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懂礼仪。知书然后达礼,讲文明,懂礼仪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知礼明礼行礼范文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5篇
第1篇: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行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视频、图片观看、讲解引导发现、交流讨论有关“行礼”的具体问题,规范学生行礼行动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站、坐、行,减少不良站姿、坐姿对学生身体的伤害,提高行礼动作的标准度以及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
2.促进学生自觉在校内外规范行礼,正确运用和传播礼仪文化,争做知礼、守礼、行好礼、用好礼的“文明礼仪之星。
教学重点:
规范学生校内行礼行动作,提高行礼的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使学生懂怎么行礼、行规范礼。
教学难点:
规范行礼的标准度,提高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
课前准备: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自我介绍,曾经是一名军人。
2、兴趣引导,导入新课。
问:有没有那位同学的理想也是将来成为一名军人呢?或者想当警察的呢?自由发言。
出示军人、警察的照片,看看他们是怎么站的?怎么坐的?怎么走的?怎么行礼的?
出示军人站、坐照片,观看阅兵视频。(不仅仅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对军人感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解放军、祖国强大的爱国情怀。)
请同学总结观看照片、视频的感想?可能:英姿飒爽、整齐有力、威武气势……
问:那么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站、坐、行呢?怎么行好属于我们的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行好礼?我们一样可以阳光美丽、英姿飒爽。
板书:《行礼》
二、深入交流
(一)、行礼基础:良好的站、坐、行。
问:站、坐、行是我们每个同学天天都在做的事情,你们觉得这些方面我们班那位同学做的最好呢?生回答后,先请一位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示范站、坐、行。并请同学说说要领。
这位同学做的比较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做的怎么样?
出示站、坐、行的标准照片。
同时我们和他比较比较,看看自己有那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呢?请两位同学说一说。同时指出不良姿势可能造成的伤害。
然后讲解要领。齐读要领。
再请刚刚示范的同学来示范,看看有没有更好。
(二)、小学生常行的礼:
1、 少先队队礼。
①先请同学示范
②动作要领讲解,出示图片,齐读要领。(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行队礼时,要身体立正,眼睛平视前方,神情庄重、严肃,手掌由胸前自下而上举过头顶,手掌和小臂成一条直线,不可将手掌心向前翻出,手掌掌心应朝左下,手掌距前额上一拳。臂肘压向肩外,将头、脸、肩露出。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再纠正动作、找一找、练一练。齐读队礼儿歌。(出示图片,找出行礼不规范的地方)
④讲解适用场合。(少先队员在升国旗时,在队旗出场和退场时,在烈士墓前扫墓时都应当敬队礼;在集会前列队、行进、接受检阅时要敬队礼;在其它场合中遇到师长、宾客时,少先队员也要行队礼。)
特别注意:①在餐厅、厕所、校外或手持物品时候不用敬礼,只需点头微笑问好。
②迎面遇见老师:5步—7步远时候,立正,向老师敬礼、问好,然后礼毕,离开。
2、注目礼。
(1)动作要领;
(2)运用场合、时机。
3、鼓掌礼。
(1)动作要领;
(2)运用场合、时机。
简单讲解:
4、鞠躬礼。动作要领;运用场合、时机
5、举手礼。动作要领;运用场合、时机
6、跪拜礼。动作要领;运用场合、时机(祝寿、祭奠)
7、握手礼。动作要领;运用场合、时机(略)
联系实际,选择适度礼仪,行规范礼。
讨论、交流:那同学们说说在校园里怎样才能用好我们刚刚学习的礼仪?
师:早上到学校见到老师怎么问好?怎么行礼?进老师办公室应该这样做?上课前向老师问好怎么行礼?劳动时遇见老师怎么办?校园内走路遇见老师时又应该怎样问好呢?
同桌交流,相互角色扮演。请一小组上台师生情境展示。
三、总结激励
在这节课中,大家交流了怎么行规范礼,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令人欣喜!
