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指农业生产的用地;耕种的田地。语出《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4篇
【篇1】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土地整治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1. 研究内容 1
2. 研究进展 1
2.1国内研究进展 1
2.2国外研究进展 2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4
3.1高标准农田概念 4
3.2高标准农田划分的标准 4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1. 研究内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所以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薛剑,2014)。
耕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生产资料,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必需品,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国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等措施保护耕地,但耕地总体质量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保护耕地对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目前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贾丽娟,201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更是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提出了2015年建成2666.7万hm2、2020年建成5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王欣蕊等人,2015)。
2.研究进展
2.1国内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外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得到了较快发展(愧绍祥,2003)。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呈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状态,土地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和经济质量四层涵义,评价指标包含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标准是从事各类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宏观调控建设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虽然专门针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理论方法研究甚少,但一些政府机构和学者在耕地质量建设标准、中低产田改良技术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制定了若干相关标准,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2012年3月,农业部发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规定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内容、建设区选址和田间工程建设标准等内容,在良种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科学施肥、农机作业等配套技术、设施的应用和建设方面也提出相应的标准。
另外,在《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r310-1996)中,将全国耕地的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绩辨潜育、盐碱耕地、坡地梯改、渍费排水、沙化耕地、障碍层次、瘠薄培肥等八个类型,以《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r309—1996)中的七个类型区为地域单元,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特点,确定每个类型区中的主要中低产田类型及土壤障碍程度的等级指标,并作为推荐性标准由全国各地参照执行。农业部门制定的标准注重强调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特别是农田水肥培养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2012年6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制定了土地平整、灌排、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标准。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牵头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第一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基本农田管制相结合,实现了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管制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耕地的数量保护和质量管护。但是,通则中仅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般性规定,缺乏对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管理和指导。
总之,高标准农田建设往往与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项目紧密相关。与工程建设任务的布置和实施相比,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当前研究大多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与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实施措施。
2.2国外研究进展
在耕地质量评价和等级划分方面,大多数西方国家侧重对耕地自然特征的详细分析,如降雨或灌溉形成的田间持水量、种植适宜温度、耕作季节、酸碱耐受程度、土壤盐分含量、土壤透水透气性、地形坡度、是否有较大石块等土壤特性,以及不能够长期存在侵烛、水淹、温度骤变等外部不良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Collins (1976)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研究农地保护问题,并正式提出了优质农田(Prime Farmland)的概念。继而Raup (1976)又进一步对其内涵进行了剖析。美国农业部结合相关研究,立足于本国国情和资源禀赋,把耕地划分为:优质耕地(Prime Farmland)、特种耕地(Unique Farmland)、州重要耕地(Farmland of StatewideImportance)和地方重要耕地(Farmland of Local Importance),以此确立了全国耕地质量评价和保护识别的标准(Ward, 1991)。随着人们对生产便利、规模经营、综合加工等经济理念的认识提升,单一地以耕地生产力和粮食产量进行耕地质量划分难以满足从业人员的需求。区位成为西方社会划分耕地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若区位适当,即便是耕地质量中等或偏下,只要能与周围未开发土地资源或耕地连片分布,也可视为优质耕地(Olsen and Jones,1989;Nelson,1990;Greene and Stager,2001)。另外,在资源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传统西方社会强调土地利用的分区管制,对于优质耕地的识别与评价停留在集中连片的农业用地地块或分区上(Daniels, 1990; Greene,1997)。随着都市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许多国家认识到在建成区内进行作物种植可以带来经济、生态和景观等多方面的效益,因此逐步将优质耕地的界定与管理向城镇区域延伸,结合周围景观、区位、采光、通风等条件,通过调节土地利用分区的管制规则对分区内的作物种类进行分类管理,以提高这些地块的经济利益、景观效能和美学价值(Schiffman,1983;Wassmer, 2009)。
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受耕地资源相对丰富、政府财政佶据、市场经济发达、土地产权均等因素的影响,偏重耕地保护的法律政策建设,以此对现状优质耕地进行保护。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华盛顿县在编制本县的耕地保护规划时,基于对农户家庭收入、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环境、耕地地价、自然环境、文化因素、农产品价格等的系统分析,认为这是能够真实反映从事农业主体的真实情况,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才能够真正确保耕地保护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够可持续开展(Oldenburg,1990; Dijk,2007;Thapa and Niroula,2008)。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虽然也进行土地整治,但主要从环境修复、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设计,较少涉及耕地面积增加和整治方面的内容(Archer,1994;Stanfield and Kukeli, 1995)。对于耕地资源紧缺的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则强调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破碎地块进行整理,实现耕地地块形状规则、地面平整和集中连片等目标。在设施配套方面,采用灌排升级、立体种植等平台建设维持和提升耕地生产力,实现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3.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3.1高标准农田概念
