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精选范文6篇)

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精选范文6篇)

时间:2022-05-18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所谓“一体化”,是指把若干分散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这种统一的经济也可以是联合公司或企业集团。企业实行一体化经营的方式有纵向一体化组织可以是一家公司,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在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6篇

【篇1】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道路运输业,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县道路运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等工程,使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高,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与运力,服务能力现状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部署,为实现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改革现行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结合城乡道路通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坚持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县人民政府把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地方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依托我县骨干客运企业,对现有城乡旅客运输经营者,根据其经营主体和经营年限,按优化线路和自愿的原则,进行产权改造和资源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公交客运的“航母”企业,统一经营我县的城乡公交客运,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篇2】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法学概论》教、学、管、考一体化实施方案

一、5次学习过程安排:

同学们完成以上学习,练习内容后,到“在线测试”参加本阶段的测试。

二、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由过程性测试和终结性考核组成,各占综合成绩的50%。

1. 过程性测试

(1)由5次章节或单元学习效果的在线测评组成,5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最终过程性测评成绩;

(2)学生在线学习、参加考核需满足下要求:

第一次过程性测试前:在线学习登录平台4次、浏览或下载资源4次、在线时间40分钟以上;

第二次过程性测试前:在线学习登录平台8次、浏览或下载资源8次、在线时间80分钟以上,且第一次测试成绩达标;

……

第五次过程性测试前:在线学习登录平台20次、浏览或下载资源20次、在线时间180分钟以上,且前四次测试成绩达标。

五次过程性测试都达标后,方可参加终结性测试。

(3)每次测评题量不少于20道,试卷提交后自动显示成绩,不足80分者系统不记录成绩,需重新测试;

(4)考核采取递进方式,只有第一次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依此类推。

(5)学生学习所需资料可到各栏目查找,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参加教师在教学讨论区安排的实时与非实时师生交互活动交流解决。

2. 终结性考核

(1)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测试采用同样的考核系统进行;

(2)当学生在线学习满足登录平台20次以上、浏览或下载资源20次以上、在线时间3小时以上,且5次过程性测试都合格后,方可参加终结性测试;

(3)试卷提交后系统自动显示成绩,不足60分者不记录成绩,须重新考核。

三、组织要求

过程性测试由学生自行完成,终结性考核须由教学单位按照学校公布的时间段集中组织,并按照要求上报考试时间安排。

【篇3】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

道路运输业,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商品流通,

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县道路运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等

工程,使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高,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投入

使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与运力,服务能力现状矛盾日益突

出,发展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结合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部署,为实现我

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改革现行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

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县、乡(镇)、

行政村、自然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结合城乡道

路通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

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

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

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

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坚持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县人民政府把城乡

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地方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进行宏观

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

入道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

经营。依托我县骨干客运企业,对现有城乡旅客运输经营者,

根据其经营主体和经营年限,按优化线路和自愿的原则,进

行产权改造和资源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公交

客运的“航母”企业,统一经营我县的城乡公交客运,稳步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三)统一管理、有序竞争。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

输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加大对公交

客运营运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公交经营优胜劣汰的市场

竞争机制,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根据

道路保障情况和安全通行要求,研究制定统一的城乡公交车

辆投放技术标准,加强公交客运安全管理。

(四)、坚持“路运并举”的方针,实现公路基础设

施建设与道路运输的良性互动,促进道路运输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统筹干线客运与农村客运互补发展,实现各种

客运方式“零换乘”,促进道路运输质量、效益、服务的和

谐统一。

(五)统筹兼顾、平稳过渡的原则

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由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按城乡公交一体化要求,

妥善处理好新开行的公交客运线路与目前在营的班线客运

线路之间的关系,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公交经营

主体,实现农村客运向公交客运的转变和平稳过渡。

(六)、坚持公益性原则,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

础,在运输企业满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要真正实现“人便

其行,货畅其流”,以更好的服务回报社会。

(七)、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优化运输结

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合理设置和建设城乡公交站场,根据城乡公交车发

展需要,不断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

靠站、沿途简易停靠(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站场。

随着农村公路油路改造及路面硬化工程的不断完

善,推行“路、站、运、安”一体化发展,做到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只要道路通行条件达到客

