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通用4篇)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通用4篇)

时间:2022-05-16 09:50:02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4篇

第1篇: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1)自古至今,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

(2)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问题。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二重性、2.目标性、3.组织性、4.创新性。

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

(2)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合和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1)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产力。

(2)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来都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1)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入三大类:

1.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包括包括监督者角色、传播人者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2)管理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研究方法基本上有三种:1.归纳法、2.试验法、3.演绎法。

第2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全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其基本要点包括:

1.顺“道”,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顺应社会客观规律;

2.重人,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重视人才;

3.人和,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培养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

4.守信,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诚信经营;

5.利器,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重视生产技术的提升;

6.求实,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结合实际进行经营;

7.对策,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注重战略,对经营活动进行统筹谋划;

8.节俭,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注重成本管理;

9.法治,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2)根据韩非的学说,法制要具有公开性和平等性,即实行“明法”、“一法”原则。

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1)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他认为,分工的益处主要是:

① 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② 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③ 使劳动简化,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2)巴贝奇赞同斯密的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效率的论点,但认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个好处。他提出“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在早期管理阶段,资本的所有者也就是管理者。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发展和资本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管理职能便逐渐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管理职能则由资本家委托给以经理为首的由各方面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承担。从此,出现了专门的管理阶层。同时,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人专门研究的一门学问,并产生了成为“科学管理”的理论。

(2)泰罗认为单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5)对目前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科学合理制定职工的日工作量;

2.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用差别计件工资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4.科学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科学生产观念的引入,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依靠经验决定一切的做法,重视科学技术和规范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是对工厂管理的一种大的突破。

但是科学管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效率的追求使其忽视了对人的关怀。管理是管人与管事的结合,忽视对人的关怀,仅仅把人作为生产线的一部分,会造成员工的抵抗情绪。尤其在我国,运用科学管理必须把提高效率与关怀员工结合起来。

4.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1)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

5.解释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综合概念结构图。 

(1)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主要职能构成的;

(2)科学调查和分析是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主要职能相适应的三项指导原则-预测、协调和指挥;

(3)厄威克还归纳出了管理的间接目标,即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

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公认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

(2)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7.理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1)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观点为:

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为评价标准;

2.使衡量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并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特别是强调使用先进的数量方法及管理手段。

(2)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为: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8.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原则的变革。

(1)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表现如下特征:1.信息化、2.网络化、3.知识化、4.全球化。

(2)新经济时代的上述特点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管理,使企业管理正在朝着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管理思想创新;2.管理原则创新;3.经营目标创新、4.经营战略创新、5.生产系统创新、6.企业组织创新。

9.理解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

(1)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① 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② 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③ 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

④ 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① 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

② 以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

③ 以理顺产权关系,转化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

(3)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① 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变;

② 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③ 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④ 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

⑤ 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变。

第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2)系统具有:① 集合性;② 层次性;③ 相关性。

(3)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① 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② 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③ 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增加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④ 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⑤ 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以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1)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2)责任原理的本质是:

① 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② 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③ 奖惩要公正、分明而及时。

3.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1)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2)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应把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

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

(1)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追求高效益。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对效益的追求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综合评价管理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主体的劳动效益及所创造的价值来考虑。

② 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管理效益总是与管理主体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

③ 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④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⑤ 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第4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在管理道德方面,存在哪些基本观点?各种观点的要义和区别何在?

2.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以下七个特征:

(1)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3.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因素、组织文化和问题强度。

4.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改善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

(3)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

(4)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

(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6)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7)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5.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5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法律方法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律方法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上层建筑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社会活动的方法。这里有双重作用问题,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在管理活动中,各种法规要综合运用、相互配合,因为任何组织的关系都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企业管理而言,法律方法不仅要求企业掌握和运用《企业法》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法律,而且也要掌握和运用《民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应根据国家、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自己的管理规范,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有效地调节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宏观法规在本单位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避免与法律、法规有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它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和无偿性。 行政方法是实现管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只有正确运用不断克服其局限性,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因为它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3)信息在运用行政方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行政方法要求有一个灵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4)行政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因此,对行政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较少遇到下属的抵制,这种特点可能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从而容易助长官僚主义作风,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不可单纯依靠行政方法,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行政方法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特别是经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如何正确运用?

