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payment),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4篇
【篇一】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1940—2014年美国国防支出(军费)总额及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一览
2010-01-27 13:06:34| 分类: 【世界军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940年,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几年了,但是美国还没有卷入战争。
因此,当年美国军费支出仅有16.6亿美元,占联邦政府财政支出的17.5%,占GDP的比重仅为1.7%。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当年12月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之中。
——因而,从1941年开始,战争状态下美国军费支出急剧膨胀。
1941年美国军费支出额为64.4亿美元,比1940年增长2.9倍。
1942年军费支出达到25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倍;1943年继续增长到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1944年达到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到了1945年,虽然战争还在继续,但大局已定,因而该年军费增长降到了个位数,仅上涨了4.8%,但是总额仍达到了830亿美元。
——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大幅削减军费。
1946年降至427亿美元,降幅达到48.6%;1947年进一步降至128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70%;1948年甚至降至百亿美元以下,仅有9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才3.5%。
——1949年,东西方冷战开始后,美国又逐渐增加军费支出。
由于1948年的柏林危机,1949年美国军费比上年上涨了44.4%;之后的1950年虽然仅上涨了4.4%,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美军卷入朝鲜战争,美国军费又开始了大幅度增加。
——1951-1953年间,美国军费上涨幅度依次为71.7%、95.6%和14.6%。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美国开始削减军费开支,连续三年军费负增长。
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以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苏争霸及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前期保持在7-10%之间。
后期由于力不从心,实行战略收缩,撤出越南后,军费占GDP的比重降至5%左右。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后,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逼迫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来拖垮苏联的经济。因而,开始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从1979-1983年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军费增长,直到1989年,始终保持军费正增长态势。
这样,终于将苏联经济拖垮,引发了苏联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在80年代,虽然美国军费连年增长,但是其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6%之间;而苏联为了保持甚至超过美国军费总额,其军费占GDP的比重不得不长年保持在15-23%左右,以致经济不堪重负。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时期,基本以发展经济为主,因而军费基本呈削减趋势。
——直至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为了实行先发制人的反恐战争,军费又开始大幅度上涨,其中有4年军费增长达到两位数。
【篇二】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及
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姓名:李晓红
学号:201121070223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有关于财政支出的问题,从经济范畴入手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意义。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面。纵观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增长的情况,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经济现象,但同时,这也成为各个国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公共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要扩大, 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发展时期,改革的成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等等,对财政支出都呈现出增长的需求。以下我将对我国1998年——2012年财政支出的相关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且预测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提出合理地应对措施。
一、1998——2012年财政支出与GDP的相关数据
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自1998——2012年,不论是GDP的数额还是财政支出的数额,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是逐年增长的。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GDP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的是波动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2009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8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下降,而2010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9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上涨,2012年GDP的增长率相对于2011年又是大幅度的下降。
二、1998——2012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1998——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变化图
图1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下降的。仔细看来,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2003年的增长率最低,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但是,增长率始终没有低于10%,这足以说明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8——201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图2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持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该系数若大于1,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该系数是最大值,超过了3.5,此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达到最低值,其值低于1,之后缓慢上升,在2009年达到一个小高峰,2010年相对于2009年而言,下降幅度大,但是之后又出现了逐渐上升的态势。