运要求,要及时商请公安、交警、路政、运政、安监、乡镇

人民政府等部门对该路客运通行条件进行评估验收,及时开

通客运线路。

3/9

加快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条块

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本着“谁投资、谁受

益”的原则,加快乡镇、农村客货运站场和公路沿线招呼站

点建设。区域经营范围内,可采取站、运一体的经营管理模

式,由公交经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客运站、停靠点(招

呼站)。客运站点的建设按照国家交通部一至五级划分,参

照国家交通部站点建设补助标准由政府进行补助。

(二)、合理规划,形成完善的道路客运网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就是突出统筹兼顾,城乡协

调发展的原则,干线公路客运与农村公路客运并举,统一纳

入县域公交客运网络。使其成为以各客运站为节点,连接各

条客运线路的“多层次客运网络”,各种客运方式互为补

充,协调优化。

1、在××县城至昆明之间、与毗邻县之间,加快

县际公交客运发展步伐。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制

定运力投放计划,合理投放运力,不断提高客运车辆级别、

档次,增加安全系数,增强服务能力。在目前已开行的

××——昆明、东村——昆明、鸡街东村——昆明、××——

青龙——安宁、××——东村等几条线路的基础上,至2016

年底还将开行××——团结——昆明(老昆富公路)、东村

——禄劝、县城——散旦、县城——散旦——款庄——赤就

——县城大环型线等线路的公交客运班车。形成以××县城

为中心枢纽,幅射到市区和相邻各县以及县内几个主客流集

散地的公交客运一级网络。

2、以乡镇为中心开辟农村客运新模式

随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到2016

年将实现村村通油路(行政村),每一乡镇将配套一个农村客

运站。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东村、罗免、赤就、款庄4个农

村客运站。散旦客运站于2016年底将建成使用。以各乡镇

为中心,创新客运经营模式,开避农村区域客运。至2016

年底,逐步形成以农村客运公交化为目标、以各乡镇区域为

经营区域、以农村客运站为枢纽、以各条通村公路为线路、

以各行政村和学校为结点的农村公交客运网络。根据农村公

路通行条件适时投放安全系数较高、符合国家有关营运技术

标准的客车运营。在管理上实行“三定、四统一”,即定区

域、定站点、定班次;统一车型、统一票价,统一驾驶服务

人员,统一服务标准。运营时间上结合农村客流的特点,在

核定经营区域内灵活调度,灵活发班,逐步实现农村客运与

干线客运有效衔接,形成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二级网络。

3、在县城城区范围内和大营、永定、者北集镇范

围内,开行城镇公交。根据集镇路网、厂矿、单位、学校、

村庄分布,统一编制城镇公交客运线路发展规划。打通县城

及几个主要集镇内客运线路微循环,开通城镇公交客运,以

解决人民群众上下班、上学、赶集、走亲访友等出行需求。

5/9

目前拟开通永定——大营——工业园区——兴贡——永定

的环县城公交客运线路、县城——北营工业园区——者北

街、县城——沙锅村——明熙苑、县城——元山——松林等

主要短途公交客运线路,经营上以城市公交为主,出租车客

运为辅。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形成完整的城镇公交客运三级

网络。

4、结合我县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实施,适时开通

旅游客运,其线路一端在旅游景点,以运送观光游客为主,

分定线旅游和非定线旅游。以填补班线客运与包车、出租车

客运之间的空白,使多种客运方式有机结合、合理分工。

(三)、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城乡公交客运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必然包括城市公交客运

和农村公交客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城市公交线短,客流

集中,道路通行条件良好,政策扶持力度大,经营效益稳定,

而农村公交客运点多、面广、线长、客流不稳定,道路通行

条件差,经营成本相对过高,效益低下或无效益,导致各经

营主体往往投热弃冷,即热衷于经营“热线”客运,而不愿

经营“冷线”客运。通过市场竞争往往不能实现城乡公交一

体化格局。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由我县交

通局组建“××公交客运集团公司”,作为我县经营县际、

县内城乡客运、城乡公交客运、出租车客运、农村物流的“航

母”企业,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多方投资,多种经营

方式。公交客运集团公司可由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出租汽车

公司、农村公交客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等组成,使其经营

的线路、区域“冷热”搭配,优势互补,以实现规模效益。

到2016年,运力达到:县际公交客运班车100辆、2000个

客位,以中级以上中型客车为主;旅游客车20辆、200个客

位;城镇公交车30辆;农村公交车70辆;客运出租车30辆;