共创和谐美丽校园是我们的责任,美丽校园不仅是花草树木的漂亮,更需要阳光美丽的你我。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行规范礼,争做知礼、守礼、行礼规范的礼仪之星。
板书设计: 行礼
行礼基础:良好的站、坐、行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小学生常行的礼:
1、少先队队礼。
2、注目礼。
3、鼓掌礼。
4、鞠躬礼。
知礼、守礼、用礼,争做礼仪之星。
规范行礼动作、你我阳光美丽
第2篇: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
知礼勤学今天,我们召开了第一次班会,班会的主题就是“知礼勤学”。对于这四个字,我觉得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步入大学的我们,大多已经成年,不再是什么事都得爸妈负责的小孩子了。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如何恰当地处理生活中的琐事。这就意味着知礼是我们所必须的一个素质,只有知礼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他人。而对于勤学可能很多同学认为考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努力了,似乎大学就意味着轻松、快乐、自由,似乎高考一结束就失去了努力的目标。但我觉的这种想法的错误的,上了大学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努力学习专业,努力了解许多课外知识,努力去了解生活。因为当今社会,每一年的毕业季都有无数的大学毕业生,只有你比人更优秀才可以。天道酬勤,只有付出才可能有回报,如果你不愿付出,连回报的可能都没。只有学好专业,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第3篇: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
费县白事行礼鲁地作为礼仪之邦,殡葬礼仪亦是亘古流传,只是如今简便了许多。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对此或许知道个大概,而城里人大都是陌生的。但对于老家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有知晓的必要。本人依所见所闻将费县周边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作一简要介绍。
这里说的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主要指男客之行为。
丧事中,行礼的场合主要有辞灵(出殡前一天晚上夜半前,至亲男客参加)、出殡日中午就餐前(所有吊丧男客参加)、路祭时(信主——主要亲戚参加)。上述几种场合行礼,做法大体相同。
行礼包括作揖和叩头两部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由于其结合方式、作揖叩头次数多少等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多种行礼方式,不同身份的客人必须使用相应的恰当的方式行礼。作揖又分深揖和浅揖两种。深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双臂下垂——至膝盖处双手合拢,左手包右手抱拳——缓缓直身,双手抱拳上移——抱拳高至眼眉止——释拳,双臂下垂,站立。深揖一般是给长辈所用。浅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从膝盖以上起,双手抱拳——直身,抱拳至胸前止。浅揖是给同辈或小辈所用。叩头,动作为:站立——先右脚后撤,屈膝下跪——后左脚后撤,屈膝下跪——上身挺直,双臂下垂——上身前倾弯下,叩头低至将要触地,双手前移伏地——抬头,上身挺直,双臂下垂——或左脚前移站起,右脚跟上站立;或再叩头,依行礼套路确定。
行礼的程序:当听到执事人(有的地方称作“执客[kei]”)念到客人村名和姓名时(像坐席前的行礼,有时不排行礼次序,也就不点名。或大呼隆一起行礼,或诸亲依次逐一行礼;而像路祭,必须按先老亲后少亲等次序依次逐一行礼),客人缓步走至祭桌前芦席中央位置停下,执事人喊“客至“,客人便转身向右首跪棚(也称陪棚)的长辈作一揖、跪下叩一头(是平辈的只作一揖);再转向左首跪棚的长辈作揖叩头(平辈作揖)。若两侧跪棚的孝子孝孙为行礼客人的晚辈,客人便无此礼节,可直接进入主体。主体礼的行法在下面分别详细解说。主体礼毕,执事人喊“回礼”,孝子叩头。这时,客人还应向灵屋的孝子施礼,是长辈的叩一头,是平辈的则作一揖。在行路祭时,以上礼仪结束后,行礼人还要向侯礼者(其为逝者的兄弟,立于路祭行礼人进场、退场的地方)施礼,平辈的作揖,是长辈的作揖叩头。总之,在整个行礼过程中,行礼客人动作要庄重、缓慢、有节奏,多人一起行礼要相互照应,动作协调一致。