1998——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图3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指标始终大于10%,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始终是较大的。从1999年到2004年是处于下降的,自2005年开始,则是缓慢上升,并在2009年达到最高,高过50%,说明GDP增长的一半用于财政支出,2010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又是上升的态势。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一个波动态势,但是,增长的年份多于下降的年份,并且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绝对增长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亿元、5 252.82亿元、7 110.91亿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万亿元以上。从增长率看,虽然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但财政收入增长率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名义增长率从2006年的22.47%提高到32.36%,提升近10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从2006年的18.62%提高到26.08%,此后,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不断上升。这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需求能力
根据瓦格纳等人的研究,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相应提高。从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来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增加,并没有伴随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相应提高,相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完全失效,经济发展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张无任何解释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与瓦格纳所观察的样本国的初始状态并不相同。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调动了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尤其是私有制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理所应当,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家、政府满足这些需求。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由完全经济经济体制的庞大政府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补充性政府的转变之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管理的集中化以及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可以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政府活动的合理扩张是必然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这些都必然引致财政支出的进一步扩张。
(三)城镇化的推动
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包括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比较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明显小于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引致城市的拥挤和较强的外部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对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需求弹性较大的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引致更多的财政支出。
(四)行政管理体制因素
政府部门的特有性质决定了其天生具有不断扩大支出的需求,政府具有有一定的垄断性、官僚性以及非市场性,政府的各项行政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容易扩大支出而难以精简收缩;此外政府体制仍沿用传统的科层结构的官僚体制,层次分明,规章制度严格,很难引入竞争机制,效率的低下必然会引致支出的膨胀。
此外,政府机构具有膨胀性,无论政府工作增加与否,或根本没有任何工作,政府机构人员数总是按同一速度增加。中国行政管理机构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双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机构的扩大必将更多地占用资源,而且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增加,同时膨胀的机构本身容易产生低效率,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撑。
第三,政府机关公务员有扩大支出的动机。政府机关人员由于自身利益的追求,或者是出于享受到更好的工作环境的目的,或者是出于追求政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第四,政府层级过多也导致了财政支出的膨胀。我国政府多达五级,政府层级每增加一级,必然增加相应的行政管理经费,同时层级过多,必然增加交易费用,并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难以完全对应,即增加公共产品提供成本,又导致支出效率的低下,从而导致财政支出的相应扩张。
(五)预算管理方式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增量预算,即预算年度财政支出在上年财政支出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一般是增加一定的比例,这种预算方式,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虽然,经过多次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我国也尝试零基预算,但是基本流于形式,实际预算中仍主要遵从增量预算理念。
(六)贫富差距的扩大
马斯格雷夫认为,如果政府旨在减少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那么随着人均居民收入的增加,转移支付的绝对值会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间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政府增加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支出,同时部分城市居民由于下岗面临生活困境、偏远地区居民生活的无法保障等,都要求政府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进而推动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
四、对我国财政支出趋势的合理判断
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将会继续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但是,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会有所放缓,并且财政支出重点将会有所改变,具体如下:
1、为维护国家政权、主权完整、保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对于行政管理与国防的支出仍旧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2、为了促使整个社会有较高层次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以及促进外部效应巨大的公共事业进步,国家将会在社会保障、科技、卫生、文化、医疗、扶贫等方面加大财政支出;
3、对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具有巨大外部经济效应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会增大,例如:水利、电力、道路、桥梁、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支出;
4、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国家对宏观经济还应有必要的控制,财政也要留有一定的财力,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的干预。
五、如何应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1.、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廓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范围,以此作为市场和政府财政的分工范围。一方面政府坚决从私人商品提供领域退出,专注于公共商品和服务领域,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又必须把市场经济下本应属于财政职责范围内的公共商品和服务提供的职责承担起来,彻底解决“政府办企业”和“企业办社会”的双重错位,实现政府和市场职责的合理归位。