货运出租车200辆、800个吨位以上。经营范围涵盖到广大

农村各行政村,实现“路运并举、通路通车”。管理上实行

经营主体公司化,营运车辆标准化,从业人员资格化,经营

行为规范化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公司经营效

益,又有利于政府监管,更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

题,提高了企业回报社会的能力,真正体现公共基础设施应

有的功能,达到“三赢”的效果。

(四)发展农村物流,促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健康

发展

城乡间客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副产品的

流通、交易而形成的客流。我县是农业县,大力发展特色农

业,加速农副产品的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我县经济实

力的重要支撑。发展农村物流就是要与商务部门推行的“万

村千乡市场工程”紧密结合,打通产、供销环节,畅通农村

物流,形成物流服务网络。既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也给

7/9

客货运输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客货运并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人货混装,出行安全得

不到有效保障的现状。

发展农村物流,就要以农村公交客运为依托,农村

客运网就是农村物流网,农村客运站兼营物流中心(站),农

村客运企业兼营农村货运物流,组建物流车队(组),发展货

运出租车,在保证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同时,也保证

农副产品方便、快捷地流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五)完善机制,加强市场监管

1、进一步推行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城乡公交客

运经营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

环境,××县交通局做为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行业主

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

下,对本区域内的运输市场依法进行管理,维护道路旅客运

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为经营

者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打破地区封锁和

地方保护,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客运企业投资我县公交客

运,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不断加快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

化的发展。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他

法律法规,加强对城乡公交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

管,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内

部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职业教育,提高运输企业的安

全管理水平。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县道路运

输协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自律

工作,为客运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业务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城乡公交客运是一种公益性很强的社会事业,交通

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关心支持,对城乡公交客运事业

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特别针对农村公交客运方面,要及予

一定的倾斜,使其享受城市公交的待遇,在税收、规费等方

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争取燃油补贴和其他补贴,以降低

农村客运车辆的营运成本,使农村公交“开得通,留得住”。

9/9

【篇4】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到同一幅发展蓝图中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交通事业改革和发展力度,推动了城镇公交快速发展,为下一步我市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为了当好市委、市政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参谋,8月4日至5日,我局一行7人在宋波副局长的带领下赴莱芜市和邹平县学习考察了当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莱芜市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5个省级园区,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083个行政村(居),1266个自然村,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9.85万人。2010年GDP完成546.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600公里。

莱芜市于2010年10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1月开始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全市98条线路、347辆个体车辆的收购工作:首先委托中介机构对每条线路、每辆车的年纯收入和残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价值和剩余的经营期限由经营企业给予原车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对2008年以前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到期后的车辆残值和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车辆残值为到期后的残值,19座以下的8年期1.5万元,6年期2万元,5年期2万元;20坐以上的8年期2万元,6年期3万元,5年期2.5万元。);对2009年以后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车辆购置费用和2年的预期经营收益。收购过程中,对规定期限内退出的业户给予一定奖励,逾期不予收购,经营期满收回经营权。此次收购过程每辆车补偿15至50万元不等,共计花费7000万元,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全部由两家公交运营企业自筹资金支付。

目前莱芜市已初步形成城区、市镇、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在延伸调整原城区公交线的基础上,以莱芜城区为中心,设置主线和支线,主线是从市到镇(节点)的线路,支线是从镇(节点)到村的线路。客运价格执行“3、2、1”,即主线2元(12公里内)、3元,支线1元,发车密度为每10至60分钟一班。截止目前,已开通主线9条(2条环行线、7条辐射线),日发280个班次;14个节点(中转站)到村的支线80条,日发798个班次。按照车型与路况相配套、同线车型统一的原则,主线新上10米以上高档空调燃气车114辆,支线投放收购的中小型客车92辆,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

此举主要为城乡居民进城下乡提供了巨大便利:平均票价由原来的7.5元降至3.5元,客流量明显增加,比原来翻了近一番,平时每天达到2.5万人次,高峰时达到3.5万人次以上,仅次一项,每年可为全市农村居民节省出行费用4000万元以上。

