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精选文档)

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05 11: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精选文档)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城市规划实训报告篇一

调研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了解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过程和内容,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调研对象:荆州新加坡城 碧桂园等 调研时间:2018年3月19日 提纲: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四、景观分析

五、居住建筑现状

六、市政公用设施

七、总结 内容: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位于武德路与张居正路交汇处,与之相距不远的江津西路和荆沙大道,是荆州市区横贯东西的城市交通主干道,两条大道与新加坡城国际小区由武德路相连,使小区毗邻交通要道,又与主干道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1、人口规模与构成 “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从规划到建成都离不开和谐社会。项目规划户数850户。这是除去补偿给原住民的房产的规划户数。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服务宗旨,首先是要明确应该服务群体的社会特征,从而做出恰当的服务定位。据调查了解,新加坡现代城城已入住的业主的年龄组成主要集中于25-45岁这一年龄段,这将新加坡现代城定位成为一个中青年居住小区。这一年龄段的人们通常工作上已小有所成,精力较为充足,开始更多地关注于生活的品质,且绝大多数业主属于有车族,因此类似于新加坡现代城这种选址稍为偏僻但注重于主题概念设计和生态绿化的小区,就很对他们的胃口。另外,从职业组成来看,小区业主主要由企业中高级白领、中小企业主等收入处于中等偏高的人群组成。这些业主很多有着相似的学习背景、工作背景乃至个人爱好,他们形成了一个作息规律较为集中的人群,并主导着这个社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的使用趋势。

新加坡现代城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目前普遍开发的“花园小区”模式,但仍具有代表城市生活丰富性和开放性的“复合功能社区”特征。规划建设中的新加坡国际block街区,是以新加坡人文精神与理想人居的全新构想,创建的一种符合国际文明居住标准的新型居住模式,是一个超大型开放式综合国际街区。它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活动内容,强调开放与共享,富有商业人气,同时也为城市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娱乐场所。

2、用地性质与结构

新加坡现代城用地性质属于居住用地,其结构如下:(1)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居住建筑基底占地及前后左右附属空地,包括宅前小路和宅前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各类公建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地及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道路用地:道路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公共绿地:居民共享的绿地和小游园

(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四周道路情况为:新加坡现代城的道路系统也分为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道路和宅间小路。道路人车分流方面不再强调绝对的人车分流,更多的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通过道路的深化设计,限制车的行驶速度,减少对人的过分干扰。该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干道,结合地形分布穿行,分别连结了由怀宁路划分的两大居住区内的三个居住小区,居住区道路不仅满足了进出居住区的人行和车行交通需要,还保证了各种基础设施(如市政管线、照明灯柱)和绿化的合理布置。小区级道

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也是居住小区的主干道,其围绕居住小区布置,将居住小区的交通贯通起来。并且居住小区(基地周围环境示意)新加坡现代城充分利用了坡地的地形优势,各组团空间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形成半围合式布局,保证了小区整体的南北朝向和自然通风采。

五、居住建筑现状

1、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新加坡现代城住宅组合整体采用混合式布置,其中一期行列式沿道路周边布置,中心采用点式分布若干独立别墅及高层形成低密舒适区,二期高层结合地形分布行列式,三期低密度采用行列式与点式相结合。每一期住宅组团各自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范围明确,组团间用绿地、道路、水域、公共建筑形成分割,也产生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大社区共享相融,又控制组团住户数量,尊重私密独立。点式椭圆高层的存在,无疑是这个住宅群体里耀眼的一笔设计。住宅建筑群平面排列较为规整,空间组合上则采用了高低、长短、疏密的对比手法,特别的处理了沿街建筑群的构图手法,彰显节奏和韵律。

从日照方面分析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建筑的布局,可以看出,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分布方式,长短高低建筑结合布置,不仅确保家家户户的私密性,也是为更多的居住房间提供了更宝贵的阳光资源,也可以有效的引导自然通风。区域内绿化布置也可以引导气流,改变气流流动状况,做到防风防尘。

然而,新加坡居住区存在容积率较高的问题。这是由于存在着拆迁 2(建筑设计

社区单体建筑富有特色,整体建筑和谐统一。

强大的开发团队赋予建筑外立面稳重、明快的特色,建筑立面俊朗,沉稳大气,在周围同类小区中脱颖而出。采用分段式设计,丰富立面效果,使立面结构与轮廓呈现几何变化,建筑线条疏朗大方,从轮廓、线条、细部三个层次强调对比与和谐。建筑体块完整,通过局部处理进行变化,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建筑材料选用品质感及使用时效较强的石材与瓷砖,立面颜色运用含蓄内敛的深色调暖色系,营造出简约的欧式现代风格。在技术、节能方面,据售楼处负责人介绍,新加坡现代城内的建筑外墙采用外保温处理,从而满足建筑的保温及隔热要求;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作用,同时降低了建筑物自重;临怀宁路外墙上的窗户则采用三层中空玻璃,更为有效的减小了外界环境对居住区内部的噪音污染。

3平面户型

户型设计灵活多样,既注重户型的品种丰富,又注重大中小套型的齐全。在确定套型比例的时,考虑到现在核心家庭比重呈上升趋势,应适当提高中小套型比例。此外,在平面和结构上使房型具有可变性,即将部分墙体设计为可拆除的非承重墙,以适应未来各种用户的需要。户型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出大面宽的户型,加大了阳光照射,使整个户型方正通透。加强居住空间的南北对流设计,更把室外景观引入室内。更好地延续了活性空间的理念,突出强烈的空间感。且大部分户型都为南北通透且多开间朝南,功能分区十分人性化,户型使用率也较高,在居住面积上也较为符合大众消费人群。

4(空间设计与利用

在结构与空间布局上,建筑大胆吸收了深圳、香港乃至当代国际都市人居的新元素。首先,新加坡现代城的内部空间十分宽大,没有丝毫压抑之感,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布局。保证居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住宅入口空间及套型入口空间设计开敞,作为楼体中积极的缓冲空间,不仅保障了人们生活上的便捷性及私密性,同时也促进了住户交往。另一方面由于分摊面积较大,相应的提高了套型标准;建筑层高2.9m,远远满足国家对居住建筑层高不低于2.7m的要求,提升住户居住舒适度。