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各种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润、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可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正确运用要求:(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2)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4.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包括人生观及道德,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科学文化,组织文化。教育方法的实质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我国企业在长期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行为科学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又给教育方法增添了新的经验。教育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普遍认识到,对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必须采取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疏导,而不应依靠粗暴的训斥、压制和简单的惩罚来解决问题。对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也不宜全部采用以讲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因为在讲授方式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状态,接受知识的效率并不高,所以应当减少讲授方式,而较多地采用有目的、有指导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受教育者按他们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国内外许多企业在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创造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诸如案例分析法、业务演习法、事件过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供各企业选择采用。总之,教育的方式应灵活方便,讲求实效。

案例一: 

1.你是如何认识“三鹿奶粉”事件的? 

2.如果你是三鹿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3.如何杜绝“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重演?从法律、道德、政府监管体制、舆论监督、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6章:决策

1.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各是什么?

2.组织中的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谓追踪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

3.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有何区别?

4.决策的理论有哪些?

5.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决策过程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6.何谓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如何利用它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何谓政策指导矩阵?它有何特点?

7.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各有哪些?

第7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1.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2.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

3.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4.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第8章:计划的实施

1.何谓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计划的实施? 

2.网络计划技术基本原理是什么?

3.滚动方式计划有何基本特点?

4.何谓开环MRP其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关系是什么?

5.何谓闭环MRP?其与开环MRP有何区别?,

6.与物料需求计划相比,制造资源计划(MRPD有何改进?

7.与MRPⅡ相比,ERP有何进步? 

8.何为业务流程再造?简述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过程。

案例二:

你是如何评价联想收购IBMPC业务的?

第9章:组织设计 

1.管理幅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和合理的管理层次?

2.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3.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依据哪些基本原则?

4.为什么说部门化是横向分工的结果?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5.何谓矩阵组织?有何特点?又如何运用之?请举例说明 。

6.有效的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合理地组合?请举例说明。

7.谈谈组织分权的两个主要途径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内涵及其区别。

第10章:人员配备

1.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如何在此基础上评估组织管理人员的需要量?

2.怎样评估现有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从组织外部招聘合适的管理人员?

3.如何使人员的稳定与流动合理地组合,从而在帮助每个管理人员找到最恰当的工作岗位,使人才得到最充分、最合理、最合理地使用的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性? 

4.为什么不仅要考评管理人员的贡献,还要考评其能力?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5.为什么会出现彼得现象?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出现?

第11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1.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有何区别?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何种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2.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参谋关系?直线关系与参谋关系的角色是什么?如何恰当处理直线与参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 

3.委员会工作方式有何贡献和局限性?如何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第12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1.如何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

2.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组织文化有哪些基本要素?

4.组织文化有哪些重要功能?

5.为什么说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6.联系某企业实际分析构造企业文化的途径。

案例三:

1.你是如何看待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的? 

2.为什么在大讲授权管理的时代,通用电气组织调整会考虑重新集权化?

3.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结构调整过程运用了哪些组织管理原则?

第13章: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权力?领导和管理是一回事吗? 

3.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领导能力来源于家庭的遗传或者一些特别的个人素质,并且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些天生条件,你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但是一般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主要有哪些?

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1997年做的一次大型调查中显示(《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p.123)86.2%的企业经营者们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50.7%,“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为32.2%)。何谓领导班子?“好的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领导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领导者培训哪些方面的心理习惯以获得领导的有效性?

6.从所学的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第14章:激励

1.说明激励的过程及动因。 

2.理解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涵,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启发。

3.解释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4.解释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启发

5.试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这三种常用的激励方法?

第15章:沟通

1.什么是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区分沟通的类别,解释企业中的沟通网络。

3.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

案例四:

1.同为一厂之长,为什么王、步两人忙闲如此悬悬殊?试从领导方式和管理措施上分析原因。

2.作为厂长或经理,“从早忙到晚”意味着什么?试评述其得与失。

3.致使组织中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时间经常被无效利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16章:管理信息

1.信息和数据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2.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怎样去评估信息?

3.管理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4.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包括哪几个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应用?

5.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运用有何特征?

第17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1.什么是控制?在管理中控制的作制的作用是什么?

2.描述控制的过程。

3.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为什么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4.“调整性纠偏”与“彻底性纠偏”的差别是什么? 

5.比较不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

6.一个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18章:控制方法

1.解释预算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预算控制 

2.解释比率分析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比率分析。

3.解释审计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审计控制。

4.简述损益控制、投资收益率控制、报告分析法、亲自观观察法的基本内涵。

5.解释成本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案例五:

1.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控制方法? 