二、邹平县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

莱芜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73万人口,版图面积1252平方公里。2010年GDP完成540亿元,财政收入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8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600公里,其中县道185.4公里、乡道308公里、村道197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07公里,所有行政村均通达等级路。近年来,邹平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猛,现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3000部,其中出租车473部,公交车282部,公交线路38条,全县853个行政村通上了客车或公交车,通达率达到99.5%。

邹平县于2007年投资400余万元顺利完成了魏、码、台三镇34连客运班车改制,由县内客运班车顺利过渡为公交车运营,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在长山镇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投资380万元,投入14辆公交车,新建站牌216个,新规划公交线路7条,覆盖长山镇107个村庄,惠及群众7.3万人,顺利实现了镇(办)农村公交与城区公交的对接。

2010年邹平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为组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分级负责;面向群众、改善服务;公车公营、归口管理;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借城区6条线路68辆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到期之机,县交通局积极协调公交公司和承包业户进行沟通,于2月12日达成了“经营安全押金全部退还承包业户,公交公司一次性补贴承包业户每车10万元(含车辆残值及就业补助金等)收回公交车辆及有关手续,解除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的协议,收回了所有承包经营车辆,并全部实行公车公营。8月底,原挂靠在邹平县出租公司的36辆县内客运班车每车补偿7万元,全部过户到公交公司并改制为公交车,截止11月基本完成了一二级公交网络的改造和实施工作。12月1日,韩店镇三级免费公交网络正式开通,2条线路投入公交车5辆,沿途经过38个村庄,惠及群众3万多人。

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先后分别投资2100和3300余万元,统一新购置73辆和109辆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县公交网络基本上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各镇(办)的格局:一级公交网络(城区运行)规划9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120辆,现已开通7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88辆;二级公交网络(县城直达镇(办)驻地)规划9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64辆;三级公交网络(镇(办)驻地通往行政村)规划44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104辆,现已开通23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46辆。共覆盖15个镇(办),惠及人口70余万人。

邹平县公交网络现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一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1元,二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2元,三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1元或免费。其中,使用IC卡乘车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费,普通乘客9折优惠,学生乘车8折优惠,残疾人乘车5折优惠。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投资260余万元安装了3G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公交车智能调度管理信息与公安、城管等部门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邹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一是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凡经全县综合交通规划、城乡公交网络线路方案确定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农村客运站、公交停车场、首末站、换乘点、加油加气站、调度中心等重要公交基础设施,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二是实行补贴、补偿制度。①积极支持各镇(办)建设标准化农村公交客运站、站台、站亭、站牌,补贴资金纳入县财政交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②对城区公交首末站、巡回场、港湾、换乘点、站亭、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城市工程建设经费预算;③逐步建立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财政补贴和经济补偿机制,每年从县财政划拨1000万元对公交企业进行补贴和补偿,同时减免税费,减轻公交企业的负担;④各镇(办)辖区内的三级公交网络,由公交企业投入车辆,所属镇(办)给予车价50%的资金补贴,同时进行票价补偿,收费车辆每年每车10万元,免费车辆每年每车13万元,补偿资金由各镇(办)拨付给公交企业。

三、当前两地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负债,发展后劲不足。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两家公交运营企业共投入2.5亿元用于旧车收购补偿和新车投入,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其中莱芜交运集团长运公司每月须支付的银行利息就达60万元。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未出台任何优惠补贴政策,只享受省交通厅每年拨付的20至30万元补贴和国家相关的公交车燃油补贴标准。邹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运行后,预计年亏损2000万元,虽然县财政拨付1000万元进行补贴,仍有1000万元的缺口需要公交企业承担。

2、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可持续发展遇到困难。造成公交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①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和线路不断增长,营运车辆公里营收及利润下降。②统筹政策变化导致企业人力等成本增加。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公交企业按规定办理各项劳动保险,员工收入和福利逐年提高,人力成本占成本支出比例越来越高,现在两地公交驾驶员月工资均在2800元以上,并投五险一金。