此外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上,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利用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下的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库,不仅节省了土地增加了地面绿地面积还或多或少的达到了人车分流的效果。另一方面,地下空间的运用也满足了国家对一类人防重点城市中高层建筑须以地面建筑面积2%配建防空地下室的人防要求。

六、市政公用设施

居住区的市政工程系统由居住区的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防灾等工程组成。

1(给水:新加坡现代城为住户提供了集中供应的冷热水,住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使用集中供应的热水或是安装热水器,减少资源的浪费。由于合肥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合理的选择居住区的供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新加坡现代城是一个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区,因此可以推测居住区的供水方式是分压供水方式,这样可以节省动力消耗。并且,居住区还可能采用了生活饮用水和中水分质供水的方式。

2(排水:根据调研,新加坡现代城内设计有独立的水系,因此其水体可能作为雨洪调蓄池收集雨水,将其与消防、景观用途结合。在调研中不难发现该居住区区内在步道上是看不到井盖的,部分是井盖上面作和步道一样装饰性上覆,其他则是合理的布置了井盖的位置,说明设计者在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了细节问题,将居住区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美观大方。

3(供电:在售楼处的楼层平面图上能发现有强、弱电室,这样的布置使强弱电线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非常合理。并且,居住区的配电线路均走地下管道,增加了居住区的安全性,同时也不会美观影响。

4(供暖: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采用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在管道设置时,应当注意将管道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并合理考虑到景观、社区交通组织等因素,新加坡现代城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5(环卫:在垃圾处理上,楼内设垃圾收集转运站,采用封闭式设施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减小了服务半径,符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居住区的规划中,我们应当明确垃圾的收集方式和垃圾收集点(如垃圾箱、垃圾站)的布置。在居住区中也应当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

6(防灾:居住区规划应当注意规划布局结构要有力于防、抗各种灾害。新加坡现代城因为配套了步行街体育场等,因此在设置紧急避难场所时具有一定的便利。不过,由于居住区内植被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七、总结

通过这次对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我认识到了一种与平常熟悉的小区规划不同设计。新加坡现代城的通体规划很有特点,它将人文精神建筑、综合商业建筑与居住小区共同建设。艺术馆、游乐中心为居住区提供精神生活、为综合商业提供人气,而综合商业服务于小区居民和游客,基本实现了文化、商业、居住区三者互利共赢的关系。新加坡现代城小区的这一设计模板虽然不能在别的小区规划中完全复制,但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一个区域小环境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来学习。

此外,新加坡现代城作为较为成功的项目,做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三者的统一。首先是和谐社会,旧改项目应兼顾人与自然、政府与开发商、开发上与原住民之间和谐的利益关系;其次是满足地产开发的经济性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在适宜的容积率下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还有就是富有活力,强调社区的开放与共享。

除了设计思想发面的指导,有许多细节方面的设计也值得我们来学习,比如,居住建筑在小区内的排列、对日照间距的控制、小雕塑小广场的设计、对街景及视廊的控制以及对车流和人流的疏导等,都是小区设计的点睛之笔,这对于我们未来的设计都会是很有启发的。

城市规划实训报告篇二

居住区参观实习报告

[摘要] 这次的实习主要是分析、研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论在居住小区所设计中的运用,优秀居住小区风格与环境的问题,优秀居住小区内部外部空间、整体空间环境特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等„„通过对优秀居住小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所学建筑、规划知识,加深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理解和加强对建筑群的感性认识,并为以后所学专业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居住小区教授花园山水龙庭银都花园海信天悦麦岛金岸银都景园威高花园东发现代城望海名居

前言

住宅建设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居住环境长期以来制约着广大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近几年来,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逐渐成为现在城市居住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开发、设计、建设原则正在深入细致地得到贯彻。

此次居住区调研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居住区设计的理念,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学以致用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建造让人适宜居住的小区。居住区规划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调查时间、地点: 2012/8/18 在日照参观教授花园(一、二、三、四期)、山水龙庭、日照港口等 2012/8/19 青岛参观银都花园、海信天悦、锦园小区 2012/8/21 青岛参观麦岛金岸、银都景园等

2012/8/22威海西钦帝景文院、威高花园、仁泰花园小区、汇丰物流、翠竹园

2012/8/23 威海参观槐云社区、颐顺园、东发现代城等 2012/8/24 威海参观规划展览馆、望海名居等

正文

日照教授花园(一、二、三、四期)教授花园位于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部,其南面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帆船锦标赛基地,北面隔太公三路与玉龙群山相望,东面紧临滨海大道与沿海松树林带、日照三十里金沙滩为邻,与第三海水浴场仅有百米之遥,且紧邻日照市海洋馆。它距离日照港5公里,日照新市区2公里,鲁南海滨森林公园8公里。

教授花园一、二期工程占地8.7公顷,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0平方米,绿化率达60 %,容积率为0.33。共有住户178户及附属配套设备。园区依据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别墅楼72栋,别墅式公寓,达到了户户面向大海。

教授花园一、二期工程中的建筑以低层建筑为主,有很多别墅建筑规划设施比较齐全,环境状况良好。它的建筑布局大多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展开,使人们有交流的公共空间。另外教授花园的一二期小区之间只隔着一条马路,方便了两个小区之间的联系,并且这种设计在其他小区中很少出现。

教授花园一二期的环境优美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其中的流线设计非常合适,做到了通而不畅。

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注重人文景观的创造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教授花园三期工程建成为一个生态型、智能化的集居住、休闲、会议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在小区圆形环道内部结合地形形成人工湖面和人工河道,借此组织中心绿地,使绿化开放空间向小区的东西两侧延伸,并通过东侧步行广场将小区环境与周边的大海紧密联系起来,方便住户享受海滨生活与优美的景色。住宅楼尽量采取南北入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主=住户前路。组团级绿化开放空间与中心绿地有机渗透,共同构成小区内部的绿地和步行系统。