2、转变理财思路。政府理财思路必须转到“以支定收”的公共财政理财思想轨道上来。这里的“以支定收”并不是“量入为出”的简单倒置——“量出为入”,而是立足于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以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来确定政府职责,由政府职责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由财政支出规模确定财政收入规模。这里的“支”是由社会公众的代表——各级人大审议批准通过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支出,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客观的合理的社会公共需要规模相适应的政府实际支出,而不是政府部门自身确定的随意性的支出。这里的“收”是通过民主化、法治化的财政收入制度严格界定了的规范性收入,而非政府部门自身随意把握的收入。
3、拓展和优化组合我国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方式。公共商品提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应由政府所承担的公共商品的提供也不限于传统的财政全额拨款、建立国有企业和事业机构等少数几种方式,可供选择的有效方式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政府的职责应是根据不同事务的重要性及性质、公共商品的外溢性程度、政府所要达成的政策目标以及财政资源约束状况等选择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或将多种方式优化组合,以取得政府活动及财政支出的高效率。
4、建立适度的公共支出规模控制制度,适度提高公共支出规模。根据我国目前公共支出规模较低而政府支出规模偏高的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政府支出规模,提高公共支出规模至合理区间。这就要求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取消制度外收支,将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提高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进而提高公共支出规模合理区间,将偏高的政府实际支出规模降下来。
5、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围绕支出重点调整支出结构,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应重点用于政府应当而且有能力做好的公共商品的提供上,财政支出应优先保证纯公共商品的供给,对准公共商品(或混合公共商品)尽可能采取民间部门提供政府资助方式。
6、废除公共支出资金分配中长期使用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建立科学的绩效预算制度,合理分配各个政府部门可得到的公共支出资金。根据各个政府部门的不同性质,分别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分配各个政府部门公共支出资金的依据,优化各个政府部门支出结构,有效抑制各政府部门经费的不断膨胀,提高公共支出使用效率。
7、强化财政支出的法治化,实施依法理财。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人大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监管。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支出计划安排财政支出,违反预算支出计划的财政支出都属非法支出,应严加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轻则失去官位,重则承受牢狱之苦。其次,财政部门要被强力授权,使其能够及时阻止财政支出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财政部门一旦发现各政府部门财政支出中的违法行为,即可立即停止对该部门的拨款,同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政府及人大,给予追究该部门及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只有对违法行为的政府部门及有关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之后,财政部门才能够恢复对该部门的拨款。如果财政部门不能及时发现政府各部门的违法财政支出行为,财政部门也要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国家应该从社会发展的现况以及发展目标,规划财政支出的规模以及结构,切实发挥财政支出的作用,将每一笔支出用到该用的地方,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争取早日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篇三】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
教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费用开支,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高效的利用和配置这部分资源,对于我国科教兴国的实现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采用教育支出强度、支出结构、生均支出水平三方面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用教育支出总额、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等规模指标对我国教育支出进行规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不断增长,但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使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矛盾仍然存在。
一、近年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体发展状况
1.教育支出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国际上通常用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3.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
二、我国教育支出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不见有多大的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但直至今日我国还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2.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的水平是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是中国的7.44倍;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尾,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3.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4.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受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人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5.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6.市场失灵的影响。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市场失灵为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提供了必要的和 合理的依据。
(1)信息传递与调整机制的滞后
1.信息的获取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学生要获取目前市场上各种专业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的难易程度,可获得的薪水的高低,以及各个大学的教学质量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甚至有时候不可能获得;而企业要鉴别哪些学校哪些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比较高,也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2.市场各主体作出相关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判断哪些人才需要,哪些不需要比较容易,并且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采取相关的行动,但是高校要作出相关的调整就不太容易了。开设一门专业或取消一门专业,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老师和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由于学生在学校通常要学习四年,而市场的需求又是瞬息万变的,某个专业在学生入学的时候非常紧俏,可等到毕业时,市场需求却趋于饱和。
(2)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在前面的高等教育的性质中已经谈到,高等教育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特别是涉及到第三个层次的教育领域时,其公共物品的特性是十分明显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趋于无效。此时,上面所分析的恶性循环,就极有可能发生:选择从市场主体——企业开始,由于它招收的雇员所所创造的效益有一部分不能归他所有,而为他人或全社会所有,但是他却要为此支付全额的成本——给雇员支付全额的工资,则成本会远远大于收益,因此,企业