在下面所说的行礼中的“勤”与“懒”:“勤”指作一个揖接着叩一个头,即一揖一头。“懒”指作一揖后连续叩头,即一揖多头。如“大八拜”又叫“四勤四勤”或“双四勤”,“中八拜”又叫“四勤四懒”。
丧事行礼之主体礼按轻重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大八拜
行法:A、作揖,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如此重复四次(四揖四头)。B、作一揖,到祭桌跟前垫子上跪下,进行捻奠。即行礼人跪在祭桌前,右首执客将香、酒、筷子、纸等依次递给行礼人,行礼人再将这些东西依次递给左首另一执客。捻奠程序为八下:三把香、三杯酒、一双筷子、一刀纸。C、捻奠完毕,站起后退一至两步。作揖,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又如此反复四次(四揖四头,同捻奠前做法相同)。
此礼在捻奠前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捻奠后又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因每次都是作一揖叩一头,前后共八揖八头,故称“八勤”,或“四勤四勤”“双四勤”,俗称“孝子礼”。此礼最重,常为至亲晚辈行礼用之,如逝者的儿侄等。
二、中八拜
行法:A、中八拜在捻奠前的四次作揖叩头与大八拜相同。B、所不同的是捻奠之后。即站起,后退,作揖,然后跪下,连续叩四个头,中间不起身。因每次叩头不像大八拜那样站起一揖一头,故谓之“懒法”。前边是“四勤”,后边是“四懒”,故称“四勤四懒”。此礼为较亲晚辈用之,一般都以此法行礼。
三、小八拜
行法:捻奠前的四个头用懒法,捻奠后的四个头仍用懒法,故称“四懒四懒”。此礼为远亲晚辈用之。
四、大四拜
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是站起作揖,跪下叩头。捻奠后,还是作俩揖叩俩头,仍然是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此礼为同胞兄(嫂)弟姐妹用之。
五、中四拜
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但捻奠之后的礼法变了,变为懒法,即作一揖后,跪下连叩俩头。此礼节为平辈较亲的兄(嫂)弟姐妹用之。
六、小四拜
行法:捻奠前的两个头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捻奠之后的两个头同样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此礼一般不常用,用于远亲平辈,比“懒四叩”礼稍重。
七、懒四叩
行法:行礼人走到供桌前,作一揖,便跪下捻奠。捻奠完毕,起身后退,再作一揖,用懒法连叩四个头,故称“懒四叩”。此礼节最轻,一般为远亲平辈。以“死人为大”的说法,客人为晚辈行礼也可行此礼,比“小四拜”礼稍轻。
八、“四勤四懒”+“懒四叩”
若两代或三代人一起行礼时,可以将“中八拜(即“四勤四懒”)”和“懒四叩”礼合并使用。即长辈行“懒四叩”,晚辈行“四勤四懒”。具体行法为:A、上场后,长辈在左前方面向右站立,(别忘了,须在向跪棚的行完附加礼以后)晚辈行“四勤”礼。B、等晚辈行完“四勤”礼后,长辈上场,集体作揖,跪下,长者一人上前捻奠。C、捻奠毕,大家一起行“四懒”礼。几代人一起行礼的,使用此法行礼者较多。
仪式进程:
(第一天中午)开门:孝子们(丧主的子女当地称呼“孝子”)面向亡人全跪行八拜礼,辈分小于亡人的行八拜礼,与亡人平辈的行四拜礼。
送岁头纸:根据亡人的岁数,用白纸粘在柳木树枝上,放在大门外两旁,分男左女右(不得随意乱放)
泼汤:泼汤即喝汤,让亡人喝汤。泼汤要到本村的土地神那里进行,当地称呼“庙子”由站桌头的老者或知客指引,两孙子抬着汤罐子走在领头人后,儿子按排行依次披麻戴孝,头系麻辩腰缠苘绳,大子手持灵幡,拉着哀仗到庙子泼汤。(孝子们痛哭流涕)有的家族大的,人口兴旺的,可以在本村排上长长的孝子丧葬队,在此仪式上堪称是本白事中一大亮点,茶余饭后看泼汤的看孝子哭不哭已经是农村的习惯了。从亡人的灵堂门口吹奏到庙子,路上遇桥,,孝子们跪下行大礼,烧纸钱。这时停乐。 继续赶路时哀乐同起。
仪式开始:到了庙子,孝子跪下行大礼。“领头的”跟土地神念咒语,祈求土地神的庇佑。词为:“漫山湖泊一庙堂,山神土地和牛王。山神土地两边坐,土地老人在当尖。放松放松再放松,放松亡人喝顿汤。(有的地方不说)”“领头的”领着孝子在庙子上从东往西转三圈(有的只有大儿跟着转,有的地方几个儿子都转),“领头的”提着汤桶向外泼汤,孝子呼唤:“娘或爷来喝汤”结束后起乐孝子们哭着回。
闹灵棚辞灵:在当地有“喜殡”之说。是指老人的岁数很大了去世的,后人认为老人是有福之人,所以称“喜殡”。 闹灵棚是为了哀悼逝者,通常鼓乐班用文艺节目来进行闹灵棚。
辞灵:亲朋好友为了哀悼亡人在下葬的前一晚上进行最后一晚的辞别。行四拜礼、八拜礼。 (前几年一般都是晚上,现在一般都是送殡那天才行辞灵礼了)亲友行完,然后自家孝子辞灵,行勤八拜。
填库:填库是指往扎好的纸楼里填纸钱,分别有亡人的儿子、儿媳妇来填来伺候,闺女不伺候。填时要一边哭一边填。库要事先开好光,用刀把门割开。出殡当日各方亲友接到信后前来吊唁,送花圈、幛子、纸钱、
