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诗朗诵配乐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重阳节诗朗诵配乐3篇
重阳节诗朗诵配乐篇1
配乐诗朗诵活动方案
一、活动领导小组:
1.组长:×××
2.副组长:×××
3.成员:×××
二、活动主题
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
三、活动背景
为了全面落实讲文明、树新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少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培养求真、向善、尚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活动。在此氛围下,×××特举办此次配乐诗朗诵大赛。
四、活动目的
为了深化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让诗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提高广大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让精美的文字激发青少年爱上诗歌、爱上读书、爱上生活、爱上大自然,拉近人与文学的距离,同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子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情操,塑造良好的文学氛围,展现×××浓厚的文化底蕴。
五、活动时间:
1、初赛:×××年×月×日
2、决赛:×××年×月×日
六、活动地点:×××
七、主办单位:共青团×××委员会
八、活动形式及内容
1、参加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2、评委:语文组和音乐组及相关老师。
3、参赛内容:可自撰稿件,也可借鉴现成作品,但内容须围绕主题,选材健康、积极向上。
4、由参赛成员自行准备参赛所用背景音乐(使用乐器的自行行搬运和摆放)。
5、表演时间:8分钟以内 (入场、退场、摆放/搬运乐器3分钟,朗诵时间5分钟以内。)
7.主持:
(1)主持人选:主持人是本次活动的灵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活动的好坏。预设置4位主持人,男女各两名。
九、活动筹备计划:
(一)活动前期准备:由团委组织开展,文学社予以配合。
1.由文学社的社长向该部成员介绍活动内容;
2.由编辑部干事到各班宣传;
3.整理各班上交的报名名单,并安排好各参赛选手参赛的地点和顺序;
4.向相关人员详细分配活动任务以及活动所须的物品
(二)活动当天:
1、活动场地布置:
a.嘉宾席布置:桌椅、纯净水的摆设、计分表的分发;嘉宾待定。
b.观众席布置:有秩序的引导观众入场,出入口人员安排;
c.舞台设计:悬挂标语“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PPT展示“2014年高二年级配乐诗朗诵大赛”字样。
(1)初赛比赛内容:
a.自我介绍
b.诗歌朗诵
(2)评分标准:
a.形象: 衣着得体,举止大方。(1分)
b.选材: 积极向上,不得脱离主题。(2分)
c.自我介绍:普通话标准,带有情感。(3分)
d.诗歌朗诵:动作大方得体,朗诵感情色彩丰富。(4分)
(3)决赛比赛内容:
a.自我介绍
b.诗歌朗诵
(4)评分标准:
a.内容健康,突出主题。(10分)
b.恰当、熟练运用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节奏等多种朗读技巧。(20分)
c.声音洪亮,感情真挚、充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30分)
d.参赛者仪态大方、自然,具有丰富的表演力。(20分)
e.配乐旋律与诗情配合协调。(10分)
f.脱稿(10分)
十、活动工作具体安排:
(一)组织管理原则:各小组要顾全大局,服从安排,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二)各组任务及责任:
1.舞台总监:负责知道监督整个活动的各项工作。
负责人:
2.前台工作组:负责指导监督活动前台的各项工作。
负责人:
3.后台工作组:负责指导监督晚会后台的各项工作。
负责人:
4.舞美组:负责活动现场布置。
负责人:
5.后勤组:负责所有后勤工作
负责人:
6.摄像:
7.网上宣传:
8.安全保卫和座区安排:
负责人:
9:对外联系:
十一、评比方法和奖项设立:
1、比赛采用评委评分制,针对选手的表现现场打分,累计分数最高的选手获胜。
2、大赛设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两人、三等奖三人、最佳选手奖一人。
3、所设奖项不可兼得,奖品和证书由学校团总支学生会提供。
十二、比赛要求:
1、 初赛有十名选手晋级决赛,参赛选手应配合工作人员,自行遵守比赛秩序。
2、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尊重评委。
3、比赛前要求提前十分钟入场,逾期不到的将视为弃权。
十三、应急措施:
(一)停电应急方案:若活动前停电,由安全保卫组和各班班主任负责维持好现场秩序,由总务处负责询问供电局恢复供电时间。如果停电时间过长,则由学校领导宣布晚会延时或改期举办。
(二)节目应急方案:
1、台上一个节目演出时,其后一个节目做好后场,另一个节目做好准备。前一个节目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演出时,下一个节目即时跟进。主持人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
2.其他突发情况时,由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持秩序和处理突发事件。
(三)学生入场和疏散应急方案:
1.学生入场:各班班主任组织在大厅外整队,按照高二(1)到高二(21)的先后顺序入场,并在指定位置就坐。
2.入场后在四道应急出口处设立保卫人员,禁止非高二学生和社会闲杂人员入内。
3.疏散时保障四个应急通道的畅通,并维持好疏散秩序,避免出现踩踏事故。
共青团×××委员会
×××年×月×日
重阳节诗朗诵配乐篇2
重阳节诗朗诵 古时文人在重阳节登高抒怀之时,无不饮酒赋诗,这在汉魏时如此,在唐时亦如此。《仙书》曰:“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九日假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茱萸驱邪,菊花延寿,这是上古的传统说法。这种习俗被唐代诗人引用到诗作中便成为表达某种情怀的载体。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诗借登高饮菊花酒之题,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诗人遥想故园的心境。
菊花姿容美丽,品性高洁,又由于它正逢农历九月开放,故自然地与重阳节结下了不解之缘,赏菊便成为重阳节又一习俗。唐代诗人赏菊,一为赏其品性的高雅,二为借省赏菊以寓志。王健《野菊》(明艳出荒篱,冷香着秋水。忆向由中见,伴蛩古壁里。)表面上是在赞赏野菊的美丽姿容,实际上是借它能在山间石壁顽强生长的不屈精神,以表达诗人对生活对生命顽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唐诗中以赏菊咏菊为题的作品很多,仅杜甫就有十多首。郑谷也有不少咏菊诗,现举其二为隅: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无情。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第一首道出了诗人对菊的流恋之情,第二首则表现了菊与众不同的脱俗,高洁的品性,假此以抒发诗人与王侯诸贵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另外,《唐六典》,《食谱》所载重阳节食糕的习俗在唐诗中也有所体现。
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最初的意义大体如汉末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所说的那样:“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而到了唐代,由于时局的变动,生活的颠簸流离,许多诗人便借重阳登高饮酒之名以抒怀表情,像杜甫《九日》,王勃《蜀中九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杜牧《折菊》等,无不借重阳之名,或表悲秋,或表乡愁,或表对前途险恶的伤感,或表内心只能对菊申诉的愁苦。唐代诗人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习俗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重阳节的涵义,也丰富和发展了唐诗的内容。这一点,实应为今人借鉴。
重阳节诗朗诵配乐篇3
九九重阳节诗朗诵主题活动
3年级2班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品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学生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发表感言
学生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