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汉语词语,拼音是chǎn xiāo ,意思是生产和销售的总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4篇
第一篇: 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
帮扶计划及措施
**镇城西村精准扶贫计划和措施 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市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击精准扶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杭锦后旗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镇城西村的实际,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的具体内容,特制定本精准扶贫计划。 一、基本情况 **镇城西村位于**镇西郊,属于回汉聚居村,全村共有7个自然社,(其中3个回族村),全村841户,2446人(其中回族336户,934人),常住户为734户,2116人,城西村原有耕地3890亩,2008年杭锦后旗工业园区坐落于本村,征地2124亩,现有耕地1766亩。全村精准扶贫户共有12户,17人。其中2016年确定6户,7人,2017年确定6户10人。全村低保51户,69人,五保户5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城西村一社***:因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外走现和爷爷奶奶生活,现就读于奋斗中学。 **:因肢体二级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二社***:因身体一级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三社***:属于脑力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四社***:属于脑力残疾,丧失劳动力。 **:属于脑力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五社***:属于脑力残疾,丧失劳动力。 ***: 因肢体二级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六社***:因患有直肠癌,常年化疗吃药,丧失劳动力 ***: 因身体残疾,丧失劳动力。 ***: 因身体残疾,丧失劳动力。 城西村七社***:无丈夫,无子女,属于脑力残疾,丧失劳动力。 三、帮扶计划 对“因病、因学、因残”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在生活救助。一是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本着“强化管理。扶出效益”的思路,采取“扶贫资金支持、帮扶领导捐助、社会募集”的办法多途径筹措贫困户帮扶资金。二是经常入户多与监护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以尽快解决和帮助。 四、帮扶措施 1、宣传低保、五保、粮食直补政策,与村委会沟通,尽量使其享受。 2、与教育部门沟通,使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3、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兜底慧民政策,积极与合作办街接,争取解决家里存在的问题。 4、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扶贫帮扶资金。 扶贫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坚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坚决有力的排查整改,对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查清楚,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抓推进、抓落实、强责任、勇担当,坚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
第二篇: 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
稳物价,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
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根本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在当代中国农产品产销体系中,它既有市场领域中的以盈利为目的自我运营主体,又有公共领域中的关怀和秩序的期望引导与管控。目前,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在内的各类农产品产销主体各自自我存在、自我组织、自我发展,彼此脱节并缺少协同。然而“农产品产销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共生关系链接。“农产品产销”涉及三个领域或部门,一是公共管理部门,也就是政府组织;二是市场领域,主要是竞争性企业;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部门”,即非政府公共组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现在政府与社会(市场)呈二元结构,农产品产销体系呈碎片化状态。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管理创新是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方法。特提如下建议:
一、聚合服务主体,建设“农业商务服务”基地
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这需要全社会理解农业的本质、关注农业发展和关爱农民,把农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建设农业“商务服务”基地,整合引进各类服务主体,并为一定区域内的农民合作社配备专职“秘书”进行集中办公,如此,便于对农业生产主体进行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现代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其发展需要摆脱传统分散经营农户的发展困境,而且必须向年轻化、知识化、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等特征方向发展。当前,在很大程度上,农民整体素质差、市场化意识不强、开拓创新能力弱,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农业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的培育与服务是一项最核心、最根本的工作。由于各类农主体散落分布在各乡各村,造成了农业产业的碎片化状态——规模小、信息封闭、知识陈旧、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的现象,同时也造成社会对其服务的不便。“建设农业商务服务基地”,聚合各类服务主体和各类农业主体(农业大户、合作社等),这将有利于各类服务主体对生产主体开展各种服务,也有利于农业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其进行组织联合,迅速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规模的合作社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二、建设农产品产销体系平行管理平台