2.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第19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1.为什么说“管理的本质内容是维质内容是维持和创新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2.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持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创新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企业中各类创新活动有何特点?

4.创新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5.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企业家如何有效组织系统内的创新活动?

第20章:企业技术创新

1.何谓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

2.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

3.技术创新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贡献?

4.企业家如何选择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方式从而有效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

第21章:企业组织创新

1.请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2.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其原因,以及知识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逻辑。

3.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4.网络化的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请解释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案例六:

结合英特尔公司的实践分析企业文化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第2篇: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

拉鲁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结合安顺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利用学校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杨建滨(校长)

副组长:米珍(党支部书记)

邓增西仁(副校长)

成 员:中层及各科室负责人、各年级班主任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邓增西仁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主任尼玛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

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安排学生做作业、各学科作文、书写辅导、各种兴趣爱好班辅导、体育特长生活动、各种体育类训练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

根据我校学生的生源结构,大部分学生来至周边县区,区外学生居多,尤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据一定的比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家庭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后服务时间安排:

1、每周下午5:30-6:00,六个年级同时安排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做作业,各年级安排教师值班负责纪律;

2、每周从5:30-6:00进行课后服务自习作业辅导,低年级采用年级班主任轮流值班管理方式进行纪律管理,所有辅导老师必须认真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检查验收;高年级晚5:30—6:30可安排适当的辅导,但不得讲授新课内容。

3、每周专门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数学、语文、藏文、综合等辅导课,同时开设创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兴趣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5、把六年级和一年级培优工作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上5:30-6:00作为辅导时间。

六、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四个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需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家长签字后即可参加以上学校举行的课后服务活动。

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将适当给予补助。

七、考核办法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批改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纪律处分。

城关区拉鲁小学

2017年5月2日

第3篇: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

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全面推进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x教基发〔2019〕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定“xx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针对我校下午放学后存在接送难问题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之外开展的便民性服务措施,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更是主动回应家庭需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二、工作原则

我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在家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根据家庭所需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2.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学生延时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

3.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各班、小组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有人监管、有安全措施、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机构。

组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成员: 、 、

四、具体要求

(一)课后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二)课后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校工作日早上上课前、午间休息和下午放学后(周四教师学习除外),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00,夏季到17:30。

(三) 服务形式

早间以巡视看护为主,组织早到校学生开展晨间诵读;午间以午间配餐和午休为主;下午放学后以有组织的社团活动及其他学习活动为主。

(四)课后服务内容

主要内容有辅导学生有效完成作业,并进行重点、难点的指导和辅导;带领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和学习资源;在各个开放书架、班级图书角或是图书馆进行自主阅读;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科普、体育和娱乐游戏、社团等活动,也可以安排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

(五)课后服务程序

我校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事先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服务内容公示、学生选择、家长申请、班级审核、校长审定、学校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托管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五、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学校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成立专门服务工作机构,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檢査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学习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4考评表彰

为提高课后服务的管理成效,学校将制定有关课后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第4篇: 学校52课后服务方案

课后服务方案


拉鲁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结合安顺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利用学校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杨建滨(校长)

副组长:米珍(党支部书记

邓增西仁(副校长)

成 员:中层及各科室负责人、各年级班主任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邓增西仁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主任尼玛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

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安排学生做作业、各学科作文、书写辅导、各种兴趣爱好班辅导、体育特长生活动、各种体育类训练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

根据我校学生的生源结构,大部分学生来至周边县区,区外学生居多,尤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据一定的比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家庭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后服务时间安排:

1、每周下午5:30-6:00,六个年级同时安排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做作业,各年级安排教师值班负责纪律;

2、每周从5:30-6:00进行课后服务自习作业辅导,低年级采用年级班主任轮流值班管理方式进行纪律管理,所有辅导老师必须认真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检查验收;高年级晚5:30—6:30可安排适当的辅导,但不得讲授新课内容。

3、每周专门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数学、语文、藏文、综合等辅导课,同时开设创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兴趣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5、把六年级和一年级培优工作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上5:30-6:00作为辅导时间。

六、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四个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需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家长签字后即可参加以上学校举行的课后服务活动。

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将适当给予补助。

七、考核办法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批改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纪律处分。

城关区拉鲁小学

2017年5月2日

推荐访问:课后 通用 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