三期规划共分为六个多层组团、一个小高层组团、一个低层别墅组团以及沿街的公共服务设施组团。总占地594亩,容积率0.88,绿化率48%,10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水景遍布园区,规划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居住总户数达2400户。

教授花园三期别墅组团位于教授花园三期中心位置,依托圆形环道为基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湖景山色相映成辉,在海天山色中挥洒浓郁人文气息。组团中心为人工湖,推窗可见优美湖景,周边组织中央绿地,使绿化开放空间更加开阔。小高层组团位于教授花园三期西南,西靠日照山海天中路,南临日照市国税局小区。居高临下,上风上水之地,俯瞰全景,尚山尚海之居。

建筑广泛采用外墙保温、断桥铝合金、中水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使小区的生态、环保、节能性能都处于领先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授花园四期碧山临海位于山海天度假区内,自然景观极佳,集海、山、林为一体,北依卧龙山森林公园,东南看海,离海仅有600米,以山为伴,以海为邻,充分体味近距离观海的怡然心情,项目富有动感的外立面成为山海路上的地标,是山海之间一道美丽的天际线 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山海天路以西,山海路以北(教授花园一期北侧)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户数:约3000户。项目富有动感的外立面成为山海路上的地标,是山海之间一道美丽的天际线。离海仅有600米,36000平米超大中庭花园,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景观绿化系统 海景、原生态、地方特色是绿化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教授花园四期依地势而建,形成高低错落的小高层组团有利于观赏海景。他的设计风格使他的外表简洁干净颇具江南风格,能够更好地吸引人的眼球。四期规划中优美的小区环境更适宜人们居住。

山水龙庭—徽派新中式院墅

山水龙庭,传承900年国粹文化,精筑以街巷式布局、院落式空间、新中式建筑风格为特点的国之建筑,缔造徽派原乡墅院。山水龙庭为新型建筑材料住宅体系示范的代表项目,位于潮石路与山海二路交汇处,便捷交通从容连接都市繁华与家宅静隐。项目总占地面积11万㎡,规划建设用地16万㎡,容积率1.26,包括独栋别墅、联排别墅、高层、多层共四类建筑形态,通过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的现代手法演绎现在的生活方式。

山水龙庭以缔造徽派原乡墅院为己任,引入封闭式院落空间的中式建筑形式,结合现代工艺和先进材料,遵循现代生活方式,构建而成完美传承900年国粹文化的新一代中式宅院。

山水龙庭,依贯穿项目整体水系特征,精修“平湖雅境”、“山水龙庭”、“梧竹幽居”、“庭院荷风”四大水系景观组团,曲桥、垂钓台、湖心亭、荷花池、观赏水车等共20余处景观蜿蜒河道两岸,使徜徉河畔便恍若梦回千年江南。整个

水系使小区景观更加动人,并且进一步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银都花园

银都花园坐落于青岛市东海路中段,拥有1100米天然海岸线,整个园区拥有高层、联排别墅、小高层等几种建筑类型。小区环抱大海,户户面海,园区内绿化面积62.2%,真正为业主提供阳光、绿地、空间的享受。在“回归自然”的主题下,青岛银都花园营造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相互融通的居住空间。

银都花园充分运用地势起伏把中心广场做成自上而下的水系,而且在广场中心直接面向大海,具有丰富的视觉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区运用环形道路将整个小区不同类型的布局紧密联系起来,使各个组团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小区内的别墅运用中欧式风格相结合,丰富了小区景观并与周围的欧式建筑相呼应。小区内自上向下望去形成一个良好地视觉效应,另外银都花园的绿化也是很好的,拥有很大的绿化率,符合人们生理、心理的要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海信天悦

海信天悦位于东海路最美山海之间,以1.2别墅级的容积率,50%高绿化率,缔造岛城山海华宅典范。海信天悦是在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度尊重客户需求,用最优质的材料、设计大师登峰造极的艺术设计、无可挑剔的制造品质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缔造出的豪宅产品,这样的产品高度设计符合高端业主的居住需求,是高端客户最理想的终极置业目标。

海信天悦的物业类别主要是住宅和商业,建筑类别有别墅、多层、小高层三种。海信天悦的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9万平方米,总户数达

350多户。海信天悦主要采用地下停车,拥有地下车位693个,另外还具有57个车库供私人别墅应用。海信天悦楼层有5栋别墅、6栋多层、5栋小高层等。

海信天悦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地面上全部为人行路。这样就节约了车行道的地方,增加了绿化的面积。因此它的绿化率高达50%,并且拥有惊人的容积率1.2,这使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海信天悦在小区的中心还建造了一个游泳池供小区内部人员使用。游泳池除了供内部人员游泳外,还可以作为小区人员聚会的场地,环境优美给人以家的感觉。

锦园小区

锦园小区与海信集团的麦岛金岸相对,是一个建设比较早的小区。锦园小区规划运用的手法与其他的大同小异,也是采用入口面对中心广场,运用地势起伏来使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感觉。围绕中心广场的是一个环形的车行道,将整个小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锦园小区采用地上停车方式,并且在中心广场设有公共设施供小区内部人员使用。小区广场中心设有圆形水池,以及欧式雕塑为小区增加了一丝古典气息,水景小广场等动态区域体现出活力向上的积极态度别有一番风味。

锦园小区依地势而上形成错落的感觉,第一栋小区的二层与第二栋小区的一层平齐。中心广场顺地势自下而上不断升高,运用台阶和广场形成小区的活动中心。

麦岛金岸

麦岛金岸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和市南区的交界处,依山面海,北部是正在绿化的浮山森林公园,东部是已建成的滨海高档住宅集中区域。麦岛金岸总占地72.9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2.4万平方米,容积率1.43,绿化率42.8%。“麦岛金岸”在“观山透海”前提下,结合自然高差,规划形成一个中心、六大组团,整个社区规划既体现高档住宅的私密性,又自然开放与城市、社区、环境和谐交融。“ 结合社区配套和区域及城市要求,在商业配套方面,形成一个中心,即城市级高端休闲娱乐与商务中心、商业内街——琴岛天地;
沿麦岛路、海口路、香港路、东海路建立四条公建主线,进一步提升社区价值和完善区域配套,形成青岛市东部新的商业中心。三所10班幼儿园、一所24班中学和24班小学则为小区提供了完善的教育配套。