不会招收此学生,或者只招收极少量的学生。此时,就极有可能陷入如前所说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导致该专业的高等教育规模逐渐萎缩。但是,社会显然是需要该专业的知识的,如是没有人去从事各种科学知识的基础性研究,则我们的社会将会停滞不前,将会使得全社会的总收益越来越小,势必会影响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加强对教育发展和改革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宏观教育研究的紧迫任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宏观教育研究正在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综上所述:政府应该.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2. 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3. 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篇四】美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注意改下格式,编辑表明,图名以及列下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应用协整理论对我国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教育支出对经济的发展支持不够,教育投入不够的结论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 协整
0 引言
政府教育支出是由教育产品的公共品性质所决定的。判断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对于合理界定政府的公共支出范围,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协整角度研究教育支出、财政支出和GDP之间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VAR模型,以期其能做为政府决策教育支出的参考意见。
政府教育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府教育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的一部分,并且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乘数效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增长。二是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大大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这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1 文献综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1962年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有33%的份额要归因于美国教育的发展,前苏联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运用劳动简化率算得1940-1960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30%由于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者整体文化程度,而近二十年该比例还有所提高。再看近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的经济奇迹,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度过重视国民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支撑重点转移于人力资源,许多经济学家称“开发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全面发展的第一原动力。丹尼森把1929~1982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核算分为:劳动、资本、单位投入产量、知识进展、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几个部分,经过核算表明,1929~1982年间2.92%的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中的1.90%归功于要素投入增长,1.02%应归功于技术进步。其中,知识进展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6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各种背景的不同,我们很难找到他们完全一致的发展道路,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但是,教育却能成为其中主要的安全出口,不管是二战战败国日本,还是战胜国美国;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亚洲,几乎所有经济发展较快、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国家,无一不把教育当做他们解决问题的重点,而对教育的重视也给这些国家带来较高的回报,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加快发展的科学技术等,无一不与教育的发展有关。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教育都是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关键。通过教育,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相应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GDP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充分,教育投入力度不够,我国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较其他发达国家明显偏低,从长远利益来看,这必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运用大量统计资料,从定量角度分析教育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政府教育自身发挥其经济职能的表现。由于教育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经济效益的复杂性及理论研究的欠缺,所以教育支出影响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至今没有一个理想的统一衡量标准(王文博等,2001)。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计量方法主要有:舒尔茨(Schultz )的余数分析法、丹尼森(Denison)
的经济增长因素法和斯特鲁米林(Sterlumlin)的劳动简化法。上述分析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研究教育支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时,将教育表现为资本投入的一种因素,力求以劳动技术投入量和货币资本投入量来共同估算人力资本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然而,这种量化关系的建立是演绎推导出来的,计算结果虽然不能够准确说明问题,但是这些分析方法都对因教育投入促使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导致经济增长做了一些相关的、合理的估算。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1962年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有33%的份额要归因于美国教育的发展,舒尔茨教授(和他的追随者们)通过研究证实,美国经济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收益大于在实物资本上的投资收益,而这种状况正是导致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投资的增长速度的一个原因。这样,舒尔茨教授通过农业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进而把这一理论应用到经济发展领域。
前苏联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运用劳动简化率算得1940-1960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30%由于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者整体文化程度,而近二十年该比例还有所提高。