送信:一般由记账的、知客、孝子在场,不管新亲、老亲,五服以内只要有来往的都应送信(一个村也得送),即使现在有电话可费县人依旧沿用人力这个古老庄重的传统,现在交通发达远处的亲戚一会就能到,以前都要拿着雨伞徒步去一去一天,到了要管送信人饭。
开吊:出殡当日各方亲友接到信后前来吊唁,送花圈、幛子、纸钱、礼金,由记账的记录用来以后亲戚家有事随礼做个参照,也是来往的凭证。下好账后,亲友进灵棚“串灵“
虚灵:依照费县民居特点,应在正当门的地方摆棺材,在堂屋门外高搭起脊大棚摆纸楼(刚才说的库)供桌上租赁的锡制的烛台、酒壶、酒盅、香炉,贡品、相片,这称为”虚灵“起到挡住视线,避免直视灵棚内的作用,有的穷人家扎不起纸楼,就用竹席钉在门上起到阻挡的作用。亲友进门知客对灵棚内喊一句:”有串灵的客“灵棚内孝子齐哭,吊纸的客人在门外对”虚灵“磕一个头,进屋对棺材磕一个头,相互安慰几句,就行了。
行殿:坐席前亲友按照下账的顺序,依次行礼,称“行殿礼“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这叫行殿,侄子孙子“陪棚”一般都叫“跪棚“,在费县一般就是陪跪,不陪磕头(就是别人磕跪棚的也磕),行殿一般就是八拜礼。
送盘缠: “领头的”指引孝子们痛哭流涕,披麻戴孝,腰缠箐绳,大儿打幡托着放有逝者灵位的托盘,用布盖住。男的死了烧马,女的死了烧牛或轿(现在轿很少见了)烧的东西要事先开光,就是给马牛喂把草料,把支撑嘴的那根蜀黍弄断。放到村里指定的路口和地方,身上放上亡人的衣服(不能带扣子和拉锁)把牌位放在牛或马背上,用剪子铰断“绊马索”(连接四个蹄子的蜀黍杆)用烧纸点燃,用棍子压头让马牛往前趴,表示把亡人送上西天。这是孝子要念叨:“爷来上马,不认马你认衣裳” 回去的时候不哭。
静面:孝子们看亡人最后一面。
扫棺:“知客”在棺材上面撒一些钱财,与吉祥物品。用扫把向四周扫,儿女跪在棺材四周,表示:扫下来的财物谁接着谁有福气。亡人走之前为儿女留下的最后财物和福气。
。
系丧木架:抬棺材的架子,亡人的儿子披麻戴孝,腰缠苘绳,拉着哀仗到大门外把系好的木架要摸一摸叫拜架。
出棺: 一个老人手拿蜀柴(高梁杆)指挥出棺,抬棺的八个人叫做“重客“孝子要磕头重谢。
顶老盆:孝子们跪在杠前,杠前放一块石头,由知客顶在孝子头上摔在石头上,孝子开哭,磕一个头。到路口路祭。(对于顶老盆费县有习俗,闺女不分家产,就算亡者没儿子,过继一个儿子或由侄子顶宅子就由顶老盆的人承受。)
路祭:下葬前的最后一次祭拜,堪称此次白事中第二大壮观情景,出关后到村外是先指定的地点,为亡人进行路上的祭祀活动,参与者有,孝子们的男丁(亡人女家眷不参与)、所有来哀悼的后送的亲朋、所有忙帮的都参加路祭。先由所有来哀悼的亲朋行四拜礼、八拜礼。再有所忙帮的行四拜礼、八拜礼。最后由孝子们八拜礼。路祭过程中根据来的亲朋的人数多少,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过程中整条路的交通等一系列的活动全部停止,直至路祭结束。
下葬:在路祭后就迅速地把亡人棺材抬到下葬地下葬。 把行礼用的席盖棺材上,把长明灯点燃放穴里,幡插在中间坟头的位置。亲戚最够在林地里行礼,把那个大饼分掉(富贵饼 上头撒的是麸子)。葬礼告一段落。
第4篇: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
知命、知礼、知言
——学生干部培训之心得体会
内容提要]: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高校学生干部?这是每个学生干部应沉下心来静
静思考的……
[关键字]:学生干部 知命、知礼、知言
在《悟空传》一书中,悟空有过这样的一段感慨: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心,我要着众生都明白我意,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悟空神通广大,却依旧不能如心所愿,于是就有了这番感慨,而我们芸芸众生,沧海一粟般渺小,又该如何去演绎自己的人生角色呢?或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或用消极的情绪去应付,但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今天我们暂且放下这个大的层面不说,我只想对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里的领头军“学生干部”的为人处世态度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学生干部是学生的核心人物,就得起表率作用,成为同学们的榜样,这是他们在高校生活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但这与“高人一等”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干部和其他同学都是平等的,唯有一点不同的是,应该具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博大胸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给自己定位呢?孔子在《论语》的最后一篇中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命知礼、知言,应该成为学生干部为人处世的指示标,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以求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威信。