麦岛金岸用树木、石材、水系、景石等自然元素在都市中打造一处宁静的居住空间。大量的运用绿色元素,原生态树种、茂盛的灌木丛、溪谷、林中游泳池、自然景石等设计元素创造出林地景观、坡地景观,草地景观;
地势起伏的坡地、水体、涌泉等特色景观区,让城市的喧嚣止步于社区之外,满目的绿色充满社区的所有的视觉空间。环境设计上贴近自然,有值得品味和揣摩的特点,实用但不刻意打造。全部的户外景观都体现出自然、贴近,周边的环境与景观伸手可及,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麦岛金岸的设计与环境紧密配合,形式简约但层次和空间丰富,空间规划清晰并有层次感。从公共广场到私密空间,从景观主流线到单体架空层、休憩花园、游乐场地都合理地安排于小区内。通过社区建筑、广场、道路、景观、小品以及亲人的尺度感倾心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典雅、富于趣味性并乐于参与的现代人文社区景观。林间小路、休憩亭廊、水边步道等静态区域则体现出悠闲安逸的恬静生活,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景观从室外延续到室内,与建筑现代、简洁的风格相呼应——不仅仅是户外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景观元素,也不仅仅是各具情调的私家花园,大自然的元素被引进架空层成为建筑和生活的一部分。竖向立体绿化将作为绿化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景观不是简单的一排树木或者一片草坪,乔木、彩色树木、灌木、地被、花卉、草坪的配合使绿化更加富于层次变化。

麦岛金岸的交通也是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车辆全部通过入口停到地下车库内,而地面上全部是人行道。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又增加了地面上的绿地率,充分体现出麦岛金岸在整体设计上十分注重空间的方正实用与有效利用。

银都景园

银都景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安路1号,建筑类型是多层建筑。银都景园的容积率为0.7,绿化率为60%,总户数为265户,总建筑面积为45684.5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5051.51平方米。银都景园拥有地下车位318个,车位配比为1:0.83。

银都景园的绿化非常超前,他的外墙面运用涂料和面砖装饰,窗材运用塑钢中空隔热玻璃。银都景园的园林景观典雅高贵、别具匠心、极具规模的环境规划,形成了跨世纪现代人文居住的典范。

虽然银都景园建成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它的园林规划却具有超前的意识形态。银都景园的水景做的非常优秀,注重实体与意境的交融。局部听到水的声音,看到水滨精心布局的石头,走在有淙淙小溪流过的小桥上,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它将小区园林设计成江南风景园林模样,一条小溪自上而下弯弯曲曲流过整个小区,形成一副宛若江南风景画的意境。这种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对于人性的关怀。银都景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完整性,把握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居住环境。银都景园也是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形成人车流的小区布局。小区户主可以通过地下车库直接通到自己所住的单元,这样更有利于互户主的日常生活。

西钦·帝景文院

西钦·帝景文院位于威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市中心,是市行政文化中心与高区的结合部,处于西钦槐云大型文化生活休闲小区内。帝景文院规模用地5.4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它的容积率为2.1,绿化率为35.2%,总户数为1200户。帝景文院采用地下停车场,人车分流,每位户主可以通过地下车库到达自己的单元。

西钦·帝景文院中的6层花园洋房成围合之状拥抱三面,18层景观高层从北向南分列矗立。在外观形象采用统一的颜色---品红色,清新优雅的色彩、俊秀挺拔的线条、简洁明快的立面,虚实相间,融会贯通,高贵的品红色外墙与红色屋顶相为呼应,裙房局部天然石材饰面,宽阔的开窗使室内明亮、通透,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住宅顶层做退台处理。由于帝景文院正在建设之中,所以很多问题无法考证。例如帝景文院周围服务设施怎样?有没有小品建筑等等„„

威高花园

威高花园占地面积千余亩,其中建筑面积为700000平方米,总居住户数约6000户,容积率1.12,绿化率50%。集别墅、花园洋房、多层、高层多种建筑形态,分为畅春园、清漪园、朗润园、含芳园四大组团,规划完善,生活、商业、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齐备,社区各组团分别封闭,人车分流,安全安静,极力

打造一处百万平米大型宜居新城。

威高花园北靠苍翠的古陌岭连绵群山,将整个社区环抱在卧龙山前向阳坡地,使小区有了一道天然屏障,可以全面抵挡来自北方的寒流,由于与山气相近,冬暖夏凉,居住起来非常舒适。是威海公认的风水宝地。

威高休闲公园背倚起伏柔和的卧龙山,面朝疏朗开阔的平原地带,园区内植被丰茂,松柏高耸。居高远望,视野开阔,可俯瞰威海市中心区和高区,远眺西海、环翠山。

威高休闲公园为逃离都市的休闲之所,有溪流缭洛其间,林木回蔚,松柏苍劲,楼阁高耸,园区内有曲水萦回,秀木嘉荫,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游人可从不同角度观赏威高阁,亦可沉浸于山水空间,隐逸于山林,登高处更可隐约见西海水天一色,一碧万顷,让游人心胸为之开阔。

虽然威高目前仍在开发之中但它的设计理念早已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四个分区是小区规划之中的亮点。威高地产公司将在威高花园出入口西侧18层综合楼也建设为社区养老院,实现将来社区老有所养的风气,这样也体现了威高公司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责任,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每个小区都不是完美的,威高花园也不例外。威高花园的落水管道裸露在墙体外面与前体颜色差别较大,破坏了墙体的整洁性。

仁泰花园

仁泰花园位于威海市中心地段---高区第一海水浴场,小区北临威海市景观大道环海路,南面是威海的东西主干路---文化路。仁泰花园由8栋楼组成,总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14万㎡,由两栋多层、两栋小高层、和四栋高层组成。

