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3篇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篇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大育人主体、六大育人体系和八大工作方法作者:王多兵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年第07期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教师、学工团队、学生组织、社会资源等育人主体,凝聚这些育人主体力量需要有一套畅通的育人工作体系和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本文通过构建六大育人体系和八大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联通四大育人主体、形成全员全程协同育人机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构建“立交桥”式思政育人模式,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 育人体系;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68-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构建畅通有效的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有效发挥各大育人主题的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一 思政教育中的四大育人主体
(一)专任教师
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思政课教师、专业教授、本科生导师、党员导师等专任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要以多样化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科研、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全过程。
(二)学工队伍
全体专职辅导员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团学组织
分团委、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社团等是学生管理工作、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要组织载体,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篇2
1、你一个月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
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炯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据介绍,经常光顾“碧芝”的都是些希望得到世界上“独一无二”饰品的年轻人,他们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然后亲手串连,他们就是偏爱这种DIY的方式,完全自助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
夏日的街头,吊带装、露背装、一步裙、迷你裙五彩缤纷、争妍斗艳。爱美的女孩们不仅在服饰搭配上费尽心机,饰品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可惜在商店里买的项链、手链、手机挂坠等往往样式平淡无奇,还容易出现雷同现象。
(1) 政策优势
此次调查以女生为主,男生只占很少比例,调查发现58%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在400元左右,其具体分布如(图1-1)
上述所示的上海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上海的饰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为造就了一个消费额巨大的饰品时尚市场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的时尚性消费,新潮性消费,体验性消费成为可能。
就算你买手工艺品来送给朋友也是一份意义非凡的绝佳礼品哦。而这一份礼物于在工艺品店买的现成的礼品相比,就有价值意义,虽然它的成本比较低但它毕竟它是你花心血花时间去完成的。就像现在最流行的针织围巾,为何会如此深得人心,更有人称它为温暖牌绝大部分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哦。而且还可以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不仅实用还有很大的装饰功用哦。
图1-5 购物是对消费环境的要求分布
(4)牌子响
(一)DIY手工艺品的“多样化”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
评价体系(试行)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现制定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如下。
第一章 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凸显德育生活化、体验化、地域化等特点,科学构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第二章 德育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
(二)学段目标
1.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第三章 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的情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学会感恩教育、激趣砺志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八个系列。
1.爱的情感教育系列
(1)爱自己、爱亲人、悦纳他人的教育。
(2)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社区的教育。
(3)知晓荆楚文化、了解城市历史、体验地域风情、感受武汉精神的教育。
(4)敬国旗、唱国歌、初步知晓祖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
(5)诵读经典、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
2.习惯养成教育系列
(6)学会自理、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7)遵章守纪、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8)规范书写、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诚实守信教育系列
(9)学习信义典范、树立诚信意识的教育。
(10)诚实自律、守时守约美德的教育。
(11)遵守基本规则、社会公德的教育。
4.责任担当教育系列
(12)了解责任、乐于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13)初步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5.学会感恩教育系列
(14)感恩父母的教育。
(15)感恩他人的教育
(16)感恩社会的教育。
6.激趣砺志教育系列
(17)激趣乐学、会学乐思的教育。
(18)勤奋向上、磨炼意志的教育。
(19)怀抱理想、立志成才的教育。
7.环境保护教育系列
(20)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1)不攀比消费、不浪费资源、勤俭节约品质的教育。
8.珍爱生命教育系列
(22)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教育。
(23)安全自护自救的教育。
(24)心理疏导、学会适应的教育。
第四章 德育路径体系
围绕有效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有针对性地选择七条路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
1.提升教师学科德育意识与能力。引导教师提高道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实现育人无痕。
2.挖掘学科课程德育资源。发挥学科课程潜移默化的育德功能,突出“以情育人”、“以史育人”、“以美育人”、“以理育人”。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寓德于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渗透。
(二)德育课程与德育实践
1.全面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内化。
2.积极开展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根据区域、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需要,科学设计、开发或选用富有特色的地方、校本德育教材,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
3.精心开展校园德育实践。落实晨夕会、升国旗仪式、主题(队)班会等德育常规,发挥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育德功能。利用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开(散)学式、毕业典礼等特殊纪念日等开展道德实践,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保证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每周活动时间。
(三)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
1.营造班级环境。制定班歌、班训、班旗、班徽,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班风。布置好教室,让班级环境温馨宜人,育人无声。
2.加强班级管理。民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3.打造班级特色。确立班级共同愿景,提升班级育人功能与实效,形成适应学情、体现班情、特色鲜明的班级育人风格,彰显班级特色,打造班级建设品牌。
