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心得体会 >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心得体会研讨交流课题报告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心得体会研讨交流课题报告

时间:2022-06-25 0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心得体会研讨交流课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心得体会研讨交流课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

  “双减”政策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教育政策,要求教师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作业的价值,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升。基于此,文章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完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同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最终提高作业质量。

 一、了解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强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差异性教学,在颁布了“双减”政策以后,更是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差异,在作业设计上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以此来保证作业发挥最大的价值。

 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同样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会各不相同,因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的前提。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过关,那么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限,接受新知识时就会存在障碍,这种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仍然一视同仁,就容易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第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虽然知识基础掌握得不错,但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需要有所考虑。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层次化作业,也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作业完成的质量自然也就较好。第三,教师还需要适当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

 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可以给孩子提供安静、完善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孩子完成作业的质量。

 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设计层次化作业,对于家长文化水平较高的,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多和父母沟通,从父母身上汲取知识。对于父母文化水平较弱的学生,教师则会在作业设计上也进行一些难易度的调整,在学生日常课后或放学后的延时服务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这一课的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就设计了层次化作业。在设计作业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分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将学生划分为 A、B、C 三类:A 类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尚未感受到课文描述的画面、表达的情感。B 类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到相关情感,但是,语文综合能力还较弱,知识应用能力也有待提高。C 类学生不仅学习基础较好,且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也较高。另外,教师还分析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发现 A 类和个别 B 类的学生家庭教育条件也较差,因此,都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设计了分层作业,要求 A 类的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B 类学生则不仅需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需要勾画出相关语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对 C类学生,教师则布置了综合性较高的作业,为学生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观潮的顺序、潮的声音和样子,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另外,教师还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帮助 A 类基础

 比较差的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技巧,引导学生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和唯美。总而言之,教师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设计了层次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投入到了课后学习中,且都有收获。

 二、设计分层作业,保证作业的趣味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理论中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提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能量,让学习过程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同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双减”政策也强调了要摒弃以往的重复性作业、枯燥性作业,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层次化作业,还需要保证作业的趣味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的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就设计了层次化作业,同时,还保证了作业的趣味性。具体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连连看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盘古的四肢变成了什么?声音变成了什么?气息变成了什么?双眼变成了什么?肌肤变成了什么?汗毛变成了什么?汗水变成了什么?另外,为了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教师还让学生结合连线内容,画一幅图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盘古的样子,再画一画盘古变成天地以后的样子,具体表现连线内容。这道连线题目和课文细节息息相关,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必须仔细阅读这一神话故事;题目趣味性也较高,小学生普遍对绘画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

 象力,完成了画作。第二层次是趣味填空题:“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慢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段话中有三对反义词,同学们仔细阅读将它们找出来吧!再用这三对反义词造句,或者写一个小故事,故事内容不限,可以是神话故事,也可以是寓言故事等。这道题目符合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趣味性较高。第三层次是联想题目,假如盘古穿越到了现代,你想不想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下盘古呢?那个时候你最想问盘古的问题是什么?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以及对盘古这个人物的理解,旨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比较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热情。

 三、丰富作业形式,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双减”政策强调了教师不可以给学生布置重复的、单一的作业,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丰富作业类型,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而作业从本质上来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在设计层次化作业时,需要着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设置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具体策略如下。

 (一)实现预习作业的分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需要注重预习作业的分层,充分挖

 掘学生的潜能,这也是“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可以从初读课文,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最大限度地了解课文内容,为后期的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就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了层次化的预习作业。第一层次,品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似的”中的“似”的读音是()。(2)品味如下兩句话,思考哪一句写得好,并说一说原因。淤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于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第二层次,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1)“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从这几句话中你可以看出老麻雀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如果它嘶哑的声音是在说话,那你猜想一样,它会说什么呢?(2)“它准备着一场搏斗”,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老麻雀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吗?(3)“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老麻雀飞下来很可能会丢掉性命,那么它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呢?第三层次,积累有关母爱的诗句和名言,并结合《麻雀》这一课的内容,说一说对母爱的看法。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预习作业,这三个层次在难度上层层递进,第一层次是必做题,第二层次是思考题,第三层次是留给学有

 余力的学生进行语文积累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或者是不做。教师通过设置层次化作业,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思路,也保持了学生的预习质量。

 (二)合理规划分层训练的目标,充分发挥作业价值 教师在实际的分层作业设计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合理规划分层训练的目标,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得。

 还是以《麻雀》这一课为例,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就思考了分层训练的目标。在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先分析了《麻雀》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总体目标。《麻雀》是一篇震撼人心的课文,讲述的是一只老麻雀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动人故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体会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而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基于此,教师布置了层次化作业,并合理规划了每一层的作业目标。第一层次,写批注。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完善,在朗读课文时不习惯动笔,导致很多内容读过就忘了,这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通常也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将作业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意识到读书动笔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教师布置写批注的作业,让学生精读课文,找出可以体现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形象和特点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第二层次,注重学生的多元感悟。一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将目标确定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设计了多元感悟的作业,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如:“像一块石

 头似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可以读出石头是从高处落下的,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很快;也可以读出老麻雀的心情,飞下来的时候很着急;还可以读出老麻雀的决心,飞下来很猛。教师通过设计层次化作业,合理规划作业目标,不仅保证了学生学有所获,也为后期的作业评价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亲子互动类作业,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加强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从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教育工作的要求。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就布置了亲子互动类作业,也注意划分了作业层次。第一层次,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弱的学生,教师鼓励其回家以后,将本单元学到的神话故事当作睡前故事讲给父母听,旨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将故事情节表述清楚即可。第二层次,对于学习基础较好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好的学生,教师鼓励其从本单元中选择一个神话故事,表演给父母看,并获得父母的好评,旨在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层次,对于学习基础较好、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也较高的学生,教师则鼓励学生和父母一起创编剧本,进行神话故事续写,或者是创编,并将最终的成果展示给爸爸妈妈。这三个层次的作业都需要学生父母配合,为此,教师也提前联系学生的父母,将此次作业告知了父母,父母表现出来的热情也较高,都认为这是自己和孩子亲密互动的一次机会,故而积极配合了教师,对孩子进行了夸奖,不仅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意义上也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

 间的感情,促进了学生的人格完善。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意识到设计分层作业对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的作业设计中,了解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另外,教师还要在设计分层作业的同时,保证作业的趣味性,设计丰富的作业类型,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双减”政策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推荐访问:“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探究心得体会研讨交流课题报告 作业 分层 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