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专题党课讲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讲稿 今天我讲的专题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此中国革命事业便不断走向胜利。“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专题所讲述的就是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次课我主要讲三个方面: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特别需要提到两个人,第一是张如心,这是我党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41 年 3 月,他在党内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对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概括。此后,又在学术上有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是王稼祥,他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完整概念。1943 年 7 月,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王稼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22 周年和抗战 6 周年,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在这篇文章中王稼祥率先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为后来亿万人民熟悉的概念,并作了正确阐述,王稼祥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又如何概括呢? 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有两次权威概括:一是中国共产党七大,一是十一届六中全会。1945 年 5 月,中共七大首次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
告中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七大党章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二次正确的权威概括是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提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次的这两段表述,是迄今为止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最权威的概括。
如何从这两段话来把握、理解毛泽东思想呢?最重要的是“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总体特征或根本特征。
“相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连用了三个“创造性”,“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同
志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这段话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特点的说明,揭示了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是什么关系呢?毛泽东自己曾经有过比喻,他讲: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是源和流的关系。具体怎样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可以从“创造性”三字入手。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的典范。毛泽东思想,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都是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的典范。所谓“创造性”,其一,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否则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其二,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这就叫创造性。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这样的产物。这条道路在坚持马列主义原理上表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坚持工农联盟,坚持武装夺取政权。但是中国共产党有创造性,这条道路的创造表现为“三个不同”或者说“三个独特”:道路的中心、道路的方式、道路的路径都不同。道路的中心不是在中心城市,而是在偏僻乡村;道路的方式不是马克思列宁所说的先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工人运动,积聚力量,然后再
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而是主要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路径也不一样,按照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模式,先是夺取中心城市,然后把革命推向全国,而中国共产党相反,先是在地方的小块农村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逐步扩大,积聚力量,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为什么要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列主义不是进行纯学术性研究,而是用它来观察和解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而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使马列主义武装人民群众,马列主义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毛泽东说:一个理论要在一个国度发挥作用,第一是这个社会有了需要,第二是和社会实践发生了联系,第三是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如果不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哪怕是最好的,哪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但是马列主义产生于欧洲,反映的是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情况,以欧洲语言文字为载体,如何让先进但深奥的马列主义在中国指导实践,让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群众接受,这就离不开马列主义的中国化。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实际情况来谈马列主义,那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列主义。马列主义必须具体化,并且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要使得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每一个表现中具有中国的特点,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是这样号召全党的,他自己也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如果直接将这三点讲给广大干部战士们听,听懂的可能是极少数人。毛泽东的做法是:1939 年夏天,他到华北联大,延安的华北联大师生准备开赴山西前线抗日,毛泽东去作战前动员,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原始天尊赠与他三件法宝:杏黄旗、打神鞭、方天印。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件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团结。统一战线就是我们的打神鞭,游击战争是我们的方天印,革命团结就是我们的杏黄旗。利用中国民间文化传播革命理论,通俗易懂,大家很快理解掌握。有了这样的基础,毛泽东进一步概括三大法宝。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上提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正是善于把马列主义民族化、本土化、大众化,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就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百战百胜的武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并使马列主义中国化?这就在于他们善于及时、全面、科学地总结实践经验。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及时、全面、科学总结经验的典范。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每隔两三年就有新问题展现。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每次不超过四年就能从理论上解决问题。例如,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道路怎么走?毛泽东同志 1928—1930 年解决了问题,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0 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爆发后,毛泽东从 1935 年开始连续发表重要讲话、文章,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等,通过一系列重大文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方针、政策。1947 年,我们转入全面反攻,即将迎来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连续发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解决了新中国建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每当新问题到来,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及时、全面、科学的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就使得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持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
这句话主要阐明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形态和实践行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没有“和建设”三个字,后来经过学习、讨论,到了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中加上了这三个字,这就使得关于毛泽东思想内容的表述更加准确、全面,也避免了人们忽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贡献。
此外更要注意的是“正确的”三个字,毛泽东思想中没有错的东西。这与毛泽东晚年错误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党讲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一般口头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首先是个政治性定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定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政治性定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有两种极端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全盘否定。这种主张导致的必然是“非周民必反,反毛国必乱”,即社会混乱,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功过评价不恰当,工人、农民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这就会造成思想混乱,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全盘否定”必须否定。第二种意见是全盘肯定,典型代表是“两个凡是”,如果实行这种主张,中国必然在“左”的轨道上继续滑行,不可能正确地总结过去,开辟未来。因此全盘肯定也行不通,针对这种局面,邓小平高瞻远瞩,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分开来,后来实践证明邓小平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不能包含错误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通过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毛泽东思想仍然是党的指导思想,如果里面包含情误的东西显然不合适,第三个理由是我们首先讲的前提特征和本质特征,即“相结合”。一个理论既符合马列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那就不会有错。所以,“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前提定义,这个前提定义就规定了逻舞的结果不能有错误的东西。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是对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的个人作用和中国共产党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说明。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党和人民的作用,没有党和人民的奋斗,就没有理论上的创新。这一点毛泽东本人认识也非常深刻,他自己认为他不过是“党的文书”,他经常把自己和中央领导机关形象地比喻为创
造精神产品的加工厂,认为思想、意见、计划、方法都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在七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说,你们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我也只好同意,因为一个党总要找一个代表。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认识非常清醒,他本人很少用毛泽东思想,如果经过他审阅的文件上有这个概念,他就会亲笔增加了“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一语。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专题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