丹尼森把1929~1982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核算分为:劳动、资本、单位投入产量、知识进展、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几个部分,经过核算表明,1929~1982年间2.92%的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中的1.90%归功于要素投入增长,1.02%应归功于技术进步。其中,知识进展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6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产生巨大影响。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的关于GDP 、财政支出(GE)和教育支出(EDUGE)的年度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主编的《中国统计年鉴2001 》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整理而得》,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影响,在不改变变量特征的前提下,本文对三组数据均做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表示为:LGDP, LGE,LEDUGE(见附表1)。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从GDP 、GE和EDUGE经对数化处理前后的时间序列图上反映出来,如图1 和图2 所示。本文运用Eviews6.0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法
Dickey and Fuller (1979 )针对 AR(1)的时间序列形式提出所谓的 Dickey- Fuller (DF) 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序列是否存在非平稳的单位根现象。由于Dickey-Fuller (DF) 单位根检验法是假设为误差项,然而回归残差项常会有显著的自相关现象,此现象将会影响检验的效果。因此Dickey and Fuller (1981 )在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之后,就以AR(p)的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称为修正后的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ADF),其模型如下所示:
(1)无常数项且无时间趋势项:
(2)含常数项但无时间趋势项:
(3)含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
DF检验其实是ADF 检验的一个特例。当假设检验成立时,表示变量具有单位根现象,为一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资料;反之,若拒绝假设检验时,则表示变量不具有单位根现象,为一平稳性的时间序列。只要变量的原始序列的水平项接受任何一种形式的单位根检验的假设,本文即认定该变量属于非平稳性的时间序列,必须更进一步对变量进行一次差分的单位根检验以确保序列的协整阶次。在Eviews 中给出的是由Mackinnon 改进的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如果变量是单整的,那么我们将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分别确定 GDP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长期关系。
3、协整检验-JJ检验法
本文采用Johansen (1988, 1990, and 1994 )及 Johansen and Juselius (1990 )所提出的多变量协整检验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检验法来检验协整的关系。这种方法以一个高斯向量自回归模型(Gaussian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为出发点,利用其所对应的误差修正表现形式(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ation)作为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基础,并以两种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s )统计量来确认协整向量的个数,并使用Akailke (1973)所提出的 AIC 准则和Schwarz criterion(SC准则)作为最佳落差期数的判断准则,这两项数值越小越好。Johansen 协整检验的模型共有以下五个:
然后,我们再根据相关准则选出最优模型。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 (1986 )指出,若变量间具有协整现象时,在采用向量自回归(VA R )模型进行研究时,必须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各方程式后再加上一个或数个误差修正项(Error Correction Terms ),以形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也就是说,误差修正模型是建立于变量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下,所以其分析兼具变量间隐含的长期及短期动态的信息。该模型公式如下:
(9)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 Granger所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变量 过去和现在的信息有助于改进变量 的预测,则认为 是由 引起的Granger原因。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最主要的是最优滞后期的确定,在本文中,最优滞后期的确定是按Schwarts Information Criterion(SIC) 确定的。
四、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1、平稳性检验
我们运用ADF 检验方法进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从图1中我们发现各变量是有时间趋势的,因此我们采用含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的模型对它们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河南省的LGDP、LGE 和LEDUGE的原水平序列的ADF 值都大于Mackinnon临界值,而一阶差分后的 ADF 值都小于Mackinnon 临界值(见表1),很显然,所有的数据在一阶差分之前是非平稳的,但是在一阶差分处理之后,所有的数据都出现平稳的态势。因此,LGDP、LGE 和LEDUGE 是I(1) 的。
表1中国财政支出,教育支出和GDP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水平检验结果
一阶差分检验结果
ADF值
1%
5%
ADF值
1%
5%
LGDP
2.41
-3.56
-2.92
-3.78
-3.55
-2.91
LGE
-3.78
-3.55
-2.91
-7.64
-3.56
-2.92
LEDUGE
2.53
-3.55
-2.91
-6.59
-3.55
-2.91
2、变量的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各变量都是单整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JJ 检验法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显然,Johansen 的协整检验对时滞的选择是十分敏感的。Schwarts Information Criterion(SIC) 被用来去选择协整检验需要的时滞。SIC 显示在时滞为1时其值是最小的,因此比较适合VAR 模型。表2显示了Johansen 和Jnselius(1990)协整检验的结果。
表2 gdp,ge,eduge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假设的协整方程个数
特征值
迹统计量
临界值(5%)
Prob.
没有
0.233162
25.91382
29.79707
0.1313
最多一个
0.107396
10.78147
15.49471
0.2253
最多两个
0.072754
4.305579
3.841466
0.0380
可以看出,三者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
协整等式如下: 表3 协整结果
LEDUGE
LGDP
LGE
1.000000
0.181986
-1.259562
(0.28812)
(0.29887)
下面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如下结果: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
原假设
OBS
F统计量
P值
结论
LGDP→LGE
57
6.63105
0.0027
拒绝
LGE→LGDP
57
0.29510
0.7457
接受
LGDP→LEDUGE
57
5.21387
0.0086
拒绝
LEDUGE→LGDP
57
1.15426
0.3232
接受
LGE→LEDUGE
57
1.82477
0.1714
接受
LEDUGE→LGE
57
4.81248
0.0121
拒绝
可以看出,GDP 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过来不成立,GDP是教育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过来不成立,而财政支出和教育支出之间则仅有微弱的因果关系。这说明了财政支出,教育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不够,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使其发挥最大的对经济拉动作用
下面分析三者之间的VAR模型
于是,我们得到
LEDUGE=-0.073+0.82LEDUGE(-1)+ 0.043LEDUGE(-2)+0.50LGDP(-1)-0.37LGDP(-2)+0.10LGE(-1)
该等式可用于对教育支出的预测。
四.对中国教育资本现状的分析