仁泰花园内建有幼儿园,方便了小区内孩子们接受教育,这一点值得肯定。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仁泰花园的大门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仁泰花园运用木栅栏进行空间限定既保证了视觉上的通透性又将空间进行了分割一举两得。

但是仁泰花园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它的小区规划设计犯了“通而畅”的错误。车辆可以从小区内穿过,对户主造成噪音污染,而且威胁到户主们的安全等问题。

翠竹园

翠竹园有两大特色:

一、因地势形成下沉庭院,二、“竹”元素的运用。翠竹园小区的设计与其他小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运用地势的起伏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交通线路。从小区的一个方向看去是个上升的地势,而从相反地来看就变成了一个下沉的庭院。对于这种处理方式在其他的小区规划中还是很少见的。

另外翠竹园的里一个特色就是充分运用竹元素来呼应小区的名字。在这个小区我还见到了一种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处理方式。它把太阳能悬挂在窗外,放眼望去犹如一排排木质框架,与竹子形成了呼应。

颐顺园

颐顺园与东发现代城相邻,相比较来说颐顺园的规模要比东发现代城小很多。颐顺园小区的规划比较普通,但是它却拥有其他小区没有的特点。

颐顺园和东发现代城相邻而建,所以他们就面临着两个小区如何解决规划的统一问题。在怎样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却又保持分离状态问题上,这两个小区处理的非常合适。他们采用建筑的外表颜色相似却又有差别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相邻居住区的规划问题,并且使整片地区在威海总体规划上拥有一定的统一性。

颐顺园小区内的建筑也偶自己的一些特色。小区内的楼房底部墙面采用天然石材饰面,且石材饰面并不是保持同一高度,而是选择高低错落增加了小区的灵活性。楼房的外墙采用土黄色与东发现代城相呼应形成威海的独特风格。

东发现代城

东发现代城位于威海市高技区沈阳路和天津路交会处,现代城占地面积40万㎡,总建筑面积60万㎡,绿化率46.3%,容积率为1.5,由山水园、亲情园、高贵园三个园区组成,是高区超大型居住社区。周围配套齐全,拥有完备的生活配套圈。现代城提供一卡通服务,采用人车分流,封闭式物业管理。现代城各个园区分别设有自己的会所,幼儿园,超市,社区诊所。虽然现代城目前仍在开发过程中,但从它的总体规划上就可以看出其景观园林的规划特点。现代城三大园区建有两大人工湖,配以苏州园林景观设计,小区内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垛顶山公园与现代城两大公园遥相互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景观风格。

现代城的山水园与颐顺园小区相邻,两个小区颜色搭配非常协调,这点值得我们学习。现代城的亲情园为老人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也是现代城的一个特色。另外现代城的外围景观带做的非常漂亮,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以人为本原则。

望海名居

望海名居位于威海稀缺绝版地段——环翠区南端、经区与环翠区之间;
地处威海城市景观带核心区,三大城市公园环绕 ;
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景优势和充满发展前景的区位优势。望海名居小区容积率为1.52,绿化率为48%,总户数为881户,建筑面积为980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4254平方米。望海名居总停车位有1043个,其中地上125个,地下918个。望海名居包括4栋多层、12栋小

高层及2栋精装loft公寓。

望海名居有很多特色的东西。望海名居在小区内引进了许多名贵的植物来丰富景观,使得小区的档次提高了很多,增加了小区的意境美。小区内的loft公寓也是小区的一个特色。它的复式双层更符合现代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望海名居在小区的会所下面建造了游泳池,可以直接引进海水,供小区以及外部人们使用。

望海名居的无障碍入口也是很多小区所不具备的,而这也正体现了望海名居对人性的关怀。还有一点就是望海名居在细部处理上做的很到位。例如小区的地下车库入口顶部用木架包围,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小区内一些栩栩如生的雕塑;
覆盖在井盖上的绿色草皮等等都体现出小区独特的品质。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望海名居所运用的一些新科技:

1、户内采用负压新风系统,使室内空气品质提高;

2、厨房直饮水系统、卫生间采用节水器具、中水系统(节水);

3、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系统,没有卫生死角,隔音效果好;

4、外墙采用整体发泡聚氨酯保温,保温效果极佳,抗裂防水;

5、户户安装壁挂式太阳能系统;

6、户内采用低消耗地暖,冬天可以制热,夏天可以制冷。这些科技的运用,对人性的关怀以及细节的处理正是值得我们应该学习的。

结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认识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环境,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文化品味入手,进行深入理性思考,为居民提供合理的、人性的“建筑空间”、“生活服务设施”和“生态景观”,并赋予其现代精神、个性化特点。通过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体现“人—建筑—环境”的理念,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武勇主编.居住区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胡仁禄 周燕珉主编.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邹德慈主编.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吴志强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实训报告篇三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目的和任务 3

2、实习内容 4 2.1、世纪城小区 4 2.11、小区简介 4 2.12、总体布局 4 2.13、景观绿地 5 2.2、湖畔之梦小区 6 2.21、小区简介 6 2.22、小区规划布局 2.23、道路交通分析 2.24、绿地景观分析 2.3、经典双城小区 9 2.31、小区简介 9 2.32、总体布局分析 2.33、道路交通分析 10 2.34、景观分析 10

3、实习心得 11 / 11

7 7 9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次实习是让学生针对各类实际建成的优秀居住小区进行考察和调研,结合所学的建筑理论和规划原理体验居住小区整体空间效果和建筑实际效果,加深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理解和加强对建筑形体以及建筑群的感性认识,并对后期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实习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

⑴、了解各种类型小区的居住建筑在城市环境中所构成的特色,注重考察调研建筑与城市、环境、地域文化、文脉等相互关系。

⑵、通过对各类居住小区的调研,分析其居住小区规划理念和建筑设计特色,功能结构合理性以及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⑶、调研分析各类小区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空间设计、建筑立面构成及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⑷、通过实地考察对小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附属小品、绿化设施、健身交往信息、交通设施、交流设施等往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以人文本的居住小区设计理念。