(一)知命
想同学们之所想,为同学们之所为,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是学生干部的工作“命根”,如若任何私利占据了上峰,那么这个学生干部的神圣称号就失去了立足的灵魂。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说过:简单而有目标的生活是快乐的。当学生干部把无私的付出当成无穷的乐趣时,其个人能力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收获是终生受益的。但社会是复杂的,客观现实是一回事,人们的主观愿望往往是另一回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不断侵蚀着校园这方净土 ,使许多学生干部染上了不良习气,滥用权利,败坏了理性的自由判断,完全忘记了为大家服务的角色,在别人对自己的恭维声中,飘飘然,看不到自己的净重,只有重重摔下来的时候,才翻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同学们不会在买他的单。这是一种悲哀。学生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身边的人,才会给工作的开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还有一点要注意,学生干部也是普通的人,在工作中难免有磕磕碰碰,有的干部因此而畏缩,当起了权利花瓶,白占一个学生干部的位置。其“使命”早已抛入九霄云外。要知道,一帆风顺的旅程只能酿成墨守成规的思维,而人生中的捷径,从来都是在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学生干部要有魄力,要懂得创新,才能使广大同学从中受益。空洞的宣言,枯燥的活动,是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高校学子所不能接受的。学生干部应大胆应用新思维,为同学牟利。即使失败了,也是有所收获的,因为只有在充满坎坷的路上跌打,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才会变得沉稳、坚强,才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总之,无论做什么,学生干部只有一个目标——“服务”。源清才能流洁,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干部的工作脚步才能稳步向前。
(一)知礼
人不知礼,无立足于世之本,学生干部不知礼,无立足于学生之信。这就对学生干部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同学的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方能以威信立身。
学生干部常常与学校领导打交道,讲起话来一定要落落大方,言之有物,诚恳的反馈学生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切不可矫揉造作,阿谀附庸。
同为学生干部的双方,要学会看得起自己,看得起别人,懂得消遣自己,赞扬别人。以求取长补短。历史上,不乏文人相轻的典范事例,当今社会,也存在着同事相抵的龌龊丑行。于是,李斯像红眼耗子一样嫉恨着同窗韩非子,终日心怀叵测,终把韩非子算计倒了,才了解了心头之“恨”。由于同事间的互相拆台而造成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卑劣行径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有人调侃说,这叫和尚打死道士的老婆,要没有大家都没有。学生干部要严防己行,杜绝腐败思想的侵入,内部出现分歧矛盾时,要调节协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从自身上找错误为切入点解决矛盾与误会。“看到别人的错误是万恶之门,看到自己的错误是万善之门”,每个学生干部都应该以绝对的博大胸襟去和别人相处。