(四)社会实践
1.丰富社区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交流互动,组织开展公益劳动、扶贫帮困、科技环保、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推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互惠。
2.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形式,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学生交流活动。
(五)校园文化建设
1.凸显精神文化。以树立先进理念为核心,探索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规划办学愿景。依托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彰显精神内涵的文化载体,塑造核心价值观,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善制度文化。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将制度文化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3.强化行为文化。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突出师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公民道德教育,发挥教师榜样对学生行为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丰富课程文化。转变教与学方式,整合课程资源,培育具有个性的学校课程和课程文化。开发以素质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
5.提升环境文化。系统规划和设计校园环境文化,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搭建“四位一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六)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课表,保证小学、初中每学期不少于6节心理健康课,普通高中每学期不少于8节心理健康课。
3.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建设符合专业要求的心理辅导机构,切实发挥心理辅导机构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工作。通过心理咨询、交心谈心、拓展活动等形式,减缓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增强学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
(七)“三位一体”合力育人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好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密切家校联系,推动学校、家庭形成共育合力。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环境共建、教育互补、评价对接等工作,实现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无缝对接。
3.发挥行业资源优势。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城管副校长等,设置校园安全岗,定期开展法制、安全等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第五章 德育工作推进体系
(一)实施行政主导与专业指导推进
1.健全行政管理机构。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强化行政主导,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德育工作有序落实。
2.建立专业指导机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部门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发挥专业指导、专题培训等优势。
3.建立市区联系制度。市、区、校三级健全完善德育工作单月专题研究制度、学期专题活动制度和年度总结推进制度,加强纵向联系,强化横向互动,整合力量,共同推进。
(二)实施科研引领与人才培养推进
1.加强有效德育科学研究。发挥市有效德育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学术研究和一线指导,促进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
2.强化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德育干部及教科研人员开展全员轮训,强化德育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3.畅通德育工作者成长渠道。在劳模(先进)、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定、职称评聘、校级干部提拔等评先推优工作中,落实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政策。建立面向全体教师的优秀德育工作者评先表彰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积极性。
(三)实施考核评价与榜样激励推进
1.实施市区两级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建立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定期对“五大体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建立德育全覆盖下校工作制度,对有效德育目标达成度、内容落实度、路径契合度等进行常态化检查、指导。
2.建立市区两级德育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市、区两级绩效考核范畴,逐步加大其在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中的权重。
3.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德育表彰奖励制度。市、区教育局间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考评工作,推出以“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为代表的有效德育先进工作者群体,探索、培育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有效德育育人模式与实践成果。
(四)实施保障支撑与技术支持推进
1.加强经费保障。市、区教育局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在生均公用经费中保障德育工作开展所必需的经费。
2.研制系列工作规程。研制《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干部工作指导手册》、《武汉市班主任工作规程》、《武汉市中小学校德育一日常规指导意见》,保证学校德育时间、阵地、人员的有效落实和常规工作的规范开展。
3.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网络资源库,利用校园网、教育论坛、班级(校长、班主任、教师)博客、教师(家长)论坛、班级QQ群等方式,推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网上多方互动,促进德育研究成果及时共享。
(五)实施多方联动与合力育人推进
1.完善学校全员育德制度。推广实行班科联系制(集体备班制),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合力育德能力。
2.探索校片区协作推进制度。加强区域、校际之间德育工作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利用学区学片、德育工作特色发展联盟等平台,打造德育工作共同体,提升学区和区域整体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构建多方联系工作制度。优化中小学生成长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方向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评价要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相一致,与有效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相衔接,与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适应,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又因地制宜推动区校德育创新,彰显武汉德育特色。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内容全面化和评价指标分层化,既通过定量评价客观掌握德育实情,又通过定性评价全面了解德育工作现状。
3.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立足德育工作实际,既体现评价要素的合理性,又体现评价目标、内容、过程、程序、方式及结果采信的人文性与有效性。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注重评价过程的调控与改进功能,突出检查德育工作目标达成水平,既发挥评价结果效益,又适时调整德育工作策略。
(二)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包括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侧重评价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有效德育工作情况,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验证依据。
(三)评价内容
1.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组织与规划、管理与指导、激励与保障、成效与特色。
2.学校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路径、德育效果。