关于高标准农田的概念,薛剑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富集市为例》中提到:高标准农田就是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要,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王欣蕊、李双异、苏里、汪景宽在《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中认为,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耕地。贾丽娟在《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中,将高标准农田定义为:具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同时土地相对成片且肥力较高,排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耕地。
3.2高标准农田划分的标准
薛剑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富集市为例》中还提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制订可以围绕着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可以持续利用这3个准则选择评价指标,作为衡量农田是否达到高标准的“尺子”。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再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西北区、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
王欣蕊、李双异、苏里、汪景宽在《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中,从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及内涵出发,依据依兰县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遵循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区域差异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等原则,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生态条件 2 个层面,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并重的原则,既要实现土地平整、农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更要实现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最终选取了适宜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的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的9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坡度、耕层厚度、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林和规整度),主要通过实地采样、现场调研获取和对依兰县30 m 数字高程图( DEM) 分析获得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结合不同指标的赋值得到耕地质量的综合分值,划分5 个分值级别。标准分值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分值在80分以上的为高标准农田,既以研究区内评价单元的较优程度作为该区域内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的标准。例如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单元属于Ⅰ、Ⅱ、Ⅲ、Ⅳ、Ⅴ级的耕地分别占 12 % 、58 % 、18 % 、10 % 和 2 % ,并拟定Ⅰ级耕地为高标准农田。通过对各区域内的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提出依兰县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
贾丽娟在《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中提出的标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型区为渝西方山丘陵区(I)、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I工)、渝东南低、中山区(111)、渝东北中山区(W),在四大类型区内选取了四个典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区,通过现场调研、实地采样和ARCGIS数据平台,获得和处理基础属性数据,依据指标选取的原则选择农旧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嫡权法,分析农田质量的影响因素,拟分析造成农田质量较差的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本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按照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区域差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自然质量指标选取了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坡度、梯地状况共8项指标,社会经济因素指标选取:土地利用率、田块规整度、田块连片程度、排涝设施完善率、路网密度、农田防护林覆盖率共6项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墒权法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自然因素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社会经济因素指标权重。在选定的评价指标中,只有部分因素可以进行定量划分,因此,各项指标分值的确定,主要通过参考已有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及在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和己有文献基础上确定各项指标分值。重庆市地形多样,不同地形区的部分指标分类不同,因此,根据指标类型的特性,对各等级的指标赋予[10一100]不等的分数。建设指标综合分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建设指标的综合分值;hi为指标权重值;ki为指标对应的分值。综合分值的取值为[O一100],采用等间距法,按照20分作为等间距,划分为5个分值级别,即I级的综合分值为[80一100],11级的综合分值为[60一80),111级的综合分值为[40一60),工V级的综合分值为[20一40),V级的综合分值为[0一20)。不同级别的耕地质量不同,本研究将综合分值为I级的耕地划为优质耕地,Ⅱ、Ⅲ级耕地为中等耕地,IV、V级耕地为劣等耕地,其中I级优质耕地为高标准农田。
研究区建设指标综合分值、级别表
从上表可知,四个研究区耕地质量均为中等耕地。也就是说耕地各项指标达到Ⅱ级耕地的要求(见下表),即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篇2】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土地整治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1. 研究内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所以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薛剑,2014)。
耕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生产资料,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必需品,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国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等措施保护耕地,但耕地总体质量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保护耕地对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目前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贾丽娟,201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更是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提出了2015年建成2666.7万hm2、2020年建成5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王欣蕊等人,2015)。