学生干部和广大同学之间应以诚相待。学生干部不应该有任何优越感。在生活中,和广大同学是朋友,是一同沐浴春风的学伴,应互助相上。但工作中要公正、公平、公开,决不能论哥们义气,讲姐妹情深。这样说起话来才有力度,才能真正得心于同学,受到同学的信任。当然,开展工作期间难免会出现不被谅解的情况,但是学生干部就是这样才能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臂膀,以担负道义,为顾全大局,学会忍辱负重,时间是可以证明一切的,对的永远不会错。但如果真的错了,就要敢于承认错误,不可将错就错,或一错再错。而那些沉不住气,恶语相讥的学生干部只会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沟通是拉近心与心之间距离的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干部应在生活中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心交心的交流,决不能盛气凌人拒人以千里之外,给人以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总之,以真诚之心走近同学的学生干部,才是成功的。
(三) 知言
有这样一个笑话,大体上是这样的:一天,唐僧看到一位美女,于是感叹道:“女施主,你好漂亮呀。”美女回应到“原来你是个好色的和尚。”知道唐僧是怎样回答的吗?他说:“不是,不是,只是出家人是不能说谎的。”可见,人不但要会说话,还要会说漂亮话,充分展露语言艺术的魅力。学生干部在学校生活中履行“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职责,构建这条沟通桥梁的材质就是语言。有人说说话即做人,这不无道理,人对人的了解就是不断从沟通交流中得到的,如何用最贴切的语言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如何用最委婉的话语打破最尴尬的气愤,如何用最纯挚的声音敲开迷茫的心灵,是学生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应不断积累和总结的。
良好的语言素质无疑为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添了一层润滑剂。但所说之话必须是自己的话,是本我之言,以让大家感受到真诚。有的学生干部喜欢摆官腔,说官话,一天到晚,扮不完的成熟和深沉。大谈宏伟目标,散发浮夸之辞,其实全是海市蜃楼,和豆腐渣工程一样,缺乏品质保证。更甚者,直接上演正脸扮奴才,反面当主子的双重角色,让同学们厌恶至极。避之又惟恐不及。最后剩下一个人孤军奋战终要穷途末路。鉴于此,学生干部定要把握好说话的度,培养强有力的逻辑思维,以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工作潜质。
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很多很多,需要无止境的学习锻炼。今天在此所探讨的只是综合素质里的一个小小的方面。知命、知礼、知言,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地交叉同时又与其它素养交织错汇。它们不仅仅是学生干部应重视的课题,也是每一个高校学子必修的素质涵养。大学是传承文明的圣地,是开创未来的力量输出源。莘莘学子齐聚在此,沐浴春风,最是意气风发之时,又怎忍心在这方热土上浪费青春,叫嚣年华呢?踏踏实实读书,储备才智,坦坦荡荡做事,学会做人,才是求学之本。而学生干部在为同学服务中得到的,应该是更好的锻炼,应该是人格的完善。
历史的任何一页,都会翻过去,说来说去,有一点儿是值得记取的,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无论政治家、文学家、不管是谁,必须要有真本事才会永远,否则,都是扯淡。
第5篇: 知礼明礼行礼范文
古代礼仪行礼范文
在古代的中,行礼的方式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给大家了古代礼仪行礼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儒家思想认为,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骄奢淫逸。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宾,都是德行的体现,因此儒家并不反对饮酒。《尚书·酒诰》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归纳起来有四点:
“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
“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
“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古代饮酒的礼仪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具体来说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最后仰杯而尽。酒礼必须要被遵守,不然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