3、公交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公交健康发展。莱芜市财政投入1600万元建成16处乡镇四位一体交管所后,其余600个公交候车亭和500个站点牌的建设、维护资金全部由公交运营企业负责;而邹平县的站点建设、维护费用也均由公交企业买单,政府只负责划拨建设用地。由此就造成市民候车配套设施不足:市区内繁华商业地段、主要城市道路、居民小区、中小学校等市民集聚区域没有配备相应的公交始发站场或中转站场,导致公交线路的营运往往遇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尴尬场面;市镇、镇村公交站场设施更缺乏,没有达到“一镇一站、一村一亭、一站一牌的建设要求,符合标准的公交回车场很少,尤其是镇村线路上的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回车场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4、公交线网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一是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没有请有关专家进行专业论证规划,就有群众反映线路设置不合理:“从表面看票价低了,但实际算起来并没有省多少钱,反而麻烦了,老百姓进城要先坐村镇公交,再坐城镇公交,要倒车,麻烦多了。”二是莱芜市的公交线路有重复授权现象,一方面违背了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必然导致两家公司的冲突,可能引发恶性事件。三是莱芜市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之初没有走招标的程序,硬性指定没有运营资质的长运公交运营城乡公交,对具有公交一级企业资质的公交公司进行限制,导致城乡线路先天不足,部分群众有怨言。四是目前在莱芜市三位一体城乡公交系统中,只有城区公交执行国家对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政策,市镇、镇村公交还暂未执行。

四、对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方便城乡居民出行上,体现在公交设施的建设上,体现在公交的运输效率上,体现在公交经营的开放上。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加快市域公共交通发展的认识。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事关民生的公益事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两新战略”,“交通必须先行,公交必须优先”,对此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发展需要、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针对胶南实际,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即:“管理体制一体化,线路走向一体化,营运模式一体化,政策扶持一体化”。采用“政府推动为主导,企业改动为主体,政策激励为动力,市场带动为活力”的模式,达到“满足百姓需要,提升政府形象”的目的。城镇公交要与长途客运分离,实行公司独立运作。对公交行业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城市公交和城镇公交的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城镇公交经营模式,调整和完善公交路网布局,加强服务质量的定量考核。

2、加强规划,进一步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城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调整、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使公交场站设施建设与公交运力发展相适应。二是要加快建设内外客运衔接的公交枢纽站。在汽车客运中心、城乡结合部、公交线路交汇点等交通节点,要建设公交枢纽站,形成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转换,使乘客能及时换乘公交进出市区。三是要继续做好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城市公交做到站站有候车亭,城镇公交要做到每个行政村、公交沿线村民集聚点有候车亭,实现人、车、站的和谐协调。四是要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消除瓶颈,打通断头路,设计环线公交,减少换乘。

3、加强扶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和考核机制。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不可能完全依靠公交公司本身的力量来发展公交,政府必须要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社会职能,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来鼓励、支持公交企业的运营。根据当前的新情况新要求,政府应重点考虑城镇公交的整合,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城乡公共一体化发展的扶持机制和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形成政府主导、购买服务与企业主体、公司化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要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合理的补贴金额。加大监管和审计力度,严格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同时,要建立财政补贴的考核机制,对公交企业的运营、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政府对公交企业财政补贴取得最大效益。

4、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水平。公交优先首先要做到公交优秀,公交服务水平最终体现在乘客满意度的高低,乘客的首肯是对公交服务水平的最准确评价,把乘坐公交车作为市内出行的首选是乘客满意的具体体现。要加强对城镇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建立健全对公交企业的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非法运营活动,完善公交企业社会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城镇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城镇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IC卡、GPS以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要积极整合城镇公交资源,优化城镇公交资源配置,彻底解决公交行业之间的承包、挂靠和变相挂靠等经营方式,实现政府主导、民企主体,集约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员工化管理的模式。要大力开展文明线路和星级服务等评创活动,强化对公交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规范服务标准,不断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公交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

以上是我们的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建议,仅供参考,请予指正。

【篇5】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


濉溪县百善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实 施 方 案

濉溪县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一月

濉溪县百善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实 施 方 案

根据全县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的基本原则及要求,结合百善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完善服务,努力构建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公共均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思路