2.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外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得到了较快发展(愧绍祥,2003)。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呈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状态,土地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和经济质量四层涵义,评价指标包含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标准是从事各类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宏观调控建设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虽然专门针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理论方法研究甚少,但一些政府机构和学者在耕地质量建设标准、中低产田改良技术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制定了若干相关标准,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2012年3月,农业部发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规定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内容、建设区选址和田间工程建设标准等内容,在良种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科学施肥、农机作业等配套技术、设施的应用和建设方面也提出相应的标准。
另外,在《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r310-1996)中,将全国耕地的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绩辨潜育、盐碱耕地、坡地梯改、渍费排水、沙化耕地、障碍层次、瘠薄培肥等八个类型,以《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r309—1996)中的七个类型区为地域单元,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特点,确定每个类型区中的主要中低产田类型及土壤障碍程度的等级指标,并作为推荐性标准由全国各地参照执行。农业部门制定的标准注重强调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特别是农田水肥培养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2012年6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制定了土地平整、灌排、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标准。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牵头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第一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基本农田管制相结合,实现了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管制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耕地的数量保护和质量管护。但是,通则中仅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般性规定,缺乏对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管理和指导。
总之,高标准农田建设往往与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项目紧密相关。与工程建设任务的布置和实施相比,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当前研究大多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与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实施措施。
国外研究进展
在耕地质量评价和等级划分方面,大多数西方国家侧重对耕地自然特征的详细分析,如降雨或灌溉形成的田间持水量、种植适宜温度、耕作季节、酸碱耐受程度、土壤盐分含量、土壤透水透气性、地形坡度、是否有较大石块等土壤特性,以及不能够长期存在侵烛、水淹、温度骤变等外部不良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Collins (1976)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研究农地保护问题,并正式提出了优质农田(Prime Farmland)的概念。继而Raup (1976)又进一步对其内涵进行了剖析。美国农业部结合相关研究,立足于本国国情和资源禀赋,把耕地划分为:优质耕地(Prime Farmland)、特种耕地(Unique Farmland)、州重要耕地(Farmland of StatewideImportance)和地方重要耕地(Farmland of Local Importance),以此确立了全国耕地质量评价和保护识别的标准(Ward, 1991)。随着人们对生产便利、规模经营、综合加工等经济理念的认识提升,单一地以耕地生产力和粮食产量进行耕地质量划分难以满足从业人员的需求。区位成为西方社会划分耕地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若区位适当,即便是耕地质量中等或偏下,只要能与周围未开发土地资源或耕地连片分布,也可视为优质耕地(Olsen and Jones,1989;Nelson,1990;Greene and Stager,2001)。另外,在资源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传统西方社会强调土地利用的分区管制,对于优质耕地的识别与评价停留在集中连片的农业用地地块或分区上(Daniels, 1990; Greene,1997)。随着都市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许多国家认识到在建成区内进行作物种植可以带来经济、生态和景观等多方面的效益,因此逐步将优质耕地的界定与管理向城镇区域延伸,结合周围景观、区位、采光、通风等条件,通过调节土地利用分区的管制规则对分区内的作物种类进行分类管理,以提高这些地块的经济利益、景观效能和美学价值(Schiffman,1983;Wassmer, 2009)。
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受耕地资源相对丰富、政府财政佶据、市场经济发达、土地产权均等因素的影响,偏重耕地保护的法律政策建设,以此对现状优质耕地进行保护。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华盛顿县在编制本县的耕地保护规划时,基于对农户家庭收入、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环境、耕地地价、自然环境、文化因素、农产品价格等的系统分析,认为这是能够真实反映从事农业主体的真实情况,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才能够真正确保耕地保护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够可持续开展(Oldenburg,1990; Dijk,2007;Thapa and Niroula,2008)。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虽然也进行土地整治,但主要从环境修复、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设计,较少涉及耕地面积增加和整治方面的内容(Archer,1994;Stanfield and Kukeli, 1995)。对于耕地资源紧缺的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则强调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破碎地块进行整理,实现耕地地块形状规则、地面平整和集中连片等目标。在设施配套方面,采用灌排升级、立体种植等平台建设维持和提升耕地生产力,实现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3.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概念
关于高标准农田的概念,薛剑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富集市为例》中提到:高标准农田就是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要,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王欣蕊、李双异、苏里、汪景宽在《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中认为,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耕地。贾丽娟在《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中,将高标准农田定义为:具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同时土地相对成片且肥力较高,排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划分的标准
薛剑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富集市为例》中还提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制订可以围绕着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可以持续利用这3个准则选择评价指标,作为衡量农田是否达到高标准的“尺子”。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再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西北区、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