实习重点:分析、研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论在居住小区设计中的运用;
优秀居住小区的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优秀居住小区的内部外部空间整体空间环境特点;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法规在设计中的体现。/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

1、世纪城小区

小区简介:

昆明世纪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与昆洛路之间,总投资人民币100亿元,总占地3800亩,总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昆明世纪城共分为26个区,其中,340万平米为住宅、35万平米为shopping mall、25万平米为巨型公园、社区还拥有7.5万平米的六星级酒店、8万平米的商业街、5.5万平米1所九年制学校及4所幼儿园、3.6万平米大型市级医院及部分写字楼,居住户数达23400户,可容纳6.6万人居住。总体布局:

昆明世纪城小区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如意”图形,“如意”的头和脚做成了小区游园,用水流进行联系。在“如意”两端各自有一块水景作为改两端的中心景观区。所以小区中心的景观较为弱化。靠近“如意”的建筑依次按照如意的形态顺势摆放,十分流/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畅。其他的建筑各次根据地块的方向摆放。小区级道路联系世纪城与城市道路,并把世纪城小区分隔成若干个组团。小区路也是顺着“如意”修建,和建筑平行布置。与建筑相连的宅间小路则布置的相对灵活,并不死板。景观绿地:

世纪城小区的景观绿地主要集中在中心部位的400亩社区公园“如意公园”。以水景作为主要纽带,联系世纪城两端,在水景两边有滨河景观道路,作为小区居民游赏用。在小区中心景观中又根据植物的配置不同、水景的蜿蜒曲折、小跌水、亭台等分为各种不同的景观节点。在各个居住组团中又各有小区游园,分布在各组团的相对中心,而景观规模虽然比中心景观如意公园的小,但景观形式却各有千秋。有水景、喷泉、广场、休憩亭等,景观不重复单调,加上建筑的多样,使得世纪城小区整体上呈现规则式,而在细节上呈现多样性。

但是由于小区缺乏管养,小区内的水景在如今已不在成为很好的景观,大块的草地也没昔日的光彩。所以我认为居住区内如果没有自然活水的来源,要避免大面积的水体景观。因为一旦缺乏管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居住区内蚊虫的泛滥。/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2、湖畔之梦小区

湖畔之梦小区简介:

湖畔之梦地处昆明市广福路滇池水景度假区内,小区占地650亩,是云南省第一个开发规模最大的生态居住示范小区。占地面积为43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6669平方米,总户数2800户,绿 化 率54%。

小区规划布局:

湖畔之梦小区位于广福路,小区入口处设有有欧式雕塑作为入口引导,小区主路口设有三只船帆样的景观。小区内部交通成环,小区主入口道路进行人车分流设计,进入小区后的车辆可直接停放停车场/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与车库,较方便。小区根据用地特点,通过道路与景观带把不同的建筑分开来。使其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较大的室外空间。

建筑的组群的空间布局随地形变化。建筑布局高低错落,中心水体区周边为别墅区,外围为中高层建筑。

生态绿化使小区掩映在绿海之中,在小区内部形成优美、舒适的环境。在小区主入口有少量的便民服务设施。小区西面则为小区公共建筑与商店、会所、汽修等方便居民生活。小区中心为大片水体,水质清澈。

通过自由但有有条理的布局形式将各种建筑,道路,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居住区要素,有机的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交通道路分析:

小区内,交通分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小区内的道路成环,主要围着中心水体环绕,然后从环外延伸连接各个建筑与景观节点。次入口从商业服务区进入,通过环形道路到达小区各个地方,方便了为小区服务的车辆。小区内没有尽端式道路,避免了交通的不流畅。

步行系统在小区内蜿蜒曲折,通过不同的景观节点与主要道路,为人们出入与休闲娱乐提供方便。绿地景观分析:

小区的主要景观区为中心水体,在水体周边有的形成沙滩、滨水平台等景观节点。小区水体水质清澈,较为难得。体现“生态、科技、环保”的居住理念。该水体面积较大,所以也可调节居住小区小气候的功能。/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小区在植物配置上运用适地适树原则,植物高低错落有致,观花、观叶、观果等树种齐全,配置方式大多为丛植。用绿色植物形成环型绿化,包围建筑,对建筑进行保护,也对建筑内部形成噪音隔绝,创造良好的舒适的环境。/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3、经典双城小区

小区简介:

经典双城为梁家河片区城中村重建改造项目,位于昆明市西山区人民西路与海源路交汇口。经典双城绿化率为40%,建筑面积为33333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66660平方米,总户数为600。总体布局分析:

经典双城位于昆明市西山区人民西路与海源路交汇口,小区有三个出入口。内部交通成环,道路采用人车分流设计。道路把该小区分成不同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有机整合,形成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该小区主要居住建筑为超高层建筑,所以小区内景观绿地多,绿地率达到了40%。

小区并没有围合空间,所以小区内私密性较差。居住建筑大多采/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用和商业配合,也就是建筑下层为商业,上层为居住。建筑的布置根据地形变化,以高大林木入区的思路、以原始生态和谐融合为建筑理念,营造出浓浓的纯朴居住氛围和“登高尽览天下小”的高尚境界。美林小城,园林景观别致而幽雅,密林围绕建筑,建筑风格新颖、美观。

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的主入口设在小区西面人流较少的道路上,并在小区南侧、西侧各设一个次入口,以满足运输车辆进入小区内部的需要,各个组团院落分布于道路两侧,公共建筑建沿小区的道路布置底商,提高商业价值,又能不干扰小区的居住环境。

另有人行道连接到小区内各块绿地,扩大了住户的室外活动空间,而且步行道铺砖精美,构成各种曲线造型,同时增强了环境与建筑的相互融合。景观分析:

小区内有大块的绿化用地,对于较为小型的活动设施分散布置,并使其景观化,规模较大的娱乐项目适于集中建设,在设置景观缓冲带加以隐蔽,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既保证有适量的硬质场地和美观适用的室外家具,也保留有一定私密感的安静场所。