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实施“1256”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张名片,建设五个园区,发展六大产业。一个目标,以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镇为目标;两张名片,打造物流百善、食品百善;五个园区,建设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遗产保护区;六大产业,发展物流仓储业、优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禽加工业、铁矿石采选业、休闲旅游服务业,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达到1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达到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财政收入增长15%,达到3000万元;招商引资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4500元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实现应保尽保,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85%,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一)规划编制

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完善功能、集约发展”的原则和 “县乡一体、城乡统筹”的要求,完成百善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黄新庄、丁楼两个示点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遗产保护区五个园区的规划。

1、按照城乡一体化布局体系,编制完成百善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2、高标准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完善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商品市场、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改进教育、卫生、饮水、环境等居民生活条件。

3、完成黄新庄、丁楼两个试点村的整体规划。

4、完善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遗产保护区五个园区的规划。

(二)产业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张名片,建设四大市场、五个园区,发展六大产业,努力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1、整合建设资金1000万元,完善园区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2、利用资源、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小商品市场、农资市场、粮油市场、菜市场四大市场。

3、抓住国家投资5.4亿元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鲁王、谷王、华瑞生产规模,加快福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屠宰3000万只鸡项目建设速度。发展规模种植和特色种植。叶刘湖、青卫、前营等村发展优质小麦16万亩和优质高蛋白大豆10万亩;马乡、苇菠、龙桥等村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3000亩;前营、桥头、道口等村发展黑糯玉米种植 亩;张庄、百善等村双孢菇种植24万平方。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家。

4、依托百路物流和粮食仓储中心,打造物流园区。扶持壮大百路物流,使其建成皖北最大的物流基地。引进现代化的仓储物流企业入园,完善粮油仓储物流中心功能体系,把粮食流通中心建成集现货交易、电子商务、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粮食市场。发展粮油交易中介服务组织和粮油超市,推广连锁店、配送制和超市等现代化商业形态。

5、加快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和水面治理工作,争取上级资金,修建环湖公园,铺设环湖道路30公里,沿湖种植花草树木,建设特色养殖基地,发展集旅游、垂钓、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打造生态旅游园区。

6、在现已初步开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和建设柳孜大运河遗址和柳江口码头遗址保护项目,打造遗产保护园区。

【篇6】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2018年10月20日,省领导对国家重点功能生态区县环境治理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探索一条政府与有信誉、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合作的环保新路”。

2018年11月2日,省财政厅下达《2015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的通知》,并要求41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增量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同时,省财政专门安排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财政奖补资金,视县市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成效及与企业合作推行PPP模式的情况,进行检查后再行分配。

为做好城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同时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高运行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此项目按省财政厅、建设厅、环保厅的相关指导,以PPP模式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2)项目概述

根据实际情况,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分为两期实施,本项目为第一期工程。

本项目的目标为:

1、新建xx大型垃圾水平式压缩转运站,并将其打造为集压缩减量中转、样板展示、互联网监控中心三位一体的样板工程。

2、完成全县域垃圾压缩站的布局,并将前段垃圾收集延伸至行政村,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县域垃圾收转运系统。垃圾收运量充分满足海螺水泥厂的垃圾焚烧能力,约210-220吨/日。

3、提升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能力,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管理体系,使得县城的清扫水平达到中型城市水平。

4、筹备筹建西北片区集生态处理,垃圾分类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垃圾处理中心。

本项目完成后,能基本解决业已存在的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能基本实现人口密集区地区的垃圾日产日清,并能将打造成为省生态示范县的典范。

图1、乡镇垃圾收运体系流程示意图

(3)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于五个方面:

1、城管局原有环卫支出;

2、各乡镇原有用于集镇及农村的垃圾收转运支出;

3、生态办用于农村治理的专项资金;

4、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

5、省财政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财政奖补资金,具体金额视检查情况而定。

(4)项目建设投资及运营费用

不含存量资产接收,本项目建设总投入约XXX万,总运营费用约XXX万(已含税金6%,企业利润8%,融资成本6%),其中土建部分中涉及到的土地(含三通一平等),由政府无偿提供使用。主要内容有:

1、建造日处理量为200-400吨的水平式压缩中转站:建造成本约XXX万(含配套转运车及箱体);年运营费用约XXX万;建设周期(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约X个月。