3.学生德育发展状况评价。具体参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各学段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内容与要素。
(四)评价方法
采取现场观察、设置情景、问卷调查、资料查阅、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
(五)评价呈现
1.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对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德育工作实行等级评价。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各项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优秀等级,90—100分;良好等级,75—89分;合格等级,60—74 分;不合格等级,59分以下。
2.学校评价
对学校有效德育工作实行星级评价。学校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各项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星等:优秀等级,90—100分,授予“★★★★★”标识;良好等级,75—89分,授予“★★★”标识;合格等级,60—74 分,授予“★”标识;不合格等级,59分以下。
3.评价奖励
(1)在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项检查中,对考核为优秀等级、良好等级的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授予“市有效德育建设示范区”、“市有效德育建设先进区”;对考核获得不同星级的学校授予 “市有效德育‘★’星学校”(“★”代表“一、三、五”)星级称号标志牌。
(2)坚持一票否决原则。凡学年内查实有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区、校,在当年德育工作评价考核中一票否决。
3.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检验学校有效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德育评价采用抽样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标准参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六)评价管理
1.各区教育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类人员在实施德育评价过程中的职责。
2.学校要构建有效德育评价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对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体现有效德育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附件:
1.武汉市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2.武汉市初中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3.武汉市普通高中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4.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区级教育行政部门)
5.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校)
附件1 武汉市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一览表
总目标
年段
学段目标
目标要素
有效德育内容
有效德育路径
爱的
情感
雅的
言行
新的
意识
善的
品质
美的
志趣
小
学
低
年
段
⌒
1
|
2
年
级
︶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育
2.关爱同伴、重视友谊、合作分享的教育
3.孝亲敬长、感恩父母的教育
4.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5.初步的爱祖国的教育
1.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开展游戏体验和适应新环境的活动,如“我喜欢我自己”、“我是小学生了”、“阳光一小时”活动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开展同伴交往合作分享等体验活动,如“好朋友,手拉手”、“爱心伴我成长”活动等;
3.利用校内外实践,开展认知和体验活动,如诵经典、讲孝亲故事、亲子游戏等;
4.利用班级实践活动,开展热爱集体的教育,如“我的小小班集体”、“我是班级小主人”主题活动等;
5.通过《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开展认知教育活动,如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了解首都,学唱国歌等。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规范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基本的自理生活习惯教育
2.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的礼仪习惯教育、正确人际交往方式、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教育
3.爱惜学习用品,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教育
1.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开展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如爱牙护眼、讲究个人卫生、按时作息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等,开展基本交往礼仪的教育,如说普通话,班级联谊、会使用礼貌用语等;
3.通过校园实践活动、班会、晨(夕)会等德育课程,开展遵章守纪主题教育活动,如 “班级公约我遵守” 活动等;
4.利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等开展学习习惯的教育,如认真听讲、喜欢读书,按时完成作业、规范读写姿势、整理文具等。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交通安全、基本自护常识教育
2.初步的环保知识教育
1.利用晨会、班会、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基本的安全知识宣传和自护常识的教育,如上下楼梯安全、课间活动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等;
2.通过德育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等,开展保护环境的教育,如爱惜粮食和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及小动物等。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活泼大方的教育
2.诚实的教育
3.友好相处的教育
1.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开展展示自我、树立信心的主题教育,如“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活动等;
2.通过班会、《品德与生活》德育课程及校内外实践等,开展诚实的教育,如“讲诚信故事”、“我和诚实交朋友”活动等;
3.利用班级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团结友爱合作的教育,如 “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激趣好问的教育
2.乐于学习的教育
3.积极向上的教育
1.利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和校内外活动,开展保护、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育;如:“从小爱科学”等;
2.通过学科课程教学和班会等,开展激励学生喜爱学习的教育;如“我上学啦”“我爱看书”等;
3.通过学科课程教学和德育课程,开展不怕困难、积极上进的教育,如“今天我进步了”、“我是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等。
小
学
中
年
段
⌒
3
|
4
年
级
︶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悦纳他人、团结友爱的教育
2.感恩父母、他人,善待宽容的教育
3.关心集体、主动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4.知晓武汉历史、文化、民俗、“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教育
5.爱祖国的教育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品德与社会》等德育课程,开展团结友爱、善待他人的教育,如 “夸夸我的好朋友”“请让我来帮帮你”等活动;
2.通过班级建设、主题班会活动、“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及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如“我想感谢的人”活动等;
3.利用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如“我为集体添光彩” 活动等;
4.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爱家乡的教育,初步了解武汉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文化特产、名胜古迹,引导学生关心武汉变化,知晓“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
5.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了解祖国地理地貌、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等。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文明