经典双城小区内的绿化比起湖畔之梦的东方式园林设计方法,采用了孤植,而且整体绿化上没有高低错落,而是一马平川的布置,这种布置方法更能体现超高层建筑的雄伟。但是这种呆板,规则的绿化方式使居民失去的更多休憩、游乐的空间。应该在中心处设立小游园,/ 11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在坚持住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以构思新颖,布局合理、注重景观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针对居民的休息、观赏、娱乐的需要,为游人塑造轻松愉快的游览空间,使游人达到“赏心悦目”的游览境界。

实习心得

通过这两次的参观实习,让我们有机会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老师上课时让我们自己去了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并制作课件,而这次的实习让我们把我们平时了解,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上来。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也知道了我们的不足,例如老师在实习过程中问我们居住区内运用的常见树种,我们即使学过树木学也答不上来。我知道了每一门的学习都要融会贯通。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只有认真的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复习,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在平时的识别中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到设计中来。当然这次实习的最大收获是我们对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与道路、建筑的布置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我们将来居住区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城市规划实训报告篇四

居住区规划实习报告

学号:20140557008

姓名:陈一铭

指导老师:代晓芳

一、昆明世纪城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1日上午。

2、小区位置

昆明世纪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与昆洛路之间。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昆明世纪城周边有饵季路、晓东村、昌宏西路等三个地铁站台,太平寺、饵季路中段两个公交车站

② 超市:昆明世纪城周边有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西庄超市、世家圆超市、乐购超市等四个购物中心。

③ 学校:昆明世纪城周边有小板桥镇中学、云溪小学、小板桥小学、中华小学海伦国际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等五所中小学校。

④ 医院:昆明世纪城周边有美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官渡仁和医院、官渡区红十字会医院、云南多乐康医院、世纪金源医院等五所医院。

⑤ 银行:昆明世纪城周边有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五所银行。

4、建成年代

昆明世纪城建成于2005年。

5、小区规模

昆明世纪城总占地3800亩,总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是一个中西合璧、气势恢弘,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档社区。

昆明世纪城共分为26个区,其中,340万平米为住宅、35万平米为shopping mall、25万平米为巨型公园、社区还拥有7.5万平米的六星级酒店、8万平米的商业街、5.5万平米1所九年制学校及4所幼儿园、3.6万平米大型市级医院及部分写字楼,居住户数达23400户,可容纳6.6万人居住。

6、布局形式

昆明世纪城大致为一个长方形地块,地块中央为如意状的居住区公园,各个居住小区围绕如意公园进行布置。

7、配套公建

昆明世纪城的配套公建大多建筑在如意公园内部,如银行、药房、公厕等。

8、绿化率

昆明世纪城总体绿化率约为30%,绿化大多集中在如意公园内部,在各个居住组团内部也存在部分零星绿化,居住区道路及居住组团道路两侧均种植有行道树。昆明世纪城内部绿化总体来说多采用行列式种植,多采用云南本地的乡土树种,如昆明柏、海桐、滇朴等。

9、生态设计

昆明世纪城内部绿化灌溉用水大多采用居住区内部废水经过初步净化之后的中水进行灌溉。居住区中心的如意公园及其内部水系也能很好的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居住区内部气候宜人、湿度适中。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昆明世纪城内部道路较为完善,主要分为两级道路,一为居住区级道路,一为居住组团道路,居住区道路属于人车混行,居住组团道路则只能供人行。昆明世纪城内部的停车场多为地下停车场,设在每个居住组团地下。

二、湖畔之梦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1日下午

2、小区位置

湖畔之梦地处昆明市广福路滇池水景度假区内。

3、周边环境

①幼儿园:柏宁格双语幼儿园

②中小学:师大附小、昆三中滇池分校

③大学:澳大利亚教育机构那基国际学院(nudgee international college)④商场:云盛购物广场

⑤医院: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仁医院、昆明广福医院、西山区人民医院官庄医院、昆明圣安妇产医院

⑥邮局:中国邮政支局南三环投递支局

⑦银行:招商银行、昆明商业银行、富滇银行

⑧其他: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华体育馆、省检查院、省人大、方舟大酒店、市工商局

4、建成年代

湖畔之梦居住区于2004年12月31日竣工。

5、小区规模

小区占地650亩,建设体现“生态、科技、环保”的居住理念,规划设计首次采用网上招标形式。

6、布局形式

湖畔之梦整体为一个三角形地块,由公交车场、小学及部分餐饮业从中部分割成两个不同大小组团。每个组团内部住宅均围绕组团中心水体及绿化设置。

7、配套公建

湖畔之梦居住区内部并无配套公建,但居住区外部则由许多可以视为配套的公共建筑,如中部的公交车场、居住区西部的商业组团及居住区东部的购物中心、医院等。

8、绿化率

湖畔之梦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率达到了惊人的54%,这是由于居住区内部多数建筑为多层、小高层导致的。

9、生态设计

湖畔之梦是云南省第一个开发规模最大的生态居住示范小区。小区占地650亩,建设体现“生态、科技、环保”的居住理念,小区生态系统达到国际一流人居社区环境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湖畔之梦内部极高的绿化率以及内部水体对于居住区环境的优化所导致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湖畔之梦的停车场设计是比较不合理的,湖畔之梦仅在中部的各类公建之间划出一小块空地作为小区住户的停车场地,经过实地调查,这一停车场地并不能满足居住区内部住户的需求,这一点,从居住区道路两侧杂乱停放的车辆就可以看出。湖畔之梦小区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两级道路,一级是居住区级道路,仅有广福路到小区中心一段,其余道路均属于居住组团级道路,湖畔之梦小区内部并未采用人车分流设置,而是采用人车混行的设置。同时小区内部的组团级道路大多采用环绕式布局,并未出现尽端式道路。

三、西秀园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2日上午

2、小区位置

西秀园居住区位于五华区高新开发区昌源路。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国际花园959米:
83路 85路 116路 138路 208路;