2、城区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转运系统建设,覆盖XXX万平方米,垃圾量XXX吨/日:建设成本约XXX万;年运营费用XXX万。其中:清扫保洁XXX万,清运费用XXX万。

3、乡镇农村垃圾收转运系统,涵盖全县XXX个乡镇,日收集垃圾总量约XXX吨/日:建设成本约XXX万(小型垂直压缩中转站及相关配套收集、转运车辆);年运营费用约XXX万;建设周期约X个月

4、信息化系统建设:建设成本XXX万;年运营费用约XXX万,建设周期约X个月。

本项目农村垃圾收集中所涉及到的垃圾箱购置、布置及农村清扫保洁由生态办负责。

项目的停车场及办公场所,不再另行投资,建议由政府无偿提供场地给项目公司使用,项目公司负责包括场地平整,装修、日常水电等其他费用。

(5)政府存量资产接收

本项目政府的存量资产主要包括政府已经购买的环卫作业车辆及已经建设好的垃圾压缩站(设备和垃圾站的土建部分)。

存量资产接收范围包括:

原则1、接收在报废期内的资产,已经过了报废年限的不接收,其中,按行业通用规则,车辆类按五年折旧;垃圾站按八年折旧。

原则2、接收符合环保要求的资产,不接收排放不达标,不能上牌,以及非密闭的垃圾收转运车辆。

原则3、接收能够正常使用的资产,不接收不能正常使用,或者需要经过大修方能使用的车辆或垃圾站。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存量资产的价值必须由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评估,按评估的估值进行接收。

存量资产接收方式:

1、垃圾站作价入股,作为政府的投入。

2、车辆由项目公司租赁。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存量资产的价值须由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评估,按评估的估值进行接收。车辆类资产由PPP公司或PPP公司委托的运营公司进行租赁,由此产生的费用需另行计算。

(6)项目预期主要亮点评价

本项目预期主要亮点可总结为:“一圈”、“二转”、“三无”、“四+”,具体为:

1、“一圈”,即打造“半小时垃圾收集圈”:本项目通过增加垃圾压缩站数量,及对垃圾压缩站的优化布局,垃圾压缩站的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全县域,而且从垃圾收集容器到垃圾压缩站的运输时间,绝大部分可以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2、“二转”,即通过二次转运、实现垃圾二次减量,垃圾焚烧的热值大幅提升:生活垃圾第一次经过小型垃圾站转运,可以对污水进行第一挤压,同时,可在垃圾站内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拣,从而实现第一减量;第二次通过县城的大型站进行转运,可以对污水进行第二次挤压,从而使得最终运往海螺水泥厂的生活垃圾的热值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大型站的二次集中转运,可以大幅减少前往海螺水泥厂的转运车数量,从而大幅缓解目前存在的交通拥堵现状。

3、“三无”,即无滴漏、无抛撒,收运全程无二次污染:本项目严格按行业的环保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垃圾收运过程为全封闭作业,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以杜绝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收运线路沿途臭气、污水和垃圾抛洒问题。

4、“四+”,即“互联网+”信息化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环卫作业的全程监控,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效果。

(7)项目交易结构

(1)、本项目以PPP模式实施,由政府出资代表参股、社会资本控股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SPV)实施本项目内容。

( 2)、人民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授权项目公司实施本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

(3)、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提供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项目公司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

(4)、依据特许经营协议等PPP有关政策规定,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的政府购买服务费,列入人民政府年度财务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并取得人大常委会的批准。

(5)、特许经营期期满后(暂定为XX年),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全部无偿移交给政府指定机构。

2、支付方案

本项目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

(1)、保底支付

实际支付按照垃圾收运量,清扫保洁面积及政府的考核评分等来进行支付,为了保障企业的生存,政府设立保底支付,保底支付组成包括:投资保底和项目运行维护固定支出保底。

(2)、调价机制

当以下情况发生变动时,启动调价机制:

由于城市面积扩大,需要增加清扫保洁面积时;

由于人口,人均垃圾量增加或垃圾收运率提高,导致垃圾收转运量提高时。

由于人均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时;

由于燃油,水电价格增长,导致运行成本增加时;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城乡 公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