王欣蕊、李双异、苏里、汪景宽在《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中,从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及内涵出发,依据依兰县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遵循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区域差异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等原则,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生态条件 2 个层面,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并重的原则,既要实现土地平整、农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更要实现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最终选取了适宜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的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的9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坡度、耕层厚度、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林和规整度),主要通过实地采样、现场调研获取和对依兰县30 m 数字高程图( DEM) 分析获得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结合不同指标的赋值得到耕地质量的综合分值,划分5 个分值级别。标准分值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分值在80分以上的为高标准农田,既以研究区内评价单元的较优程度作为该区域内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的标准。例如东北黑土区漫岗台地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单元属于Ⅰ、Ⅱ、Ⅲ、Ⅳ、Ⅴ级的耕地分别占 12 % 、58 % 、18 % 、10 % 和 2 % ,并拟定Ⅰ级耕地为高标准农田。通过对各区域内的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提出依兰县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标准。
贾丽娟在《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中提出的标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型区为渝西方山丘陵区(I)、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I工)、渝东南低、中山区(111)、渝东北中山区(W),在四大类型区内选取了四个典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区,通过现场调研、实地采样和ARCGIS数据平台,获得和处理基础属性数据,依据指标选取的原则选择农旧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嫡权法,分析农田质量的影响因素,拟分析造成农田质量较差的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本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按照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区域差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自然质量指标选取了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坡度、梯地状况共8项指标,社会经济因素指标选取:土地利用率、田块规整度、田块连片程度、排涝设施完善率、路网密度、农田防护林覆盖率共6项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墒权法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自然因素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社会经济因素指标权重。在选定的评价指标中,只有部分因素可以进行定量划分,因此,各项指标分值的确定,主要通过参考已有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及在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和己有文献基础上确定各项指标分值。重庆市地形多样,不同地形区的部分指标分类不同,因此,根据指标类型的特性,对各等级的指标赋予[10一100]不等的分数。建设指标综合分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建设指标的综合分值;hi为指标权重值;ki为指标对应的分值。综合分值的取值为[O一100],采用等间距法,按照20分作为等间距,划分为5个分值级别,即I级的综合分值为[80一100],11级的综合分值为[60一80),111级的综合分值为[40一60),工V级的综合分值为[20一40),V级的综合分值为[0一20)。不同级别的耕地质量不同,本研究将综合分值为I级的耕地划为优质耕地,Ⅱ、Ⅲ级耕地为中等耕地,IV、V级耕地为劣等耕地,其中I级优质耕地为高标准农田。
研究区建设指标综合分值、级别表
建设指标
建设指标综合分值
大足县万古镇升斗村
丰都县崇兴乡先锋村等三个村
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
巫山县大昌镇双胜村
自然因素
海拔A1
土壤有机质含量A2
有效土层厚度A3
表层土壤质地A4
土壤pH值A5
灌溉保证率A6
坡度A7
梯地状况A8
小计
社会经济因素
土地利用率B1
山块规整度B2
山块破碎化程度B3
排涝设施通达指数B4
田间道路通达指数B5
农田防护林覆盖率B6
小计
合计
级别类型
Ⅱ
Ⅱ
Ⅱ
Ⅱ
从上表可知,四个研究区耕地质量均为中等耕地。也就是说耕地各项指标达到Ⅱ级耕地的要求(见下表),即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篇3】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作者:邢国良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年第05期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是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务实举措。从2008年至2014年,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了7年,完成350万亩改造任务,项目总投资30.1亿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项目管理,抓住重点,突出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项目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和资金效益的发挥。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大破大立、科学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就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规划结合本地的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如小麦、番茄、葵花、羊肉、牛奶等的发展,为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打下基础。“大破大立”,就是高标准农田规划对项目区不合理的渠、沟、路,从长远科学角度进行破旧立新、重新规划。“科学合理”,就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规划由设计公司专业人员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深入实地,广泛征求项目区农民、乡镇和旗县区开发办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反复论证,修改完善,真正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可行、符合农民意愿、开发效益最佳。在这一原则下,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效地实现了“三增”,即增加耕地面积,通过项目区渠、沟、路截弯取直,清理田间积土,盐碱地改良,废弃地重新利用,耕地面积增加了10%左右;增加粮食产量,项目区比非项目区粮食增产10%左右,粮食亩均产量增加100公斤左右;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亩均收入增加了100元左右。
【篇4】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农家致富
ISSN:1672-6456
年:2016
卷:000
期:013
页码:P.53-53
页数:1
中图分类:TV67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江苏省沛县;旱涝;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国土整治;国土资源;生态友好;国家发改委
摘要:江苏省沛县敬安镇读者祝某来电:本地近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高效。请问: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有何扶持政策?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