礼貌待人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勤俭节约、自我服务、积极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
2.基本的居家、社会交往的礼仪习惯教育和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习惯教育
3.善于倾听、独立作业的学习习惯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勤俭自理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运动方式的教育,如爱惜粮食、合理消费、不攀比、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阳光一小时”活动等;
2.利用实践活动,开展待人接物的礼仪习惯教育,如“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活动等;
3.通过校园文化、主题班会、小记者校拍、DV回放等活动,进行规则教育,如“学校规则我知晓” 活动等;
4.通过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开展学习习惯教育;如善于倾听、独立作业、学会积累、珍惜时间、初步制定目标的学习习惯。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初步的自护自救教育
2.基本的环保教育
3.集体责任感的教育
4.明辨是非基本意识的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开展交通、游泳及居家等安全教育,如自护自救的方法等;
2.利用德育课程和“三位一体”育人网络,进行环保教育,如不使用难降解餐具用品、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珍惜水资源等;
3.利用班级建设、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集体责任的教育,如 “我是班级小主人”等活动;
4.利用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和班会活动,开展是非对错的教育,如辩论赛等活动。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健康开朗的教育
2.信守承诺的教育
3.体谅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自信心及初步的挫折教育,如“我是好样的”活动等;
2.通过德育课程,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如:“诚信是金”等;
3通过实践活动、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关爱和欣赏他人的教育,如“爱心温暖你我他”等。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兴趣广泛的教育
2.乐观好学的教育
3上进阳光的教育
1.利用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和班级建设,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如校园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
2.通过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开展乐学教育,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等,如“和好书交朋友”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班级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阳光心态和磨练意志的教育,如:“做最好的自己”“做事有始有终”等活动。
小
学
高
年
段
⌒
5
|
6
年
级
︶
团结友爱的情感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家庭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1.热爱自我、他人,团队合作的教育
2.热爱家庭、集体的教育
3.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的教育
4.了解基本国情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5.初步的国际视野教育
1.通过班会课、实践体验活动等,开展认知自我,树立信心,热爱自我,善待同伴、他人,团队合作的教育。
2.通过德育课程、“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如:关心照顾家人,与父母长辈交流与沟通,正确处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等;
3.通过班级建设和《品德与社会》德育课程,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如:“我为班级献一言”、“感恩母校”等活动;
4.通过《品德与社会》和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如:了解辛亥革命等武汉著名历史事件、“武汉精神代言人进校园”、“与院士面对面”等活动;
5.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了解基本国情,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弘扬民族精神月”等活动;
6.通过德育课程,开展“认识世界、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文明有礼的习惯
举止文雅
善于交往
习惯良好
遵章守纪
1独立自理、自觉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
2.真诚待人、文明交往的礼仪习惯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教育
3.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教育
1.利用德育活动课程,进行独立自理、热爱劳动、自觉锻炼的生活习惯教育,如:“今天我当家”、“阳光一小时”等活动;
2.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进行真诚待人的社会交往礼仪教育,如:“我是小公民”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如“社会规则大家谈”等活动;
4.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课程的作用,进行书写美观、善于阅读的教育,如:“人人练就一手好字”、“书香班级”、“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
安全自护的意识
安全自护
保护环境
承担责任
明辨是非
1.珍惜生命的教育
2.保护环境,树立低碳意识的教育
3.社会责任感和志愿公益的教育
4.正确是非意识的教育
1.利用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如:开展逃生救护演习、远离毒品、抵制邪教、生命来之不易的教育活动;
2.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教育。如开展“建设两型社会、创建绿色武汉”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小小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
4.通过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进行正确是非意识的教育,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荣辱的教育,如“真正的友谊”等辨析活动。
诚实守纪的品质
开朗
诚信
友善
1.自信开朗的品质教育
2.讲求信誉的诚实教育
3.宽以待人的友善教育
1.利用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青春期教育,初步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行自信、阳光面对生活的教育活动;
2.通过德育活动课程,开展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教育,如诚信考试、“诚信故事大家讲”等活动;
3.利用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换位思考、宽以待人的教育,如“心中有他人”等活动。
乐学向上的志趣
兴趣
乐学
上进
1.兴趣稳定的教育
2.乐学勤奋的教育
3.立志成才的教育
1.通过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将学生的兴趣逐步转化为个性特长,如探究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2.利用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家庭教育指导等激发学生乐学勤奋,如学法交流与指导、家长学堂等活动;
3.通过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理想教育和立志成才的教育,如讲励志故事、成长体验分享等活动。
附件5 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方式
分值
备注
德育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工作目标明确具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健全的德育工作制度和组织机构,工作实施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文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基”的工作理念,把实施“有效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德育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学校德育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重点,学校学年计划与学期计划有对应、有侧重、重衔接、重发展。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5