建设产销体系平行管理平台,实现各类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动的协同,最终形成系统化、组织化、生态化的产销体系整体效应。目前,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与各类市场流通主体的关联性、协调性、衔接性不强,各类主体都是在艰难地自我运作,整个体系效率低,成本高。平行管理是通过对产业体系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体,又通过对个体的直接管理去影响“整体规划”,是对“整体”和“个体”的管理结合起来的动态的、过程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平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构建起组织化、生态化的“农产品”产销体系。具体说,首先规划建立理想化的“产销体系”平台(模型),其次通过现实主体与理想系统的交互协同最终实现组织化、生态化的农产品“产销体系”的整体涌现。
三、平台功能与运营基本设想:
将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属地政府以及各农业生产主体、流通环节主体共同整合到一个平台,通过平台形成机制和组织整合作用,具体而言要形成诚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的机制、政府调节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让各类主体自己注册加入——合作社、包装、仓储、加工、物流、零售店(终端店);所有环节的主体,明码标价,有采购主体进行自由选择供应主体和流通环节服务主体。通过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形成“组织化和生态化”农产品产销体系。具体而言平台运营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销体系的整合形成阶段:
1、农委负责整合农业产业主体
动员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网注册,实现信息宣传并接受社会的监督评价;
2、商委负责整合构建流通体系
支持物流企业开展“对接”平价商店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新建一批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和保鲜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冷库向冷链物流快速配送处理中心转型。培育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和冷链物流快速配送处理中心以及冷链物流企业。实现大部分成规模的学校和企业确立稳定直供关系。
3、属地政府负责政策性终端 体系(平价商店)
属地政府——终端布局规划:打造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一刻钟”生活圈。实施平价商店建设优先保障经营场所,改革现有政府投资菜市场的出租摊位的经营模式(统一进货、大量招聘4050人员,划区域分组经营,实施竞争+综合考核的管理模式),形成覆盖全市社区的平价蔬菜供应网络。
第二阶段:整个体系的启动运营阶段
制定科学的流程规则和科学的调控机制;争取系统性的同时启动。
第三阶段:正常调控运营——
根据市场的波动,适当进行价格调控;形成社会监督评价机制——社会满意度(便捷、价格、食品安全)
四、实施建议
1、落实一个区或县进行试点
2、探索建立非政府主导模式,及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征召一个愿意担当的公司或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负责基地和平台的“总体”运营。
3、构建“总体性”运营机制:
目标系统——理想指标的设定
动力系统——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的落实
支撑系统——构建较完善的产销体系,扶持、培育各类主体。
运行系统——平台的开发运行
制约系统——各项指标的核算与评价
五、结束语:
以稳物价为目的进行农产品产销对接的体系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论证。此次提交的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设想,但是还希望政府组织一些力量进行一下调研论证。基于现有的体制如何动员、整合各类社会主体及资源解决“复杂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事。
李延亮
北京国和通咨询公司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第三篇: 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
原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收稿日期:2015-11-2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630123);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编号:SGYS201602)。
2014年12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正式启动实施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是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以阳澄湖大闸蟹和洞庭山碧螺春的产销对接为视角,通过大数据的支撑来构建苏州市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化解农产品产销对接矛盾,促进苏州市现代农业建设。1苏州市原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调研分析1.1调研内容与方法
[JP2]2015年7月18目至8月10日,围绕苏州市原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现状,对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的企业、农户、合作社、协会等进行深度访谈和量表调研(量表题项采用7点尺度进行测量,非常好赋值7分,非常差赋值1分)(表1)。1.2深度访谈结果与分析
从对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及洞庭山碧螺春的调查情况看,较大规模的企业基本都参加了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规模小的农户仍然是“单打独斗”;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企业(养殖户)开展网上销售的比例较高,有部分碧螺春生产企业也开设了网
店,但是碧螺春农户由于产量及文化层次的制约大都没有意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他们所产的茶叶主要是通过熟人销售或直接去市场销售;2种农产品的主要销售途径是收购商、批发商及农贸市场,通过“农超对接”等产销对接途径进行销售的比例小;大闸蟹养殖企业与收购商合作方式主要是大闸蟹贩销商+(销售合同)+农户,少量的合作方式是企业+基地+(销售合同)+农户;碧螺春生产企业与收购商合作方式主要是签订销售合同及口头契约,也有相当多的茶农是通过自由买卖的方式来出售茶叶;2种农产品生产企业在选择下游销售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下游销售商的信用;茶叶追溯体系建立情况优于大闸蟹追溯体系的建立,二者虽然都是高档的农产品,但碧螺春茶叶的价值更高,因此企业更愿意给产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1.3碧螺春调研量表分析
从对碧螺春企业(农户)量表的数据(表2)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市政府对碧螺春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对茶叶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质量监控力度、税收优惠力度、品牌推广投入力度等方面做得都比较好,企业(农户)的认可度比较高。由于碧螺春农户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利用茶叶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来获取茶叶价格、市场行情、消费者需求信息等,企业(农户)对降低与客户交易成本的能力、与收购者的信任程度、与收购者之间的协同程度、与茶叶收购者的关系稳定程度的认可度比较低,说明目前碧螺春产业的产和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问
