二)记二等功由省公安厅批准;

(三)记三等功由省辖市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四)嘉奖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 集体奖励和个人奖励由集体、个人所在单位推荐,向负责监督指导该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请奖报告或者请奖公函;

(二)表彰奖励审批表;

(三)申报表彰奖励的集体或者个人事迹材料;

(四)曾经获奖证明文件。

对符合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集体或者个人,公安机关可以建议该集体或者个人所在单位按照上述要求为其请奖。

第十五条 对单位申请表彰奖励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批准权限和程序逐级申报,由表彰奖励批准机关的内保工作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考核,根据事迹和表彰奖励条件,拟定表彰奖励等级,并征求同级公安机关政工等部门意见。必要时,可征求拟表彰奖励对象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六条 表彰奖励批准机关应当将审批流程纳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并将拟表彰奖励的集体、个人名单在互联网公安门户网站和公安内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如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示的,经审批机关同意可不予公示。

第十七条 对集体和个人实施表彰奖励的决定,以表彰奖励批准机关行政首长签署命令的形式下达。

第五章 获奖的标志和待遇

第十八条 表彰奖励批准机关对获得表彰奖励的集体颁发奖匾或者奖状;对获得记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的个人颁发奖章和证书,对获得嘉奖和先进个人的颁发证书。

第十九条 奖匾、奖状、奖章、证书的式样、质地和规格由省公安厅统一制定并负责制作。

第二十条 奖匾、奖状由获得表彰奖励的集体置放于本单位显著位置。奖章、证书由获得表彰奖励的个人保存,表彰奖励审批表分别由批准机关和所在单位存档。

第二十一条 奖匾、奖状、奖章、证书丢失或者毁损的,该集体或者个人应当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内保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并由内保工作主管部门核实后按照程序报表彰奖励批准机关予以补发或者更换。

第二十二条 表彰奖励批准机关可以建议获奖的集体和个人所在单位参照下列标准给予物质奖励:

集体嘉奖五千元,集体三等功一万元,集体二等功两万元,集体一等功三万元。

个人嘉奖一千元,个人三等功两千元,个人二等功五千元,个人一等功一万元。

第二十三条 伪造事迹或者申报表彰奖励时隐瞒严重问题,骗取表彰奖励的,由原批准机关撤销其表彰奖励,并收回奖匾、奖状或者奖章、证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以上”含本级在内。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2013年3月6日起施行,由省公安厅内保总队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AA省公安厅关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卫人员表彰奖励暂行规定》(苏公厅[2002]492号)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废止。

第4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知识题

姓名: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2分)
1、单位应当贯彻_______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谁主管、谁负责C:群防群治2、建筑工程现场的消防安全由_____负责。
A:建设单位B: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C:施工单位
3、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_____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
全的重大问题。
A:消防安全责任人B:公安消防机构C:法人代表
4、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____,应当在订立的
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A:主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B:承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
C: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提供场地的单位。
5、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工作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
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员伤亡,沿不构成犯罪的,处_____。
A:三万元以下罚款B:十五日以下拘留C:三千元以下罚款6、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_____进行一次。
A:每三小时B:每二小时C:每一小时
7、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_____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A:被检查部门负责人B:消防安全责任人C:消防安全管理人8、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
_____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A: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B:部门负责人
C: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
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_____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A:每年B:每季度C:每半年10、公众聚集场所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_____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
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A:每年B:每半年C:每季度11、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_____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每季度B:每半年C:每月1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_____进行一次演练,
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A:每季度B:每年C:每半年
13、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
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_____统一管理。
A:承包单位B:租赁单位
C: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
14、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_____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
理工作。
A:归口管理职能部门B: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C:安全保卫部门

1

15、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
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危险部位_____。
A:请公安消防机构现场监督B:停产停业整改C:派专人死看死守
16、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和培训内
容应当包括_____。
A: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B:重点工种人员应掌握的消防知识
C: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1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年11月14日起发
布,自_____起施行。
A:2002年5月1日B:2001RH12月1日C:2002年4月1日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_____起施行。
A:1998年4月29日B:1998年9月1日
19、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
则,实行_____。
A:谁主管、谁负责B:防火安全责任制
2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
置消防安全标志,并_____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A:定期B:不定期21、_____负责火警通信专线的建设和维护。
A:城市邮电部门B:公安消防机构22、目前我国通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_____。A:110B:119
23、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
动_____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A:专职消防队B:义务消防队24、家庭用液化罐与炉灶的距离保持不小于_____米。A:1米B:0.8米25、扑救带电和体火灾不能选用_____。
A:泡沫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
26、某服装厂车间女工李某在下班后未将电熨斗插头拔下来就离开车间,致使电
熨斗长时间通电造成重大火灾,李某的行为构成了_____罪。
A:失火罪B:玩忽职守罪
27、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通往地面的楼梯出口不应少于_____。A:1个B:2个28、城市公共消防施的建设由_____具体负责。
A:公安消防机构B:城建、公用、邮电等部门29、企事业单位_____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A:法定代表人B:安全负责人30、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_____。A:地下一层B:安全负责人31、在火灾事故在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_____。
A:直接被火烧死B:被烟雾窒息面死

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32、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应当履行_____职
A: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B:贯彻执行消防法规C: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3、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职责。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B: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C: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防火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_____。A: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
B: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C: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3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_____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A:消防安全责任人B:消防安全管理人C: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消防档案
36、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
后,应当确定_____。
A:整改的措施、期限B: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C:落实整改资金
37、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组织机构应当包括_____。
A:灭火行动组B:通讯联络组C:疏散引导组和安全防护救护组
38、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的有
_____。
A:安全出口上锁B:常闭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C: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
39、单位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有_____。
A: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C: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40、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者伪造现场,
尚不构成犯罪的,视情节严重,可以给予_____等不同处罚。
A:警告B:罚款C:十五日以下拘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41、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全面负责。()
A:正确B:错误
42、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
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A:正确B:错误
43、举办在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活动,具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
制定灭火和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正确B:错误
44、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
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A:正确B:错误


3

推荐访问:管理规定 第八条 消防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