科医路口1113米:
56路 66路 85路 175路 180路 244路 k13路;

省社科联(二环西路)1376米:7路 56路 58路 66路 85路 180路 k13路;

黄土坡后街:
8路 8路专线 29路 133路 146路 153路 168路 c3路 c68路 c69路;

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西秀园小区东南)240米、春苑幼儿园3.4公里、欣欣幼儿园1.4公里

②中小学:高新一小、高新一中、云南师大附中(洪源路)1.2公里、第十四中学、红旗小学名苑小区

③大学:昆明医学院津桥学院

④商场:嘉悦购物公园500米、正大风尚购物广场2.3公里、沃尔玛购物广场(假日城市小区店)590米

⑥医院:昆医附二院、昆明凯耀医院1.1公里、南省红十字高新医院1.1公里、西山区中医院分院1.6公里、国际花园卫生所1.1公里 ⑦邮局:海源中路邮政支局

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海源中路支行)920米、中国农业银行(海源北路支行)1.5公里、中国工商银行(花园分理处)1.2公里、招商银行(昆明高新支行)580米、中国工商银行(海源中路支行)760米、中国银行(团源支行)1.0公里、招商银行(科医路支行)790米、广东发展银行(海源支行)450米 ⑨其他:昆明变压器厂、眠山公园

⑩小区内部配套:西秀幼儿园;
棋牌室;
超市;

4、建成年代

西秀园居住区于2005年1月1日竣工。

5、小区规模

西秀园居住区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总户数为1300户。

6、布局形式

西秀园采用围合式布局形式,小区外围由整排建筑所围合,内部建筑则使用行列布局。西秀园居住区的布局形式很好的适应了该居住区占地面积偏小的现状,同时又通过围合式布局很好的保护了居住区内部住户的隐私。

7、配套公建

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配套公建大致有三个,一个是西秀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是专为小区内部住户提供的;
另一个是棋牌室,棋牌室也是面向小区内部住户营业,主要面向的是小区内部的老龄人士;
最后一个是小区内部的小超市,主要是给内部住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购买日用品小零食的渠道。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配套公建是极为人性化的,考虑到了内部住户方方面面的需求,让他们在不出居住区的情况下就能满足生活所需的部分需求,这一点也是与西秀园本身采用的围合式布局形式相联系的,即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场所。

8、绿化率

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率约为25%,这个较低的绿化率是由于西秀园居住区内部建筑多为多层或低层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容积率就不得不减少绿化的面积。

9、生态设计

西秀园内部的生态设计相对不完善的,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说是有一定的观赏效果,但对于环境的净化等方面的效果是相对而言比较弱的。同时,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灌溉用水也没有采用中水灌溉,而是直接采用自来水。小区内部的植物种类也是比较少的。综上所述,西秀园居住去内部的生态设计是比较失败的,但考虑到西秀园居住建成年代比较早,因此,我认为该居住区在生态设计上的缺失是可以理解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西秀园居住区内没有成片的停车场,西秀园居住区内部所设计的停车场地多数为道路邻近西秀园居住区内部建筑的一侧,在这一侧设置有植草砖,以供住户停车使用,对于可能出现的停车位不足的情况设计人员对此也有相应的考虑,他们通过将建筑抬高,在建筑的最底层设置车壳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住区内部住户对于车辆停放的需求,但从实地调查看来,这些措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部分比较偏僻的道路两旁基本上是被车辆停满了。西秀园的道路设计是采用了人车混行的设置,相对来说,对于居住区内部住户的安全是有一定威胁的,因为居住区内部的幼儿园正门开口就设置在居住区内部道路旁,同时,西秀园居住区内部道路大致来说只有一个等级,即居住组团级道路,并且这个等级的道路在去掉靠近建筑的停车位之后是相对比较窄的,从整体上来说,这也应该是设计方迫不得已的举措。总的来说,西秀园居住区内部的停车场设计和道路设计都是比较失败的。

四、经典双城

1、实习时间

2017年6月22日上午

2、小区位置

五华区人民西路和海源中路交叉口东北角。

3、周边环境

① 交通:茭菱路西口:
58路 115路 231路 267路

西一中:
115路 175路 244路 267路 西苑立交桥:
54路 267路

鑫园小区 :
58路 115路 231路 267路

②幼儿园:昆明高新一小附属经典双城幼儿园、丰宁新蕊幼儿园、春苑幼儿园、高新区爱贝尔幼儿园

③中小学:高新区第二小学、五华区育才学校、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西山一中、云南师大附中(洪源路)④大学:昆明医学院、云南华程学院 ⑥商场:正大电子城、阳光超市 ⑦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一、三医院 ⑧邮局:正大电子城邮政支局

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 ⑩其他:昆明高新体育活动中心

4、建成年代

经典双城居住区竣工于2014年11月1日。

5、小区规模

经典双城居住区占地面积约为66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33300平方米。

6、布局形式

经典双城居住区被茭菱路和一号路分为三个组团,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建筑的布局形式主要考虑到日照的充足,因而采用了片块式的布局形式,以达到最充分的利用光照。

7、配套公建

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的公建主要为餐饮及快递递送点,也有部分药店、便利店存在。经典双城内部的公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区内部住户的生活需求。

8、绿化率

经典双城内部的绿化率的约为40%,这个比较高的绿化率是由于经典双城居住区内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建筑基底面积比较小造成的。

9、生态设计

经典双城内部的绿化植被灌溉用水采用的经过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经典双城内部的植物多采用云南的乡土植物,但布局形式比较杂乱,没有可以称为中心绿地的绿地景观,总的来说,经典双城的生态设计是满目追求绿化率而基本不考虑是否适宜的。

10、停车场设计、道路设计

经典双城的停车场设计采用地下停车场的形式,能够基本上满足住户的停车需求。经典双城内部的道路大致上只有一级,即居住组团级道路,经典双城的道路设计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车辆在入口处即驶入地下停车场,并不允许车辆在居住区内部通行。

推荐访问:城市规划 实训 报告 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 最新城市规划实训报告(4篇)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