题,产销之间的对接不流畅。1.4大闸蟹调研量表分析
从对大闸蟹企业(农户)量表的数据(表3)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市政府对大闸蟹产业发展的直接补贴力度、大闸蟹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质量监控力度、税收优惠力度、品牌推广投入力度等方面做的都比较好,企业(农户)的认可度比较高。由于大闸蟹企业(农户)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利用市场信息服务平台获取大闸蟹价格、市场行情、消费者需求信息等,企业(农户)对降低与客户交易成本的能力、物流配送的完善程度、与收购者的信任程度、与收购者之间的协同程度、与大闸蟹收购者的关系稳定程度的认可度比较低,说明目前苏州大闸蟹产业的产销对接不流畅。大闸蟹作为鲜活农产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比较高,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闸蟹企业(农户)对目前的物流配送体系的认可度较低。
2苏州市原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目前苏州市原产地农产品产销对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农民信息化素养低,产销对接渠道不畅
对48家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及洞庭山碧螺春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民与下游客户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成本、价格、数量等重要信息的能力,农民获取并分析农产品价格、市场行情等信息的能力,农民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农产品的能力,农民采用电子商务
第四篇: 产销对接计划及措施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构建花卉产业产销对接的专业物流
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讲师日期:2011-5-20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摘要···································································1
一、国内花卉市场的现状
(一)中国花卉行业运行概况···················································1(二)我国花卉产业产销特征···················································1(三)我国花卉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发展态势·····································2
二、花卉产业结构对接专业物流概述
(一)花卉结构对接专业物流基本情况···········································2(二)专业物流对花卉产业结构的作用···········································2三、我国花卉结构对接专业物流案例分析
(一)云南花卉发展情况·······················································3(二)专业物流结构对接后的发展···············································3
四、结论
(一)构建花卉产业产销对接的专业物流主要对策·································4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近10年来,中国花卉产业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虽然,我国花卉产业成
绩斐然,但是,在发展中也有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流通中成本高,品种更新慢等不可忽视的问题,面临着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与稳定发展,物流成本高与扩大外销渠道,产销对接迫切的需要诸多矛盾。本文通过查询资料、案例、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及所学习到的相关物流知识,浅谈构建花卉产业产销的现状,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主要的对策,参与国际经贸大循环构建相关对接的专业物流,使我国花卉业更强大更繁荣。
关键词:中国花卉现状,对接的需要,主要问题,主要对策
一、国内花卉市场的现状
(一)中国花卉行业运行概况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花卉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花卉生产初具规模,为现代花卉业的
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据统计,2005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为81万公顷,花卉销售额为503亿元,出口创汇15426万美元。全国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达到64908家,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8334家,从业人员440.11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2万人。花卉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对花卉的需求和消费量逐渐增加。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包装、保鲜和冷链技术的应用,花卉交易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全国花卉大市场大流通正在逐步形成。而我国花卉运行主要是物流流通,花卉产业物流是指花卉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花卉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二)我国花卉产业产销特征
花卉是以观赏为目地的农业产品,其美丽的形态、绚烂的色彩、浓郁的香气、神妙的风韵为人
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态环境增添无限的神采。作为商品的花卉产品其突出的观赏价值和经常性的市场供应成为其生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和最大程度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水平,满足市场的需求,使用设施进行花卉生产,成为花卉产业的基本特征。用于花卉生产的设施可谓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理条件也有所不同,其主要类型有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智能化温室等。各种设施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花卉生长所必需的温度、湿度、日光、CO2浓度等,也就我们平时讲的光、热、水、气,同时为花卉生产提供尽可能大的省工和方便。
花卉生产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和资材供应。和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现代花卉生产需要更多的专业生产资料,如栽培基质(介质)、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