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0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非常接地气,振奋人心,无论是形式、结构还是语言,不仅代表人民的心声,也符合老百姓的表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用结构简单而富有哲理的一段话,阐述了我党的根基所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毕生心思和精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员干部们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拿出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的精气神,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用自己的倾力投入、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为党工作、为人民谋利益。
“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硬气的一段话,听的我热血沸腾,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华民族捍卫国土主权的强大能力,中国人民强起来了,作为一名党员,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向着未来,永远跟党走!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中国青年一代一段话,给青年树立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在复兴的壮阔征程激扬青春力量,我们当代青年就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用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这表明一种保家卫国的勇气,表明中华民族不惧强权的斗志,不甘屈服的精神,敢于战斗和“亮剑”的勇气。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也是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的“亮相”。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2
(一)理论学习不够。自己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村级第一书记,贯彻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村两委管好村级事务不出问题就行了,理论学习常常以工作多为借口,忽视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从而弱化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弱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思想改造不够彻底。对实现远大理想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特点认识不清,思维视野不宽泛,使命担当的责任意识不强,谋事创业的思想原动力不足,精神状态时起时伏,满足现状干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作标准把握不够,工作成绩进步不明显。
(三)作风要求不够严格。世界观改造不够,思想改造的紧迫性不强,导致认识不到位,自我满足,作风松散。有时严格自律、经常自省还做得不够,在坚持原则、一丝不苟、防微杜渐方面警惕性还不高,没有做到常思常省,没有真正把个人价值追求体现在精益求精干好本职工作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3
7月1日上午,县委组织集中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通过视频直播观看大会盛况,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次感悟伟力、指引方向、开创未来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气势恢弘、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我们一定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原原本本学习,静下心来领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认真学习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坚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使命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省、市党委和县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深感责任重大。“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当代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身上背负的已经不再是冒着生命危险,抛头颅洒热血,求一条救国之路,我们要做的是怀着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要不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补钙强骨、自我革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持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是百年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是百年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行动宣言。
通过观看庆祝建党100周年现在直播、党员大会集体学习原文以及近段时间以来对党史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更需赓续红色基因,树牢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用共产党人的担当,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脚踏实地加油干,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5
中国成立一百年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走来,从点点星光的延安走来,回望来路,多少处惊涛骇浪,多少次绝处逢生,但镰刀锤头是永恒的信仰。品味百年党史鲜红底色和深厚底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起点上,砥砺前行的广大党员干部,会赓续传承共产党人的奉献和追求,初心和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全力保民生、保基层、保发展。
党员干部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擦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忠诚底色。“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要学习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为党为国的美好品质和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光荣传统。
党员干部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永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求知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总书记的论断,是着眼于新发展阶段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善于学习,就能不断运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头脑,开阔视野,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政治理论能力和工作能力都能获得巨大提升。要善学政治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应勤学常学,善于体会蕴含其中的逻辑内涵,用来指导工作实践。要勤学业务知识。如何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需要党员干部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解决问题能力。
党员干部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树牢“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的德廉底线。“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明朝民族英雄、诗人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在明朝朝政腐败、贪污成风的环境下,从不以权谋私,攀求权贵。我们要学习于谦两袖清风的作风,更好地为民办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脚踏实地、廉洁奉公,为广大群众谋幸福。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亦是最好的励志篇。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映照初心;回望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党员干部要在党史教育学习中赓续传承映照初心,不断提升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聚精会神搞好建设,凝神聚力抓好落实,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行稳致远,征途如虹!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讲好党的故事,党员干部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讲好党的故事,传承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信仰坚定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根本政治担当。百年党史孕育出无数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诚,誓死捍卫心中那份坚定的革命信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在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中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让理想信念更牢,思想境界更高,党性修养更纯,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讲好党的故事,厚植坚守本心、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长征时期,三名女红军在自己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始终心系群众,剪下自己的“半条棉被”送给老百姓;“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原兰考书记焦裕禄即使病重也依然坚守在治沙一线……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为民奉献的精神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英雄的故事,在实践中不断厚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砥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尽心尽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好党的故事,赓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我们始终坚持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换来如今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好党的故事,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党爱国之志和奋进奋发之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踔厉风发的先行姿态、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心中升腾,让全民奋进的力量在脚下汇聚,携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7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能够积极参加集中学习、业余自学,聆听专题党课,认真参与专题研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通过系统学习,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方针政策及习总书记在XX的相关讲话精神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对党的认识,政治站位、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品行品德等都得到了提高。通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接受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作为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该努力做到勤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时刻不忘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积极发挥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8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看似简短的一段话,却道尽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苦难与辉煌。我们党在战火纷飞中诞生,在民族危难中崛起,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未来也必将带领中国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无奋斗不青春,党员干部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不负国家和人民,不负青春与盛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是国的基础,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时时以身作则、处处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代替光说不练、纸上谈兵;要将党的百年奋斗史讲好、讲深、讲透,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和感同身受中,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种子深埋于心,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幼苗植根大脑。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家风文化,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矢志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良好家风带优党风政风、带淳社风民风。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国是家的延伸,有国才有家,党员干部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在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上带头示范作表率。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才能长治久安,要学会将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胸怀天下、心系家国的典范比比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袁隆平“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心甘情愿‘自讨苦吃’”……我们当以先辈们为榜样,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以一往无前之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绝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挫折中奋而崛起、在危机中寻求生机,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历经坎坷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的重要因素。作为历史的接班人,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立足岗位做贡献、担当作为勇争先,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在取得成绩荣誉之时不骄不躁,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以钢铁般的意志主动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千斤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9
7月18日上午,镇平县妇联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 七一 重要讲话,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科学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贯彻 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对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满怀信心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与会同志也一致表示,一定深刻领会 七一 讲话重要意涵,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和开展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融入妇联工作中,牢记八个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以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着力推进妇女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
“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直接阐明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系列关于“人民”的论述凝聚着“人民至上”的崇高情怀。“人民至上”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定位得如此之高,就奠定了其不变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改变、影响历史,根本之点就在于把“人民”深深地烙写进了历史。历史从来都是人民的历史,但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才真正具有人民色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更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纵观历史还是放眼全球,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如此的心胸,才有如此的底气!
在百年奋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如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并以更加蓬勃的姿态奋进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中,“人民”始终是核心,要求“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把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始至终把“人民”作为自己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制度的真实写照。
回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惠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激活了民生发展最关键的密码。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变化岂是一个“翻天覆地”形容得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翻了好几番,从基本解决温饱到部分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路走得艰难,但也走得辉煌。无数实践再次证明,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有日新月异的辉煌。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民生工程更成了最主要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切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坚决地干、一刻不停地干”。不管是反腐倡廉还是脱贫攻坚,其实目的就是一个:让群众的利益不受伤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这两场攻坚战中,我们党始终以百姓的满意度来衡量工作的好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走进很多农家,实地考察调研,与百姓亲切交谈,目的就是了解最真实的农村,然后才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策略,确保“人民”满意。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守住这片红色江山,让人民的江山永固,“人民至上”就是最强势的“法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新的征程已经启航,承载着人民利益的伟大事业将展现出更加勃勃的生机,从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向着更加高远的目标前进!