2.健全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注重目标管理,德育工作要点列入学校目标管理内容,各级各类计划中落实德育目标措施得力。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5
3.德育工作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清晰,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时间、队伍、阵地、经费及政策待遇等必备条件得到落实。行政干部能深入一线,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现状,调整工作措施,改进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1.查阅资料;2.座谈;3.听取汇报。
10
德育内容
全面实施有效德育工程,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德育的渐进性和针对性;加大实践性德育的比重,强化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评价。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防科技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寓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指导学生德育活动,做到活动序列化;增强德育教育内容选择的针对性,重点突出,有落实措施,有检查反馈。
1.查阅资料;2.实地观察;3.问卷调查。
5
2.强化科研意识,注重德育科研工作,有科研计划及课题,有科研队伍与培训,有科研论文与成果;能定期组织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得到运用与推广;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1.查阅资料;2.座谈
5
3.健全以人为本的各级各类责任考核标准,有考评、有奖惩,激励性强;探索干部培养、队伍建设、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创新评价内容,提高德育评价效能。
1.查阅资料;2.实地观察。
5
德育路径
以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合力育人等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结合地域、学校实际,把德育目标、内容落实到位。
1.学科教学。根据学科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学科课程德育资源;精心设计学科课程教学活动,适时、适量、适度融入德育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育德能力。
1.查看教案;2.听课;3.查看资料;4.学生、家长访谈。
5
2.德育课程。准确把握国家规定开设德育课程的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及要求;开展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研发德育教材并积极推进落实;精心开展校园德育实践活动,以晨夕会、班队会、升旗仪式等为阵地开展常规德育活动,利用传统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等开展校园特色活动。
1.听课;2.查看资料;3.访谈学生、家长;4.现场观察。
5
3.班级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形成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制定班规班纪,培育学生的自制能力、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多样的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适应学情、班情特色鲜明的班级育人风格。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家长;3.现场观察。
5
4.社会实践。加强与社区的协同,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合作,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
5
5.校园文化。科学、有序开展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特色性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体现文化育人功能。
1.查看资料;2.现场观察。
5
6.社会实践。加强与社区的协同,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合作,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1.听课;2.查看资料;3.访谈学生。
5
7.三位一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网络媒介等组织形式,增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协同多方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1.查看资料;2.访谈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
5
德育效果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有效德育特色品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1.学生全面发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5C及以上学生的比例为100%,各科学业成绩合格率为100%,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辖区单位和家长对学校评价满意度较高。
1.查阅资料;2.电话访问家长
10
2.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德育队伍培训体系,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团队;贯彻落实市区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并实施学校关爱班主任行动方案,制度齐全,管理到位,实效性强。注重市区校优秀班主任的跟踪培养,逐步实现其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1.查看资料;2.教师座谈。
10
3.根据学校历史和现实特点,形成自己所独有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体系,并具有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特色工作方案详实,活动过程记载完整。
1.查看资料;2.听取汇报;3现场观察。
10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篇3
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首先要抓好队伍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值日值班领导和对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开好每周的班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德育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学校、班级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加强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
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大手牵小手”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和衣着打扮的良好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的放矢抓好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实守信、自立自爱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政教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创造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通过活动,开展交流。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社会教育,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八、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九、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法制教育会、品德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1、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建立新学年开学第一周上好 “爱国主义教育及安全第一课”制度,并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书信、说一句感激的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十一、创新学校管理,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关注后进生、残缺学生、单亲孤儿学生群体,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积极探索对这些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办法、途径。建立工作机制,从生活、思想、学习上关心这些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
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新
村
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