(一)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在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整个社会教育支出的绝大部分,在整个1990年代,中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3%,而在实物上的投资却大约占到GDP的30%.相比之下,美国教育投资和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是5.4%和17%。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也是低于平均水平。
近年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量有所上升,但相对水平的国际比较只降不升。2002年,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但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更上升到45%!在中国,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比其他大多数国家都要高得多。
在一个有效的投资市场中,应该是各种形式、各个地区的投资回报率都是一样的,否则资本会从低回报的地方流向高回报的地方。如果实物资本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回报,那么这种不平衡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中国人力资本的潜在投资回报率不但远远高于实物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也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只是中国存在很大的政策扭曲,使得这种潜在回报率无法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潜在回报比发达国家还要高得多
中国是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其变化日新月异。越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越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变化,并反过来更好地推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新思想、新技术的本土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全球化都迫切需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为大量实物资本的投资,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员去操作。需要高效率运转的项目投资尤其如此。而且,中国当前大量不熟练劳工进入城市,也需要高素质人员去培训他们。
由于中国整体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所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接受新技术、帮助整个社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换句话说,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总回报很高。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考虑对社会产出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个人收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高达30%至40%,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估计可以高达20%),也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15%~20%)。
(三)必须为这些潜在的回报变成真正的回报创造条件
关键的问题是,首先,放开劳动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障碍,让教育的高回报真正体现出来,让人们愿意投资教育。其次,改革教育市场,对所有形式的资本开放竞争,创造融资的条件,让人们不但愿意、而且可以投资教育。中国已经有一些资金投资于教育领域,也有一批私营学校,但这些都需要大大加速。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大学都可以引入各种形式的资金进入竞争,从而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发展教育融资市场,使得人们不至于由于流动性约束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结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不住效率偏低的现实,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仅看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增长模式亟待改变。而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同时把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计量经济学导论(美)
[2]
[3] 《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7期。
[4] G·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 斯特鲁米林 《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6] 丹尼森 《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与我们面临的选择》
[7] 詹姆斯·赫克曼《商务周刊》
附录:
year
LGDP
LGE
LEDUGE
1952
3.586016
0.506818
2.400619
1953
3.720862
0.871293
2.957511
1954
3.784644
1.036737
2.994231
1955
3.840097
1.075002
2.944439
1956
3.873698
1.497388
3.278276
1957
3.961765
1.470176
3.33149
1958
4.106932
2.500616
3.24142
1959
4.159352
2.711378
3.507358
1960
4.191925
2.90963
3.836006
1961
3.834926
2.384165
3.495295
1962
3.761665
1.819699
3.316003
1963
3.748327
2.065596
3.38845
1964
3.939638
2.556452
3.549043
1965
4.1425
2.243896
3.578227
1966
4.335852
2.299581
3.702042
1967
4.363608
2.182675
3.608753
1968
4.279302
2.069391
3.314186
1969
4.392967
2.452728
3.297317
1970
4.576668
2.666534
3.316365
1971
4.652054
2.72261
3.517201
1972
4.713217
2.75684
3.673258
1973
4.762601
2.829087
3.771611
1974
4.786825
2.905808
3.932218
1975
4.850232
3.011606
3.973682
1976
4.832465
3.085116
4.046554
1977
4.970577
3.068518
4.088662
1978
5.093259
3.320349
4.318155
1979
5.247498
3.39652
4.534318
1980
5.43442
3.286161
4.737513
1981
5.52022
3.251924
4.810476
1982
5.573294
3.394844
4.924424
1983
5.792861
3.403195
5.044972
1984
5.913611
3.605226
5.197834
1985
6.113107
3.902175
5.424201
1986
6.220411
4.237001
5.615752
1987
6.412803
4.178379
5.683342
1988
6.618859
4.333624
5.876783
1989
6.746071
4.47358
6.02197
1990
6.840172
4.494574
6.136538
1991
6.95247
4.583742
6.277376
1992
7.15442
4.757805
6.432474
1993
7.416234
4.995386
6.626585
1994
7.707256
5.133561
6.926361
1995
8.00728
5.334071
7.087281
1996
8.205541
5.5424
7.255386
1997
8.313671
5.672773
7.34331
1998
8.379447
5.779601
7.453736
1999
8.428602
5.951476
7.563886
2000
8.544353
6.099265
7.68686
2001
8.637659
6.231623
7.877337
2002
8.705411
6.444417
8.041088
2003
8.834585
6.574518
8.11711
2004
9.05413
6.779876
8.300976
2005
9.267422
7.017542
8.447993
2006
9.422446
7.272461
8.664854
2007
9.616636
7.53402
8.943101
2008
9.799156
7.732637
9.178396
2009
9.877167
7.97445
9.411737
2010
10.04726
8.136267
9.58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